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核素心肌灌注的定量及异质性分析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
作者 邓子龙 赵敏 +1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52-1656,共5页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的定量及异质性分析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疑似VMC患者37例,其中18例临床诊断为VMC(VMC组),其余19例排除VMC的患者为非VMC组。使用QPS软件获得静息灌注总积分(S...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的定量及异质性分析诊断病毒性心肌炎(VMC)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99mTc-MIBI心肌灌注显像的疑似VMC患者37例,其中18例临床诊断为VMC(VMC组),其余19例排除VMC的患者为非VMC组。使用QPS软件获得静息灌注总积分(SRS)及总灌注缺损值(TPD),计算靶心图放射性计数异质性参数节段靶心图变异系数(CVs)和室壁靶心图变异系数(CVw),比较2组心肌灌注各参数的差异。应用ROC曲线评价各参数对VMC的诊断效能。结果 VMC组心肌灌注以左心室前壁和下壁降低最显著(P均<0.05);VMC组TPD、CVs较非VMC组均明显增高(P均<0.05);CVs对VMC炎诊断效能最优(AUC=0.83,P<0.01),当CVs阈值为10.5%时,其灵敏度为94.4%,特异度为73.7%。结论心肌灌注异质性分析有助于V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心肌 放射性核素显像 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素显像在心脏淀粉样变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莫屈 邓子龙 +2 位作者 肖羿 刘才广 赵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739-1745,共7页
淀粉样变性是由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沉积在细胞外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具有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常见的类型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cardiac amyloidosis,A... 淀粉样变性是由错误折叠的蛋白质沉积在细胞外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疾病,具有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心脏淀粉样变(cardiac amyloidosis,CA)常见的类型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型淀粉样变(immunoglobulin light chain cardiac amyloidosis,AL-CA)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型淀粉样变(transthyretincardiac amyloidosis,ATTR-CA)。核医学检查可准确、快速、无创性地辅助诊断CA且可有效预测CA患者预后。其中锝标双膦酸盐显像已被纳入专家共识,成为诊断ATTR-CA的一线方式。123I-间碘苄基胍(metaiodoenzylguanidine,MIBG)是去甲肾上腺素类似物,可有效评估CA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失支配状况。11C-匹兹堡化合物B和18F-氟比他班等Aβ-淀粉样蛋白显像剂在未来有望成为诊断AL-CA的新技术并纳入AL-CA患者的心脏分期系统。18F-NaF等新型显像剂在CA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总结核素显像在CA中的研究价值,可为临床中早期检测CA、精准评估疾病预后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淀粉样变性 核素显像 显像剂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DTPA眼眶SPECT/CT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炎性活动的评价 被引量:12
3
作者 刘丹 许雪亮 +2 位作者 文丹 谭佳 蒋承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57-460,F0003,共5页
目的:采用^(99m)锝-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acid,^(99m)Tc-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 目的:采用^(99m)锝-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99m)Tc-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aceticacid,^(99m)Tc-DTPA)眼眶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对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 associated opthamopathy,TAO)炎性活动进行评估。方法:收集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TAO患者48例(93眼)。依据临床活动评分(clinical active score,CAS)标准将93只眼分为TAO活动期组(n=72)和TAO非活动期组(n=21),所有的患者均行^(99m)Tc-DTPA眼眶SPECT/CT检查,以眼外肌肌腹^(99m)Tc-DTPA摄取增强为阅片阳性,比较^(99m)TcDTPA眼眶SPECT/CT与CAS评分对TAO活动性评价的准确性。结果:TAO活动期组^(99m)Tc-DTPA摄取率(uptake rate,UR)高于TAO非活动期组(P<0.01)。所有TAO患者的UR与其CAS评分呈正相关(r=0.767,P<0.01)。^(99m)Tc-DTPA眼眶SPECT/CT结果和CAS评分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有5例(7只眼),其中6只眼CAS评分<3分,但^(99m)Tc-DTPA眼眶SPECT/CT结果显示眼外肌存在炎性病变;1只眼CAS评分>3分,但^(99m)Tc-DTPA眼眶SPECT/CT结果未显示任何炎性病变。结论:^(99m)TcDTPA眼眶SPECT/CT对TAO活动期的评价与CAS评分具有一致性;^(99m)Tc-DTPA眼眶SPECT/CT对TAO活动期的评价可能比CAS评分更加客观、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锝-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CT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炎性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CT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与多种影像学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敏 李新辉 +1 位作者 黄金 尹小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6-1022,共7页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与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sestamibi,99mTc-MIBI)平面显像、超声、CT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 目的:比较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SPECT/CT)与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sestamibi,99mTc-MIBI)平面显像、超声、CT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hyperparathyroidism,HP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治疗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HPT患者59例,其中行SPECT/CT 31例,99mTc-MIBI平面显像28例,超声检查56例,CT检查26例,分别比较SPECT/CT与99mTcMIBI平面显像对HPT病灶定位、定性敏感性差异,以及SPECT/CT与99mTc-MIBI平面显像、超声、CT对HPT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差异。结果:SPECT/CT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比较,病灶定位诊断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增生病灶的定性诊断敏感性高于99mTc-MIBI平面显像(P<0.05);SPECT/CT与99mTc-MIBI平面显像、超声、CT比较,SPECT/CT对HPT诊断的准确性最高,与99mTc-MIBI平面显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的敏感性最低,与SPECT/CT及超声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当甲状旁腺病灶最大直径>1 cm时,SPECT/CT的敏感性最高(均P<0.05),而在直径<1 cm时,超声敏感性最高(均P<0.05)。结论:SPECT/CT较99mTc-MIBI平面显像对HPT(特别是增生性病灶)有更高的诊断价值;术前联合SPECT/CT与超声检查,可为甲状旁腺微创外科手术提供更为精准的解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诊断的应用 被引量:8
5
作者 胡硕 邓豪余 +2 位作者 李新辉 段华新 梁昌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6-178,共3页
目的 :研究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的诊断价值。方法 :4 6例经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 ,均行SPECT骨显像、X线平片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或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合骨穿及其它检查结果 ,分析SPECT骨显像对MM的诊... 目的 :研究SPECT骨显像对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的诊断价值。方法 :4 6例经临床确诊为MM的患者 ,均行SPECT骨显像、X线平片检查、骨髓穿刺涂片或活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结合骨穿及其它检查结果 ,分析SPECT骨显像对MM的诊断意义 ,并用SPECT骨显像对部分患者进行追踪观察 ,评价SPECT骨显像对MM治疗效果的动态监测作用。结果 :4 6例MM患者中 ,有 4 4例SPECT骨显像表现为全身骨骼多处骨质代谢异常 ,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全身多处骨质代谢异常 ,其中以脊柱、双肋、骨盆骨质代谢异常为多见。对 2例患者进行追踪 ,1例治疗后复查SPECT骨显像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缩小 ,骨髓穿刺证实病情好转 ;1例复查SPECT骨显像示骨质代谢异常的范围明显扩大 ,患者病情加重 ,不久死亡。结论 :SPECT骨显像是MM极重要的辅助检查之一 ,其灵敏度高 ,但诊断必须结合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骨显像 多发性骨髓瘤 诊断 放射性核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21-5p靶向调控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对甲状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妙妙 邓豪余 +2 位作者 赵雅洁 李灿 刘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054-1062,共9页
目的:通过分析微RNA(microRNA,miR)-21-5p及其靶基因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recombinant sclerost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SOSTDC1)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深入了解甲状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细胞验证筛选出mi... 目的:通过分析微RNA(microRNA,miR)-21-5p及其靶基因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recombinant sclerostin 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1,SOSTDC1)在甲状腺癌中的作用,深入了解甲状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细胞验证筛选出miR-21-5p,通过miR-21-5p抑制剂转染甲状腺癌细胞系;采用MTT实验、流式细胞术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miR-21-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对照组的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的情况;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21-5p和SOSTDC1的靶向调控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miR-21-5p抑制剂组和抑制剂对照组甲状腺癌细胞中SOSTDC1、下游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水平及磷酸化水平。结果:MiR-21-5p在甲状腺癌细胞中显著上升,且与SOSTDC1呈负相关(r=-0.24,P<0.01);miR-21-5p抑制剂组甲状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均P<0.01),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抑制剂对照组(P<0.01);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miR-21-5p能够靶向调控SOSTDC1表达水平;甲状腺癌细胞中PI3K/Akt和MAPK/ERK信号通路检测显示miR-21-5p抑制剂组PI3K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P<0.01),Akt和ERK1/2水平无显著变化,但miR-21-5p抑制剂组Akt和ERK1/2磷酸化水平显著低于抑制剂对照组(均P<0.01)。结论:甲状腺癌细胞中miR-21-5p能够靶向抑制SOSTDC1的表达,影响PI3K/Akt和MAPK/ERK活性,从而抑制甲状腺癌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微RNA-21-5p 含硬化蛋白域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患者及其亲属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 被引量:15
7
作者 胡硕 贺达仁 胡成平 《医学与哲学》 2003年第1期14-16,19,共4页
患者及其亲属均为知情同意权的主体 ,但知情的范围及其方式应视不同的情况作灵活地处置。运用临床工作中两个典型的案例 ,分析患者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存在的冲突及患者亲属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的矛盾 ,并提出当患者的利益与... 患者及其亲属均为知情同意权的主体 ,但知情的范围及其方式应视不同的情况作灵活地处置。运用临床工作中两个典型的案例 ,分析患者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存在的冲突及患者亲属知情同意与医生的责任之间的矛盾 ,并提出当患者的利益与亲属知情权存在冲突时 ,亲属的知情同意应在保护患者、尊重患者意见的前提下进行 ,以避免医患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亲属 知情同意 医生 医疗责任 医疗制度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邓豪余 陈文凤 +3 位作者 李新辉 胡晖 申良方 戴幼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912,共4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后进行甲状腺动态显像,获得甲状腺动脉灌注的峰时和反映血流情况的摄取常数K值,并分别测定血清中游离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后进行甲状腺动态显像,获得甲状腺动脉灌注的峰时和反映血流情况的摄取常数K值,并分别测定血清中游离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也称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结果: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动脉灌注峰时分别为:(14.5±2.1)s,(15.1±1.9)s,放疗后为(19.3±3.2)s,(20.2±3.5)s,放疗后两侧甲状腺峰时明显延迟(均P<0.001)。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K值分别为:0.0265±0.0074,0.0249±0.0065,放疗后为0.0173±0.0062,0.0167±0.0053,放疗后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明显降低(均P<0.001)。放疗前FT3明显高于放疗后[(4.76±0.95)pmol/L vs.(3.85±0.71)pmol/L,P<0.001];放疗前FT4明显高于放疗后[(18.63±3.84)pmol/L vs.(15.69±3.27)pmol/L,P<0.001];放疗前后TS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7±0.52)mU/L vs.(1.22±0.76)mU/L,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的动脉峰时、血流灌注均有损伤,放疗后血清FT3和FT4降低,但TSH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麻醉药对脂多糖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王锷 郭曲练 +1 位作者 胡硕 王云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3-416,共4页
目的: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病理过程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对神经系统炎性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神经胶质细胞,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实验分为8组:... 目的:神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多种病理过程有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静脉麻醉药对神经系统炎性损伤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体外原代培养神经胶质细胞,以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实验分为8组:空白对照组(C组)、LPS对照组(L组)、100μmol/L氯胺酮加LPS组(K1组)、1000μmol/L氯胺酮加LPS组(K2组)、30μmol/L丙泊酚加LPS组(P1组)、300μmol/L丙泊酚加LPS组(P2组)、3μmol/L咪唑安定加LPS组(M1组)和30μmol/L咪唑安定加LPS组(M2组),放射免疫法检测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介质TNF-α的产生。结果:L组、K1组、K2组、P1组、P2组、M1组和M2组TNF-α较C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1组和K2组较L组TNF-α的生成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1组、P2组、M1组和M2组与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胺酮可抑制神经胶质细胞的炎性反应中的TNF-α的释放,由此产生一定的抗炎作用。而丙泊酚和咪唑安定对LPS诱导的神经胶质细胞的TNF-α的产生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药 脂多糖 神经胶质细胞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腺病毒AdF35-eGFP转染人及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硕 熊玲静 +3 位作者 余剑英 雷萌 赵敏 张永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983-989,共7页
目的:比较改良腺病毒AdF35-增强绿荧光蛋白(eGFP)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MSCs,rBMSCs)的效率。方法:分别从人体、大鼠骨髓中分离出BMSCs,成骨、成脂诱导... 目的:比较改良腺病毒AdF35-增强绿荧光蛋白(eGFP)转染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SCs)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MSCs,rBMSCs)的效率。方法:分别从人体、大鼠骨髓中分离出BMSCs,成骨、成脂诱导培养以鉴定BMSCs。构建含eGFP的AdF35重组腺病毒载体AdF35-eGFP,以不同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分别转染BMSCs后,MTT检测AdF35-eGFP对2种BMSCs的毒性作用,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效率,实时定量PCR检测2种BMSCs表达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AR)和CD46mRNA的水平。结果:hBMSCs和rBMSCs从骨髓中分离出来后,分别成功诱导分化成骨和成脂。当MOI为1 000 PFU/mL时,AdF35-EGFP对2种BMSCs的活性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01)。AdF35-eGFP感染hBMSCs 48 h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发强烈绿色荧光的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转染效率可达(84.8±7.1)%;Ad5-eGFP感染rBMSCs后,荧光显微镜下仅见少量发绿色荧光的细胞,48 h转染效率为(3.1±1.1)%。hBMSCs高表达CD46mRNA,低表达CARmRNA;而rBMSCs则高表达CARmRNA,低表达CD46mRNA,2种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AdF35可作为理想载体携带目的基因转染hBMSCs,但不适合作为转染rBMSCs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5型腺病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转染 CD46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转移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邓豪余 段华新 邱娟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9-270,共2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时均接受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并对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术后定期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 :2 92例乳腺癌患者中低分...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骨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所有患者手术时均接受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并对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所有患者术后定期接受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 (SPECT)全身骨显像。结果 :2 92例乳腺癌患者中低分化癌骨转移率为 2 7 3% (6 / 2 2 ) ,高分化癌骨转移率为 45 2 % (12 2 / 2 70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1)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为 5 4 3% (10 0 / 184)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为 2 5 9%(2 8/ 10 8)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年内和 2年以上骨转移率分别为 48 4% (6 2 /12 8)和 6 7 8% (38/ 5 6 )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2 5 ) ;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 2年内和 2年以上骨转移率分别为2 4 2 % (16 / 6 6 )和 2 8 6 % (12 / 42 ) ,两者差异无显著性 (P >0 .5 )。结论 :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与乳癌的高低分化程度无关 ;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骨转移率增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放射性核素像 骨转移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nm23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及其骨转移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熊玲静 梁昌华 +3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胡硕 段华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 3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对其乳腺癌组织作半定量nm2 3蛋白测定。乳腺癌nm2 3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及其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用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 3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及其发生骨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7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 ,对其乳腺癌组织作半定量nm2 3蛋白测定。乳腺癌nm2 3蛋白表达的相关因素及其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用成组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 8例观察期间未发生骨转移的乳腺癌患者 ,经判别 5 5例未发生骨转移 ,判别正确率 94 .83% ;18例发生骨转移者 ,经判别 14例发生骨转移 ,判别正确率 77.78% ;总正确率 90 .79%。结论 :乳腺癌nm2 3蛋白检测有利于判断预后 ;有利于补充和完善治疗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NM23基因 蛋白表达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骨转移癌 放射性核素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段华新 梁昌华 +4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胡硕 戴幼艺 杨喜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监测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与^(18)F-FDG PET/CT显像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晓亮 邓豪余 +2 位作者 李新辉 莫逸 谢爱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46-1849,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的显像特点及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18F-FDG摄取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于术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术后取...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18F-FDG PET/CT的显像特点及NSCLC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18F-FDG摄取间的关系。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NSCLC组)和15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于术前在同等条件下进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术后取肿瘤组织行VEGF免疫组化检测。采用Mattern半定量分析方法,对肿瘤组织的VEGF表达进行总评分。测定标准化摄取值(SUV),分别对肺部良恶性病变和不同病理类型NSCLC的SUV进行比较;并对肺部良恶性病变的VEGF表达进行评分,分析NSCLC组织VEGF表达评分与SUV的相关性。结果 NSCLC组肿瘤SUV(5.03±2.89)明显高于良性组(2.05±0.63,P<0.05);不同病理类型NSCLC的SUV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cm与≥4 cm肿瘤间S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瘤与鳞癌、腺癌VEGF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SCLC组织VEGF表达与SUV相关(r=0.478,P<0.01)。术后6个月内18例患者接受PET/CT复查,7例NSCLC复发,其VEGF评分明显高于11例肿瘤未复发者(P<0.05)。结论测定SUV对于预测NSCLC肿瘤血管增生状况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18F氟脱氧葡萄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昔帕明对兔动脉斑块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敏 游柏阳 +4 位作者 潘玮 黄金 李荣华 李新辉 张国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地昔帕明(D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内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兔AS模型,最后4周随机分为AS和AS+DES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NC)组和DES组,DES剂量为4 mg&#... 目的观察地昔帕明(D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内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兔AS模型,最后4周随机分为AS和AS+DES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NC)组和DES组,DES剂量为4 mg·kg^(-1)·d^(-1),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灌胃治疗。12周末,观察各组兔血清血脂水平,UPLC法测定血浆及主动脉酸性鞘磷脂酶(ASM)和神经酰胺含量,TUNEL染色测定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结果 DES干预对正常兔和AS模型兔的TG、TC、HDL-C、LDL-C、ox-LDL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血浆和主动脉ASM、神经酰胺含量及腹主动脉斑块凋亡细胞数量,下调斑块组织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结论 DES可通过抑制ASM活性,下调神经酰胺水平,改善内质网应激,从而减少AS斑块内的细胞凋亡,缓解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酸性鞘磷脂酶 神经酰胺 地昔帕明 凋亡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与血清VEGF水平诊断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晓亮 邓豪余 +4 位作者 李新辉 吴武林 娄明武 莫逸 谢爱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28-1031,共4页
目的观察血清VEGF水平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NSCLC组,包括鳞癌19例、腺癌19例、肺泡癌2例)、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和血清VEGF检测,同时检测20名健康... 目的观察血清VEGF水平与18F-FDG PET/CT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0例NSCLC患者(NSCLC组,包括鳞癌19例、腺癌19例、肺泡癌2例)、2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良性组)行全身PET/CT显像检查和血清VEGF检测,同时检测20名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清VEGF水平。分别比较3组及NSCLC组内鳞癌、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分析血清VEGF水平与肿块SUV的相关性,观察PET/CT T分期、N分期和M分期NSCLC与血清VEGF水平的关系。结果 NSCLC组血清VEGF水平为(600.27±324.73)p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76.75±109.85)pg/ml]和良性组[(290.55±144.90)pg/ml,P均<0.05]。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与肿块SUV呈正相关(r=0.609,P<0.01)。PET/CT T1期与T3期和T4期、T2期与T4期NSCLC、肿块SUV≥2.5和SUV<2.5、有无远处转移者之间血清VEGF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通过检测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临床分期,并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标准化摄取值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Tc^m-MIBI在癌组织中的摄取与跨膜电位或肺耐药蛋白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硕 付春燕 +1 位作者 黄柏英 梁昌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78-1081,共4页
目的探讨99TcmMIBI检测肺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的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顺铂对敏感A549细胞的IC50及有或无顺铂再处理后的A549DDP细胞的IC50。将上述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建立模型后,用99TcmMIBI进行SPECT显像,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 目的探讨99TcmMIBI检测肺腺癌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的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顺铂对敏感A549细胞的IC50及有或无顺铂再处理后的A549DDP细胞的IC50。将上述细胞注入裸鼠皮下建立模型后,用99TcmMIBI进行SPECT显像,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细胞的LRP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癌细胞的跨膜电位。结果顺铂对A549细胞、A549DDP细胞的IC50分别为24、325、182μM。A549裸鼠99TcmMIBI显像可见瘤块放射性浓聚影,A549DDP裸鼠亦可见瘤块的放射性浓聚影,其放射性浓度较前者明显减淡(P<0.05)。A549移植瘤细胞LRP蛋白呈阴性,无顺铂再处理的A549DDP移植瘤细胞LRP蛋白表达呈阳性,顺铂再处理的A549DDP移植瘤细胞LRP蛋白表达呈强阳性,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细胞的LRP蛋白的表达与99TcmMIBI摄取值呈弱的负相关(r=-0.59,P<0.05)。三种细胞跨膜电位有显著性差异,跨膜电位与99TcmMIBI摄取值呈较强的负相关(r=-0.71,P=0.005)。结论99TcmMIBI检测肺腺癌耐药的A549DDP细胞的耐药性与细胞的跨膜电位关系密切,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肺癌LRP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TC^M-MIBI 耐药 跨膜电位 肺耐药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患者的rCBF显像与CT/MRI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邱娟 梁昌华 左晓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95-598,共4页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简称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结果并与CT/MRI比较,探讨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狼疮脑病患者根据神经精神表现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严重组),轻度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简称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结果并与CT/MRI比较,探讨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0例狼疮脑病患者根据神经精神表现程度分为两组:严重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严重组),轻度神经精神疾病表现组20例(轻度组)。所有受试对象均进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rCBF)显像和CT/MRI脑扫描。结果严重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20例(100.0%),其中19例局部脑血流降低,1例局部脑血流增加;20例患者CT/MRI头部扫描阳性4例(20.0%),与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轻度组20例患者rCBF显像阳性18例(90.0%),均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CT/MRI扫描20例患者未见异常,同rCBF显像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rCBF显像与CT/MRI比较,诊断狼疮脑病更灵敏。狼疮脑病患者rCBF显像有脑血流改变,多表现为局部脑血流降低。rCBF显像对狼疮脑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ECT HAWKEYE图像融合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硕 李新辉 +1 位作者 邓豪余 段华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9-69,72,共2页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显像 肺癌 骨转移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摄取^(99m)Tc-MDP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豪余 梁昌华 胡晖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肺癌 ^99MTC-MDP 放射性核素成像 病例报告 骨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