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GPX4抑制铁死亡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庄俊鸿 杨国帅 +3 位作者 彭俊 陈梓桂 汤宏 夏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0-1428,共9页
目的探究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olfactory mucosa mesenchymal stem cells,OM-MSCs)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改善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铁死亡... 目的探究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olfactory mucosa mesenchymal stem cells,OM-MSCs)通过谷胱甘肽氧化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改善氧糖剥夺/复氧(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诱导的神经元细胞铁死亡。方法收集鼻息肉患者的中鼻道正常嗅觉黏膜组织,并提取OM-MS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人嗅觉黏膜分离培养的原代细胞表面标志物CD34、CD45、CD73、CD90、CD105、CD146,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将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HT22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OGD/R组、OGD/R+OM-MSCs组、OGD/R+sh-NC组、OGD/R+sh-GPX4组、OGD/R+sh-GPX4+OM-MSCs组。对HT22细胞进行OGD/R处理,并给予OM-MSCs共培养和/或GPX4敲低处理。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HT22细胞凋亡,CCK-8法检测HT22细胞活力,试剂盒检测HT22细胞中铁死亡相关指标MDA、ROS、GSH、Fe^(2+),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GPX4表达。结果人嗅觉黏膜分离培养的原代细胞表面CD34及CD45呈阴性,CD73、CD90、CD105、CD146呈阳性,细胞贴壁生长并呈梭状,细胞表面标志物及形态学符合OM-MSCs特征。在HT22细胞方面,对照组、OGD/R组、OGD/R+OM-MSCs组在细胞活力、MDA、ROS、GSH、Fe^(2+)、GPX4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OGD/R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活力和GSH降低(P<0.05),MDA、ROS、Fe^(2+)升高(P<0.05),GPX4下调(P<0.05);OGD/R+OM-MSCs组与OGD/R组相比(P<0.05),细胞活力和GSH升高(P<0.05),MDA、ROS、Fe^(2+)降低(P<0.05),GPX4上调。OGD/R+sh-GPX4组与OGD/R-sh-NC组相比,细胞活力和GSH降低(P<0.05),MDA、ROS、Fe^(2+)升高(P<0.05),并伴随有GPX4下调(P<0.05),OM-MSCs可逆转以上变化。结论OM-MSCs通过上调GPX4在HT22细胞中的表达抑制OGD/R诱导的HT22细胞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铁死亡 谷胱甘肽氧化酶4 嗅觉黏膜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国帅 周小艳 +1 位作者 周治平 余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414-2416,共3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50例动脉溶栓术后END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颅内压(IC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K+、凝血...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动脉闭塞性脑卒中动脉溶栓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的影响。方法:50例动脉溶栓术后END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和常规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4 h、7 d颅内压(ICP)、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血K+、凝血酶原时间(PT)、血小板计数(PLT)、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NIHSS评分,用MRS评价90 d预后和病死率。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亚低温组7 d时NIHSS评分降低(P<0.01);24 h、7 d时ICP和ScvO2改善(P<0.05);24 h时血K+降低(P<0.05),7 d时血K+无显著差异。(2)与常规组比较,亚低温组7 d时NIHSS评分和24 h、7 d ICP和ScvO2均有改善(P<0.05)。(3)两组治疗前后CVP、MAP、PT和PLT无显著差异。(4)亚低温组90 d转归良好率高于常规组(P<0.01),病死率与常规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亚低温可改善脑卒中动脉溶栓后END,虽不能降低病死率,但能给生存患者带来更好的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亚低温 动脉溶栓 早期神经功能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与感染 被引量:2
3
作者 侯丹 杨国帅 +2 位作者 郭铁 周锋 余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1-186,共6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发病机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感染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多种病毒和细菌与NMOS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MOSD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案例也有报道。不同感染源作用于NMOSD的...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NMOSD)发病机制受遗传和环境因素(包括感染性因素)的共同影响,多种病毒和细菌与NMOSD的发生和发展有关,NMOSD合并细菌性脑膜炎的案例也有报道。不同感染源作用于NMOSD的方式不同,影响和结局也不尽相同,其致病机制包括旁路激活、分子模拟、系统性感染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病毒和细菌感染与NMOSD关系密切,建议对NMOSD和精神状态改变的患者行包括腰锥穿刺在内的完整的感染方面的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细菌 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影响 被引量:22
4
作者 郝海珍 郭铁 余丹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56-1665,共10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附睾旁脂肪组织,提取ADMSCs进行细胞培养,取第3代ADMSCs分别在常氧(2...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MSCs)来源外泌体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取10只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附睾旁脂肪组织,提取ADMSCs进行细胞培养,取第3代ADMSCs分别在常氧(21%)和低氧(1%)条件培养,24 h后取培养皿上清液,试剂盒提取法分离外泌体。60只健康雄性8周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5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PBS组、低氧外泌体组、常氧外泌体组(n=12),后4组采用Longa改良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缺血再灌注组仅进行造模,不进行干预,PBS组经尾静脉注射PBS 2 mL,低氧外泌体组和常氧外泌体组分别同时给予等量低氧外泌体和常氧外泌体100μg。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24 h,采用Longa法测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情况,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细胞色素C(CytC)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与PBS组相比,低氧外泌体组和常氧外泌体组病理学改变减轻,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百分比、细胞色素C和IL-1β的表达及神经元凋亡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低氧外泌体组较常氧外泌体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 ADMSCs来源外泌体能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和炎症因子IL-1β的表达,有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外泌体抑制了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和IL-1β参与的炎症级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外泌体 神经元凋亡 细胞色素C 白细胞介素-1Β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丙烯酰胺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的治疗研究
5
作者 杨敏慧 刘爱群 +1 位作者 向光红 李金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丙烯酰胺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SC组,模型组采用丙烯酰胺灌胃大鼠构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模型,建模成功后,BMSC组大鼠经尾... 目的:探讨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对丙烯酰胺中毒大鼠周围神经病的治疗效果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BMSC组,模型组采用丙烯酰胺灌胃大鼠构建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模型,建模成功后,BMSC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BMSC 1×107个,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治疗后第0、1、2、3、4和5周分析3组大鼠步态变化;第5周坐骨神经传导潜伏期和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染色分析坐骨神经病理程度,Western blot分析每组大鼠周围神经组织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生长因子(GDNF)水平;分析每组大鼠氧化应激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BMSC组大鼠治疗后各时间点步态评分明显降低(P<0.05),神经传导潜伏期明显降低(P<0.05),神经传导速度显著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BMSC组大鼠坐骨神经病变病理评分显著下降(P<0.05),坐骨神经组织NGF和GDNF等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外周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水平显著增加(P<0.05)。结论:BMSC可显著提高丙烯酰胺中毒大鼠的神经组织营养因子和抗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改善了中毒大鼠的周围神经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丙烯酰胺 周围神经病 氧化应激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泛素化酶OTUD3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侯丹 余丹 +2 位作者 杨国帅 胡裕洁 李鸿鑫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41-1352,共12页
去泛素化酶含OTU结构域蛋白3(OTU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OTUD3)是非常重要的去泛素化酶,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在不同细胞中,OTUD3参与调控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周期、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功能。OTUD3通过调节多... 去泛素化酶含OTU结构域蛋白3(OTU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3,OTUD3)是非常重要的去泛素化酶,在多种疾病模型中存在明显的表达差异。在不同细胞中,OTUD3参与调控凋亡、炎症反应、细胞周期、增殖和侵袭等生物学功能。OTUD3通过调节多种关键底物蛋白的去泛素化,在先天性抗病毒免疫、神经发育、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肿瘤等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OTUD3在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发挥抑癌作用,但在肝癌和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作为恶性肿瘤的生物标志物,OTUD3在预测、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OTUD3在大部分疾病中的相关分子机制研究仍不够深入,研究OTUD3的调控机制对于深入了解其在免疫和疾病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以OTUD3为靶标的药物研发将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泛素化酶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含OTU结构域蛋白3 肿瘤 神经退行性疾病 先天性抗病毒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兴 马丽娜 +4 位作者 李迅 李建旺 崔荣花 张曙波 谢宗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肺癌患者均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或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于治疗前1天、治疗1周期结束、治疗4周期结束时进行静脉血采集,治疗4周期后进行CT或MRI检查评价肿瘤大小,将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患者归为免疫应答组,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归为免疫无反应组。评估PD-1抑制剂治疗对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Treg细胞及Th1/Th2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5)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Th1/Th2细胞、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Treg细胞、NK细胞、IL-4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期和4周期后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4周期后,40例入免疫应答组,10例入免疫无反应组,治疗有效率为80%。与治疗无反应组比较,免疫应答组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免疫应答组患者经4个周期治疗后,与PD-L1低表达(<50%)患者(8例)比较,PD-L1高表达(≥50%)患者(32例)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能够影响晚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细胞分布,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程序性死亡蛋白-1 T细胞亚群 免疫功能 纳武利尤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化疗的PD-1抑制剂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1
8
作者 李兴 马丽娜 +2 位作者 程小珍 崔荣花 张曙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化疗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8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采用培美... 目的探讨基于化疗的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抑制剂在晚期肺腺癌治疗中效果及安全性。方法以我院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86例晚期肺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均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观察组加用PD-1抑制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无进展生存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PFS为9.3个月,对照组PFS中位数为5.3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YFRA21-1、CEA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P <0.05)。观察组疲乏、恶心、粒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皮疹、甲状腺功能减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 PD-1抑制剂在晚期肺腺癌中疗效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1抑制剂 晚期肺腺癌 客观缓解率 无进展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 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国帅 周小艳 +2 位作者 周治平 安学芳 余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61-2264,共4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假手术组(Sham)、常温癫痫组(NT)和亚低温癫痫组(HT)。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声源性癫痫模型,HT组...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认知功能和海马synapsinⅠ表达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C)、假手术组(Sham)、常温癫痫组(NT)和亚低温癫痫组(HT)。采用胸部挤压法建立全脑缺血声源性癫痫模型,HT组在NT组的基础上给予亚低温干预。免疫组化观察癫痫后24 h、3 d和14 d海马synapsinⅠ的表达,分别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电镜观察大鼠的认知功能和突触超微结构。结果:与NC和Sham组比较,NT组大鼠的synapsinⅠ表达降低,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过平台数减少(P<0.05);突触减少,线粒体肿胀,前后膜不清,髓鞘断裂。与NT组比较,HT组synapsinⅠ表达在24 h无差异,3 d和14 d增加(P<0.01),逃避潜伏期降低、穿过平台数增加(P<0.01);突触结构转清,界面增长,突触后致密物质增厚。结论:亚低温可上调synapsinⅠ表达并减轻突触结构损伤,改善全脑缺血性癫痫大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亚低温 认知功能 突触素Ⅰ 突触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丽娜 李兴 +2 位作者 余丹 杨国帅 周治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677-6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8例),未出血转化组(48例)。然后比较两组的脂代谢...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在本院神经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是否出现发生出血转化分为出血转化组(48例),未出血转化组(48例)。然后比较两组的脂代谢指标、心房颤动、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血压、发病后开始治疗时间及梗死面积,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因素与本病的关系。结果:两组心房颤动、吸烟史以及饮酒史对比差异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空腹血糖以及LDL-C水平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时间及梗死面积情况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分别为心房颤动、入院时血糖、LDL-C、治疗时间在6h以后以及大面积梗死。结论:心房颤动、入院时血糖、LDL-C以及大面积梗死属于急性脑梗死后非溶栓患者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出血转化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醇结合蛋白4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梗死体积的关系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1
作者 侯丹 余丹 杨国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818-3822,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首发AIS患者和同期10...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视黄醇结合蛋白4(retinolbinding protein 4,RBP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关系以及对病情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30例首发AIS患者和同期100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RBP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出院6个月后病情严重程度的因素。结果对照组、不明原因脑卒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心源型脑卒中、小动脉闭塞型脑卒中患者RBP4水平分别为[(22.05±6.41)mg/L,n=100]、[(25.56±6.05)mg/L,n=52]、[(27.85±6.38)mg/L,n=30]、[(30.05±6.81)mg/L,n=20]和[(34.44±6.82)mg/L,n=28],RBP4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02,P=0.01)。对照组、轻度脑卒中、中度脑卒中、重度脑卒中患者RBP4水平分别为[(22.05±6.41)mg/L,n=100]、[(26.05±6.15)mg/L,n=40]、[(29.58±6.48)mg/L,n=55]和[(33.19±6.42)mg/L,n=35],RBP4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44,P=0.02)。AIS患者RBP4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22,P=0.03)。年龄、收缩压、hs-CRP、RBP4为NIHSS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t=2.03、2.85、8.48、4.41,P=0.04、P=0.01、<0.001、<0.001)。结论入院时血清RBP4水平与AIS患者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并能有效预测AIS患者短期病情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视黄醇结合蛋白4 脑梗死体积 病情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国帅 宋延民 +3 位作者 周小艳 周治平 周艳辉 余丹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43-1645,共3页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 目的:探讨脑皮质发育不良(MCD)所致癫痫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2004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经头颅MRI诊断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28例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年龄为(12.29±5.65)岁;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占57.1%(16例);伴认知功能障碍占28.6%(8例);发作间期脑电图异常占53.6%(15例),其中25%(7例)有节律性放电;78.6%(22例)对3种或以上抗癫痫药物疗效不佳。结论:脑皮质发育不良所致癫痫患者的发病年龄在儿童期多见,发作类型以复杂部分性发作继发GTCS为主,部分合并认知功能障碍,发作间期异常脑电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为药物难治性癫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皮质发育不良 癫痫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探讨 被引量:13
13
作者 肖婷婷 余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5-446,共2页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2/3。缺血性脑卒中目前仍缺乏确切的治疗手段,由于其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仅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实施超早期溶栓...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所有脑血管疾病的2/3。缺血性脑卒中目前仍缺乏确切的治疗手段,由于其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仅有不到5%的患者可以实施超早期溶栓治疗,因此,寻求新的脑保护措施是必要的。亚低温治疗是目前较为可靠、安全的一种脑保护措施,被广泛用于脑外伤、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体外循环、脊髓损伤、脑卒中等疾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 脑缺血 卒中 细胞凋亡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低温联合丁基苯酞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炫君 杨国帅 +7 位作者 林海丽 周艳辉 程启慧 周律 张艳君 胡裕洁 郝海珍 王强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5期463-468,共6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联合丁基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且出现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 目的探讨亚低温(mild hypothermia,MHT)联合丁基苯酞(dl-3n-butyphthalide,NBP)对溶栓时间窗外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且出现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progressive motor deficit,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和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溶栓时间窗外且合并PMD的急性MCAO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MHT组和MHT+NBP组。比较3组患者入院时基线资料、治疗14 d时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出血性转化以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的脑侧支循环通路开放情况、患侧与健侧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A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aca)和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RVpca);治疗90 d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90 d死亡率。结果入组本研究且完成随访的患者共69例,其中常规治疗组23例,MHT组21例,MHT+NBP组25例。MHT+NBP组14 d 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前交通动脉通路开放、后交通动脉通路开放、RVaca及RVpca均高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T+NBP组14 d NIHSS评分、90 d m RS评分低于MHT组和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HT+NBP组14 d出血性转化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MHT组14 d RVaca、RVpca及90 d m RS评分低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3组90 d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MHT联合NBP治疗可以改善溶栓时间窗外急性MCAO且出现PMD患者的脑侧支循环,并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丁基苯酞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侧支循环 进展性运动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胞磷胆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炫君 杨国帅 +4 位作者 胡裕洁 程启慧 吴海燕 周律 张艳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胞磷胆碱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胞... 目的探讨胞磷胆碱对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随机分为胞磷胆碱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胞磷胆碱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从入院后开始给予胞磷胆碱胶囊0.2g 3次/d,持续6个月。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对2组患者治疗后脑血管储备、搏动指数、屏气指数及大脑中动脉狭窄平均流速(Vm)上升率进行评定,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2组患者治疗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进行评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胞磷胆碱组治疗后脑血管储备[(13.59±1.16)%vs(7.61±1.12)%,P<0.01]、搏动指数(0.51±0.16 vs 0.58±0.12,P<0.05)、屏气指数(1.36±0.08 vs 0.74±0.11,P<0.01)、Vm上升率[(32.63±2.32)%vs(16.92±1.68)%,P<0.05]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胞磷胆碱组治疗后MoCA总分及各分项注意力、语言功能、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抽象概括能力、命名、定向力、记忆能力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存在脑血管储备受损,早期给予胞磷胆碱治疗能改善脑血管储备,并减轻患者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苷二磷酸胆碱 大脑中动脉 认知障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经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5
16
作者 张艳君 杨国帅 +2 位作者 刘炫君 胡裕洁 王淑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early post-acute stroke seizures,EPASS)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EPASS患者168例,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卒中严重程度、梗死...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早发型癫痫(early post-acute stroke seizures,EPASS)相关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EPASS患者168例,根据MMSE评分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卒中严重程度、梗死部位及范围、癫痫发作的特点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EPASS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卒中(OR=4.386,P=0.006)、皮层梗死(OR=6.430,P=0.012)、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OR=8.189,P=0.004)、癫痫发作频率≥1次/d(OR=12.818,P<0.001)是EPASS患者相关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EPASS若为中-重度卒中、梗死累及皮层、癫痫全面强直-阵挛发作、癫痫发作频率≥1次/d的患者同其他患者相比出现认知障碍的风险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发型癫痫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AIM2、IL-1β和IL-18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0
17
作者 王强 余丹 +3 位作者 梁霁 程启慧 周锋 林海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9-155,共7页
目的:炎症反应尤其是炎症小体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脑梗死的起始、梗死后损伤的进展和恢复。本研究主要探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 目的:炎症反应尤其是炎症小体及炎症细胞因子的过度表达,是影响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包括脑梗死的起始、梗死后损伤的进展和恢复。本研究主要探讨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absent in melanoma 2,AIM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5例为脑梗死组,根据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及发病后第90天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分为轻、中及重度组,小、中及大面积组,预后良好组及预后不良组。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法检测AIM2、IL-1β和IL-18在这两组人群血浆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组血浆AIM2、IL-1β和IL-18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脑梗死组亚组比较示:患者血浆AIM2、IL-1β和IL-18水平在重度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在大面积脑梗死组>中面积组>小面积组,在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AIM2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及mRS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791、r=0.710、r=0.763,均P<0.001),IL-1β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及mRS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716、r=0.690、r=0.688,均P<0.001),IL-18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面积及mRS评分呈正相关(分别r=0.714、r=0.638、r=0.653,均P<0.001);血浆AIM2与IL-1β、IL-18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0.828、r=0.751,均P<0.001)。结论:AIM2、IL-1β和IL-18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表达上调,而且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脑梗死面积及预后密切相关,提示AIM2、IL-1β和IL-18可能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缺乏因子2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18 急性脑梗死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生蛭胶囊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英媛 徐焕杰 +1 位作者 刘春苗 宋振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08-2912,共5页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脑苷肌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生蛭胶囊,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Lp-PLA2、CyPA、MCP-1、PAF... 目的探讨龙生蛭胶囊联合脑苷肌肽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脑苷肌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龙生蛭胶囊,疗程14 d。检测临床疗效、NIHSS评分、Lp-PLA2、CyPA、MCP-1、PAF、Hcy、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最大血块强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Lp-PLA2、CyPA、MCP-1、PAF、Hcy、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最大血块强度降低(P<0.05),凝血反应时间、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延长(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生蛭胶囊联合脑苷肌肽可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栓弹力,降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缓解炎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生蛭胶囊 脑苷肌肽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见Jordan现象的单纯肌病型中性脂肪沉积症1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裕洁 杨国帅 +3 位作者 张艳君 王淑玲 云天 孙荣道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26-92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伴头晕3年,于2017年3月29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3年前劳累后出现四肢酸痛无力,行走上坡困难,休息后症状缓解,但仍感四肢肌肉疼痛,活动及行走不如以前,四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现双上肢上举费力... 1病例资料患者女,28岁,因四肢进行性无力伴头晕3年,于2017年3月29日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3年前劳累后出现四肢酸痛无力,行走上坡困难,休息后症状缓解,但仍感四肢肌肉疼痛,活动及行走不如以前,四肢无力症状逐渐加重。现双上肢上举费力、握物不紧,以右上肢为更明显,已不能梳头,双下肢爬坡、上楼、臀位起立费力,伴有颈背部酸痛。既往无特殊病史,患者有1位兄长,二十几岁时感冒后出现四肢酸痛、肌无力,症状逐渐加重,现肢体无力明显,已不能上坡,不能从事日常体力活动,四肢肌肉明显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沉积性肌病 单纯肌病型中性脂肪沉积症 Jordan现象 基因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艾滋病患者的隐私权保护 被引量:2
20
作者 余丹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3-23,26,共2页
关键词 艾滋病患者 隐私权保护 法律法规 艾滋病防治 国务院令 若干规定 监测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