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吴多荣 黄会 +2 位作者 张应爱 韩小胜 张淑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09年8所医院临床分离不重复大肠埃希菌540株,通过表型筛选试验、三维试验和PCR扩增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用确证试验检测... 目的分析海南地区产质粒介导AmpC酶和ESBLs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海南地区2009年8所医院临床分离不重复大肠埃希菌540株,通过表型筛选试验、三维试验和PCR扩增试验检测质粒AmpC酶基因型;用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540株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出6株(1.1%)产CMY-2型质粒AmpC酶,258株(47.8%)单产ESBLs,4株(0.7%)同产质粒AmpC酶及ESBLs。非产酶株与产酶株(单产质粒AmpC酶、单产ESBLs或同产质粒AmpC酶及ESBLs)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ESBLs和AmpC酶是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建议对产酶菌株临床经验用药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AMPC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