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文 刘墨言 +8 位作者 岳少杰 高红梅 陶子荣 岳丽青 周阳 许景灿 李淇淋 胡蓉 刘玲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12期1771-1776,共6页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 目的:帮助危重早产儿尽早康复,提高危重早产儿护理质量。方法:医院新生儿科联合医院感染控制科、产科、医务社会工作部等部门,通过组建多学科合作团队、制定工作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等综合措施,探索建立了危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方案并应用于临床。结果:该方案的构建和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早产儿生长发育及亲子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加强医患沟通交流。结论:该方案的应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目前已在湖南省内47家医联体单位开展,并推广至全国多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鼠式护理 危重早产儿 多学科合作 医联体 护理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EL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石晓霞 陈慧吉 +2 位作者 周霞 胡红玲 高红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97-900,共4页
本文综述了SHEL模式的基本概念、要素组成及其在国内外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进展,从患者安全保障、护士职业暴露预防、医疗设备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该模式的应用价值,以为后期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关键词 SHEL模式 护理安全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BI-GS量表调查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罗玲霞 李婧 +2 位作者 吴芳 彭小贝 周芳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81-988,共8页
目的:当前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高,其职业健康值得关注,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 目的:当前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发生率高,其职业健康值得关注,医疗机构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体系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了解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预防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提供参考。方法: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对急诊科医务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马斯拉克倦怠调查普适(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量表评价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急诊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173份,其中职业倦怠者946人(80.65%),轻中度和重度职业倦怠者的比例分别为73.57%和7.08%。急诊医务人员职业倦怠3个维度得分:情感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EE)为2.33±0.31;去人格化(depersonalization,DP)为1.88±0.28;低个人成就感(low personal accomplishment,LPA)为3.20±0.39。总均分为2.46±0.22。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是否独生子女(OR=1.362,95%CI-0.707~-0.058)、平均每月晚夜班数量(OR=1.167,95%CI 0.091~0.272)、工作中亲身经历过职场暴力事件(OR=1.094,95%CI 0.027~0.195)有关(均P<0.05)。结论:急诊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率高,管理者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干预,以降低急诊科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保障急诊科医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马斯拉克倦怠调查普适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被引量:5
4
作者 彭倩 吴英 +3 位作者 宋佳雪 郭俊 吴容婵 彭程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3,共4页
目的 系统评价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为早期实施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 目的 系统评价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原因,为早期实施有效干预、改善患者结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糖尿病足患者就医延迟定性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8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估,运用汇聚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出33个研究结果,归纳后形成8个类别,整合形成3个结果,即患者自身因素造成就医延迟、社会-家庭因素制约、医疗资源与服务限制。结论 延迟就医不仅影响患者治疗与预后,还加重家庭与社会负担,可通过开展糖尿病足相关教育、提供有效的家庭与社会支持、加强医疗体系建设等措施来缩短糖尿病足患者就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延迟就医 质性研究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患者安全管理领域的政策文本量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刘庆庆 彭伶丽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分析我国患者安全管理领域政策文本的使用情况与内容特点,总结其优势和弱项,为未来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5~2021年间发布的39份患者安... 目的:分析我国患者安全管理领域政策文本的使用情况与内容特点,总结其优势和弱项,为未来政策制定和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从政策工具视角出发,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我国2005~2021年间发布的39份患者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文件进行量化分析。结果:共生成66条政策文本编码,从目标维度来看,我国患者安全管理领域政策文本聚焦于提高患者安全管理水平、促进规范化管理、加强患者安全保障三方面;从工具维度来看,供给型和需求型工具整体使用不足,环境型工具运用最多,但内部结构不均衡。结论:未来患者安全管理领域政策应加大对供给型和需求型工具的重视力度,平衡环境型内部子工具的运用,合理优化政策工具内部结构,并完善政策目标布局,提高整体政策力度,加强部门协同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安全管理 政策工具 内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6
作者 岳丽青 卢敬梅 +3 位作者 柴小桠 曾烂漫 周凤 张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生情况、PICC和CVC置管的感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256例,9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生率为4.889例次/千导管日,例次感染率为4.02%。对照组CLABSI发生率为8.917例次/千导管日,干预组为1.894例次/千导管日。两组CLA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PIC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与CV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可显著降低呼吸内科ICU患者CLABSI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目标管理理论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干预策略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外创伤疼痛患者恐动症的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阳 刘晓彤 +3 位作者 黄颐殊 郭亚彬 周杨 曾必云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0期1462-1466,共5页
目的:分析因意外创伤住院的疼痛患者的恐动症影响因素,并探讨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3月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入院的意外创伤疼痛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 目的:分析因意外创伤住院的疼痛患者的恐动症影响因素,并探讨影响因素间的作用路径,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2月—3月选取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入院的意外创伤疼痛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疼痛数字评分表、疼痛灾难化量表、社会支持量表以及恐动症评分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进行路径分析。结果:440例意外创伤疼痛患者的疼痛得分为3.5(2.0,5.0)分,恐动症得分为44.0(38.0,48.8)分。患者发生恐动症的影响因素为文化程度、职业类型、是否有疼痛灾难化、社会支持和疼痛强度。路径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灾难化和社会支持可直接影响恐动症,社会支持与疼痛强度可通过疼痛灾难化间接影响恐动症。结论:意外创伤疼痛患者的疼痛程度较为严重,恐动症发生率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进行疼痛干预,通过减轻疼痛灾难化程度来降低患者恐动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创伤 恐动症 疼痛 疼痛灾难化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回归和决策树法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病情恶化风险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燕 彭伶丽 +2 位作者 张磊 周芳意 罗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9,共5页
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病情恶化风险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颅脑肿瘤行开颅手术患者539例,按是否发生病情恶化分为病例组(n=241)和对照组(n=298),分别建立logisti... 目的 探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预测颅脑肿瘤患者术后病情恶化风险的应用价值,为早期识别和干预高危患者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颅脑肿瘤行开颅手术患者539例,按是否发生病情恶化分为病例组(n=241)和对照组(n=298),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和决策树模型,分析比较两种模型的差异。结果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ASA分级、手术时间、脉搏血氧饱和度、格拉斯哥评分、中线结构是影响颅脑肿瘤术后病情恶化的主要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格拉斯哥评分和ASA分级是颅脑肿瘤术后病情恶化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决策树模型,分别为0.881、0.848。结论 将两种模型结合可以从不同层面发现颅脑肿患者术后病情恶化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医护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和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肿瘤 手术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病情恶化 风险因素 病情观察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1
9
作者 赵楠 周秋红 +10 位作者 胡建中 黄伟红 许景灿 祁敏 彭闵 罗文静 李欣仪 白姣姣 吴辽芳 喻玲 付小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38-1146,共9页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一环,高精度测量与评估是高效管理的保障。目前临床上缺乏精确、便捷的测量工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形分割与识别领域中彰显了一定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影像... 目的:糖尿病足溃疡的测量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一环,高精度测量与评估是高效管理的保障。目前临床上缺乏精确、便捷的测量工具。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图形分割与识别领域中彰显了一定的潜力。本研究旨在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糖尿病足溃疡影像进行分析,构建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并对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选取1 042例糖尿病足溃疡的图像,对溃疡边缘及不同的颜色区域进行人工标注,其中782张作为训练数据集,260张作为测试数据集。采用Mask RCNN溃疡组织颜色语义分割及RetinaNet标尺数字刻度目标检测来建立模型,将训练数据集输入模型并进行迭代。利用测试数据集验证智能测量模型。结果:基于深度学习建立了糖尿病足溃疡的智能测量模型,训练集和测试集组织颜色区域分割的mAP@.5IOU(mean average precision@.5 intersection over union)分别为87.9%和63.9%,标尺刻度数字检测的mAP@.5IOU分别为96.5%和83.4%。以测试集的人工测量结果为参照,智能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约3 mm。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智能测量模型测量糖尿病足溃疡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及良好的鲁棒性,未来的研究可采用更大规模的数据样本对模型做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慢性伤口 糖尿病足溃疡 智能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药物干预方案对^(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保护作用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丹 尹新博 +4 位作者 刘佳惠 方群垚 何秋 熊钰 龚放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0期3828-3836,共9页
背景^(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由此引起的唾液腺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防治唾液腺损伤的药物有多种,但缺乏药物疗效之间的比较,因此进行网状Meta分析至关重要。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药... 背景^(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但由此引起的唾液腺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对于防治唾液腺损伤的药物有多种,但缺乏药物疗效之间的比较,因此进行网状Meta分析至关重要。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药物干预方案对^(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维普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建库至2021年1月发表的不同药物干预方案对^(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患者唾液腺功能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非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筛选文献,提取研究资料;使用Cochrane Handbook 5.10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和MINORS评价文献质量,Stata 16.0软件进行一致性检验、发表偏倚分析和图形绘制,OpenBUGS 3.2.3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涉及7种药物干预方案,分别为氨磷汀、维生素C、氨磷汀+维生素C、柠檬酸、维生素E、硒、丙硫氧嘧啶。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腮腺排泌分数(EF)的防护作用氨磷汀+维生素C、氨磷汀高于柠檬酸和丙硫氧嘧啶,氨磷汀高于常规治疗(P<0.05);累积排序概率图下面积(SUCRA)排序:氨磷汀+维生素C>氨磷汀>维生素C>常规治疗>维生素E>硒>柠檬酸>丙硫氧嘧啶。对颌下腺EF的防护作用维生素E、氨磷汀+维生素C、氨磷汀、常规治疗高于丙硫氧嘧啶(P<0.05);SUCRA排序:维生素E>氨磷汀+维生素C>氨磷汀>硒>维生素C>柠檬酸>常规治疗>丙硫氧嘧啶。腮腺EF和颌下腺EF的漏斗图对称性良好。结论氨磷汀+维生素C可能是防护^(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患者腮腺排泌功能的最佳干预方案,维生素E可能是防护^(131)I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患者颌下腺排泌功能的最佳干预方案,氨磷汀+维生素C次之;但因网状Meta分析的局限性,仍需谨慎对待此结果,建议进行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唾液腺 ^(131)I治疗 保护作用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