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泌肝细胞生长因子延缓慢性肾脏病纤维化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向杨 龙家乐 +8 位作者 邢健生 高元慧 程庆 蔡勇 刘振湘 张淑芳 陈列 杨超 白志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60-1269,共10页
目的:分离培养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建立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体外研究同物种BM-MSCs对CKD肾纤维化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 目的:分离培养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并建立其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体外研究同物种BM-MSCs对CKD肾纤维化的修复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培养BM-MSCs,并从细胞形态、表面抗原、分化能力等方面鉴定;采用左侧输尿管部分梗阻(left partial ureteral obstruction,LPUUO)方法制作CKD模型,并通过B超、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病理染色等评估;体外实验分为肾组织与BM-MSCs共培养、肾组织单独培养、BM-MSCs单独培养3组,体外培养7 d,每天收集3组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累积分泌量。肾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结果:分离培养的BM-MSCs表达抗原CD29,CD90而不表达CD45,成骨诱导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软骨诱导阿利新蓝染色阳性。LPUUO术后12周,B超示左肾皮质变薄、肾盂积液;SPECT示左肾充盈延迟、梗阻性肾功能受损。上清液HGF累积含量示BM-MSCs+CKD肾组织共同培养组第1,5,6,7天HGF累积分泌量明显高于CKD肾组织单独培养组(P<0.05)。HE染色显示BM-MSCs+CKD肾组织共同培养组和CKD肾组织单独培养组中肾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并随时间延长加重,但CKD肾组织单独培养组病变更严重;Masson染色显示BM-MSCs+CKD肾组织共同培养组术后第5,6,7天肾组织被染成蓝色的胶原纤维的累计光密度值明显低于CKD肾组织单独培养组(P<0.05)。结论: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BM-MSCs体外分泌HGF,抑制或延缓CKD纤维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慢性肾脏病 肾纤维化 肝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置管封堵联合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石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东辉 王国任 +4 位作者 汪智峰 胡利平 王刚 尹先来 黄义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大量碎石在输尿管、尿道内堆积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堆积成"石街",以输尿管石街为多见[ 1].输尿管石街的治疗一直是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较长的石街,单纯的输尿管镜碎石(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存在较多困难和不足,如结石... 大量碎石在输尿管、尿道内堆积没有及时排出,就会堆积成"石街",以输尿管石街为多见[ 1].输尿管石街的治疗一直是棘手的问题,特别是较长的石街,单纯的输尿管镜碎石( ureteroscopic lithotripsy,URL)存在较多困难和不足,如结石容易漂移,不能一次清石,术后仍需一定时间排石等,而经皮肾镜取石(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 PCNL)联合 URL治疗输尿管石街可能发生 PCNL 引起的大出血.2015年11月~ 2018年3月,我们应用经皮肾穿刺置管封堵联合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石街13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镜治疗 经皮肾镜取石 输尿管石街 穿刺置管 封堵 输尿管镜碎石 PCNL 碎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肾动脉移植修复小鼠输尿管损伤的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东辉 白志明 +4 位作者 李金东 程庆 郭子义 邓湘东 曹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82-288,共8页
目的:从方法学上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肾动脉移植对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经肾动脉移植BMSCs的有效性.方法:显微血管夹夹毕49只3~4周龄Balb/c小鼠的左侧输尿管,10 d后取出显微血... 目的:从方法学上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肾动脉移植对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探讨经肾动脉移植BMSCs的有效性.方法:显微血管夹夹毕49只3~4周龄Balb/c小鼠的左侧输尿管,10 d后取出显微血管夹以解除左侧输尿管梗阻,然后将这些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5)及对照组(n=24).实验组小鼠取出显微血管夹后立即经肾动脉移植荧光素酶标记的Balb/c小鼠BMSCs,对照组小鼠取出显微血管夹后随即关闭切口,不移植BMSCs.磁共振成像对实验小鼠进行扫描,通过测量不同时间点的实验小鼠的左肾盂容积,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评估BMSCs对输尿管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实验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的左肾盂容积明显大于梗阻前(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后10d的左肾盂容积差异无统计意义(P=0.693);实验组小鼠左侧输尿管梗阻解除后的左输尿管复通率较对照组小鼠明显增高(P=0.012).结论:BMSCs经肾动脉移植可促进小鼠输尿管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单侧输尿管梗阻 经肾动脉移植 磁共振成像 荧光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标记技术在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
4
作者 吕蔡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989-991,994,共4页
关键词 量子点 生物医学 标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RSL与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对比探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邢增术 李东辉 +2 位作者 黄义 刘振湘 白志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9期128-132,共5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 目的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e lithotripsy,FURSL)与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inimally-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MPCNL)治疗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及炎性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直径>2 cm单侧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术期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FURSL组(71例)和MPCNL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围术期资料,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4天,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炎性因子的水平。结果FURSL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MPCNL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显著短于MPCNL组(P<0.05),血红蛋白降低值、术后第2天结石清除率均显著低于MPCNL组(P_均<0.05)。两组患者手术一次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第3周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_均>0.05)。术后第1天和第4天,两组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_均<0.05),INF-γ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P_均<0.05);FURSL组患者hs-CRP、TNF-α、IL-6水平均显著低于MPCNL组同期水平(P_均<0.05),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MPCNL组同期水平(P_均<0.05)。结论 FURSL和MPCNL均为直径>2 cm上尿路结石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二者疗效相当。与MPCNL相比,采用FURSL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炎性反应更轻,免疫功能变化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在BPH合并T_2DM患者膀胱逼尿肌中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徐晓亮 刘振湘 +4 位作者 吕蔡 汪智峰 胡利平 王刚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8期1035-1039,共5页
目的:了解S100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因BPH入院的患者20例,其中实验组6例,合并T2DM,对照组14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 目的:了解S100B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膀胱逼尿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我院泌尿外科2009年2月~2010年2月因BPH入院的患者20例,其中实验组6例,合并T2DM,对照组14例,血糖均在正常范围。20例患者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中切取膀胱前壁条形组织大小约2.0cm×1.0cm×1.0cm。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简称Real Time PCR)方法检测膀胱组织中S100B mRNA的相对表达量;用蛋白印迹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膀胱组织中S100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1)S100B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BPH合并T2DM患者膀胱逼尿肌中为(0.40±0.88),在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逼尿肌中为(0.10±0.23)(P>0.05)。(2)S100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在BPH合并T2DM患者膀胱逼尿肌中为(1.21±0.42),在单纯BPH患者膀胱逼尿肌中为(0.92±0.75)(P>0.05)。结论:(1)当BPH合并T2DM患者尿流动力学提示膀胱逼尿肌收缩力无明显减弱时,其逼尿肌中S100B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单纯BPH患者相比无差异。(2)当BPH合并T2DM患者未出现糖尿病膀胱病变时,治疗方案与单纯BPH一致,可行手术治疗,但需加强患者的糖尿病教育,积极控制血糖,延缓持续的高血糖对患者膀胱逼尿肌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B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肾前组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29例 被引量:7
7
作者 李东辉 黄义 +3 位作者 程庆 王国任 刘振湘 白志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2-615,共4页
目的探讨经肾前组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安全性。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1月采用经肾前组盏入路PCNL治疗占据肾前组肾盏结石29例。气管插管全麻,先取截石位,经膀胱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建立人... 目的探讨经肾前组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PCNL)的安全性。方法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1月采用经肾前组盏入路PCNL治疗占据肾前组肾盏结石29例。气管插管全麻,先取截石位,经膀胱逆行插入F5输尿管导管建立人工肾积水,改俯卧位,超声引导下建立F24经皮肾通道,置入F20.8肾镜寻及结石,采用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碎石。术后常规留置F6双J管、肾造瘘管和尿管。术后7~10 d复查KUB或CT,评估结石清除率。结果共建立32个前组盏经皮肾通道,其中左侧18个,右侧14个;一期建立23个,二期建立9个。肾结石手术清除率93.1%(27/29),其中目标肾前组肾盏结石清石率为100%。并发症2例(6.9%),包括输血1例,胸膜损伤1例,无因出血严重需行肾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治疗,无尿源性脓毒血症,无肝脏、脾脏及结肠等损伤,无肾切除及死亡病例。29例术后随访3~6个月,1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术前血肌酐275μmol/L,术后3个月血肌酐141μmol/L;2例残留结石未见增大:1例残留结石堆积于右肾下盏,长径约16 mm,1例残留结石散在分布于右肾上盏及中盏,最大结石长径约6 mm。结论经肾前组盏入路PCNL是治疗占据肾前组肾盏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但需注意手术的操作技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肾镜取石术 经肾前组盏入路 超声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向杨 邢健生 +3 位作者 白志明 高元慧 曹卉 王顺兰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61-268,共8页
目的:建立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inbreed line miniature pig of Wuzhishan,ILMW)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比较我国不同种系猪来源BM-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下一步研... 目的:建立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inbreed line miniature pig of Wuzhishan,ILMW)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比较我国不同种系猪来源BM-MSCs的生物学特性,为下一步研究BM-MSC对ILMW单侧输尿管梗阻所致肾损伤的修复机制提供细胞来源。方法:选取4月龄及10月龄健康ILMW各4头,从距髂骨翼边缘1 cm处穿刺,抽出骨髓约5 m L;经密度梯度法分离单个核细胞,分别用含10%,12%和15%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完全培养基于体外培养;并取第1代、第3代、第5代、第11代细胞分别行细胞形态学、表型、分化能力、生长曲线、细胞周期等检测。结果:分离培养的BM-MSCs在体外贴壁,呈成纤维样或旋涡状生长;原代细胞18 h出现贴壁,第6天进入对数增长期,约9 d后80%融合,传代后细胞状态未出现明显异常。细胞表面抗原检测显示CD29,CD44,CD90表达呈阳性;CD34和CD45表达呈阴性;且各代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成骨诱导18 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成软骨诱导21 d后,阿利新蓝染色阳性。细胞周期检测显示G0/G1的细胞百分比约为81.45%。结论:ILMW的BM-MSCs贴壁时间早,细胞增殖活跃,传代周期短,传代后仍能保持稳定的生物学特性,是中国大陆地区猪来源BM-MSC的最佳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学特性 慢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黄邓高 曹卉 +6 位作者 王顺兰 郑琳麟 陈宗文 文小红 张淑芳 向杨 高元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7-306,共10页
目的:建立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inbreed line miniature pig of Wuzhishan,ILMW)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选取6月龄健康ILMW 3头,从颈部皮下无菌获取脂肪组织约100 g... 目的:建立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inbreed line miniature pig of Wuzhishan,ILMW)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方法。方法:选取6月龄健康ILMW 3头,从颈部皮下无菌获取脂肪组织约100 g,采用0.1%I型胶原酶消化组织,获得ILMW-ASCs,并进行体外培养和增殖;取第3,5,8,13代细胞进行如下实验:测量细胞大小,观察细胞形态,检测细胞表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并进行细胞诱导分化和绘制细胞增殖曲线。结果:体外分离培养的ILMW-ASCs在体外贴壁,呈成纤维样或旋涡状生长;原代细胞培养36 h出现贴壁,第5天进入对数增殖期,约7 d后80%的细胞汇合。ILMW-ASCs细胞直径及体积分别为(17.00±0.54)μm和(2.58±0.24)×10–9 L。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和CD90呈高表达,不同代数之间的差异不明显(均P>0.05);CD45,CD8a和HLA-DR呈低表达,与第3代相比,随着代数的增加细胞表面抗原的阳性率逐渐增高(均P<0.05)。ILMW-ASCs成脂诱导结果为油红O染色呈阳性;ILMW-ASCs成骨诱导结果为茜素红染色呈阳性。ILMW-ASCs的第13代细胞出现凋亡和衰老,与较低培养代数相比细胞周期S期的比例下降(均P<0.05)。结论:ILMW-ASCs取材方便,贴壁时间早,细胞增殖活跃,传代周期短,传代后能保持稳定的生物学特性,是猪来源ASCs的最佳选择之一,可为大动物疾病模型和组织器官修复的细胞治疗提供候选干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腔内激光治疗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汪智峰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91-393,共3页
关键词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腔内治疗 激光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鹏 刘振湘 张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68-1371,共4页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以及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明确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明显抑制效应,是否适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体外对人膀胱癌T24细胞株,以及对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生长抑制的影响,明确吉西他滨对膀胱癌细胞有无明显抑制效应,是否适用于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方法:体外培养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用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敏检测技术(ATP-TCA)检测不同浓度吉西他滨对肿瘤胞生长抑制的影响,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时间段肿瘤细胞形态学变化。收集我院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4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新鲜肿瘤标本,应用ATP-TCA技术检测肿瘤细胞对的吉西他滨的敏感率。结果:T24膀胱癌细胞株对吉西他滨表现为耐药;吉西他滨作用T24膀胱癌细胞株一定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细胞凋亡或坏死;ATP-TCA法检测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率为90%。结论:吉西他滨体外对膀胱癌T24细胞株无生长抑制作用,对40例不同个体膀胱癌细胞耐药率为90%,初步说明该药不适合浅表性膀胱癌的术后灌注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吉西他滨 敏感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阴茎癌临床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蔡 刘振湘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33-1035,共3页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旨在提高对阴茎癌的诊治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1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1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2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结... 目的:总结临床病例,旨在提高对阴茎癌的诊治认识。方法:对我院2002年10月~2008年5月收治的13例阴茎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行阴茎部分切除术11例,阴茎全切并会阴部造口术2例,行双侧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4例,术后辅助放疗1例。结果:术后病理结果: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0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2例,鳞状上皮乳头状瘤1例。4例行淋巴清扫术者2例证实淋巴结转移,2例为炎性增生。术后1例发生尿道外口狭窄,1例出现单侧腹股沟区皮瓣部分坏死。术后13例获得随访1~5年,2例因出现广泛转移于术后1年死亡,其余患者存活至今。结论:阴茎部分切除术是治疗阴茎癌的有效方法,对合并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行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癌 外科手术 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不同移植途径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金东 白志明 邓湘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8期1144-1148,共5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成体干细胞,能够向病变组织趋化、聚集,并且增殖、分化为受损组织的正常细胞,从而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如何将MSCs安全、准确、有效地移植入宿...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一类成体干细胞,能够向病变组织趋化、聚集,并且增殖、分化为受损组织的正常细胞,从而促进病变组织的修复。如何将MSCs安全、准确、有效地移植入宿主体内的目标区域,是MSCs发挥治疗作用的重要环节^[1]。本文就目前MSCs不同移植途径对肾脏疾病的治疗作用进行如下综述,分析、比较各种移植途径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肾脏疾病 移植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B蛋白水平检测在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徐晓亮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10期1329-1331,1335,共4页
关键词 S100B蛋白 血清学检查 免疫学方法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晓亮 刘振湘 +1 位作者 黄义 白志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复习我院自1999年~2009年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IVP提示膀胱充盈缺损,CT提... 目的:探讨膀胱癌肉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诊治方案。方法:复习我院自1999年~2009年收治的3例膀胱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例患者均为男性,临床表现均以无痛性肉眼血尿为主要症状,IVP提示膀胱充盈缺损,CT提示膀胱占位性病变。1例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加左输尿管再植术,1例行膀胱血块清除术+膀胱肿物等离子电切术,其中1例术后辅以膀胱灌注治疗8周。术后病理检查均呈双重形态,由上皮成分和间质成分两种不同恶性成分组成,免疫组化结果:2例Vi mentin(++),CK(++),1例CK(++)、Vi mentin(++)、MyoD1(+)、Moglobin(+)、Desin(-)、SMA(-)、S100(-)。3例均诊断为膀胱癌肉瘤。1例术后存活12个月,死于全身多器官转移。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特殊异常,后失访。1例术后随访已满6月,无异常,仍在随访中。结论:膀胱癌肉瘤临床罕见,其组织分化低,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预后极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癌肉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is1与VEGFR-2在早期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6
作者 万邦贝 刘波 +2 位作者 王兆兴 雷青青 吕蔡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探讨髓系亲嗜性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myeloid ecotropic viral integration site 1,Mesi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人早期肾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中... 目的:探讨髓系亲嗜性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myeloid ecotropic viral integration site 1,Mesi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在人早期肾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2005年4月至2018年9月间手术切除后的肾癌及癌旁组织标本,其中石蜡组织80对,新鲜冻存组织15对。利用real-time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检测肾癌组织中Meis1和VEGFR-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肾癌组织中Meis1和VEGFR-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并且Meis1与VEGFR-2在表达量上呈正相关(r=0.681,P<0.01)。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相关参数分析显示:Meis1表达的阳性率与肾癌的病理类型有关(P<0.01),Meis1和VEGFR-2表达的阳性率与肾癌患者性别、年龄、T分期等均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其与患者的预后明显有关(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Meis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95%CI:0.08~1.85,P<0.05)。结论:早期肾癌组织中Meis1和VEGFR-2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在肾癌中可能可作为肿瘤抑制因子来影响肾癌的发生、发展,Meis1可作为预测肾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亲嗜性白血病病毒整合位点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肾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