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制海绵约束带用于手术体位摆放 被引量:3
1
作者 廖春花 何国花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45-45,共1页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摆放中,为了设计最佳手术路径,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经常需要摆置侧卧位、侧俯卧位等。由于神经外科多为显微手术,时间较长,使用传统布质约束带或市售的硅胶约束带固定患者体位,因其表面粗糙、质硬,或为一窄条形,长时间局... 神经外科手术体位摆放中,为了设计最佳手术路径,充分暴露手术部位,经常需要摆置侧卧位、侧俯卧位等。由于神经外科多为显微手术,时间较长,使用传统布质约束带或市售的硅胶约束带固定患者体位,因其表面粗糙、质硬,或为一窄条形,长时间局部受压,容易导致皮肤水疱、破溃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为此,自2010年起,笔者设计制作了宽窄2种海绵约束带,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约束带 手术体位 侧卧位 侧俯卧位 革新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
2
作者 钟涛 覃罡 +1 位作者 郭曲练 王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9-612,共4页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其致病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传播力强,传播途径复杂,极易暴发聚集性感染。为需要手术的... 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新发传染病,其致病病毒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传播力强,传播途径复杂,极易暴发聚集性感染。为需要手术的COVID-19患者提供最佳的围手术期治疗,同时避免院内传播,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新问题。该类患者围手术期管理需充分考虑手术麻醉可能造成的肺损伤因素,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完善术前排查及评估,术中、术后需要实施肺保护策略,避免肺部病变加重;同时做好感染防控,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围手术期 麻醉 感染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动脉高压的围术期管理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冉菊红 王锷 彭勇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58-662,共5页
肺动脉高压(PH)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经右心导管测定)的病理状态。任何引起左心房压力(LAP)升高、心输出量(CO)和肺血管阻力(RVR)增加的因素均可导致PH。PH患病率约为1%,与围术期发病率... 肺动脉高压(PH)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的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经右心导管测定)的病理状态。任何引起左心房压力(LAP)升高、心输出量(CO)和肺血管阻力(RVR)增加的因素均可导致PH。PH患病率约为1%,与围术期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PH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决定于PH分类、PH功能分级和运动耐量、右心功能状态、合并症及手术风险等诸多因素。右心衰竭(RNF)和PH密切相关,PH患者的围术期管理需要通过改善右心室功能和降低肺血管阻力来优化右心室-肺动脉耦联。本文就PH的定义、分类、病理机制及围术期麻醉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PH患者围术期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右心衰竭 麻醉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对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媛媛 谢伏娟 +2 位作者 李海波 关宇欣 毛俊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77-482,共6页
目的研究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N,N-二乙基-2-(4-甲氧基-3-苯乙基氧基苯基)乙胺盐酸盐(NE-100)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21日龄三色豚鼠8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N,N-二乙基-2-(4-甲氧基-3-苯乙基氧基苯基)乙胺盐酸盐(NE-100)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形成中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取健康21日龄三色豚鼠85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眼遮盖14 d组和眼遮盖11 d组,每组12只,其中正常对照组不予遮盖,眼遮盖14 d组用自制半透明眼罩连续遮盖豚鼠右眼14 d作为FDM模型组,眼遮盖11 d组同法连续遮盖右眼11 d后去遮盖3 d。将剩余49只豚鼠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FDM组10只、FDM+NE-1006μg组12只、FDM+NE-10060μg组10只、FDM+NE-100600μg组9只和FDM+生理盐水组8只。根据分组,FDM眼每天接受球周注射NE-1006μg、60μg、600μg和生理盐水各100μl。采用红外偏心自动验光仪测定眼球屈光度;采用A型超声仪测量眼轴长度;采用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曲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分布;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神经视网膜的多巴胺含量。结果各组间豚鼠屈光度和眼轴长度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7.81、160.10,均P<0.01),其中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眼遮盖14 d组和眼遮盖11 d组豚鼠遮盖眼相对近视度数明显加深,眼轴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眼遮盖14 d组比较,眼遮盖11 d组相对近视度数明显较低,眼轴较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正常对照组豚鼠Sigma-1蛋白表达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光感受器内节及少量内核层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眼遮盖14 d组豚鼠RGCs及光感受器内节Sigma-1蛋白染色增强,内核层Sigma-1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内、外丛状层也可见Sigma-1染色阳性细胞,Müller细胞染色尤为明显,在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与眼遮盖14 d组比较,眼遮盖11 d组遮盖眼视网膜中Sigma-1受体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DM+NE-1006μg、60μg和600μg组豚鼠近视屈光度均低于FDM组,其中FDM+NE-10060μg、600μg组豚鼠近视屈光度均低于FDM+NE-1006μ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FDM+NE-10060μg组视网膜多巴胺质量分数为(0.74±0.09)ng/mg,高于FDM组的(0.57±0.10)n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8,P<0.01)。结论视网膜Sigma-1受体拮抗剂对豚鼠FDM形成有抑制作用,这一调控作用与其引起视网膜多巴胺含量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gma-1受体 形觉剥夺 近视 视网膜 多巴胺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