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对下肢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唐水娟 刘丽 +1 位作者 李文彬 熊石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9月本院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21例,应用VET及彩色多普勒(CDFI)于治疗前后检查下肢深静脉,比较治疗前后血...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治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0年9月本院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并进行治疗的患者21例,应用VET及彩色多普勒(CDFI)于治疗前后检查下肢深静脉,比较治疗前后血栓情况、血流再通率,分析下肢深静脉常见部位。结果共显示91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完全闭塞16条,CDFI显示无血流信号,VET显示管腔内充满均质性低回声;不完全闭塞75条,CDFI及VET均显示管腔内出现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经溶栓治疗后,完全闭塞者VET显示10例出现再通现象,再通率为62.5%,高于CDFI的43.8%(7/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53,P=0.021)。不同类型下肢深静脉血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56,P=0.014),其中以股静脉段最多见(χ2=23.078,P=0.004)。左下肢检出率为61.5%(56/91)高于右下肢的38.5%(3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2,P=0.002)。12条存在小腿深静脉血栓患者,VET检出率为83.3%(10/12),明显高于CDFI的66.7%(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2,P=0.003)。结论 VET能提高血管血栓显示能力及血管显示灵敏度,较好评估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患者治疗效果及小腿深部静脉血栓显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超声检查 血管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