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的多学科营养管理实践 被引量:34
1
作者 曾巧苗 陈文凤 +3 位作者 张京慧 韩战良 廖尧 张雪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多学科营养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前1周进行多学科营养管理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指导。每2周随访1次。...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多学科营养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在放疗开始前1周进行多学科营养管理直至放疗结束,对照组进行常规营养指导。每2周随访1次。比较两组患者在放疗起始、放疗2周、放疗4周及放疗结束时24h能量和蛋白摄入量、1个月体质量下降比例及PG-SGA定量评分的变化。结果两组放疗期间24h能量和蛋白摄入1个月体质量下降比例和PG-SGA定量评分比较,组间效应、时间效应、交互效应均P<0.01。结论实施多学科营养管理能有效增加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期间24h能量及蛋白摄入量,减少体质量丢失,更好地改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多学科团队 营养管理 饮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残灶中HSP70/HSP27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润文 周高峰 +1 位作者 黄生鹏 冯雪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蛋白表达与放疗残灶的相关性,探讨HSP70/HSP27表达对鼻咽癌放疗残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热休克蛋白表达,其中规范放疗后有残存癌灶的28例鼻咽... 目的:分析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蛋白表达与放疗残灶的相关性,探讨HSP70/HSP27表达对鼻咽癌放疗残灶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8例鼻咽癌原发组织HSP70/HSP27热休克蛋白表达,其中规范放疗后有残存癌灶的28例鼻咽癌为实验组,随访5年无癌灶复发的30例为对照病例。结果:HSP70和HSP27在实验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9%(26/28)和53.6%(15/28),而在对照组的阳性表达率为53.3%(16/30)和53.3%(16/30),HSP70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SP27阳性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SP70和HSP27在实验组共同阳性表达率为50.0%(14/28),对照组为16.7%(5/30),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者共同阴性表达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6%(1/28)和10.0%(3/30),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SP70在鼻咽癌抗放射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鼻咽癌组织HSP70蛋白表达对预测鼻咽癌放射后癌灶残存可能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疗 残灶 HSP70 HSP27 SP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low成像对鼻咽癌颈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评估(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海峰 肖际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6-571,共6页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 目的:探讨E-Flow成像评估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放疗疗效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伴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初发患者采用放射治疗,在放疗前后应用二维超声和E-Flow成像观察颈部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流丰富程度。分析颈转移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丰富程度与放疗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灶放疗前共计94枚,放疗后40枚淋巴结消失, 52枚缩小,2枚大小不变。所有残留淋巴结血流减少或消失,淋巴结内动脉血流频谱由高速高阻变为低速低阻。临床疗效与颈转移淋巴结放疗前大小及血流丰富程度相关(P<0.05 )。结论:E-Flow成像技术可观测放疗前后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及血供变化,对放疗疗效评估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Flow成像 转移淋巴结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后颈残余淋巴结增强超声血流显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海峰 肖际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61-863,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在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残余淋巴结显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和超声造影增强观察放疗后36例鼻咽癌患者共计50枚颈残余淋巴结血流情况,比较颈部残余淋巴结血流丰富程度。结果:50枚颈残余淋巴结中,超声造影增强后4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增强在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残余淋巴结显像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和超声造影增强观察放疗后36例鼻咽癌患者共计50枚颈残余淋巴结血流情况,比较颈部残余淋巴结血流丰富程度。结果:50枚颈残余淋巴结中,超声造影增强后40枚血流信号增加,10枚血流信号未见明显变化。超声造影增强显示的血流较彩超血流信号丰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172,P<0.01)。结论:超声造影增强有助于放疗后鼻咽癌颈部残余淋巴结血流显像,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残余淋巴结 超声造影 彩超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侧乳腺癌两种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欧阳淑玉 贺礼理 +3 位作者 谢小雪 周琴 匡韦陆 申良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3-1008,共6页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两种计划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和混合调强...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调强放疗计划的剂量学差异,评价两种计划的剂量学特点,为临床治疗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8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调强放射治疗计划(IMRT)和混合调强放射治疗计划(Hybrid IMRT)。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照射剂量、不均匀指数和适形指数。结果:在具有相同覆盖率(V95%)的情况下,Hybrid IMRT的靶区剂量均匀度优于IMRT。两种计划的适形指数,V105%,V110%,最大剂量(Dmax),最小剂量(Dmin),平均剂量(Dmean)均无显著差异。HybridIMRT和IMRT相比,同侧肺接受13Gy的体积(V13)由27.66%降至20.7%,对侧肺V5由8.01%降至2.25%;心脏V10,V20分别由35.23%,16.77%降至19.22%,10.6%;对侧乳腺V5,V10分别由35%,10.39%降至20.38%,5.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同侧肺V30,V40及心脏V40,分别升高了1.28%,1.48%,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患者放疗体位重复性不太好和(或)摆位精确性不能保证的情况下,混合调强放疗技术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混合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花倒水莲皂苷C抑制ox-LDL诱导的LOX-1的表达 被引量:10
6
作者 柏勇平 张国刚 +3 位作者 石瑞正 李元建 谭桂山 陈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观察黄花倒水莲皂苷C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oxidizedlowdesitylipoproteinrecep-tor-1,LOX-1)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 目的:观察黄花倒水莲皂苷C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protein,ox-LDL)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oxidizedlowdesitylipoproteinrecep-tor-1,LOX-1)表达的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随机分为:对照组、ox-LDL(50mg/L)组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50mg/L)+黄花倒水莲皂苷C(1,3,10μmol/L)组,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蛋白印迹分析检测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ox-LDL上调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黄花倒水莲皂苷C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论:黄花倒水莲皂苷C明显抑制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LOX-1mRNA和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花倒水莲皂苷C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和MRI诊断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桂华 廖遇平 +3 位作者 彭光春 刘凡 李文政 雷光武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11期963-965,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肿瘤呈边缘相对锐利的等、高密度灶;MR扫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T2WI... 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CT、MRI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内恶性淋巴瘤患者的CT、MRI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肿瘤呈边缘相对锐利的等、高密度灶;MR扫描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灶,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灶;增强扫描肿瘤常见均匀强化,呈“握拳样”或“团块样”;肿瘤常常位于脑表面或近中线部位;多数肿瘤轻至中度水肿,占位效应轻。结论:颅内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与某些神经系统病变有类似和重叠之处,但通过认真地分析影像表现并结合活检结果,CT、MR扫描有利于该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减少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监测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被引量:4
8
作者 段华新 梁昌华 +4 位作者 邓豪余 李新辉 胡硕 戴幼艺 杨喜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 目的 :探讨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在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监测中的价值。方法 :2 3例接受蒽环类药物治疗的患者 ,在治疗前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核素心室造影测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并计算相对定量值。并于每一周期治疗后重复上述检查。结果 :蒽环类药物治疗一周期后 ,2 3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1)。其中 11例吡喃阿霉素、6例表阿霉素和 6例米托蒽醌治疗的患者 ,心肌相对定量值明显下降 (P <0 .0 5 ) ,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无明显变化 (P >0 .0 5 )。蒽环类药物治疗多周期后的 10例患者心肌相对定量值较治疗前下降 (P <0 .0 5 )。 9例患者的心肌相对定量值 (最大累积剂量为 2 0 0mg/m2 )与一周期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10例患者治疗前及多周期治疗后LVEF均 >6 0 %,且化疗前后无明显差别 (P >0 .0 5 )。结论 :99mTC 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能监测蒽环类药物所致的心肌损害 ,且较左室射血分数敏感 ,比心电图和心肌酶学检查优越 ,有利于指导蒽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9MTC-MIBI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监测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邓豪余 陈文凤 +3 位作者 李新辉 胡晖 申良方 戴幼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09-912,共4页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后进行甲状腺动态显像,获得甲状腺动脉灌注的峰时和反映血流情况的摄取常数K值,并分别测定血清中游离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 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51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于放疗前、后进行甲状腺动态显像,获得甲状腺动脉灌注的峰时和反映血流情况的摄取常数K值,并分别测定血清中游离3,5,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3,5,3′,5′-四碘甲状腺原氨酸(也称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和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的水平。结果: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动脉灌注峰时分别为:(14.5±2.1)s,(15.1±1.9)s,放疗后为(19.3±3.2)s,(20.2±3.5)s,放疗后两侧甲状腺峰时明显延迟(均P<0.001)。放疗前左、右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K值分别为:0.0265±0.0074,0.0249±0.0065,放疗后为0.0173±0.0062,0.0167±0.0053,放疗后两侧甲状腺摄取常数明显降低(均P<0.001)。放疗前FT3明显高于放疗后[(4.76±0.95)pmol/L vs.(3.85±0.71)pmol/L,P<0.001];放疗前FT4明显高于放疗后[(18.63±3.84)pmol/L vs.(15.69±3.27)pmol/L,P<0.001];放疗前后TSH比较无统计学差异(1.17±0.52)mU/L vs.(1.22±0.76)mU/L,P>0.05]。结论:放射治疗对鼻咽癌患者甲状腺的动脉峰时、血流灌注均有损伤,放疗后血清FT3和FT4降低,但TSH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放射治疗 甲状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瑞 蒋卫红 申良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88年 9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 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 19例均手术治疗 ,手术加放疗 6例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2...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病理、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 :我院自 1988年 9月~ 2 0 0 1年 7月共收治 19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 ,均有病理学证实。主要症状多为鼻塞和涕血、鼻衄。 19例均手术治疗 ,手术加放疗 6例 ,手术加放疗加化疗 2例 ,手术加化疗 3例。结果 :19例中至今生存 7例 ,分别已生存 8月~ 13年。 1,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4.7%,42 .85 %,30 .76 %。结论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 ,易复发 ,手术加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甘油耐受与氧化应激和3,4,5,6-四羟基酮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石瑞正 张国刚 +3 位作者 柏勇平 李元建 胡高云 陈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NTG耐受的关系及3,4,5,6-四羟基口山酮的治疗作用。方法:(1)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检测NTG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2)培养内皮细胞,测定培养液中活性氧(radi-caloxygen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内cGMP水平变化。结果:(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与NTG耐受的关系及3,4,5,6-四羟基口山酮的治疗作用。方法:(1)在大鼠离体胸主动脉环检测NTG诱导的血管舒张反应。(2)培养内皮细胞,测定培养液中活性氧(radi-caloxygen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内cGMP水平变化。结果:(1)3,4,5,6-四羟基口山酮可显著恢复NTG耐受血管对NTG的舒血管效应。(2)3,4,5,6-四羟基口山酮能显著抑制NTG诱导的细胞内ROS水平升高,3,4,5,6-四羟基口山酮能显著恢复NTG耐受内皮细胞的cGMP水平。结论:NTG耐受与氧化应激有关,3,4,5,6-四羟基口山酮有逆转NTG耐受作用,其作用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甘油耐受 氧化应激 活性氧 3 4 5 6-四羟基[口山]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7-530,共4页
目的:探讨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采用ZBC41001-85晶体管超声雾... 目的:探讨四联液防治鼻咽癌患者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接受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在整个放疗期间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治疗组除常规口腔护理外,采用ZBC41001-85晶体管超声雾化器,自放疗开始每天雾化吸入四联液,每天2次,每次15~20min。检测两组放疗期间唾液分泌量变化,ELISA法检测唾液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含量。结果:放疗至30Gy和60Gy时,两组疗效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放疗至30Gy和6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放疗至3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放疗至60Gy时唾液中EGF含量较放疗前下降(P〈0.05)。结论:四联液可用于综合防治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其作用机制与延缓唾液中EGF含量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联液 表皮生长因子 鼻咽癌放射疗法 口腔黏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辐射后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红 赖伏英 +1 位作者 孙黎 方云祥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09-511,共3页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辐射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rhG CSF 10 μg·kg- 1 ·d- 1 和 30 μg·kg- 1 ·d- 1 二个剂量对辐射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鼠皮下注射 ,观察rhG ... 目的 :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辐射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用rhG CSF 10 μg·kg- 1 ·d- 1 和 30 μg·kg- 1 ·d- 1 二个剂量对辐射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小鼠皮下注射 ,观察rhG CSF对辐射小鼠脾脏重量、脾表面造血灶 (CFU S)数、骨髓有核细胞数和骨髓DNA含量及骨髓粒 单核系祖细胞 (CFU GM)的影响。结果 :rhG CSF二个剂量对钴6 0 照射小鼠有明显增加脾脏重量和CFU S数 ,加速小鼠骨髓DNA合成速率的作用 ;CFU GM细胞集落形成增多。结论 :rhG CSF对辐射所致小鼠中性粒细胞减少有明显促进其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钴放射性同位素类 辐射 小鼠 药理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