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雅医院4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被引量:11
1
作者 漆敏 刘晓晓 +4 位作者 陈君 廖承瑾 黄泽炳 范学工 黄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9-545,共7页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为IE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2009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IE患者临床资料、分离病原微生物、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IE患者... 目的了解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和预后,为IE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湘雅医院2009年1月—2017年12月确诊的IE患者临床资料、分离病原微生物、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共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IE患者430例,男性多见(289例,占比67.2%),平均年龄在(40.3±15.1)岁。无基础心脏病患者284例(66.0%),有基础心脏病患者146例(34.0%);基础心脏病中先天性心脏病115例(26.7%),风湿性心脏病23例(5.3%),非风湿性心瓣膜病8例(1.9%)。IE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336例(78.1%)、贫血381例(88.6%)及心脏杂音383例(89.1%);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栓塞(21.4%),其次为心力衰竭(18.8%)。IE患者中瓣膜脱垂151例,瓣膜狭窄88例,瓣膜关闭不全347例,最常见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34例),有两个或以上瓣膜关闭不全者72例;血培养阳性率44.9%,其中链球菌属为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119株,61.7%),其次为葡萄球菌属(41株,21.2%)。IE患者手术治疗319例(74.2%),住院病死率10.2%,药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患者治愈好转率高于单纯药物治疗患者(95.3%VS 64.9%,P<0.001)。结论目前IE患者以无基础心脏病患者较常见,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链球菌属,抗感染治疗是IE的治疗基础,尽早联合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住院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心内膜炎 先天性心脏病 血培养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8所医院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被引量:114
2
作者 任南 文细毛 +3 位作者 吴安华 徐秀华 易霞云 巩玉秀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 1天的所有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患病情况。结果 共收到可用资料 178份 ,病人现患率和感染例次现患率分别为 5 .36 % (5 4 6 6 / 10 19... 目的 了解我国医院感染现患情况和危险因素。方法 采取床旁调查和同期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 1天的所有住院病人医院感染患病情况。结果 共收到可用资料 178份 ,病人现患率和感染例次现患率分别为 5 .36 % (5 4 6 6 / 10 1991)和 5 .73% (5 84 3/ 10 1991) ;ICU的现患率最高 (2 6 .17% ) ;不同性别、年龄 ,是否有泌尿道插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血液透析、免疫抑制剂、激素、放疗、化疗 ,切口污染程度 ,基础疾病数等都与医院感染有关 ;气管切开 (RR =7.5 5 )、使用呼吸机 (RR =3.2 4 )、泌尿道插管 (RR =2 .5 5 )、动静脉插管(RR =2 .37)等相对危险度较高 ;引起医院感染的病原体中铜绿假单胞菌最多 (12 .38% ) ,其次为白色念珠菌(10 .83% )。结论 ICU的现患率较高 ;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病原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危险因素 调查分析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HBV感染:ALT水平正常患儿的抗病毒治疗
3
作者 傅蕾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0-874,共5页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约有200万儿童HBV感染者。儿童感染HBV后更容易慢性化,成年后发生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风险高。传统观点认为儿童HBV感染多数处于免疫耐受期,无需考虑抗病毒治疗,仅对免疫活动期...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我国约有200万儿童HBV感染者。儿童感染HBV后更容易慢性化,成年后发生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风险高。传统观点认为儿童HBV感染多数处于免疫耐受期,无需考虑抗病毒治疗,仅对免疫活动期和代偿期或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儿童CHB启动抗病毒治疗。越来越多的儿童CHB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儿童CHB抗病毒治疗(特别是以干扰素为基础的方案)应答率高,低龄儿童是临床治愈的优势人群,但对于ALT水平正常,特别是处于免疫耐受期的HBV感染的患儿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文针对儿童HBV感染的特点及ALT水平正常患儿抗病毒治疗必要性,特别是关于治疗时机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转氨酶 治疗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探讨 被引量:26
4
作者 曹岚 李映兰 +4 位作者 贺莲香 唐春炫 吴红曼 卢敬梅 周建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9期60-62,共3页
目的通过制定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以期培养出一支精通相关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及专业化的护理团队;规范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相关制度、流程,以期培训、指导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一批ICU... 目的通过制定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以期培养出一支精通相关亚专科知识和技能的护理专家及专业化的护理团队;规范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相关制度、流程,以期培训、指导全院亚专科领域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严格考核选拔一批ICU专科护士,根据专业发展方向成立五大亚专科小组,每个亚专科小组定期组织相关的学术活动、专科理论和技术培训、专项人才短期进修培养;制定本专业领域的操作规范与流程,随时提供全院范围重症监护领域的临床技术指导;比较亚专科护士培训前后专业理论、技能、核心能力的差异。结果通过近1年的亚专科领域技术的培训,相关亚专科护士专业理论、技能及核心能力均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危急重症亚专科护士培训方案推动了全院危急重症亚专科技术的应用和指导,值得在各区域性医院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专科 培训方案 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孟婕 谢伟 +2 位作者 吴安华 胡成平 王延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7,共3页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后院内肺炎的发病率、致病菌及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2年全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肺炎发生率 ,痰培养阳性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的发病率为 6 .2 %。病原菌居... 目的 :了解颅脑手术后院内肺炎的发病率、致病菌及耐药率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 2 0 0 2年全年我院神经外科颅脑手术后病人肺炎发生率 ,痰培养阳性细菌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颅脑手术后医院内肺炎的发病率为 6 .2 %。病原菌居前 5位的是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肟耐药率均大于 83% ;舒普深、亚胺硫酶素对革兰阴性 (G )杆菌的耐药率最低。革兰阳性 (G+ )球菌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 /舒巴坦和利福平耐药性较低。结论 :颅脑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率高 ,以G 杆菌为主 ,其耐药现象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手术后 医院内肺炎 耐药率 发病率 耐药性分析 阳性 病原菌 杆菌 亚胺 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综合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静 黎杨芬 +8 位作者 雷光华 王庆红 黄燕 全俊 李春辉 李敏 李园园 王爱民 李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93-296,共4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如何快速、有序、系统、优质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综合医院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既往经验,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出台有力的防控举措,实现了一线医务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如何快速、有序、系统、优质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是综合医院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根据国家相关指南和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和既往经验,制定科学的防控方案,出台有力的防控举措,实现了一线医务人员零感染,医院内疫情零播散,确诊患者医院内零死亡的目标。本文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实践与体会进行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综合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院感染 预防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三级综合医院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现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丽 蒋玲 +3 位作者 曾玉婷 陈熙 李映兰 范学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32,共11页
目的:调查护士压力性损伤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规范压力性损伤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17年12月1日至30日期间选取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39名有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经历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 目的:调查护士压力性损伤行为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规范压力性损伤管理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2017年12月1日至30日期间选取长沙市4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039名有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护理经历的临床护理人员作为调查对象。收集护士的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和科室等一般资料;应用自行设计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问卷调查护士的压力性损伤行为现状;应用压力性损伤知识测试问卷和压力性损伤态度问卷调查护士的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水平和对压力性损伤护理的态度。比较不同背景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对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态度与行为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得分为155.96±17.29;5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风险评估(4.42±0.49)、预防措施(4.40±0.50)、风险知晓(4.35±0.52)、伤口评估与处理(4.27±0.55)、健康教育(4.25±0.63)。不同年龄、工龄、学历及培训次数护士群体之间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与护理行为之间未发现相关性(P=0.606);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态度与护理行为呈正相关(r=0.307,P<0.001);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与护理态度呈正相关(r=0.212,P<0.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护士工龄(≤5年)、培训次数(1~2次)、学历(大专及其以下)、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知识得分、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态度得分是护士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长沙市三级综合医院护理人员有较高的压力性损伤护理行为水平,对压力性损伤护理有较好责任心和信心,但个人胜任力不足,仍有提升和改进的空间。护理管理者应着重优化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护理态度和压力性损伤护理培训方案,增加护理人员压力性损伤护理经验和水平,调动高学历护理人员预防压力性损伤的积极性和成就感,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压力性损伤 护理行为 知识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接抗病毒药物在HCV与HIV合并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8
作者 ZHENG YX MA SJ +2 位作者 XIONG YH 范学工 郑宜翔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61-2461,共1页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20年9月报道】题:直接抗病毒药物在HCV与HIV合并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作者Zheng YX等)各种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已被广泛用于治疗HIV/HCV合并感染的患... 【据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Hepatology 2020年9月报道】题:直接抗病毒药物在HCV与HIV合并感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系统综述和网络荟萃分析(作者Zheng YX等)各种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已被广泛用于治疗HIV/HCV合并感染的患者。但是,不同类型和组合形式的DAA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的比较尚不完全清楚。仍然缺乏针对HIV/HCV合并感染中DAA治疗方案的最佳实践的证据整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病毒药物 疗效和安全性 荟萃分析 HCV 最佳实践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他沙星片致中性粒细胞缺乏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揭 侯周华 +1 位作者 李沙陵 胡琴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7-148,共2页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因反酸、乏力、食欲不振1个月余,进食后腹胀,全身皮肤黄染20余天,于2022年5月6日收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既往史:30余年前检查发现乙型肝炎(乙肝),无症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80... 1 病例介绍患者,女,57岁。因反酸、乏力、食欲不振1个月余,进食后腹胀,全身皮肤黄染20余天,于2022年5月6日收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科。既往史:30余年前检查发现乙型肝炎(乙肝),无症状,未接受抗病毒治疗。入院体检:体温36.7 ℃,脉搏80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6/70 mmHg(1 mmHg=0.133 kPa)。消瘦体貌,神志清楚,自主体位,慢性肝病病容,皮肤巩膜重度黄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他沙星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缺乏 药品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与费用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琴 卢景英 +2 位作者 邓彬彬 谭雪梅 侯周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8-757,共10页
目的:细菌性肝脓肿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nvas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syndrome,IKLAS)是指除肝脓肿外,存在迁徙感染病灶或其他侵袭表现,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尚未完全阐... 目的:细菌性肝脓肿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之一。侵袭性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综合征(invasive Klebsiella pneumoniae liver abscess syndrome,IKLAS)是指除肝脓肿外,存在迁徙感染病灶或其他侵袭表现,其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尚未完全阐明,不同治疗方式的有效性与经济性也鲜有研究。本研究比较IKLAS与非IKLA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有效且经济的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的病历资料,共纳入201例患者,分为IKLAS组(n=37)和非IKLAS组(n=164)。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指标、影像学特点、合并症、治疗方式、治疗结局、直接治疗成本的差异;分析不同治疗方式对结局指标和住院费用的差异,进一步探讨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经济性。结果:与非IKLAS组相比,IKLAS组合并糖尿病、快速感染相关器官衰竭评分(Quick 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2、免疫功能低下状态、贫血和血小板下降的患者比例更高,发病时降钙素原水平更高(均P<0.05);在症状和体征方面,IKLAS组有视觉症状的比例更高,有腹痛症状的比例更低(均P<0.05);在并发症方面,IKLAS组胸腔积液、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不全、呼吸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更高(均P<0.05)。IKLAS组采用单纯抗菌药物治疗的比例更高(24.32%vs 11.59%),而非IKLAS组更多采用抗菌药物联合穿刺引流方案(86.59%vs 64.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KLAS组整体有效率(83.78%)低于非IKLAS组(95.73%),治疗费用和药品费用更高(均P<0.05)。采用抗菌药物联合手术切除感染病灶治疗的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好转率达100%,抗菌药物联合脓肿穿刺引流治疗好转率84.9%,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好转率82.1%,三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费用方面,单纯抗菌药物治疗方式的费用最高(P<0.05)。结论:细菌性肝脓肿发生侵袭综合征的患者预后较差且直接医疗成本更高。联合脓肿穿刺引流或手术的方案相比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好转率更高,住院费用更低,提示外科干预的手段可以减少抗菌药物花费,节约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肝脓肿 侵袭综合征 治疗方式 医疗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奥马环素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一帆 侯周华 +4 位作者 胡琴 黄燕 孟秀娟 王春江 刘韶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6-1113,共8页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奥马环素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接受奥马环素单药或联合治疗的住院患者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60例患者,总体治疗有效率为69.4%(111例)。经奥马环素治疗后,观察到治疗有效组患者体温好转[(36.83±0.52)℃VS(37.85±0.92)℃,P<0.001],白细胞计数[(7.78±4.07)×10^(9)/L VS(10.06±6.49)×10^(9)/L,P<0.001]、降钙素原[(0.63±1.19)ng/mL VS(4.43±10.14)ng/mL,P=0.001)]、C反应蛋白[(35.16±37.82)mg/L VS(105.08±99.47)mg/L,P<0.001]和天冬氨酸转氨酶[(50.50±40.04)U/L VS(77.17±91.43)U/L,P=0.004)]均显著下降。仅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但未中断治疗。单因素分析显示:治疗无效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17.0(9.5~22.0)VS 12.0(9.0~19.0),P=0.046]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7.0(4.5~10.0)VS 4.0(2.0~9.0),P=0.019]更高。多因素分析显示:终末期肝病(OR=77.691,95%CI:5.448~1107.880,P=0.001)、机械通气(OR=6.686,95%CI:1.628~27.452,P=0.008)及联合万古霉素治疗(OR=6.432,95%CI:1.891~21.874,P=0.003)是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而奥马环素疗程(OR=0.905,95%CI:0.825~0.994,P=0.037)是治疗有效的保护因素。结论奥马环素可作为难治性严重感染的替代疗法,不良反应较少,终末期肝病、机械通气、联合万古霉素治疗是感染患者奥马环素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足够的奥马环素疗程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亟待大样本的病例研究来证实该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马环素 多重耐药菌 非典型病原体 影响因素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IFN治疗NAs经治HBeAg阴性CHB患者的疗效分析及预测
12
作者 高明健 胡琴 +2 位作者 郭皓宇 李倩 侯周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5-673,共9页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NAs经治的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白细胞介素(IL)-28B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应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HBeAg阴性的CHB患者,以Peg-IFNα-2b联合NAs治疗为研究组,NAs单药继续治疗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的第12、24、48周的临床疗效,以及第72周患者持续应答及复发情况,并采用PD-1及IL-28B单核苷酸多态性评估HBeAg阴性CHB患者对干扰素治疗应答的价值。结果在治疗的第48周,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应答率[52.05%(38/73)]高于对照组[1.64%(1/61),P<0.05];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基线HBsAg<100 IU/mL相较于HBsAg≥1000 IU/mL、HBsAg<1000 IU/mL相较于HBsAg≥1000 IU/mL的患者治疗第48周应答率均更高(均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HBsAg基线水平(OR=1.004,95%CI:1.001~1.006)和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OR=0.111,95%CI:0.034~0.362)是干扰素联合NAs治疗应答的影响因素(均P<0.05);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HBeAg阴性CHB患者中PD-1 rs10204525 C/T杂合突变型在应答人群占比更高(66.67%VS 16.67%,P<0.05),而IL-28B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s经治的HBeAg阴性CHB患者联合Peg-IFNa-2b治疗可达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治疗第24周HBsAg下降幅度可较好地预测治疗第48周的应答。低HBsAg基线水平患者及携带PD-1 rs10204525C/T杂合突变基因的患者接受Peg-IFNa-2b的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 单核苷酸多态性 白细胞介素-28B 程序性死亡受体-1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谢建萍 龚先琼 +2 位作者 谭德明 刘菲 周建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XbaⅠ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探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并比较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XbaⅠ多态性与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关系,从基因水平上进一步探讨肝硬化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检测并比较了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7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4例健康对照组的雌激素受体基因PvuⅡ和XbaⅠ多态性。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基因的PvuⅡ多态性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Pp基因型患肝硬化的风险是pp基因型的2.23倍(OR=2.23)。雌激素受体基因的XbaⅠ多态性分布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受体基因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pp基因型和p等位基因可能是肝硬化发病的保护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受体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连续两年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1
14
作者 黄勋 徐秀华 +2 位作者 文细毛 吴安华 黄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0年起,每年采用E—Test法对连续10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细菌药敏监测,同时使用WHONET 5.1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在重症监护病... 目的 了解本院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0年起,每年采用E—Test法对连续100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细菌药敏监测,同时使用WHONET 5.1软件进行药敏结果分析。结果亚胺培南在重症监护病房分离的细菌中的敏感率最高,达到90.50%,敏感率居前的几种抗生素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阿米卡星,而三代头孢中的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敏感率只有48.00%,49.50%,均不到50%。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产生率达45.90%,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产生率达34.62%。ESBLs阳性菌株与阴性菌株除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外,其它抗菌药物之间的耐药率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结论重症监护病房的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十分严重,必须加强抗菌药物在重症监护病房的耐药监测,同时限制性使用三代头孢菌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革兰阴性杆菌 耐药性 监测 抗生素 头孢哌酮 头孢他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15
作者 任南 文细毛 王洁如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57-158,144,共3页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引起免疫低下宿主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真菌.尽管有抗真菌药物的治疗,但真菌菌血症的病死率仍高,特别是念珠菌菌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0%-80%.有报道,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死率为68.9%[1].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机...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是引起免疫低下宿主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真菌.尽管有抗真菌药物的治疗,但真菌菌血症的病死率仍高,特别是念珠菌菌血症的病死率高达40%-80%.有报道,深部白色念珠菌感染病死率为68.9%[1].白色念珠菌的致病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黏附能力与受体 白色念珠菌致病的首要条件是其黏附性.其黏附物质有细胞壁上的甘露聚糖(Mn)或甘露聚糖-蛋白质复合物(M-P)、几丁质[2]、受体和黏附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致病机制 致病力 形态转换 菌体形态 假菌丝形态 菌丝形态 生物化学 黏附能力 白色念珠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在分子吸附再循环治疗肝衰竭中的应用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袁素娥 周阳 +4 位作者 谭德明 李丹 周涛 谢群英 范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0-835,共6页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治疗肝衰竭时无肝素和肝素循环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价2种抗凝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74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的肝衰竭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前... 目的:观察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治疗肝衰竭时无肝素和肝素循环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价2种抗凝技术的安全性。方法:对174例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的肝衰竭患者按随机分组原则进行前瞻性实验性研究。根据抗凝方式不同分为无肝素组92例次,肝素组82例次。选择治疗0,0.5,1,2,3,4,5,6 h共8个时间点动态观察凝血指标变化,统计管路/滤器凝血、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之间凝血酶原时间(PT),PTA,国际标准化数值(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使用首剂抗凝后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迅速升高,30 min即达峰值,无肝素组略有上升,2组治疗中各时间点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组纤维蛋白原(Fbg)曲线趋于平稳,无肝素组逐步下降,在治疗的2.5 h出现交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肝素组2例(2.44%)术后严重出血,无肝素组1例(1.09%)Ⅲ级凝血治疗中断。结论:血液与MARS循环管路接触时发生Fbg吸附,抗凝支持可减少吸附。PTA≤40%肝衰竭患者MARS治疗前应根据凝血参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检测、临床症状等综合评估凝血状态,高凝期选择肝素循环有助于MARS顺利完成的同时改善高凝状态,防治DIC;低凝期选择无肝素循环能有效避免出血,理论上可通过降低血液中类肝素样物质等改善患者凝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衰竭 人工肝支持 抗凝技术 凝血参数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 被引量:5
17
作者 欧阳奕 符小玉 +2 位作者 谭德明 彭仕芳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5-84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了解不同来源标本中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miRNA在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标本选择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PCR对41例CHB...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了解不同来源标本中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miRNA在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标本选择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PCR对41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期和第104周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3种来源标本中这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第104周时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均较基线期显著下调(P<0.05)。基线期血浆和肝组织(r=0.560,P=0.00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r=0.428,P=0.047)miR-146a的表达均相关。基线期血浆和肝组织(r=0.587,P=0.00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r=0.483,P=0.023)miR-155的表达相关,miR-146a和miR-155在血浆中的表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比,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能更好地反映和预测肝组织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血浆可作为研究miR-146a和miR-155在肝病中作用机制的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MIR-146A MIR-155 血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核心抗原的定性检测 被引量:8
18
作者 欧阳奕 谭德明 +2 位作者 李铁刚 周辉 谭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94-896,905,共4页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定性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核心抗原,分析和评价HCV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ELISA方法定性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49份血清中的HCV核心抗原,以健康人血清20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20份作为对照,以证明方法的特异性;并同时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的HCVRNA和抗HCV。结果:健康人血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均呈阴性反应,检测值(OD值)分别为0.022±0.017,0.001±0.012;149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核心抗原阳性者74例,阳性率49.66%,阳性检测值(OD值)为0.534±0.457,与阴性检测值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VRNA和HCV核心抗原检测有54.36%的符合率,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检测的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149份抗HCV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率为55.03%(82/149),HCV核心抗原阳性率为49.66%(74/149),两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V核心抗原定性检测特异性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为49.66%,与HCVRNA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也是反映HCV病毒血症的血清学标志。与HCVRNA同时检测,可提高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病毒血症和病毒复制诊断率,但其检测的灵敏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核心抗原 HCV RNA 抗HC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肝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被引量:5
19
作者 黄燕 范学工 +1 位作者 周建华 田雪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研究肝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将 38例原发性肝癌 ,15例肝硬化和 15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8例肝癌标本中有 16例 (42 % )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而肝硬化和对照肝组织中未观察... 目的 :研究肝组织中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方法 :将 38例原发性肝癌 ,15例肝硬化和 15例肝脏良性肿瘤组织进行幽门螺杆菌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38例肝癌标本中有 16例 (42 % )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 ,而肝硬化和对照肝组织中未观察到幽门螺杆菌的存在。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幽门螺杆菌 免疫组织化学 空肠弯曲菌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游运辉 范学工 +3 位作者 刘萍 刘洪波 田雪飞 颜雪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4-390,共7页
目的:建立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细菌本身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总蛋白质,凝胶经蓝银显色后,采用PDQues... 目的:建立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识别鉴定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探讨细菌本身因素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菌株的总蛋白质,凝胶经蓝银显色后,采用PDQuest图像分析软件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得到相应的肽质指纹图谱,然后搜索数据库鉴定部分差异蛋白质点。结果:获得分辨率较高、重复性较好的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鉴定出14个差异蛋白质,包括抗氧化作用、分子伴侣、解毒和DNA修复相关蛋白质、三大代谢相关酶类、细胞结构相关蛋白质以及信号传导相关蛋白质。结论:建立了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胃炎与胃癌相关幽门螺杆菌双向凝胶电泳图谱,并识别鉴定出了两种不同疾病来源幽门螺杆菌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其蛋白质表达的差异可能在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蛋白质组 胃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