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应对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46
1
作者 姜萍岚 王曙红 +1 位作者 蒋冬梅 虞玲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3-328,共6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和Jalow iec应对量表对3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96.97%,以中度疲乏最为明显;...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水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和Jalow iec应对量表对396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总疲乏发生率为96.97%,以中度疲乏最为明显;各维度疲乏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疲乏、情感疲乏、认知疲乏;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应对方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乐观、勇敢面对、寻求支持、自我依赖、情感宣泄、逃避、听天由命、保守,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乐观应对方式,应用最少的应对方式是情感宣泄;情感宣泄应对方式与癌因性疲乏各维度均呈正相关(P<0.01);乐观、勇敢面对、寻求支持、自我依赖、保守应对方式与情感疲乏呈负相关(P<0.05);乐观、寻求支持应对方式与躯体疲乏呈负相关(P<0.05);逃避、听天由命应对方式与总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维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应引导患者更多地采用积极有效的应对方式,避免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以增强患者的心理适应能力,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应对方式 化疗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体像问卷中文版的试用结果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张劲强 朱熊兆 +4 位作者 唐利立 陈干农 王瑜萍 杨玉玲 李玲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像问卷中文版(the body image after breast cancer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BIBCQ-C)在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54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BIBQ-C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问卷,间隔4周后随机选取31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体像问卷中文版(the body image after breast cancer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BIBCQ-C)在我国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545名女性乳腺癌患者完成BIBQ-C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问卷,间隔4周后随机选取31名受试者进行BIBCQ-C问卷重测.结果:BIBCQ-C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0,6个因子的α系数为0.62~0.87;总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16,6个分量表的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为0.21~0.57;总量表及6个因子的重测信度均在0.6以上;验证性因素的分析结果支持该量表的6因子结构;BIBCQ-C总量表与抑郁和焦虑症状得分呈显著相关(r=0.20,0.21,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体像问卷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有效评估乳腺癌患者的体像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像 乳腺癌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对Ⅱ期和Ⅲ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唐利立 张超杰 +6 位作者 刘少华 毛杰 申郑堂 欧慧英 海健 邬玉辉 苑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分别在Ⅱ期和Ⅲ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9月~1999年9月术前经病理确诊可手术乳腺癌426例,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的术式选择、局部控制和5年生存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Ⅱ、Ⅲ期...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分别在Ⅱ期和Ⅲ期乳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994年9月~1999年9月术前经病理确诊可手术乳腺癌426例,分为新辅助化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分析两组的术式选择、局部控制和5年生存率,评价新辅助化疗在Ⅱ、Ⅲ期乳腺癌治疗中的价值。结果:Ⅱ期可保乳率由24.7%提高到44.6%(P=0.000),两组5年总生存率(OS)和无瘤生存率(DFS)无差异(P=0.525、0.581)。Ⅲ期A组患者5年OS和DFS(62.9%、58.1%)均高于B组(39.5%、32.6%)(P=0.014、0.010)。Ⅱ、Ⅲ期化疗后需植皮术均下降(P=0.000、0.000),3年内复发转移A组均低于B组(P=0.035、0.027)。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提高Ⅱ、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的保乳率、减少植皮术、降低局部复发转移;可提高Ⅲ期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5年生存率 术式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地区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姜萍岚 王曙红 +3 位作者 蒋冬梅 虞玲丽 唐利立 赖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4-848,共5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根据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4家医院符合要求的3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采用癌症疲乏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根据统一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整群抽取长沙市4家医院符合要求的39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结果: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的水平分别是36.63±7.80,21.05±4.67,8.45±3.06,7.13±2.10;均明显低于常模(P<0.001);疲乏各维度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存在负相关(P<0.05或P<0.001)。结论:长沙地区乳腺癌化疗患者社会支持系统较差,社会支持系统与癌因性疲乏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 癌因性疲乏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瑜伽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31
5
作者 王国妃 王曙红 +1 位作者 姜萍岚 曾纯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探讨瑜伽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制作乳腺癌患者康复瑜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将第2次入院化疗且存在疲乏(CFS总分>0)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 目的: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探讨瑜伽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方法:制作乳腺癌患者康复瑜伽;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ancer fatigue scale,CFS)将第2次入院化疗且存在疲乏(CFS总分>0)的乳腺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乳腺科常规治疗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进行有规律的瑜伽练习,为期4个月,于第2,4,6次化疗时收集患者CFS评价情况,比较两组癌因性疲乏的状况。结果:最终有效病例82例,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42例。82例患者躯体疲乏得分(12.67±3.46)相对较高,干预前两组的CFS总分及3个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4次化疗实验组疲乏总分、躯体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6次化疗实验组疲乏总分、躯体疲乏得分、认知疲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两组患者总体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得分的干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得分的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疲乏、躯体疲乏、认知疲乏得分的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患者躯体疲乏较重,瑜伽干预能有效缓解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躯体疲乏和认知疲乏,从而降低总体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瑜伽 乳腺癌 癌因性疲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和nm2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腋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毛杰 海健 +4 位作者 舒衡平 邬玉辉 欧慧英 罗沙阳 王守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314,334,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和转移抑制蛋白nm2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生存率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nm23的表达,分析其与腋淋巴结转移和5年无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Survivin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8.75%(55/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正相关(r=0.263,P=0.019),与5年无病生存率呈低度负相关(r=-0.255,P=0.024);nm23阳性表达率为57.50%(46/80),与腋淋巴结转移呈低度负相关(r=-0.253,P=0.024),与5年无病生存率低度正相关(r=0.235,P=0.037)。Survivin和nm23蛋白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发病年龄、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Survivin蛋白的抑制凋亡作用和nm23蛋白的抑制转移作用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SURVIVIN NM23 淋巴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K1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陈飞宇 唐利立 黄隽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732-735,共4页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的变化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7月到200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就诊的经巴德针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前(A1)... 目的:探索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的变化对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7月到2007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乳腺科就诊的经巴德针穿刺病理证实的女性乳腺癌患者40例,均行新辅助化疗2~4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前(A1)及化疗两个周期结束后(A2)各留取一份血清标本。所有血清标本均采用化学发光点印迹法检测其S-TK1的含量。结果:乳腺癌患者行两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A2组)S-TK1的含量为9.24±9.79pmol/L,明显低于新辅助化疗前(A1组)S-TK1的含量17.98±10.20p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总体临床客观反应(OR)组与无反应(NR)组新辅助化疗前后S-TK1含量减少的百分比分别为(65.71±20.25)%,(17.20±42.20)%,OR组明显高于NR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Ⅱ期和Ⅲ期乳腺癌患者临床客观反应(OR)组S-TK1含量减少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反应(NR)组,差别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0.007)。OR组与NR组新辅助化疗前S-TK1的含量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78)。结论:S-TK1的含量可以作为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其与长期生存率的关系在进一步随访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苷激酶-1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化学发光点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临床诊断 被引量:5
8
作者 邬玉辉 陈飞宇 +1 位作者 欧阳慧英 王守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861-8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6例查体不可触及肿物的病例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有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镜检查。结果:4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其中钼靶示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34例,考虑良... 目的:探讨不可触及肿物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方法:对46例查体不可触及肿物的病例进行钼靶X线摄片及超声检查,有乳头溢液者均行乳管镜检查。结果:4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患者,其中钼靶示结节或钙化、结构紊乱等提示乳癌34例,考虑良性肿瘤5例,未见病变7例;超声诊断乳癌31例,考虑良性病变6例,未见占位性病变9例;6例乳头溢液乳管镜均示占位性病变经定位活检确诊。结论:钼靶、超声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手段,重视早期癌的体征,联合检诊,互相弥补,可提高乳癌的早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早期诊断 未触及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20的表达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守满 黄大毛 +1 位作者 李波 阮景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6-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以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20(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进展、转移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86例,以2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CK20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K20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23%(69/86),明显高于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20.00%(4/20),P<0.01]。CK20的表达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P<0.05)和病理类型(P<0.01)有关,与TNM分期(r=0.86,P<0.05)、淋巴结转移(r=0.73,P<0.05)和HER-2(r=0.69,P<0.05)呈正相关,与ER(r=-0.58,P<0.05)呈负相关。CK20阳性表达组和CK20阴性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8.46%(25/65)和6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K20与乳腺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作为新的乳腺癌标记物,有一定的临床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角蛋白20 乳腺癌 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湖南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PTEN和NBS1基因突变检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邬玉辉 蒋炳涧 +5 位作者 戴旭 胡学丽 王守满 姜萍岚 胡元萍 黄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6,共6页
目的:探讨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和Nijmegen断裂综合征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1,NBS1)基因的突变特点及潜在意义。方法:纳入13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 目的:探讨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和Nijmegen断裂综合征1(Nijmegen breakage syndrome 1,NBS1)基因的突变特点及潜在意义。方法:纳入131例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PTEN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NBS1基因外显子5和外显子6的突变位点进行筛查,然后采用DNA直接测序证实。结果:在131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PTEN基因插入突变IVS4+109ins TCTTA,其突变频率为1.15%;首次发现PTEN基因的2个突变225 A>C(h r 160 Pro)与IVS5+13T>C,另一个已报道的错义突变为rs121909229 G>A(Arg 130 Gln)。在NBS1基因上发现3个突变,其中IVS6+43A>G与IVS6+127A>G为首次发现,另一个已报道的同义突变为rs1805794G>C(Glu 185 Gln)。结论:新发现的PTEN和NBS1突变可能是中国湖南人群家族性和早发性乳腺癌的特有突变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PTEN NBS1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剂量密集化疗和常规化疗后瘤体积变化与Bcl-2蛋白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农 罗以 +4 位作者 唐莉利 何雯辉 袁志军 朱跃红 胡炳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945-948,共4页
目的:用不同Bcl-2表达水平细胞株建立两种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探讨剂量密集化疗和常规化疗后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与瘤体积变化的关系。方法:用Bcl-2过表达的MCF-7B细胞和Bcl-2未过表达的MCF-7细胞分别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分组分别... 目的:用不同Bcl-2表达水平细胞株建立两种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探讨剂量密集化疗和常规化疗后Bcl-2表达水平的差异与瘤体积变化的关系。方法:用Bcl-2过表达的MCF-7B细胞和Bcl-2未过表达的MCF-7细胞分别建立人乳腺癌裸鼠移植瘤,分组分别进行剂量密集化疗和常规化疗,观察裸鼠瘤体积的变化,并用免疫组化SP法及彩色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检测Bcl-2蛋白表达。结果:1)两种移植瘤中所有化疗组治疗后的瘤体积均比对照组缩小。MCF-7B密集组比常规组治疗后的瘤体积缩小更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CF-7密集组较常规组化疗后瘤体积差异无统计意义。2)MCF-7B移植瘤中密集组和常规组化疗后Bcl-2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下调,且密集组Bcl-2表达水平下调更显著。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化疗前后瘤体积差与不同剂量强度给药方法和Bcl-2表达水平高度相关。结论:Bcl-2过表达的乳腺癌对密集型化疗更敏感,Bcl-2有望作为选择乳腺癌化疗给药方式的生物学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剂量密集化疗 乳腺癌 裸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的现状与评估进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景丽伟 刘辉 +4 位作者 刘叶 曲文巧 胡元萍 金锋 王爱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8-462,共5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达80%以上,但康复期性功能障碍是薄弱环节。在对性功能障碍发生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评估与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现状、相关因素、评估和预...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5年生存率达80%以上,但康复期性功能障碍是薄弱环节。在对性功能障碍发生现状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进行评估与预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就康复期乳腺癌患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现状、相关因素、评估和预测等方面内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性功能障碍 康复期 预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 被引量:87
13
作者 张京慧 唐四元 +4 位作者 贺连香 陈文凤 姜萍岚 胡元萍 陈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8-643,共6页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置管信息记录完善、住院和出院间歇期均在医院维护且能全程跟踪随访到的610例...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对临床置管效果及PICC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置管信息记录完善、住院和出院间歇期均在医院维护且能全程跟踪随访到的61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接受"短期速成培训班"学员置管的患者为对照组(n=300),以接受"系统规范化培训与管理班"学员置管的患者为观察组(n=310),比较两组患者的置管效果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学员PICC置管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一次性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和疼痛评分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学员PICC置管患者的导管脱出、导管堵塞、心律失常、导管相关血栓、静脉炎、穿刺点渗液及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规范化培训与管理能提高护士的PICC置管效果,减少PICC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规范化培训与管理 临床置管效果 PICC相关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蝶呤调控调节性T细胞数量及Foxp3表达在银屑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匡叶红 张衡 +6 位作者 朱武 吴丽莎 陈旺青 鲁艳 覃群师 贾学昆 廖立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35-842,共8页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数量及关键转录因子Foxp3 m RNA的影响。方法:1)收集初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和经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入组,抽取外周抗... 目的:探讨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细胞数量及关键转录因子Foxp3 m RNA的影响。方法:1)收集初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健康对照者和经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入组,抽取外周抗凝静脉血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采用流式细胞术(fl ow cytometry,FCM)检测Treg细胞数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法检测PBMC中Foxp3 m RNA表达水平;2)将咪喹莫特(imiquimod,IMQ)连续外用在BALB/c小鼠背部,观察6 d,每天拍照记录小鼠皮损变化,根据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进行评分,将小鼠皮损进行HE染色观察其病理改变;3)在IMQ诱导中期(第3天)使用不同剂量MTX(38.5和77.0 nmol/L)进行小鼠腹腔内注射1次,同时设置PBS组和阴性对照组,肉眼观察各组皮损外观并用HE染色方法观察皮损组织病理改变,观察6 d;随后采用FCM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q RT-PCR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 m RNA表达水平。结果:1)在银屑病患者外周血PBMC中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比健康对照者明显降低(P<0.05);用MTX治疗8周后疗效显著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的数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Foxp3 m 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2)由IMQ诱导的BALB/c小鼠表现出银屑病样的皮损外观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其脾淋巴细胞中Treg细胞数量下降(P<0.01),Foxp3m 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3)使用不同剂量MTX于BALB/c小鼠腹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其银屑病样皮炎的皮损外观、逆转病理改变,小鼠脾淋巴细胞Treg细胞数量部分逆转,Foxp3 m RNA表达水平增高(P<0.05)。结论:MTX可以通过调控Treg细胞数量及Foxp3 m RNA表达水平来治疗银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氨甲喋呤 调节性T细胞 Foxp3 咪喹莫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临床决策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1
15
作者 张超杰 贺达仁 +1 位作者 唐利立 苑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X期3-5,共3页
随着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决策也应由目前以经验医学为主导的经验决策向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科学决策转变。
关键词 临床决策 科学决策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琦 龚恋 +4 位作者 严文广 刘祥彦 曹科 封艳辉 张俊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研究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患者的定位CT影像,勾画靶区,制订放疗与验证计划;选用ArcCheck模体与验证设备验证放疗计划;在ArcCheck... 目的:研究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患者的定位CT影像,勾画靶区,制订放疗与验证计划;选用ArcCheck模体与验证设备验证放疗计划;在ArcCheck模体自带软件上模拟分析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没有旋转误差时,所有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5%;当旋转角度绝对值≤1°时,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0%,满足临床需要;当旋转角度绝对值>1°时,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0%,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旋转误差影响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旋转角度越大,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越低;旋转误差≤1°才能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误差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 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