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医院感染暴发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铭杰 余小河 +7 位作者 李文 曹传顶 吴安华 廖正嫦 周美娟 姜玲 高红梅 岳少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临床特点、原因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2010年9月3日至2010年10月3日期间, NICU连续发现12例痰培养肺炎克... 目的: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的临床特点、原因以及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发生的一起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结果2010年9月3日至2010年10月3日期间, NICU连续发现12例痰培养肺炎克雷伯杆菌阳性患儿,最终7例确定医院感染。患儿胎龄(28.5±2.6)周(25-32周),出生体质量(941.4±309.8)g(620-1540 g),发生医院感染时的住院时间为(31.7±12.8)d (11-45 d)。总医院感染发生率2.41%,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5.79%。胎龄〈28周的极早早产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50.00%,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2.86%。所有痰培养结果均显示为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青霉素类及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75%-100%,碳青酶烯类耐药率达到58.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性最低为25.0%。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结论胎龄〈28周的极早早产儿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是NICU医院感染暴发的高危人群。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性已经突变至耐碳青霉烯类,需引起高度重视。规范的医疗行为是有效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可以显著降低NICU早产儿医院感染率及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暴发 肺炎克雷伯杆菌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前囟压24 h动态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庆红 刘玲 杨于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30-731,共2页
小儿颅内高压的早期由于未闭的前囟或颅缝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患儿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颅内压力监测对于颅高压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创性前囟压力测定(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与腰穿测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 小儿颅内高压的早期由于未闭的前囟或颅缝起一定的缓冲作用,患儿可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颅内压力监测对于颅高压早期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无创性前囟压力测定(anterior fontanel pressure,AFP)与腰穿测压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以很好地反映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变化,对前囟未闭的患儿作AFP测定有助于诊断颅内压增高和监测治疗效果.但是,AFP是否有昼夜变化,其变化规律如何?早产儿与足月儿之间AFP是否有差别?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资料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索AFP测定的方法和昼夜变化的规律,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前囟压 动态监测 颅高压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机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34
3
作者 杨于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65-168,共4页
文章阐述了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机制、国内外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大多数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报道HBO治疗新生儿HIE有效,且未见不良反应。HBO与高浓度氧不同,高浓度氧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支... 文章阐述了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主要机制、国内外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主要结果。大多数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报道HBO治疗新生儿HIE有效,且未见不良反应。HBO与高浓度氧不同,高浓度氧可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ROP)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而HBO在常规治疗条件下不会引起ROP和BPD。但必须指出的是,至今国内有关HBO治疗新生儿HIE的文章质量欠佳,需要多中心合作的临床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缺氧缺血性脑病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玲 贺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3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目的了解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方法同步经外周动脉抽血、静脉输血 ,将换血时间 <2 .5h者归为短时组 ,≥ 2 .5h者归为长时组。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下降的速度、百分比及下降值。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前、后... 目的了解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方法同步经外周动脉抽血、静脉输血 ,将换血时间 <2 .5h者归为短时组 ,≥ 2 .5h者归为长时组。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后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下降的速度、百分比及下降值。结果两组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水平及胆红素的下降值、百分比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但在换血量一定的情况下 ,换血时间短 ,换血速度越快 ,胆红素下降速度越快 (P <0 .0 1)。结论换血量一定的情况下 ,换血时间的长短与胆红素下降的最终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换血速度快 ,胆红素下降速度快 ;换血速度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新生 高胆红素血症 输血 自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分析 被引量:31
5
作者 郑孟秋 曹传顶 +3 位作者 丁颖 王铭杰 廖正嫦 岳少杰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40-446,共7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且出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起病时出生后日数,以及血培养、脑脊... 目的探讨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某院新生儿病房住院治疗且出院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按照起病时出生后日数,以及血培养、脑脊液(CSF)培养结果分成不同组,比较不同组新生儿临床特点的差异。结果81例新生儿居前4位的临床表现依次为发热(88.89%)、意识改变(37.04%)、吃奶差(24.69%)、前囟张力增高(23.46%),早发型组(起病日龄≤出生后7 d)吃奶差的发生率高于晚发型组(起病日龄>出生后7 d)(P<0.05);检出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E.coli)和B族链球菌(GBS)为主;E.coli组CSF葡萄糖含量比GBS组更低(P<0.05);CSF培养阳性尤其是CSF和血培养均阳性的新生儿CSF压力和蛋白含量均更高(均P<0.05);6例新生儿在起病24 h内行第1次腰椎穿刺术的结果为CSF白细胞数在正常范围内,其中4例新生儿在第1次腰椎穿刺术48~72 h后复查CSF白细胞数明显增高;79例新生儿完善了头颅MRI或CT检查,发现7例(8.86%)新生儿出现并发症,其中5例CSF和/或血液中检出病原菌。结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新生儿出现发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即使CSF常规、生化正常也不能排除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应及时进行CSF复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化脓性脑膜炎 病原菌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2月龄神经行为发育结局的无临床症状的足月高危新生儿早期脑电生理筛查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彭晔 丁颖 +1 位作者 杨树梅 岳少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5-90,共6页
背景临床已将脑电监测广泛用于早产儿脑发育评估及脑损伤患儿脑功能评估,无临床症状的足月高危新生儿(简称高危儿)生后早期脑电变化的临床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高危儿生后早期行脑电筛查的必要性。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采集... 背景临床已将脑电监测广泛用于早产儿脑发育评估及脑损伤患儿脑功能评估,无临床症状的足月高危新生儿(简称高危儿)生后早期脑电变化的临床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高危儿生后早期行脑电筛查的必要性。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采集高危儿生后72 h内行脑电生理监测病例的基本信息、孕母信息、产时信息、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及视频脑电图(vEEG)信息,以vEEG为脑电监测的金标准,aEEG为筛查手段,基于《发育调查问卷(3)》的语言、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的5个能区,选取《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2月龄时的共同类似问题自制神经行为发育筛查问卷,以12月龄时神经行为预后为结局。主要结局指标生后早期脑电监测对12月龄时神经行为预后的筛查效果。结果 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398例高危儿进入本文分析。男205例(51.5%),女193例,胎龄37^(+0)~41^(+2)(38.9±1.1)周,生命体征均平稳,无缺氧表现及神经系统临床表现。均在生后72 h内进行了aEEG和vEEG检查,aEEG真阳性46例,真阴性325例,假阳性0例,假阴性27例,aEEG的敏感度63.0%(95%CI:51.7%~74.4%),特异度100%(95%CI:100%~100%)。vEEG脑电异常组(真阳性46例,假阴性27例)和vEEG脑电正常组(真阴性325例,假阳性0例)高危儿出生体重、小于胎龄儿、住院天数、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宫内窘迫、胎心<100次/分、脐动脉血气pH值、BE值、乳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6例(97.0%)完成了12月龄时神经行为发育筛查问卷电话随访,vEEG脑电正常组较vEEG脑电异常组(4.1%vs 40.3%)神经行为发育筛查问卷五大能区总分、语言、大动作、精细动作、解决问题和个人-社会能区得分10分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vEEG为金标准,aEEG的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100%,脑电正常和异常的高危儿分别有4.1%和40.3%于12月龄随访神经行为发育异常,因此生后早期行aEEG脑电筛查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早期脑电监测 神经行为发育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肺组织内源性谷氨酸释放的变化 被引量:7
7
作者 王铭杰 罗自强 +2 位作者 刘霜 邓晓丹 岳少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谷氨酸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后12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维持氧浓度≥95%,分别在1,3和7d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肺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另... 目的探讨谷氨酸在新生大鼠高氧性肺损伤中的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出生后12h内随机分为空气对照组和高氧组。高氧组维持氧浓度≥95%,分别在1,3和7d后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肺脏,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W/D)比值,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另取小鼠,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制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白细胞计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Lowry法检测总蛋白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谷氨酸含量。结果与空气对照组比较,持续高氧暴露1d新生大鼠肺组织W/D比值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dW/D比值明显增加。HE染色可见,持续高氧暴露3d肺泡腔内少量炎症细胞渗出,暴露7d肺泡内红细胞和炎症细胞进一步增多,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数量减少。持续高氧暴露1d新生大鼠BALF中LDH活性明显增加,白细胞计数和总蛋白含量无明显变化,暴露3和7dBALF中LDH活性、总蛋白含量和白细胞计数均高于空气对照组。持续高氧暴露1和3dBALF中谷氨酸含量亦明显高于空气对照组。结论高浓度氧可引起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诱导肺组织内源性谷氨酸的释放,提示谷氨酸在高氧性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症 急性肺损伤 谷氨酸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8
作者 李文 刘墨言 +8 位作者 岳少杰 高红梅 陶子荣 岳丽青 周阳 许景灿 李淇淋 胡蓉 刘玲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771-1776,共6页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结果:该方案的构建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交流。结论:该方案的应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目前已在湖南省内47家医联体单位开展,并推广至全国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危重早产儿 多学科合作 医联体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王彦蕊 王铭杰 +4 位作者 余小河 曹传顶 霍惠仪 廖正嫦 岳少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以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309例以INSURE技术治疗的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9例NRDS患儿中治愈出院302例,总治愈率97.7%;2... 目的探讨影响以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309例以INSURE技术治疗的NR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09例NRDS患儿中治愈出院302例,总治愈率97.7%;21例(6.8%)在72 h内需要再次气管插管予机械通气;不同出生胎龄患儿的再插管通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8周患儿的再插管率较高。根据是否需要再插管通气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胎龄≤28周、出生体质量<1 000 g、病情严重患儿较多,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剂量和PS重复使用率较高,需要氧气支持比例高,病死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可有效用于临床治疗NRDS患儿,胎龄小、出生体质量低、病情严重是导致INSURE技术失败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RE技术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ndy-Walker胎儿畸形并18-三体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卫社 谭金秀 岳少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0-10,31,共2页
关键词 DANDY-WALKER畸形 胎儿 18-三体综合征 宫内发育迟缓 影像学检查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胎配对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海峰 丁颖 +4 位作者 曹传顶 廖正嫦 王铭杰 褚梅艳 岳少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61-565,共5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双胎配对为基础,回顾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仅1胎患NEC早产双胞胎的临床资料,比较NEC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本资料(出生体质量、产时窒息、出生顺序、性别)、... 目的探讨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双胎配对为基础,回顾分析2012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出生、仅1胎患NEC早产双胞胎的临床资料,比较NEC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基本资料(出生体质量、产时窒息、出生顺序、性别)、危险因素(喂养情况、治疗措施、疾病状态)。结果NEC组发生喂养不耐受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发病前48小时内浓缩红细胞输注比例高于对照组,生后1周内血红蛋白最低值、起病前最后一次输浓缩红细胞当日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喂养不耐受(P=0.018,OR=7.26,95%CI:1.40~37.77)、早期贫血(P=0.022,OR=10.21,95%CI:1.41~74.01)、NEC发病前48小时内浓缩红细胞输注(P=0.023,OR=16.65,95%CI:1.47~188.09)为NEC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喂养不耐受、早期贫血、NEC发病前48小时内浓缩红细胞输注与NEC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危险因素 双胞胎 早产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