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3K27me3在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林香桃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1-535,共5页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罕见的源自周围神经的软组织肉瘤,其组织学特征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是较难诊断的肿瘤之一。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3 trimethylat...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罕见的源自周围神经的软组织肉瘤,其组织学特征复杂且缺乏特异性免疫组化标志物,是较难诊断的肿瘤之一。组蛋白H3第27位赖氨酸三甲基化(histone 3 trimethylated on lysine 27,H3K27me3)的修饰是表观遗传中重要的基因沉默标志,参与调节细胞分化与增殖之间的平衡,其异常表达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近年,随着H3K27me3作为MPNST的辅助诊断标志物应用于临床,已有进一步的研究。该文现对H3K27me3在MPNST的发生、发展、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和预后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 H3K27me3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中HGF、TGF-β1及P选择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 李乾 +2 位作者 邢璐 卢玉娟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5-887,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在转移与浸润中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HGF、TGF-β1与P选择素在72例胃印戒细胞癌和64例胃其他类型腺癌及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胃印戒细胞癌组织中HGF、TGF-β1与P选择素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5),HGF与TGF-β1、TGF-β1与P选择素表达皆呈正相关(r=0.254,P<0.05;r=0.713,P<0.01)。TGF-β1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P<0.01),有淋巴结转移者P选择素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 HGF、TGF-β1与P选择素与胃印戒细胞癌转移浸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胃印戒细胞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印戒细胞癌 肝细胞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 P选择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纤维化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mRNA表达与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2
3
作者 战跃福 梁贤文 +6 位作者 韩向君 陈建强 张淑芳 谈顺 李群 王雄 刘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纤维化不同分期肝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饮食建立肝纤维化... 目的:探讨大鼠肝纤维化不同分期肝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mRN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联合高脂饮食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给药4周后开始,取实验组大鼠48只和对照组大鼠12只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计算b值=800 s/mm^2时的ADC值。DWI检查后快速处死大鼠,行病理检查,采用RT-PCR检测TIMP-1 mRNA表达。成模大鼠按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结果又分为S0期组(n=4)、S1期组(n=11)、S2期组(n=12)、S3期组(n=10)和S4期组(n=9),比较肝纤维化各组ADC值及TIMP-1 mRNA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肝纤维化S1~4期组大鼠肝ADC值及TIMP-1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F=46.54和53.87,均P<0.05),ADC值除对照组与肝纤维化S1期组、S1期组与S2期组、S2期组与S3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TIMP-1 mRNA除肝纤维化S1期组与S2期组、S3期组与S4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秩相关分析显示肝ADC值与TIMP-1 mRNA表达的变化呈负相关(r=–0.76,P<0.01)。结论:随大鼠肝纤维化进程不断加深,ADC值逐渐减低,TIMP-1 mRNA表达逐渐升高,二者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大鼠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极化与原发性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发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孟娟 高元慧 +2 位作者 徐海霞 王美清 陈正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347-350,357,共5页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子表面标志物CD68、CD206在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初诊和首次复发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探讨TAM的极化在PGI-DLBCL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PGI-DLBCL患者初诊... 目的:检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分子表面标志物CD68、CD206在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初诊和首次复发的表达变化,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相关参数的关系,探讨TAM的极化在PGI-DLBCL复发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8例PGI-DLBCL患者初诊和首次复发后淋巴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TAM的分子标志物CD68和CD206的表达变化。根据CD68和CD206初诊至首次复发后表达的变化,将28例患者分为"增强"、"稳定"和"减弱"3种情况,分析其变化与临床病理参数、疾病复发的相关性。结果:CD68和CD206不同程度表达的病例所占比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CD68和CD206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08)。CD68和CD206表达变化与患者年龄、性别、分期、有无B症状、病理类型、ECOG评分和IPI评分无关,CD206的表达变化与原发部位有关(P<0.05)。CD68(P=0.23)和CD206 (P=0.818)变化与肿瘤复发时间无关。结论:M2-TAM的极化促进了PGI-DLBCL复发,可能成为预测PG-DLBCL复发的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复发时间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免疫组化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诱导兔牙髓炎动物模型
5
作者 毛小泉 邢璐 +3 位作者 谈顺 吴多荣 徐普 黄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53-955,共3页
目的:建立符合人类牙髓炎病理学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时间分为1,3,5,7d四组;每只兔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兔2颗下颌前牙舌面钻孔,1颗置入生理盐水(对照组)、1颗置入变形链球菌(实验组),于术后1,3,5,7d... 目的:建立符合人类牙髓炎病理学特征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用2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按时间分为1,3,5,7d四组;每只兔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在兔2颗下颌前牙舌面钻孔,1颗置入生理盐水(对照组)、1颗置入变形链球菌(实验组),于术后1,3,5,7d各处死动物5只;观察兔牙髓炎症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于实验第3天、对照组于实验第5天出现牙髓炎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理盐水和变形链球菌均可诱导牙髓炎形成,但后者诱导的牙髓炎模型与人类牙髓炎病理特征更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相关疾病谱系中Glypican-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6
作者 徐海霞 林香桃 +1 位作者 周欢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59-461,464,共4页
目的检测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磷脂酰肌醇聚糖-1(Glypican-1)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Glypican-1在4... 目的检测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前列腺上皮内瘤(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IN)和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中磷脂酰肌醇聚糖-1(Glypican-1)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SA法检测Glypican-1在40例BPH、60例PIN及60例PCa中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Glypican-1在BPH和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ow-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LGPIN)中呈低表达,在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igh-grade prost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PIN)及PCa中呈高表达,平均秩次为46.10(BPH)、55.23(LGPIN)、89.75(HGPIN)、117.20(PC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Ca组中血清学Glypican-1水平明显高于PIN组和BPH组(P<0.001),血清学Glypican-1诊断PCa的特异度(55.0%)高于PSA的特异度(34%)。结论Glypican-1在BPH、PIN和PCa中的表达呈递进关系,Glypican-1可能成为PCa的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上皮内瘤 前列腺增生 磷脂酰肌醇聚糖-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ID1A和CEACAM6基因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周欢 谈顺 李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3-1016,共4页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尤为多见。胃癌易发生转移,临床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20%。胃癌是多种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常见的致病因子,同...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尤为多见。胃癌易发生转移,临床预后差,5年生存率约20%。胃癌是多种生物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幽门螺杆菌和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为常见的致病因子,同时胃癌的发生、发展与一种或多种基因突变相关,基因的改变可能影响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过程。在基因改变方面,ARID1A突变和CEACAM6基因扩增在胃癌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较为突出。该文现就ARID1A基因和CEACAM6基因与胃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ARID1A CEACAM6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K1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8
作者 艾平平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61-563,共3页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肿瘤之一。早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90%,但晚期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虽然治疗方法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较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因素,与结直... 结直肠癌是全球常见肿瘤之一。早期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90%,但晚期患者病死率明显升高。虽然治疗方法有了较大的进步,但其病死率仍较高。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yclin-dependent kinase 1,CDK1)是细胞周期的重要调控因素,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进展及预后密切相关。CDK1抑制剂有望成为结直肠癌治疗的新靶点。该文主要从CDK在有丝分裂中的作用和在肿瘤中的研究,以及与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DK1 生存率 靶点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和IDH1基因与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林香桃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96-1398,1401,共4页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其早期呈浸润性生长,侵袭性强,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胶质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启动、扩增或...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其早期呈浸润性生长,侵袭性强,治疗效果差,复发率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及其在肿瘤学中的应用,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胶质瘤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包括癌基因的启动、扩增或过度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的突变和缺失。近几年来研究发现了一些对胶质瘤发生、发展较为重要的相关基因。该文针对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和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1,IDH1)基因与脑胶质瘤侵袭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PTTG IDH1 侵袭性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L6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门慧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探讨EGFL6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配对新鲜胃癌组织中EGFL6 mRNA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中EGFL6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 目的探讨EGFL6在胃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为临床肿瘤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40例配对新鲜胃癌组织中EGFL6 mRNA的表达。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胃癌中EGFL6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组织中EGFL6的表达,并利用CD34计数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EGFL6在3株胃癌细胞株中的内源性表达;利用EGFL6过表达病毒上清感染内源性低表达胃癌细胞株,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感染效率。收集条件培养基,鸡胚尿囊膜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及内皮细胞迁移实验观察EGFL6对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胃癌组织中EGFL6 mRNA表达上调,高表达31例,低表达9例(P<0.05);EGFL6表达与胃癌患者预后呈负相关(P<0.05);EGFL6高表达组MVD计数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5);鸡胚尿囊膜实验、小管形成实验、内皮细胞迁移实验结果显示EGFL6促进内皮细胞血管形成(P<0.05)。结论EGFL6具有促进胃癌血管生成能力,EGFL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EGFL6为临床抗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血管生成 EGFL6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L6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及转移能力
11
作者 门慧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41-1044,共4页
目的探讨EGFL6表达在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侵袭及转移生物学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GFL6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选取EGFL6过表达胃癌细胞株(MGC803/MOCK、MGC803/EGFL6),CCK-8细胞增... 目的探讨EGFL6表达在胃癌细胞株MGC803增殖、侵袭及转移生物学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GFL6的表达,并进行临床病理相关因素分析。选取EGFL6过表达胃癌细胞株(MGC803/MOCK、MGC803/EGFL6),CCK-8细胞增殖实验、Boyden小室侵袭实验及裸鼠尾静脉肺定植能力实验观察胃癌细胞株体外增殖、侵袭及体内肺定植能力。结果EGFL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70%)高于相应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2.5%),差异有显著性(χ^(2)=27.29,P<0.001);EGFL6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均<0.05);过表达EGFL6后,胃癌细胞MGC803的增殖、侵袭能力增强(F=572.3,P<0.0001;t=11.34,P<0.0001),裸鼠尾静脉肺定植能力增强(t=6.200,P=0.0003)。结论EGFL6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胃癌细胞MGC803体外增殖、侵袭及体内肺定植能力,发挥促癌基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EGFL6 增殖 侵袭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制因子5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林香桃 谈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04-906,共3页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属于候选抑癌基因家族,包括ING1~5。ING5是ING家族的新成员,自首次报道以来已发现其有多种功能,如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塑等。研究发现,ING5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 生长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growth,ING)家族属于候选抑癌基因家族,包括ING1~5。ING5是ING家族的新成员,自首次报道以来已发现其有多种功能,如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和染色质重塑等。研究发现,ING5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可能是抗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该文就ING5的生物学特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长抑制因子5 研究进展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