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T对西藏地区肠气囊肿症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殷灿 米玛次仁 +3 位作者 宗吉 益西旺久 云旦多吉 邓喜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西藏地区肠气囊肿症(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PCI分为浆膜下型(Ⅰ型)、黏膜下型(Ⅱ型)、混合型(Ⅲ型)3种类型。结果86例PCI患者中,男女...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西藏地区肠气囊肿症(PC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6例PC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将PCI分为浆膜下型(Ⅰ型)、黏膜下型(Ⅱ型)、混合型(Ⅲ型)3种类型。结果86例PCI患者中,男女比例约为3∶1,发病年龄为(50.8±13.6)岁,其中Ⅰ型16例(18.60%)、Ⅱ型27例(31.39%)、Ⅲ型43例(50.00%);86例均为结肠、小肠受累,升结肠受累最多,共61例(70.93%)。52例(60.46%)PCI患者出现气腹,其中Ⅰ型10例(62.50%),Ⅱ型12例(44.44%),Ⅲ型30例(69.76%),3种分型患者气腹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8,P=0.045);3种类型PCI患者的年龄、性别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藏地区PCI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多见,其中以升结肠受累最多,大多数患者合并腹腔游离气体且无腹部不适症状。MSCT具有多层面、多方位、高分辨率的特点,能够全面准确地观察肠道的形态和病变情况,在诊断西藏地区肠气囊肿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气囊肿症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CT对比增强在胃肠道穿孔定位定性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殷灿 刘俊鹤 +3 位作者 向正敏 孔祥 陶尊 李一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761-1764,1796,共5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比增强在胃肠道穿孔位置、病因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影像资料。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游离气体出现在门静脉旁、镰状韧带周围、肝圆韧带周围...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对比增强在胃肠道穿孔位置、病因的诊断价值,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胃肠道穿孔患者影像资料。结果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游离气体出现在门静脉旁、镰状韧带周围、肝圆韧带周围、胃十二指肠周围的概率,明显高于空回肠、大肠(包括阑尾)穿孔;空回肠、大肠穿孔游离气体出现在其周围的概率,明显高于胃十二指肠穿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CT表现:70例可见腹腔游离气体征,15例可见灶性肠壁缺损伴肠内容物外渗。58例可见节段肠壁增厚伴周围脂肪间隙模糊。4例可见管腔狭窄,局部呈肿块样改变,增强扫描明显强化。2例可见高密度异物影。结论对于胃肠道穿孔的精准诊断及术前评估,MDCT对比增强扫描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对比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