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桥小脑角肿瘤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颖 刘瑞洁 +1 位作者 杨治权 杨转移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8-594,共7页
目的: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常见病因,其位置隐蔽,进展缓慢,难以早期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CPA肿瘤继发性T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继发性TN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 目的:桥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CPA)肿瘤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的常见病因,其位置隐蔽,进展缓慢,难以早期发现。本研究旨在探讨CPA肿瘤继发性T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对继发性TN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收治的116例CPA肿瘤继发TN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结果,分析肿瘤病理类型与临床表现、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及疗效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中95.7%(111/116)为良性肿瘤,3.4%(4/116)为恶性肿瘤,0.9%(1/116)为交界性肿瘤,良性肿瘤以胆脂瘤、脑膜瘤、神经鞘瘤多见。46.6%(54/116)的患者表现为单纯TN,53.4%(62/116)出现其他伴随症状,这取决于不同类型肿瘤的生长部位、生长速度等因素。本组病例手术全切率在90%以上,41.4%(48/116)的患者在切除肿瘤后同期行微血管减压,其中神经鞘瘤占比最高。手术治疗总体有效率达93.9%,神经鞘瘤的有效率高于胆脂瘤、脑膜瘤(均P<0.05);胆脂瘤的复发率显著高于脑膜瘤、神经鞘瘤(均P<0.05)。结论:CPA肿瘤是继发性TN的主要病因,以良性肿瘤多见,恶性肿瘤虽少但容易被漏诊,早期诊治对预后影响很大。不同类型肿瘤在临床症状、手术方式、疗效等方面有所不同,手术策略需兼顾肿瘤切除程度及神经功能保护,必要时行微血管减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桥小脑肿瘤 临床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脑干梗死后三叉神经痛1例
2
作者 付仕宇 杨治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57,共4页
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罕见,报道甚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入院后行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术后前1周治疗效果尚可,但1周后治疗效果不佳。该疾病较为罕见,其临床... 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较为罕见,报道甚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脑干梗死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患者为44岁男性,入院后行运动皮层电刺激治疗,术后前1周治疗效果尚可,但1周后治疗效果不佳。该疾病较为罕见,其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还需长期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梗死 三叉神经痛 运动皮层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治权 易善楚 +2 位作者 彭泽峰 姜维喜 刘景平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484-486,共3页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 目的:探讨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的63例颈段椎管内神经鞘瘤和神经纤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神经鞘瘤52例,神经纤维瘤11例;全切除57例,大部分切除6例;痊愈54例,好转7例,恶化1例,死亡1例。结论:术中避免损伤脊髓、保护好椎动脉及处理好椎旁静脉丛是提高全切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管内肿瘤 神经鞘瘤 神经纤维瘤 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临床和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丁锡平 王君宇 +1 位作者 袁贤瑞 彭泽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1-453,共3页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淋巴瘤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生存期 5d~ 4 0月。术后 1 8例患者接受放疗。经...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 2 8例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恶性淋巴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例淋巴瘤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术后生存期 5d~ 4 0月。术后 1 8例患者接受放疗。经影像学证实的术后复发共 1 6例。其中最短复发时间为术后第 2 9d。结论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病史短、临床症状重 ,影像学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 ;即使于显微镜下全切除 ,也可于术后短期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特点 术后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 临床 放疗 复发时间 敏感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叶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技巧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明宇 霍雷 +5 位作者 王君宇 马志明 方加胜 饶以华 谭泽明 张振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切除岛叶胶质瘤而又不伤及周边正常结构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到2008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岛叶胶质瘤的术中技巧,总结术中重要血管的保护、周... 目的:探讨切除岛叶胶质瘤而又不伤及周边正常结构的显微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到2008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术治疗的54例患者,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岛叶胶质瘤的术中技巧,总结术中重要血管的保护、周边正常结构的确认及保护。结果:本组经手术全切肿瘤36例,次全切14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出现暂时性语言功能障碍6例(失语多在术后10d左右开始恢复),对侧肢体活动障碍加重4例(半年后3例恢复正常,1例好转),轻度偏瘫4例,偏瘫及语言功能障碍3例。结论:经侧裂入路的显微手术,可最大程度地暴露肿瘤与其周围结构的解剖关系,从而达到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而同时保护周边正常结构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叶胶质瘤 显微外科 手术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8
6
作者 高俊玮 伍军 +4 位作者 柳浩然 陈长青 方芳 周向阳 方加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85-386,后插4,共3页
目的利用无血清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孕鼠(14 d)胚胎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和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代数细胞克隆球中nestin、neuN、GFAP阳性细胞比例,鉴定培养的原代和传代的细 胞类... 目的利用无血清培养和细胞克隆培养技术从孕鼠(14 d)胚胎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和诱导分化。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荧光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代数细胞克隆球中nestin、neuN、GFAP阳性细胞比例,鉴定培养的原代和传代的细 胞类型结果随着传代次数增加,克隆球中nestin阳性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变化(P>0.05),不同代数的神经干细胞克隆球诱导分化 后均有一定比例的neuN与GFAP阳性细胞。结论 证实从胚胎大鼠大脑皮层分离培养的细胞是神经干细胞,提示体外培养体系中 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可以长期传代并保持于细胞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胚胎 细胞培养 细胞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预后 被引量:11
7
作者 唐小刚 王延金 +1 位作者 舒志成 侯永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TN患者MVD与GKS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 目的:比较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经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与伽玛刀(gamma knife surgery,GKS)治疗后的疗效、并发症、复发情况等特点,探讨TN患者MVD与GKS的治疗与预后。方法:采用电话、信件、门诊及伽玛刀中心复查的方式对1996年12月至2010年6月期间接受MVD治疗的61例及GKS治疗的86例TN患者进行随访,应用χ2检验对随访到的患者术后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缓解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0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到151个月不等。42例获得随访的MVD治疗患者,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90.48%,95.24%,92.86%和95.24%;60例获得随访的GKS治疗患者,1,6,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疼痛累积缓解率分别为23.33%,83.33%,86.67%和90%。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53,P=0.152),近期疼痛缓解率(1个月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远期疼痛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VD近期疼痛缓解率高于GKS,两者远期疼痛缓解率无明显差异,均可用于TN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微血管减压 伽玛刀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干细胞与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的相关性 被引量:6
8
作者 邓永文 方加胜 +8 位作者 李茗初 陈风华 周向阳 伍军 周仁辉 方芳 陈成 卢明 曾飞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研究BTSCs比例与人脑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人神经上皮肿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传代... 目的:探讨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研究BTSCs比例与人脑神经上皮肿瘤病理级别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人神经上皮肿瘤细胞接种于含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中,使其中的脑肿瘤干细胞增殖和传代,利用细胞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和CD133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研究46例脑肿瘤及5例正常脑组织CD133的表达,并与肿瘤病理分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从人神经上皮肿瘤病例中分离培养出BTSCs;BTSCs可以在体外增殖并传代,并且表达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物Nestin和CD133;CD133在正常的脑组织中未见表达,在各级神经上皮肿瘤中均有表达,各级别肿瘤中的阳性细胞比例差异有显著性(P<0.01),CD133阳性细胞比例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各种病理类型神经上皮肿瘤组织中均存在干细胞特征的细胞,CD133的表达与肿瘤级别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上皮肿瘤 脑肿瘤干细胞 CD133 NESTIN 病理级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9
作者 杨转移 刘定阳 +5 位作者 杨治权 陈晓宇 蔡宇祥 刘涧 张俊美 李苏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96-1101,共6页
目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方法,适用于不能切除癫痫病灶或者病灶切除手术失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本研究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 目的: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神经调控方法,适用于不能切除癫痫病灶或者病灶切除手术失败的难治性癫痫患者。本研究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3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47(平均26个月),MuHugh分级Ⅰ级7例,Ⅱ级13例,Ⅲ级8例,Ⅳ~Ⅴ级7例。病程短的患者手术效果好于病程长者(分别为77.8%和50.0%,P=0.013),而不同年龄(P=0.382)、性别(P=0.824)、发作类型(P=0.829)和MRI表现(P=0.791)的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无永久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辅助方法,病程短的患者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刺激术 难治性癫痫 MuHugh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静脉孔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黄军 袁贤瑞 +3 位作者 奚健 丁锡平 姜维喜 刘景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为颈静脉孔区病变的手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和10例成人颅骨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结果:静脉孔分成三部,即神经部、岩部、乙状部,岩部为接收岩下... 目的:为颈静脉孔区病变的手术提供显微外科解剖学基础。方法: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颈部标本和10例成人颅骨标本的颈静脉孔区进行显微解剖和观测。结果:静脉孔分成三部,即神经部、岩部、乙状部,岩部为接收岩下窦、舌下神经管静脉、岩斜裂静脉和椎静脉丛分支的静脉窦;乙状部接收乙状窦血流;神经部由位于结缔组织鞘中的舌咽、迷走、副神经所组成。颈静脉孔长(13.4±1.1)mm,颈静脉孔乙状部宽(9.1±1.9)mm,颈静脉孔的乙状部高(7.3±2.2)mm,颈静脉孔的内、外口相距(12.7±1.5)mm。颈静脉球具有下述特点:(1)静脉壁相当薄,不及乙状窦及颈内静脉壁一半的厚度 ;(2)连接多处的引流静脉;(3)完全位于骨质中且位置变异较大;(4)邻近重要结构等。高位颈静脉球出现率为15%。结论:熟悉颈静脉孔区的显微解剖有利于手术中保护重要的神经和血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外科解剖 颈静脉孔 颈静脉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婕 谢伟 +2 位作者 吴安华 胡成平 王延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后院内肺炎的发病率、致病菌及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2年全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肺炎发生率 ,痰培养阳性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的发病率为 6 .2 %。病原菌居...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后院内肺炎的发病率、致病菌及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2年全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肺炎发生率 ,痰培养阳性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的发病率为 6 .2 %。病原菌居前 5位的是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肟耐药率均大于 83% ;舒普深、亚胺硫酶素对革兰阴性 (G )杆菌的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 (G+ )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 /舒巴坦和利福平耐药性较低。结论 :颅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 ,以G 杆菌为主 ,其耐药现象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后 医院内肺炎 耐药率 发病率 耐药性分析 阳性 病原菌 杆菌 亚胺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utase和胰蛋白酶消化传代对人胚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婷 李晨 +1 位作者 张翠英 赵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5-194,共10页
目的探讨Accutase和胰蛋白酶消化神经干细胞(NSCs)后对其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来自人类12~16周自然流产胚胎纹状体组织,分离并体外培养N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5代神经球,分别用胰蛋白酶、Accutase消化,消化过程中仅振荡打散,避免巴... 目的探讨Accutase和胰蛋白酶消化神经干细胞(NSCs)后对其凋亡过程的影响。方法来自人类12~16周自然流产胚胎纹状体组织,分离并体外培养NSCs,将体外培养的第3~5代神经球,分别用胰蛋白酶、Accutase消化,消化过程中仅振荡打散,避免巴斯德吸管反复吹打。将神经球打散成的单细胞悬液接种。用Annexin V/碘化丙啶染色、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镜下观察等方法,在培养传代后2和24 h时间点检测神经干细胞凋亡率。结果两种酶消化后立即用台盼蓝染色判断细胞活性,Accutase消化后活细胞比例为(91.65±4.43)%,胰蛋白酶仅有(83.10±6.76)%,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培养的第3~5代人胚纹状体NSCs形成的神经球传代后2 h,Accutase和胰蛋白酶传代的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到24 h时间点,Accutase消化的细胞凋亡率经Annexin V/碘化丙啶、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两种方法检测已经达到50%,而胰蛋白酶消化后的细胞凋亡率在此时间点维持在15%~20%。Accutase消化后的NSCs生长4 d后,克隆形成率和神经球直径分别为(7.83±1.32)%和(43.5±9.76)μm,均显著低于胰蛋白酶传代组的(19.22±3.66)%和(58.4±18.73)μm(P〈0.01)。结论虽然台盼蓝染色显示Accutase消化神经球后的细胞存活比胰蛋白酶更多,但消化后24 h内,Accutase消化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最终神经球新克隆形成率低,直径更小。胰蛋白酶消化振荡打散神经球后的凋亡率较Accutase具有明显优势;神经球消化后台盼蓝即时染色的结果不足以预示后期NSCs凋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球 Accutase 胰蛋白酶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_EPHB4通过miR-424-5p/Wnt3信号轴调控胶质瘤细胞对替莫唑胺的化疗敏感性
13
作者 廖宇翔 刘景平 +2 位作者 刘博 费喜云 金晨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2-953,共12页
目的探讨Circ_EPHB4通过miR-424-5p/Wnt3信号轴调控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敏感性的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25例原发性胶质瘤患者和25例经替莫唑胺(TMZ)基化疗治愈后的复发性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qRT-PCR检测Circ_EPHB4表... 目的探讨Circ_EPHB4通过miR-424-5p/Wnt3信号轴调控胶质瘤细胞替莫唑胺敏感性的机制。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25例原发性胶质瘤患者和25例经替莫唑胺(TMZ)基化疗治愈后的复发性胶质瘤患者组织标本。qRT-PCR检测Circ_EPHB4表达敲低及敲低对照组细胞中circ_EPHB4、miR-424-5p及Wnt3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3蛋白表达水平。细胞活力、克隆形成和细胞凋亡分别通过CCK-8、克隆形成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评估。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和RNA免疫沉淀(RIP)试验验证circ_EPHB4、miR-424-5p和Wnt3间的靶向调控关系。皮下成瘤实验评估circ_EPHB4对胶质瘤肿瘤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胶质瘤组织和细胞中circ EPHB4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神经组织和星形胶质细胞(P=0.014)。与si-NC对照组相比,si-Circ_EPHB4降低了TMZ耐药胶质瘤细胞中circ_EPHB4表达水平(A172:P=0.008;SHG44:P=0.009)。circ_EPHB4表达敲低降低了TMZ耐药胶质瘤细胞对TMZ的IC50值(A172:P=0.012;SHG44:P=0.022),抑制了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A172:P=0.004;SHG44:P=0.006),并促进胶质瘤细胞凋亡(A172:P=0.002;SHG44:P=0.00)。胶质瘤组织中miR-424-5p和circ_EPHB4表达呈负相关(r=-0.556,P=0.011)。miR-424-5p表达敲低,逆转了circ_EPHB4表达敲低引起的IC50值下降(P=0.001)、克隆形成抑制(P=0.016)和细胞凋亡促进作用(P=0.001)。此外,miR-424-5p表达敲低,还削弱了circ_EPHB4表达敲低对PCNA、P-gp、MRP1和bax表达的影响(P=0.004)。结论circ_EPHB4通过“海绵吸附”miR-424-5p调控Wnt3表达,由此调节TMZ耐药胶质瘤细胞克隆形成、细胞凋亡和TMZ敏感性,circ_EPHB4是逆转胶质瘤耐药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化疗抵抗 circ_EPHB4 miR-424-5p Wn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表达的离体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胜青 刘运生 +3 位作者 杨辉 何家全 王彬 Ichiro Yoshimura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945-947,共3页
目的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 (Cytimidinedeaminase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基因表达。方法 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CD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后 ,采用Lipofectamine 2 0 0 0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 (Neuralst... 目的 探讨胞嘧啶脱氨酶 (Cytimidinedeaminase ,CD)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及其基因表达。方法 通过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MVCD ,限制性内切酶消化鉴定后 ,采用Lipofectamine 2 0 0 0脂质体介导法转染新生大鼠室管膜下区神经干细胞 (Neuralstemcells ,NSCs) ,G418筛选阳性克隆 ,加入不同浓度的 5 氟胞嘧啶 ( 5 Flourocytosine ,5 FC) ,MTT比色法测定NSCs的生存率。结果 本实验成功地培养并鉴定了神经干细胞 ,并将CD基因成功地转染了神经干细胞 ,G418阳性NSCs对低浓度 5 FC高度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嘧啶脱氨酶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志雄 袁贤瑞 +4 位作者 刘景平 侯永宏 姜维喜 方加胜 曹美鸿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1 2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 ,3例次全切 ;术后无新增加永久性的神经症状 ,无残疾及... 目的 :探讨扩大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显微手术切除三叉神经鞘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5例三叉神经鞘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1 2例三叉神经鞘瘤全切 ,3例次全切 ;术后无新增加永久性的神经症状 ,无残疾及死亡病例。随访 1 2例 ,时间 2~ 4 0个月 ,平均 2 5个月 ,无肿瘤复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颅窝底硬膜外入路 显微手术 切除 三叉神经鞘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信度、效度及敏感度的评价 被引量:285
16
作者 陶子荣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5,共3页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 目的:对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CSS)的信度、效度和敏感度进行研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神经内科的126例脑卒中患者,分别用C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其进行评分,并对CSS进行信度、效度、敏感度评价。信度用相关系数r和Cronbach’sα系数来评价。结构效度采用聚类因子分析方法考核;效标效度以NIHSS量表为效标,应用相关系数分析。各维度敏感度通过标准化效应(SES)来评估。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123份。CSS有良好的信度,各维度的重测信度和评定者间信度均在0.911~1.000;内部一致性信度的Cronbach’sα系数均在0.8以上。CSS有较好的结构效度;分析CSS与NIHSS间相关系数为0.86,效标效度良好。预后预测CSS准确率为92.4%,稍低于NIHSS的预测准确率94.1%;Logistic回归显示CSS的"凝视功能"和"面瘫"项目未能归入预测方程;除面瘫项目SES为0.38外,其他均大于0.5,大多数维度均显示出了良好的敏感性。结论:经初步测试,CSS在脑卒中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敏感度,但预测预后不及NIHSS,修订时可作相应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 信度 效度 敏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脑外伤后人工脑脊液灌洗对ERK通路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交德 刘运生 方文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1-1117,共7页
目的:检测人工脑脊液灌洗通过ERK通路对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局部人工脑脊液灌洗组、局部生理盐水灌洗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术后6 h,12 h,1 d,3 d分为4个亚组。采用蛋白... 目的:检测人工脑脊液灌洗通过ERK通路对脑外伤后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19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外伤模型组、局部人工脑脊液灌洗组、局部生理盐水灌洗组,各组又按处死时间即术后6 h,12 h,1 d,3 d分为4个亚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2(P-ERK2)蛋白的表达、SABC法半定量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人工脑脊液灌洗组伤灶区P-ERK2蛋白和TNF-α蛋白的表达以及凋亡阳性细胞数在各时间点均低于模型组和生理盐水灌洗组(P<0.05)。结论:人工脑脊液灌洗可能通过ERK通路减少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脑脊液 神经细胞凋亡 ERK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明 刘运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36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体会。结果:36例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中,手术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颅神经损伤或症... 目的:探讨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36例的临床特点和手术体会。结果:36例颅底中央区巨大表皮样囊肿中,手术全切除32例,次全切除4例,颅神经损伤或症状加重13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表皮样囊肿累及的部位,选择好手术入路和运用好显微外科技术可提高手术的全切率,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表皮样囊肿 显微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上静脉保护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奚健 丁锡平 +2 位作者 彭泽峰 刘庆 袁贤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岩上静脉(superior petrosal vein,SPV)保护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施行的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共14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岩上静脉未保留(superior petrosalve in with out protecti... 目的:探讨岩上静脉(superior petrosal vein,SPV)保护在听神经瘤显微手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7月施行的听神经瘤显微手术共149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岩上静脉未保留(superior petrosalve in with out protection,SPVWP)患者(SPVWP组,n=8)和岩上静脉保留(superior petrosalve in protection,SPVP)患者(SPVP组,n=141)术后发生术区血肿、小脑血肿和小脑水肿的差异。结果:149例患者中岩上静脉保留完整141例,未保留8例。8例SPVWP患者术后发生术区血肿4例,小脑水肿5例,小脑出血3例。141例SPVP患者术后发生术区血肿40例,小脑水肿56例,小脑出血12例。统计分析SPVWP组和SPVP组小脑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P=0.05);术区血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6,P=0.422);小脑水肿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1,P=0.434)。结论:在听神经瘤手术中,应尽可能对岩上静脉进行良好的保护,保护岩上静脉可能减少小脑出血的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上静脉 听神经瘤 小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cutase消化传代对人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凋亡的影响
20
作者 李婷 王小莉 +4 位作者 宋娟 李晨 张翠英 赵杰 王金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71-478,共8页
目的:观察人类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传代后是否发生了大量细胞凋亡。方法:提取人13~18周自然流产胚胎脑组织纹状体的NSCs,体外形成神经球并培养至3~5代。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后传代,... 目的:观察人类胚胎纹状体来源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传代后是否发生了大量细胞凋亡。方法:提取人13~18周自然流产胚胎脑组织纹状体的NSCs,体外形成神经球并培养至3~5代。经消化酶accutase消化后传代,运用活性caspase-3染色、TUNEL(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染色等方法对多聚甲醛固定的NSCs进行凋亡检测,同时采用Annexin V和Hoechst33342/PI等联合染色方法对活细胞进行凋亡鉴定,以确定NSCs在体外传代后的凋亡情况。结果:在传代后检测的3个时间点(1,24,72 h)中TUNEL染色和活性caspase-3染色均高度重合。传代后1 h,TUNEL和活性caspase-3染色所检测到的凋亡率为20%~25%,传代后24 h增高为75%~80%(P<0.01),而传代后72 h,由于存活下来的细胞开始增殖,所以整体凋亡率降为60%~70%,明显低于24 h(P<0.01)。结论:由人类纹状体来源NSCs形成的神经球,经accutase消化传代后24 h内即发生大量细胞凋亡。对于体外培养的NSCs,抑制其凋亡可能是促使其自我更新和增殖,最终起到提高细胞扩增能力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球 accutase TUNEL 凋亡 活性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