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DPH氧化酶家族在心血管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曹静 刘昭娅 +2 位作者 胥茜 石瑞正 张国刚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58-1267,共10页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是心血管系统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它包括7种亚型并分别表达在不同的心血管细胞及其细胞器中,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衰老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其衍生的ROS...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是心血管系统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主要来源,它包括7种亚型并分别表达在不同的心血管细胞及其细胞器中,参与调节细胞增殖、迁移、分化、凋亡、衰老和炎症反应等多种活动,其衍生的ROS参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血管病变、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 结构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震宇 李媛 +3 位作者 郭宇轩 毛萧萧 MD Sayed Ali Sheikh 夏珂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7-916,共10页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 目的:在真实世界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观察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在治疗起始阶段采用联合降脂策略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连续入组2021年1月至6月在湘雅医院心内科高脂血症专病门诊就诊的“极高危ASCVD”患者,根据其实际降脂策略分为三组:阿托伐他汀单药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主要观察终点为治疗一个月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非-HDL-C变化,次要终点为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结果:无论哪种联合方式,在“极高危ASCVD”患者降脂起始阶段联合降脂治疗的疗效均显著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LDL-C、Log[Lp(a)]、非-HDL-C、TC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两种联合降脂方案中,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与联合依折麦布相比,LDL-C、Log[Lp(a)]的降幅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有一定的降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作为降脂达标的标准时,两组联合降脂治疗的LDL-C达标率均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LDL-C达标率高于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独或联合“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为达标标准,三组均无人能达标。治疗后三组间的肝脏转氨酶水平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间心肌酶同工酶(CK-MB)均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相比,两联合降脂组治疗组的血糖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组的血糖比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的降幅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起始联合降脂治疗1个月对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的降脂效果及LDL-C的达标率优于阿托伐他汀单药组。以LDL-C<1.4 mmol/L或<1.8 mmol/L为降脂达标目标时,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组治疗1个月后LDL-C达标率高于联合依折麦布组;以“LDL下降超过50%”的降幅作为降脂达标标准时,1个月内很难达标。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采用起始联合的降脂治疗1个月无不良反应。起始联合降脂策略可用于心内科门诊“极高危ASCVD”患者中LDL-C数值需早期达标的人群,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用于需在1个月内LDL-C<1.4 mmol/L或<1.8 mmol/L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起始联合降脂 极高危ASCVD 真实世界 前瞻性队列研究 早期达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蛋白氧化终产物损伤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
3
作者 陈双秀 李先霞 +1 位作者 凌伯勋 方叶青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01-1001,1008,共2页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蛋白氧化终产物 内皮依赖性舒张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住院HFrEF患者的利尿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珊珊 吴优璇 +5 位作者 呼晓雷 毛萧萧 刘慧君 李岱 徐平声 夏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32-1740,共9页
目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在住院期间常需要利尿剂治疗以减轻液体潴留并改善预后,然而达格列净在此类患者中的利尿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HFrEF患... 目的: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患者在住院期间常需要利尿剂治疗以减轻液体潴留并改善预后,然而达格列净在此类患者中的利尿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HFrEF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达格列净治疗的利尿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住院治疗的200例HFrE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使用达格列净治疗将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n=120)和达格列净治疗组(n=80)。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前5 d的24 h平均出入水量差值、尿量、累计尿量、利尿效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N末端B型利尿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物费用,成本-效果比(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结果:1)主要结局,达格列净治疗组HFrEF患者前5 d的24 h平均出入水量差值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2)次要结局,达格列净治疗组HFrEF患者前5 d的24 h平均尿量、累计尿量、利尿效率均高于基础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肾功能受损[45 mL/(min·1.73 m^(2))<入院eGFR≤90 mL/(min·1.73 m^(2))]的患者中,达格列净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eGFR差值较基础治疗组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肾功能正常[入院eGFR>90 mL/(min·1.73m^(2))]的患者中,2组间治疗前后eGFR差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达格列净治疗组的NT-proBNP变化值较基础治疗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其他指标:达格列净治疗组的住院天数较基础治疗组更长,基础治疗组患者的出院收缩压、药物费用及住院费用均高于达格列净治疗组,但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达格列净治疗组C/E高于基础治疗组(425.36 vs 476.67)。结论:慢性HFrEF住院患者接受达格列净治疗后其前5天的24h平均出入水量差值增加,总尿量增加,NT-proBNP降低,同时在入院肾功能受损患者中eGFR的降幅更小。但患者出院时的收缩压不受影响,药物费用、住院天数不受影响,基础治疗的短期临床疗效更好,更具短期药物经济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 达格列净 利尿 肾功能 成本-效果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esin 1 alleviates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decline in a mouse model of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
5
作者 LI Longyan XING Manyu +1 位作者 WANG Lu ZHAO Yixia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90-902,共13页
Objective:Inflamm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resin 1(MaR1),an anti-inflamm... Objective:Inflammation in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maresin 1(MaR1),an anti-inflammatory an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on sepsi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Methods:Mice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4 groups:A sham group(sham operation+vehicle),a 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group(CLP operation+vehicle),a MaR1-LD group(CLP operation+1 ng MaR1),and a MaR1-HD group(CLP operation+10 ng MaR1).MaR1 or vehicle was intraperitoneally administered starting 1 h before CLP operation,then every other day for 7 days.Survival rates were monitored,and serum inflammatory cytokines[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interleukin(IL)-1β,and IL-6]were measured 24 h after operation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Cogniti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7 days after operation using the Morris water maze(MWM)test and novel object recognition(NOR)task.The mRNA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IL-6,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IL-4,IL-10,and arginase 1(Arg1)in cortical and hippocampal tissues was determined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Western blott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rotein expression of iNOS,Arg1,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6(STAT6),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and phosphorylated STAT6(p-STAT6)in hippocampal tissue.Microglia activation was visualized via immunofluorescence.Mice were also treated with the PPARγantagonist GW9662 to confirm the involvement of this pathway in MaR1’s effects.Results:CLP increased serum levels of TNF-α,IL-1β,and IL-6,and reduced body weight and survival rates(all P<0.05).Both 1 ng and 10 ng doses of MaR1 significantly reduced serum TNF-α,IL-1β,and IL-6 levels,improved body weight,and increased survival rates(all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efficacy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2 doses(all P>0.05).MWM test and NOR task indicated that CLP impaired spatial learning,which MaR1 mitigated.However,GW9662 partially reversed MaR1’s protective effects.Real-time RTPC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mRNA expression of TNF-α,IL-1β,and iNO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hippocampal tissues following CLP(all P<0.05),while IL-4,IL-10,and Arg1 showed a slight decrease,though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1 ng and 10 ng MaR1 decreased TNF-α,IL-1β,and iNOS mRNA expression in hippocampal tissues and increased IL-4,IL-10,and Arg1 mRNA expression(all P<0.05).Immunofluorescence results indicat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ba1-positive microglia in the hippocampus after CLP compared to the sham group(P<0.05).Administration of 1 ng and 10 ng MaR1 reduced the percentage area of Iba1-positive cells in the hippocampus 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P<0.05).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compared to the CLP group,both 1 ng and 10 ng MaR1 down-regulated the iNOS expression,while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of Arg1,PPARγ,and p-STAT6(all P<0.05).However,the inclusion of GW9662 counteracted the MaR1-induced upregulation of Arg1 and PPARγcompared to the MaR1-LD group(all P<0.05).Conclusion:MaR1 inhibits the classical activation of hippocampal microglia,promotes alternative activation,reduces sepsi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and improves cognitive dec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PSIS cognitive decline maresin 1 MICROGLIA NEUROINFLAMM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血症患者AngⅡ和NO与IGF-1关系研究及通心络疗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琦琳 杨天伦 +5 位作者 孙明 李元建 汤参娥 陈锋 贺石林 陈方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1-1294,共4页
目的研究临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相关性,探讨通心络干预疗效。方法观察入选的4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5.72mmol·L-1或LDL-C>3.64mmol·L-1)和35名健康体检者... 目的研究临床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一氧化氮(NO)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相关性,探讨通心络干预疗效。方法观察入选的40名高胆固醇血症患者(TC>5.72mmol·L-1或LDL-C>3.64mmol·L-1)和35名健康体检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并检测血清中AngⅡ、NO、IGF-1和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的变化,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ngⅡ与IGF-1以及NO与IGF-1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并将4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双盲分成两组,通心络组:20例,在常规饮食控制基础上,予通心络胶囊每次4粒(每粒为0.26g),每日3次,安慰剂组:20例,在常规饮食控制基础上服用安慰剂,疗程为8wk,观察通心络对上述指标以及血脂的影响。结果与健康体检者相比,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NO和IGF-1含量明显降低,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下降,而AngⅡ、可溶性E-选择素含量明显增高。高胆固醇血症患者AngⅡ与IGF-1呈负相关(r=-0.406,P<0.01),NO与IGF-1呈正相关(r=0.718,P<0.001)。使用通心络治疗8wk后,IGF-1、NO明显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AngⅡ和可溶性E-选择素降低。结论IGF-1含量降低可能是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一个重要机制,通心络提高IGF-1水平可能是其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管内皮保护的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管紧张Ⅱ 一氧化氮 胰岛素样生 长因子 通心络 内皮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对心脏重构近、中期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郑昭芬 蒲晓群 +6 位作者 杨天崙 陈晓彬 李传昶 莫龙 张利辉 谢伟 邓金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结构与大小的近、中期变化。方法:观察3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房内径(LAd)和右室内径(RVd)...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心脏结构与大小的近、中期变化。方法:观察30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房内径(LAd)和右室内径(RVd)大小及变化。结果:封堵术后第3天,LVEDD与LVEDV较术前缩小,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LVEDD与LVEDV进一步缩小。封堵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LAd较术前缩小,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比较无明显变化。术后第3天RVd较术前增大,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经导管室间隔缺损封堵术能有效改善室间隔缺损患者近、中期心脏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关闭 心脏重构 近、中期疗效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沙坦保护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ADMA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谢启应 孙泽琳 +1 位作者 陈美芳 杨天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 目的:探讨氯沙坦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内源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物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的关系。方法:用ox-LDL(100mg/L)孵育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C12 24h或用10^-8~10^-6mmol/L的氯沙坦预孵育HUVEC12 30min后再与ox-LDL共孵育24h,测定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ADMA含量和细胞内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DDAH)活性。结果ox-LDL孵育HUVEC12细胞24h后细胞培养液中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明显增加(P〈0.05),同时NO含量下降和细胞DDAH酶活性受到抑制(P〈0.05);氯沙坦(10^-8~10^-6mmoL/L)可显著减轻ox-LDL诱导的LDH活性、TNF-α和ADMA含量的增加以及NO含量的降低(P〈0.05),并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加DDAH活性(P〈0.05)。结论:氯沙坦对ox-LDL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增加DDAH活性,降低ADMA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坦 内皮细胞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 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周军 邓桂元 +2 位作者 杨天伦 马琦琳 罗秀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0-576,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IL-18水平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血浆白介素-18(IL-18)水平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相关性,分析IL-18水平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ACS患者150例,采用GRACE评分标准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并进行危险分层.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冠心病常规治疗,观察MACE发生的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浆中IL-18水平,并分析血浆IL-18水平与GRACE评分及危险分层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基线IL-18水平及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ACS患者GRACE危险分层中高危组(>140分)IL-18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109~140分)和低危组(≤108分)(P<0.05),中危组IL-18水平高于低危组(P<0.05);将IL-18水平从低到高按四分位数分成Q1~Q4组,Q4组GRACE评分及高危百分比高于Q4以下组(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表明IL-18水平与GRACE评分呈正相关,基线IL-18水平及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曲线下工作面积分别为0.887和0.914,两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水平的检测和GRACE评分对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MACE的预测有较好价值,IL-18可能成为ACS患者预后判断的重要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8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尔硫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无再流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昭芬 蒲晓群 +5 位作者 杨天崙 李传昶 彭道地 余再新 莫龙 陈晓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7-920,共4页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地尔硫[艹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PTCA/Stenting)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AMI急诊PTCA/Stenting后再通的梗死相关动脉存在无再流现象者34例。1999...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内应用地尔硫[艹卓]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术(PTCA/Stenting)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再流现象的疗效。方法:AMI急诊PTCA/Stenting后再通的梗死相关动脉存在无再流现象者34例。1999年1月至2002年4月16例患者(尿激酶组),冠状动脉内注射尿激酶30×10^4~50×10^4u,2002年5月至2005年8月18例患者(地尔硫[艹卓]组),冠状动脉内注射地尔硫蕈0.5~2.0mg,15~30min内注完;注射完毕15min再行冠状动脉造影,评定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结果:尿激酶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11.M1分级无明显变化,地尔硫[艹卓]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明显增加(1.0VS.2.44,P〈0.01)。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地尔硫[艹卓]组高于尿激酶组(2.44VS.1.43,P〈0.05),达TIMI3级患者地尔硫蕈组明显多于尿激酶组(66.7%VS.12.5%,P〈0.01)。结论:冠状动脉内应用地尔硫[艹卓]0.5~2.0mg能有效改善AMI急诊PTCA/Stenting术无再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尔硫[艹卓] 急性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支架 无再流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动态血压及心率的相关性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媛 邓彬 +3 位作者 郭宇轩 彭庆翎 胡涛 夏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88-496,共9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动态血压及心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585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70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115名(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与动态血压及心率的关系。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585例,其中高血压患者470例(高血压组),健康体检者115名(对照组)。比较两组的HbA1c水平。根据HbA1c水平再将高血压组分为两个亚组:高HbA1c组(HbA1c≥6.1%,n=142)和正常HbA1c组(<6.1%,n=328)。比较各组间基本资料和动态血压及心率参数。HbA1c与动态血压及心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HbA1c≥6.1%的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高血压人群HbA1c升高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组的HbA1c水平较对照组高[(6.1±1.3)%vs (5.1±1.7)%,P<0.05]。在高血压患者中,与正常HbA1c组相比,高HbA1c组的夜间收缩压[(131.1±19.2) mmHg vs (122.5±19.2) mmHg]、夜间收缩压负荷[62.5%(15.5%~100%) vs 28.6%(0~75%)]及白昼平均心率[(74.3±11.6) min^(-1)vs (71.2±11.4) min^(-1)]更高(均P<0.05)。Pearson/Spearman相关分析示HbA1c与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呈正相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夜间收缩压负荷是HbA1c≥6.1%的危险因素(OR=1.025,95%CI:1.003~1.048,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在高血压患者、3级高血压患者、未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中,夜间收缩压负荷仍与HbA1c呈正相关(分别β=0.155、β=0.171、β=0.384,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中,HbA1c与血压水平、血压负荷及心率呈正相关,与血压变异性、心率变异性及清晨血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血压负荷 血压变异性 心率变异性 清晨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和吲哒啪胺对高血压病患者细胞因子影响的对比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谢启应 王庸晋 +1 位作者 孙泽琳 杨天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9-634,共6页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6-酮-PGF1α(6-keto-PGF1α... 目的:比较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对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非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6-酮-PG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20例和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将41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吲哒啪胺组(20例)和缬沙坦组(21例),分别予吲哒啪胺(商品名钠催离)1.5mg/d和缬沙坦(商品名代文)80mg/d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血检测MCP-1,MIP-1α,sP-selectin,ADMA,AngⅡ和6-keto-PGF1α含量。结果:同正常血压组相比,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MCP-1,MIP-1α,sP-selectin,ADMA浓度显著增加。吲哒啪胺组治疗前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无明显变化;而缬沙坦治疗4周后,MCP-1,MIP-1α和sP-selectin浓度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下降分别为(19.16±3.11)pg/mLvs(16.08±2.67)pg/mL,P<0.05;(27.74±8.36)pg/mLvs(17.64±7.59)pg/mL,P<0.05;(2.67±3.18)pg/mLvs(6.15±2.94)pg/mL,P<0.01。吲达帕胺和缬沙坦治疗后,ADMA浓度均下降分别为(1.35±0.74)μmol/Lvs(0.98±0.56)μmol/L,P<0.05;(1.31±0.68)μmol/Lvs(0.71±0.52)μmol/L,P<0.01,而6-keto-PGF1α浓度增加,但在缬沙坦组增高更加显著分别为(61.96±20.81)pg/mLvs(96.72±25.89)pg/mL,P<0.05;(63.25±16.92)pg/mLvs(143.22±43.45)pg/mL,P<0.01。两组治疗前后AngⅡ无显著变化。结论: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因子MCP-1,MIP-1α,sP-selectin和ADMA的浓度增加;缬沙坦和吲哒啪胺具有相似的降压疗效,同时还可降低上述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细胞因子 缬沙坦 吲哚啪胺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玉辉 王音 +4 位作者 徐蕾 李伟 罗瑞 龚涛 卢桂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后循环脑梗死的预后.并进一步为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1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症状和... 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为预测后循环脑梗死的预后.并进一步为预防后循环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自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10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症状和体征的出现频率,记录病变部位和危险因素.推测后循环脑梗死的病因。结果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的年龄39~92岁,平均(68.1±11.9)岁,男性患者占66.4%。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为头晕/眩晕(69.1%),肢体无力(47.3%),一般常见的症状为言语不清(29.1%),行走不稳(26.4%)和吞咽困难/饮水呛咳(24.5%)。最常见的体征为肢体瘫痪(55.5%),Babinski征/Chaddoek征阳性(47.3%),共济失调(42.7%),中枢性面瘫(40.0%)和感觉减退(30.0%)。后循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76.4%),糖尿病(44.5%),吸烟(42.7%),血脂异常(34.5%)和冠心病(26.4%)。病变部位以脑干病变最多(40.9%),其次为后循环供血区多发性脑梗死(31.8%)。大动脉硬化是后循环脑梗死主要的病因,颅内动脉狭窄(33.6%)和颅外动脉狭窄(34.5%)较常见。结论后循环脑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是头晕/眩晕.肢体瘫痪,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血脂异常和冠心病,脑干梗死最常见,颅内外大动脉病变是主要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脑梗死 体征和症状 危险因素 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黏附分子的影响山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琦琳 莫龙 +6 位作者 杨天崙 蒲晓群 吴声滨 谢伟 曾小林 陈凡 陈方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14-916,共3页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需行PCI的不稳定心绞痛30... 探讨不同剂量阿托泛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sICAM-1)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冠脉狭窄病变需行PCI的不稳定心绞痛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10例,随机分为强化调脂组和常规调脂组,术后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d和10mg/d;测定术前,术后3个月血脂(TC,TG,LDL-C,HDL-C)以及术前,术后48h,术后3个月sICAM-1的变化。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TC和LDL-C显著下降(P<0.01),且强化调脂组较常规调脂组下降更显著(P<0.01),而HDL-C和TG改变不显著(P>0.05);术后48h,两组sICAM-1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而术后3月两组sICAM-1均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且强化调脂组较常规调脂组下降更显著(P<0.01);TC与sICAM-1呈正相关,(r=0.2413,P<0.05),LDL-C与sICAM-1也呈正相关(r=0.2691,P<0.05)。结论:强化调脂治疗比常规调脂治疗更能显著降低PCI患者术后TC,LDL-C和sICAM-1水平,其降低sICAM-1水平可能与降脂治疗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PCI术前后循环内皮祖细胞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晓彬 蒲晓群 +3 位作者 谢秀梅 方叶青 何晋 李秀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32-437,共6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PCI手术前、...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和术后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s cells,EPCs)形态、数量的变化。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PCI手术前、术后即刻和术后4 d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血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用加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RPMI-1640培养基培养细胞。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初步鉴定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和FITC标记的荆豆凝集素I双染色阳性细胞为EP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34和KDR;相差显微镜下分析细胞形态数量变化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冠心病患者PCI术后EPCs数目较术前明显增加,术后4 d开始下降;PCI术后即刻较术前有明显增强,术后4 d有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但PCI术前术后细胞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并无变化。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手术可刺激EPCs数量的增加,在术后4 d逐渐回到术前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冠心病 经皮冠脉内介入治疗 细胞数量 集落形成单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组织因子途径的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卫茹 孙明 +2 位作者 周宏研 吴声滨 何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7-348,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组织因子 并发症 血浆TF 抗凝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Quaking和环氧合酶-2水平预测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萍 匡圆圆 +3 位作者 刘昱博 张银妆 高浩东 马琦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9-747,共9页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Quaki...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支架植入术后发生的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是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远期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浆Quaking(QKI)、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水平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相关性。方法:连续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并行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218例,选取同期在体检中心体检的与冠心病患者基线资料相匹配的35例个体作为对照组。入院后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浆QKI、COX-2水平。术后12个月复查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根据是否发生ISR将218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无再狭窄组(NISR组,n=160)与再狭窄组(ISR组,n=58)。比较NISR组与ISR组的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R的影响因素。记录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并据此将58例PCI术后ISR患者分为未发生MACE组(34例)与发生MACE组(24例),比较两组的血浆QKI、COX-2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探究血浆QKI、COX-2水平对PCI术后ISR及MACE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COX-2及QKI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与NISR组相比,ISR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显著升高(均P<0.001),COX-2及QKI水平明显下降(均P<0.001)。血浆COX-2与hs-CRP水平呈负相关(r=-0.385,P=0.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浆高水平QKI、COX-2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保护因素,高水平hs-CRP是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QKI诊断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65.5%;血浆COX-2的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70.7%;血浆QKI联合COX-2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74.1%。血浆QKI预测PCI术后ISR患者发生MACE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64.7%;血浆COX-2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0.6%;血浆QKI联合COX-2的灵敏度为81.7%,特异度为79.4%。血浆QKI联合COX-2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及MACE的灵敏度、特异度均优于单独应用QKI或COX-2。结论:高水平的血浆QKI和COX-2可能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保护因素;血浆QKI和COX-2水平可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ISR的发生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Quaking 环氧合酶-2 支架内再狭窄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护理管理策略 被引量:4
18
作者 韩辉武 邓桂元 +4 位作者 周诗 李丽 岳丽青 周建辉 王青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通过人员培训、人员配置和排班、建立和实施各项制度与流程、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营养保障、加强质控与环节管理5个环节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的护理管理。结果截至2020...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通过人员培训、人员配置和排班、建立和实施各项制度与流程、做好医护人员心理疏导和营养保障、加强质控与环节管理5个环节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房的护理管理。结果截至2020年3月10日,收治确诊重症患者130例,治愈出院30例;所有医护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结论系统的护理管理策略可保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隔离病房有序运行,有效完成救治任务,保障医护人员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症患者 隔离病房 消毒隔离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活性氧、p22phox表达和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卫萍 孙明 贾三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活性氧(ROS)和p22phox mRNA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WKY大鼠为对照,观察给予SHR阿托伐他汀50mg/(kg·d)灌胃30 d后,大...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活性氧(ROS)和p22phox mRNA表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变化及相关性,并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WKY大鼠为对照,观察给予SHR阿托伐他汀50mg/(kg·d)灌胃30 d后,大鼠血压、血清SOD、一氧化氮(NO)、主动脉ROS含量以及p22phox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30 d后,SHR的血压、主动脉ROS含量及p22phox mRNA表达下降,血清SOD、NO水平上升。主动脉ROS含量与p22phox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SO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 p22phox亚单位表达上调和SOD活性降低是高血压血管ROS增多的重要机制。阿托伐他汀可下调p22phox亚单位表达和增加SOD活性,从而减少R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2PHOX 阿托伐他汀 SOD活性 主动脉 活性氧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mRNA表达 血清SOD 亚单位表达 WKY大鼠 ROS 一氧化氮 NO水平 活性降低 相关性 含量 正相关 负相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昔帕明对兔动脉斑块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敏 游柏阳 +4 位作者 潘玮 黄金 李荣华 李新辉 张国刚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地昔帕明(D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内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兔AS模型,最后4周随机分为AS和AS+DES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NC)组和DES组,DES剂量为4 mg&#... 目的观察地昔帕明(DES)对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兔斑块内细胞凋亡及内质网应激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球囊损伤及高脂饲料喂养12周建立兔AS模型,最后4周随机分为AS和AS+DES组,同时设立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NC)组和DES组,DES剂量为4 mg·kg^(-1)·d^(-1),对照组以生理盐水代替灌胃治疗。12周末,观察各组兔血清血脂水平,UPLC法测定血浆及主动脉酸性鞘磷脂酶(ASM)和神经酰胺含量,TUNEL染色测定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结果 DES干预对正常兔和AS模型兔的TG、TC、HDL-C、LDL-C、ox-LDL水平无明显影响,但可降低血浆和主动脉ASM、神经酰胺含量及腹主动脉斑块凋亡细胞数量,下调斑块组织的GRP78和CHOP蛋白表达。结论 DES可通过抑制ASM活性,下调神经酰胺水平,改善内质网应激,从而减少AS斑块内的细胞凋亡,缓解AS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酸性鞘磷脂酶 神经酰胺 地昔帕明 凋亡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