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美国FDA和欧洲EMA指南解读 被引量:4
1
作者 易盼盼 戴菱菱 +1 位作者 徐平声 范学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698-701,共4页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ylated interferon,peg...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全球健康问题,起病隐匿,慢性化程度高,是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病因。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s)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ylated interferon,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治疗方案可获得更高的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al response,SVR)率,并可缩短治疗时间,前景良好。DAAs新药开发将成为未来抗HCV治疗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抗病毒药物 丙型肝炎 干扰素 病毒学应答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婴阻断中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核苷(酸)类似物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郑洲松 黄燕 黄泽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21-2224,共4页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HBV感染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对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尤为重要。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核苷(酸)类似物(Nas)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富...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HBV感染后慢性化的主要原因,因此,阻断HBV母婴传播对于降低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尤为重要。目前,用于HBV母婴阻断的核苷(酸)类似物(Nas)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亦开始用于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该文总结上述药物在HBV母婴阻断中的疗效、安全性以及抗病毒治疗指征和停药时间,为母婴阻断Nas的选择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母婴阻断 核苷(酸)类似物 疗效 安全性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与real-time RT-PCR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3
作者 吴大先 陶淑慧 +3 位作者 刘水平 周杰斌 谭德明 侯周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6-782,共7页
目的:利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扩增HIV RNA,探讨TMA技术扩增HIV RNA的敏感性及其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比较。方法:利用Taq Man探针、特异性引物、鼠白血病反转录酶、T7-RNA聚... 目的:利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扩增HIV RNA,探讨TMA技术扩增HIV RNA的敏感性及其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的比较。方法:利用Taq Man探针、特异性引物、鼠白血病反转录酶、T7-RNA聚合酶及PCR底物等建立TMA扩增体系。通过扩增一组10倍梯度稀释的HIV RNA转录标准品,评价TMA体系的灵敏性。收集60例HIV感染患者的血浆,同时采用TMA试剂与Cobas Amplicor HIV-1 Monitor 1.5版试剂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利用线性回归和Bland-Altman法分析两种技术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成功建立了TMA扩增体系,这种技术可以检测低至10 copies/m L的HIV转录标准品。60份HIV感染者血浆样本中,TMA及Cobas均检测到阳性46份,均阴性12份,TMA检测阴性而Cobas检测阳性样本2份,检测一致率为96.7%。两种技术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中46份TMA检测和Cobas检测均有定量结果的血浆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两种技术有非常好的相关性(r=0.997,P<0.001)。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种检测方法定量Lg差值平均值为0.02,44份(95.7%)样本在95%的一致性界限内。结论:TMA技术具有高灵敏性潜能。TMA与real-time RT-PCR检测血浆中HIV RNA具有非常好的相关性与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欧阳奕 符小玉 +2 位作者 谭德明 彭仕芳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45-849,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了解不同来源标本中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miRNA在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标本选择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PCR对41例CHB...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不同来源标本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了解不同来源标本中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为研究miRNA在肝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标本选择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eal-timePCR对41例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基线期和第104周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进行检测,分析3种来源标本中这2种miRNAs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第104周时血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水平均较基线期显著下调(P<0.05)。基线期血浆和肝组织(r=0.560,P=0.007)、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r=0.428,P=0.047)miR-146a的表达均相关。基线期血浆和肝组织(r=0.587,P=0.004)、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肝组织(r=0.483,P=0.023)miR-155的表达相关,miR-146a和miR-155在血浆中的表达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不相关(P>0.05)。结论: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相比,血浆中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能更好地反映和预测肝组织miR-146a和miR-155的表达,血浆可作为研究miR-146a和miR-155在肝病中作用机制的标本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MIR-146A MIR-155 血浆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肝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泌体miRNAs表达谱 被引量:6
5
作者 李荣华 符小玉 +4 位作者 汤钰菁 傅蕾 谭德明 欧阳奕 彭仕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外泌体mi RNAs的表达情况,试图找出更好反映肝组织炎症的外泌体mi RNAs。方法:收集持续ALT正常并行肝活检的慢乙肝患者,选取... 目的:通过分析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患者外泌体mi RNAs的表达情况,试图找出更好反映肝组织炎症的外泌体mi RNAs。方法:收集持续ALT正常并行肝活检的慢乙肝患者,选取肝组织炎症分级≥A2和<A2的患者各5例,提取血浆外泌体并鉴定;提取外泌体mi RNAs行高通量测序,比较两组患者的外泌体mi RNAs表达情况。结果:扫描电镜示外泌体呈囊泡状,直径30~100 nm;粒径检测示其体积峰度集中在10~100 nm之间。高通量测序共筛出591个表达有差异的外泌体mi RNAs,与对照组相比,肝组织炎症分级≥A2组有18个显著上调;6个显著下调。结论:对于肝组织炎症分级不同的持续ALT正常的慢乙肝患者,其外泌体mi RNAs的表达有差异,某些外泌体mi RNAs有望成为判断肝组织炎症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外泌体miRNAs 肝组织炎症 持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正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NKT细胞的变化及疗效预测 被引量:3
6
作者 黄芳 龚环宇 鲁猛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Fα-2a)治疗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其外周血NKT细胞表达率和疗效预测相关性。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住院和门诊接受治疗的HBeAg阳性CHB患者63例,予Peg-INFα-2a18MIU肌内注射,1次/周,共48周。检测各时段外周血NKT数量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血清乙型肝炎5项定量及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结果 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48周后,显效(完全病毒学应答)26例,有效(部分病毒学应答)21例,无效(无病毒学应答)16例。外周血NKT细胞占T淋巴细胞百分比:显效组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16、24周,较有效组和无效组均明显升高(均P<0.01);在治疗48周和停药24周,显效组较有效组NK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分别t=32.0,P<0.01;t=27.6,P<0.01)。显效组治疗后前4周,NKT表达水平上升速度最快,12周时达最高峰,其后逐渐下降,到24周比治疗前水平稍高,一直维持到48周;有效组12周时NKT表达水平达最高峰,较治疗前显著增高(t=12.83,P<0.05)。显效组患者肝功能基本在12周左右完全恢复正常,且持续维持在正常水平,其HBVDNA载量亦逐步下降;而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肝功能波动在(1~2)×ULN。监测至停药24周后,共有27例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结论 Peg-INFα-2a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其外周血中NKT的表达对疗效有一定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炎病毒 乙型 HBEAG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病毒学应答 NK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血浆置换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剂量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钟韵 赵树山 +2 位作者 黄燕 黄泽炳 范学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17-425,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血浆置换(PE)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剂量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PE与DPMAS+PE治疗重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应用ST... 目的系统评价单纯血浆置换(PE)与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半剂量PE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数据库,搜集有关PE与DPMAS+PE治疗重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应用STATA/SE 15.1软件对符合纳入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819例患者,其中394例患者采用单纯PE治疗,425例患者采用DPMAS+PE联合治疗。PE、DPMAS+PE治疗在对血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酸氨基转移酶、白细胞、总蛋白、球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氯离子、钠离子的影响方面,两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E+DPMAS组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小板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SMD=-0.33,95%CI:-0.51^-0.15,P<0.001;SMD=-0.27,95%CI:-0.45^-0.09),P=0.003);PE+DPMAS组治疗后的钾离子高于PE组(SMD=-0.29,95%CI:-0.49^-0.10,P=0.003)。结论PE、DPMAS+PE均能有效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且PE+DPMAS可有效减少血浆用量,对钾离子、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的影响更小。有条件尤其是血浆不够的情况下,DPMAS+PE是治疗重型肝炎患者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双血浆分子吸附系统 肝衰竭 重型肝炎 人工肝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序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比较:系统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22
8
作者 郑洲松 黄宇琨 +3 位作者 杨小丽 黄燕 陈君 黄泽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10-1117,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与分析恩替卡韦(ETV)序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与单用ETV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ETV及ETV序贯Peg-IFN-α治疗慢... 目的系统评价与分析恩替卡韦(ETV)序贯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Peg-IFN-α)与单用ETV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搜索有关ETV及ETV序贯Peg-IFN-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应用Stata 16.0软件对符合纳入条件的临床研究进行系统评价与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1250例患者,其中553例患者采用ETV序贯Peg-IFN-α治疗,697例患者单用ETV治疗,两组患者组间基线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ETV序贯Peg-IFN-α试验组的HBsAg转换率、HBsAg清除率、HBeAg转换率、HBeAg清除率均高于ETV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总体上ETV序贯Peg-IFN-α治疗疗效优于单用ET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 序贯治疗 系统评价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介导扩增技术检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CV RNA及与RT-PCR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吴大先 刘菲 +2 位作者 刘洪波 戴立忠 谭德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64-672,共9页
目的:利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扩增HCV RNA,并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比较,探讨TMA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与RT... 目的:利用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transcription mediated amplification,TMA)扩增HCV RNA,并与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进行比较,探讨TMA系统的稳定性及其与RT-PCR的灵敏性差异和相关性,以及TMA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利用鼠白血病反转录酶(moloney murine leukemia virus,MMLV)、T7 RNA聚合酶及2条特异性引物等建立TMA扩增体系;通过HCV RNA的扩增曲线的相关性变化,评价不同储存温度对TMA扩增体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的影响;通过扩增一组10倍梯度稀释的HCV RNA体外转录样本,评价TMA体系与RT-PCR的灵敏性差异。收集101份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同时采用TMA试剂和RT-PCR试剂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并利用直线相关和回归探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CV RNA的相关性。结果:成功地建立了TMA扩增体系,该体系在室温下放置24 h,结果影响较大,但在4℃储存6 d,-20℃下储存6个月内扩增效果不受影响,稳定性良好。与湖南圣湘生物技术公司RT-PCR试剂检测结果的比较显示:31份血清标本TMA及RT-PCR均检测到阳性20例,阴性11例,检测一致率为100%。选取其中20例阳性标本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两种技术有很好的相关性(r=0.91,P<0.01)。与上海科华公司的RT-PCR试剂检测结果比较,发现在70份血清标本中,TMA检出RNA阳性标本数为34例,阴性标本数为36例,PCR检出RNA阳性标本数为32例,阴性标本数为38例,检测一致率为97.1%,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其中29例PCR检测和TMA检测均有定量结果的血清进行分析,两种技术也有很好的相关性(r=0.96,P<0.01)。结论:TMA检测试剂在-20℃下储存,6个月内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TMA与RT-PCR均能很好地检出血清中HCV RNA,两种技术有很好的相关性,定量检测有很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 丙型肝炎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33b通过靶向调控SALL4的表达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艳 李荣华 +3 位作者 符小玉 周薇 彭仕芳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05-910,共6页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 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 目的:探索微小RNA-33b(micro RNA-33b,mi R-33b)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及调控HCC细胞增殖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收集配对的HCC及癌旁组织32对,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Sal-like 4,SALL4)RNA和蛋白表达,MTT实验检测HCC细胞增殖,萤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mi R-33b与SALL4基因的靶点关系。结果:Mi R-33b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01)。过表达mi R-33b能显著降低HCC LH86细胞的增殖。SALL4是mi R-33b的靶基因,其蛋白表达被mi R-33b负调控。过表达SALL4能逆转mi R-33b对LH8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ALL4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01)。结论:Mi R-33b对HCC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负调控SALL4的表达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micro RNA 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周杰斌 李倩 +2 位作者 龚国忠 龚环宇 侯周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7-1344,共8页
目的:研究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其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医院感染病科... 目的:研究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其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183例DI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好转组(n=67)及无效组(n=116)。使用单因素分析对年龄,Tbil,SCr,PT及并发症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初筛,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使用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并构建LRM模型。将LRM模型与终末期肝病(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模型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LRM模型和MELD模型的预测价值,比较两模型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及总正确率等参数的优劣,并使用独立样本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临床分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WBC计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氨酸转氨酶(aspartic acid transaminase/glutarine transaminase,AST/ALT)比值,Tbil,SCr,PT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AFP,PT,AST/ALT比值,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为DILF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可用于构建LRM模型。LRM模型和MELD模型的AUC分别为0.917(95%CI:0.876~0.959)和0.709(95%CI:0.633~0.786),总正确率分别为86.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PT,AST/ALT比值,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为DILF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LRM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DI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其应用价值优于MEL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肝功能衰竭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定量检测血清HBeAg/HBeAb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符小玉 邬飞源 +4 位作者 陈钢 谢艳玲 邓国华 甘绍军 傅蕾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国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IFA)是否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MIA)在定量检测HBeAg/HBeAb中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157份来自... 目的:探讨国产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ime-resolved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TRIFA)是否与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automatic 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CMIA)在定量检测HBeAg/HBeAb中具有同样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157份来自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感染病科门诊的HB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用CMIA和TRIFA两种方法进行HBeAg定量及HBeAg/HBeAb定性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定量检测HBeAg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0.72779X–4.0551(r=0.712,P<0.001)。与CMIA比较,TRIFA检测HBeAg定性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9.89%和100%,两种方法诊断HBeAg符合率为94.27%。TRIFA检测HBeAb定性结果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95.45%,两种方法诊断HBeAb的符合率为97.45%。结论:TRIFA在HBeAg/HBeAb定量检测上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与CMIA基本相当,二者HBeAg/HBeAb诊断符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eAg/HBeAb 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合成多肽体外抗HBV复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晓芳 范学工 +5 位作者 黄泽炳 黄燕 陈若婵 易盼盼 李宁 胡兴旺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93-901,共9页
目的观察人工设计并化学合成的多肽在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型中对HBV-DNA复制、病毒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强弱,筛选高HBV抑制且低细胞毒性的多肽,探索多肽作为新型HBV抗病毒药物分子的潜力。方法采用传统的甲基丙烯酸... 目的观察人工设计并化学合成的多肽在体外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模型中对HBV-DNA复制、病毒标志物表达的影响,及其细胞毒性强弱,筛选高HBV抑制且低细胞毒性的多肽,探索多肽作为新型HBV抗病毒药物分子的潜力。方法采用传统的甲基丙烯酸聚合物平台设计并合成的7种多肽(KBDT-1、2、3……7,以疏水性及阳离子电亲和力大小为依据),将7种化学合成多肽(10 mg/mL)、拉米夫定(1 mg/mL,阳性对照)、空白溶剂(阴性对照)作用于HepG 2.2.15细胞系,检测化学合成多肽对HBV的抑制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比较各组药物对细胞毒性的强弱。选取HBV抑制作用最强的多肽,设置10、1、0.1 mg/mL浓度梯度,分别处理HepG 2.2.15细胞3、6、9 d后,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病毒DNA拷贝量,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HBsAg及HBeAg的变化。结果从7种化学合成多肽中筛选出多肽KBDT-2,RT-PCR结果显示,KBDT-2具有体外抗HBV复制作用,且药物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好;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显示,KBDT-2对HBV生物学标志物HBsAg及HBeAg有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检测结果显示,KBDT-2对HepG 2.2.15无明显毒性作用。结论KBDT-2具有抑制HBV复制作用,且无明显细胞毒性,可以有效降低HBsAg、HBeAg表达,为探索抗HBV新型药物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多肽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复制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