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喉痉挛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汤可香 肖婷 +1 位作者 符广丽 杜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2-877,共6页
目的观察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情况, 分析引起喉痉挛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的1 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情况, 分析引起喉痉挛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的1 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恢复室, 根据拔管后是否发生喉痉挛分为喉痉挛组及无喉痉挛组, 收集两组患儿临床信息, 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拔管后喉痉挛的原因, 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1 200例患儿中, 麻醉恢复期拔管后发生喉痉挛48例(4%)。多因素分析提示, 年龄<6岁(OR=3.799, 95%CI:1.842~7.836)、仰卧位(OR=3.235, 95%CI:1.418~7.382)、近2周上呼吸道感染(OR=3.543, 95%CI:1.482~8.469)、七氟醚吸入麻醉时间>45 min(OR=3.679, 95%CI:1.248~10.818)是致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喉痉挛的危险因素(P<0.05), 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OR=0.295, 95%CI:0.128~0.682)、术后留置镇痛泵(OR=0.526, 95%CI:0.348~0.796)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岁、仰卧位、近2周上呼吸道感染、七氟醚吸入麻醉时间>45 min会增加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的发生风险,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 以降低麻醉苏醒期喉痉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麻醉 全身 喉痉挛 麻醉后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