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H1抗组胺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水心雨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组胺受体分为H_(1)、H_(2)、H_(3)、H_(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
组胺受体分为H_(1)、H_(2)、H_(3)、H_(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胺药也被发现有新的潜在适应证,但抗组胺药的使用剂量仍存在差异。总结H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加倍剂量使用情况及潜在适应证,将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组胺药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丽
杨波
+5 位作者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根据DLQI计算SSRI来疗效评价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46.88%,2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有3例患者存在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第2代抗组胺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痒消疹颗粒
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H1抗组胺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1
作者
水心雨
李捷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病
医院
(
皮肤科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湘雅医院
)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3424,81974476)。
文摘
组胺受体分为H_(1)、H_(2)、H_(3)、H_(4)这4种类型,分别介导不同的生理学效应且有其相应的拮抗剂,可用于多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H1抗组胺药是皮肤科的基础用药,被广泛应用于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疾病。近年来,新型抗组胺药不断出现,传统H1抗组胺药也被发现有新的潜在适应证,但抗组胺药的使用剂量仍存在差异。总结H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常用药物加倍剂量使用情况及潜在适应证,将为其临床实际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思路。
关键词
抗组胺药
荨麻疹
特应性皮炎
Keywords
antihistamines
urticaria
atopic dermatitis
分类号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
8
2
作者
张丽
杨波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病
医院
(
皮肤科
)
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湘雅医院
)
芙蓉实验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中医科
出处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3424,81974476)。
文摘
目的:慢性荨麻疹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经过,其一线用药为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选择有限,且抗组胺药的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本研究旨在探索止痒消疹颗粒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且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接受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的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止痒消疹颗粒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2组7日荨麻疹活动度评分(Weekly Urticaria Activity Score,UAS7)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的差异,采用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ymptom Score Reduce Index,SSRI)评价并比较2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的UAS7均明显降低(分别P=0.001,P<0.001)。尽管根据UAS7计算SSRI来评价疗效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和59.38%,2组间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根据DLQI计算SSRI来疗效评价时,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33.33%和46.88%,2组间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均有3例患者存在嗜睡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可有效降低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且对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单用第2代抗组胺药。
关键词
止痒消疹颗粒
慢性荨麻疹
抗组胺药
临床疗效
Keywords
Zhiyang Xiaozhen granules
chronic urticaria
antihistamine
clinical efficacy
分类号
R758.2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R969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H1抗组胺药在皮肤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进展
水心雨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止痒消疹颗粒联合第2代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张丽
杨波
曹巧芝
彭聪
陈明亮
粟娟
陈翔
李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