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尿石症的防治现状与展望
1
作者 何天衢 赵天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儿童尿石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逆行肾内手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技术已成为儿童尿石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手术规划和管理时需特别考虑这些... 近年来,儿童尿石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逆行肾内手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技术已成为儿童尿石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手术规划和管理时需特别考虑这些差异。预防儿童尿石症的关键措施包括合理的液体摄入、饮食管理、代谢评估和药物干预,且应根据个体化病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未来,防治策略将更加依赖于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手术干预及随访管理。小型化手术器械的应用、药物研发进展以及高质量研究的积累将有效推动儿童尿石症的防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症 疾病管理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多材料分离技术重建虚拟平扫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魏伟安 易婷 +2 位作者 杨吉钱 陈雁 金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VUE)技术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96例肝肿瘤患儿能谱CT扫描结果,分别重建真实平扫(true unenhance,TUE)、动脉期虚拟平扫(virtu...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VUE)技术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96例肝肿瘤患儿能谱CT扫描结果,分别重建真实平扫(true unenhance,TUE)、动脉期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d artery,VUEa)和门脉期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d portal vein,VUEpv)图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参数包括肝实质、肝肿瘤、右侧竖脊肌3个部位的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肝肿瘤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以及背景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和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TUE、VUEa和VUEpv图像质量客观参数和主观评分的差异。分析三组图像CT值的相关性与一致性,采用χ^(2)检验比较肝肿瘤和钙化灶的检测能力。结果VUE与TUE图像的肝实质CT值、肝肿瘤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UE的图像背景噪声SD值均低于TUE,VUE的肝实质SNR值、肝肿瘤CT值和SNR值、右侧竖脊肌CT值和SNR值均高于TU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UEa、VUEpv分别与TUE图像的CT值相关性较高(肝实质:r=0.816、0.797,P均<0.001;肝肿瘤:r=0.769、0.839,P<0.001;右侧竖脊肌:r=0.664、0.687,P<0.001)。除肝肿瘤外,其他组织CT值的临床诊断一致性界限为10 HU时,界外数据点占比均<5%。VUEpv肝肿瘤的主观评分和检出率均高于VU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U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UEa和VUEpv的钙化灶检出率明显低于T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期CT扫描剂量DLP总计为513.94(375.00,652.86)mGy,TUE的DLP占总DLP的30.14%。结论多材料分离(multi-material decomposition,MMD)技术重建的VUEpv图像质量、病灶检测能力均优于VUEa,可明显降低长期肝肿瘤患儿CT随访的辐射剂量,但仍不能完全替代TUE图像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光谱法 肝肿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
3
作者 李创业 赵夭望 +6 位作者 刘李 何天衢 刘畅 谭浩 唐又山 蒋菲 吴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44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儿临床资料。男100例,...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44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儿临床资料。男100例,女44例;年龄(7.3±4.2)岁(0.4~18.0岁);单发结石38例,多发结石106例;结石直径(2.3±0.5)cm(1.5~3.8 cm),单发结石直径均>2 cm。术前均进行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或泌尿系CT检查评估结石及局部解剖情况。随访1~7年,记录手术时间,手术效果,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结果144例患儿手术时间(62.7±11.3)min(41~94 min);术后1个月复查,128例获得完全清石(结石清除率88.9%);术后3个月复查,131例获得完全清石(结石清除率90.1%)。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11.1%),按照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ClavienⅠ级1例,ClavienⅡ级13例,ClavienⅢ级2例,无一例ClavienⅣ级及以上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清石率高,且并发症可控,是目前的首选措施;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节性筋膜炎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
4
作者 文欢 刘金桥 刘凌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声像图特征及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儿童NF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NF的临床资料,记录声像图特征,并按照既往研究经验分类。结果:22例NF均为单发,... 目的:总结儿童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声像图特征及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儿童NF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NF的临床资料,记录声像图特征,并按照既往研究经验分类。结果:22例NF均为单发,包块肌内型NF1例,浅表型NF21例。浅表型NF超声显示病灶内部呈低回声的18例NF细分为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浅表型NF超声显示病灶内部呈高回声的3例NF,均位于头部。误诊为表皮样囊肿6例,钙化上皮瘤5例,结节性脂膜炎、头皮下血肿并机化、血管瘤各3例,其它炎性病变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结论:儿童NF的声像图表现存在一些共性,利用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儿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儿童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军 曾凌嵘 +2 位作者 伍江雁 谭晓谦 梅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肿块情况以及肿块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带蒂股前...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肿块情况以及肿块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后皮瓣存活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以"pedicled anterolateral perforator thigh flap"、"soft tissue defect of hip"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英文文献;以"带蒂股前外侧皮瓣"、"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相关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自197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排除综述、信件、会议摘要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儿臀部硬纤维瘤大小15 cm×8 cm×6 cm,手术后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15 cm×6.5 cm,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大小15 cm×6.5 cm,采取供区直接缝合,受区无需植皮,术后皮瓣存活,未见血管危象;出院后随访24个月,臀部硬纤维瘤未见复发,供区愈合良好;无肌疝,受区皮瓣颜色、质地良好,患肢髋、膝关节活动未见受限。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篇,均为个案报道,共2例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均为男性,1例采用双侧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皮瓣大小分别为35 cm×8 cm和22 cm×7 cm;另外1例切取大小29 cm×20 cm,受区部分植皮;2例术后随访皮瓣均存活,皮瓣质地良好,未见髋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纤维瘤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转位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童方运 赵夭望 +2 位作者 刘李 何天衢 王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肾囊肿部位的不同分为肾上极组、肾中极组、肾下极组3组, 其中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肾囊肿部位的不同分为肾上极组、肾中极组、肾下极组3组, 其中肾上极组22例、肾中极组11例、肾下极组11例。44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对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囊肿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4例中, 术后1例出现尿外渗。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6个月左右, 3组患儿总体有效率为72.7%(32/44), 复发率为27.3%(12/44);其中肾上极组有效率为63.6%(14/22), 复发率为36.4%(8/22);肾中极组有效率为72.7%(8/11), 复发率为27.3%(3/11);肾下极组有效率为90.9%(10/11), 复发率为9.1%(1/11)。肾上极囊肿复发率略高于肾中极、肾下极部位囊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中极及下极囊肿效果良好, 肾上极囊肿的术后复发率相对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7
作者 马秋红 尹一伟 +2 位作者 何四平 向永华 金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1227,1230,共7页
目的 分析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23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JX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5例行MRI和CT检... 目的 分析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23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JX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5例行MRI和CT检查。观察分析JXG的分型、数目、累及部位、病变信号、密度及强化特征等征象。结果 15例JXG患儿中,系统型黄色肉芽肿7例,其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5例(分别为松果体区、脉络丛、颅骨内板下硬脑膜、中颅窝及椎管)、乳突1例、肝脏3例、肾脏3例、胰腺1例、肺部2例,主要表现为不同器官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团块状或斑片状病变。MRI上病变表现为T1WI呈稍高/稍低/混杂信号,T2WI呈低/稍低/稍高/混杂信号,弥散未受限或受限,增强呈明显强化或稍强化。CT上病变表现为斑片状、团块状或结节状低密度/高密度影,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明显强化。皮肤型黄色肉芽肿8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结节状影,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低或低信号,明显强化;CT表现为稍低/等/稍高密度影,增强呈稍强化/明显强化。结论 JXG主要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和(或)各脏器单发/多发结节状、团块状影,T1WI上信号增高,T2WI上信号减低,弥散减低或增高,明显强化,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肉芽肿 青少年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手术疗效分析
8
作者 张继燕 刘腾 +4 位作者 肖政辉 黄文雅 陈艳萍 张瑾 段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介入手术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17例表现为咯血,其中少量咯血4例、中量咯血5例、大量咯血8例;3例无咯血患儿中,1例表现为呕血,1例表现为呼吸困难,1例以胸壁肿物就诊(最终诊断为卡波西型血管瘤)。11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3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1例。20例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其中5例发现增粗、迂曲的支气管动脉。出血部位: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7例,右肺中下叶混合2例,左肺下叶1例,双肺2例,3例未见明显出血病灶。20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右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9例,左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20例均予介入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首次介入治疗后随访1~4年,无一例复发,治疗效果满意;4例首次介入治疗后复发,其中3例为复发1次后行再次介入手术治疗未再复发,1例为复发5次后行第3次介入手术治疗,末次手术至今已3年6个月,暂未复发。结论咯血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和DSA检查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手术疗效确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介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
9
作者 王军 杨翔宇 +11 位作者 赵鼎 蔡豪杰 聂玉婷 朱光辉 杨戈 刘昆 严安 谭谦 叶卫华 唐进 梅海波 莫莎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价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采用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取内固定时... 目的评价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采用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取内固定时踝关节背伸活动角度、踝关节侧位X线胫骨远端前侧角(anterior distal tibial angle,ADT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5例(7足)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0岁4个月(范围:7岁11个月至12岁4个月)。胫骨远端内固定平均留置时间26.2个月(范围:15~36个月)。5例均获得跖行足。术前ADTA(87.43±3.15)°、取内固定时ADTA(72.4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踝关节背伸(-15.00±14.72)°、取内固定时踝关节背伸(14.29±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出现内固定螺钉松动。5例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感染、踝关节半脱位、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骨骺阻滞 僵硬性马蹄足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在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苏君 伍添 陈朝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目前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的最佳治疗方式尚未明确,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目的目前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的最佳治疗方式尚未明确,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的29例颅缝早闭合并CM-Ⅰ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基本情况、诊断、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情况以及临床随访情况。结果29例中,男11例、女18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31.5个月(3~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年(8个月至4年)。均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其中27例在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后未再出现Chiari畸形进展以及相关临床症状,无一例发生并发症,2例因Chiari畸形进展而于后期行枕骨大孔减压术。结论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患儿安全有效,且能防止Chiari畸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ARNOLD-CHIARI畸形 外科手术 截骨术 顶骨 截骨术 枕骨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及相关骨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11
作者 杨翔宇 朱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7-311,共5页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NF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NF1相关骨骼损害等。目前NF1相关骨科疾病如脊柱侧凸、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质疏松等逐渐被重视,其多学...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eurofibromatosis type 1,NF1)是NF1基因突变导致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典型临床症状包括牛奶咖啡斑、神经纤维瘤、NF1相关骨骼损害等。目前NF1相关骨科疾病如脊柱侧凸、先天性胫骨假关节、骨质疏松等逐渐被重视,其多学科诊疗和疾病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阐述NF1及相关骨科疾病的诊疗进展,以提高临床对其多学科全程管理的认识,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骨疾病 骨质疏松 脊柱侧凸 假关节 胫骨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的评估及外科治疗进展
12
作者 聂玉婷 李宇 朱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0-494,共5页
脑性瘫痪常伴有肢体畸形, 包括上肢、髋、膝、踝、足畸形等, 给患儿的生活和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膝关节屈曲畸形是脑性瘫痪患儿肢体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支具治疗、康复锻炼、肉毒素治疗、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以... 脑性瘫痪常伴有肢体畸形, 包括上肢、髋、膝、踝、足畸形等, 给患儿的生活和行动带来很大的不便。膝关节屈曲畸形是脑性瘫痪患儿肢体畸形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支具治疗、康复锻炼、肉毒素治疗、软组织手术、骨性手术以及外固定治疗等。各种治疗方案的具体适应证不同, 目前暂无相应的共识或指南。本文对脑性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的形成原因、评估及治疗方案进行综述, 为脑性瘫痪膝关节屈曲畸形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膝关节屈曲畸形 下肢畸形 症状评估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并发短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分析
13
作者 邹婵娟 李波 +4 位作者 董洁 李明 冯勇 夏仁鹏 周崇高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44-1148,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intestinal atresia,IA)合并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患儿并发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3例诊断为肠闭锁合并胎... 目的探讨新生儿肠闭锁(intestinal atresia,IA)合并胎粪性腹膜炎(meconium peritonitis,MP)患儿并发短肠综合征(short bowel syndrome,SBS)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33例诊断为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肠切除术后42 d不能脱离静脉营养者纳入短肠综合征组(SBS组),共14例,男7例、女7例,年龄2~30 d;术后42 d内完全恢复肠内营养者纳入非短肠综合征组(non-short bowel syndrome,non-SBS组),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4~33 d。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产前超声检查结果、性别、胎龄、出生体重、临床表现、手术资料、初次喂养时间、初次排便时间(经瘘口或肛门)、肠外营养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存活率。结果本研究中SBS发生率为42.4%(14/33)。两组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入院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S组和Non-SBS组产前超声异常发生率分别为85.7%(12/14)和42.1%(8/19),行高位肠造瘘术人数占比分别为78.6%(11/14)和31.6%(4/19),肠外营养时间分别为79(64,120)d和17(12,21)d,住院时间分别为87(48,125)d和24(17,30)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BS组和Non-SBS组腹胀、呕吐、术前肠管扩张情况、手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率分别为85.7%(12/14)和94.7%(18/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患儿的胎儿期超声异常提示手术后出现SBS的机率更高,此类SBS经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粪性腹膜炎 肠闭锁 短肠综合征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喉痉挛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汤可香 肖婷 +1 位作者 符广丽 杜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2-877,共6页
目的观察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情况, 分析引起喉痉挛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的1 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情况, 分析引起喉痉挛的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处理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 以湖南省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腺样体和(或)扁桃体切除术的1 20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术后带气管导管入麻醉恢复室, 根据拔管后是否发生喉痉挛分为喉痉挛组及无喉痉挛组, 收集两组患儿临床信息, 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拔管后喉痉挛的原因, 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 观察干预效果。结果 1 200例患儿中, 麻醉恢复期拔管后发生喉痉挛48例(4%)。多因素分析提示, 年龄<6岁(OR=3.799, 95%CI:1.842~7.836)、仰卧位(OR=3.235, 95%CI:1.418~7.382)、近2周上呼吸道感染(OR=3.543, 95%CI:1.482~8.469)、七氟醚吸入麻醉时间>45 min(OR=3.679, 95%CI:1.248~10.818)是致患儿麻醉苏醒期发生喉痉挛的危险因素(P<0.05), 术前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OR=0.295, 95%CI:0.128~0.682)、术后留置镇痛泵(OR=0.526, 95%CI:0.348~0.796)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6岁、仰卧位、近2周上呼吸道感染、七氟醚吸入麻醉时间>45 min会增加腺样体和(或)扁桃体摘除术患儿麻醉苏醒期喉痉挛的发生风险, 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采用针对性干预措施, 以降低麻醉苏醒期喉痉挛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切除术 麻醉 全身 喉痉挛 麻醉后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匿性阴茎合并尿道畸形诊治分析
15
作者 童方运 赵夭望 +2 位作者 刘李 何天衢 王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771,共4页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合并尿道畸形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7例隐匿性阴茎合并尿道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于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翻转包皮后发现合并尿道上裂(6例)...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合并尿道畸形的手术治疗方式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7例隐匿性阴茎合并尿道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于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翻转包皮后发现合并尿道上裂(6例)或尿道下裂(11例),遂行隐匿性阴茎矫正术加尿道上裂(或尿道下裂)修复术。收集患儿手术方式、治疗结果以及术后伤口感染、尿道瘘、尿道狭窄、阴茎背屈或阴茎下弯复发等并发症情况。结果17例均经手术治愈,其中1例阴茎体型尿道下裂患儿拔除导尿管后出现尿道瘘,1例尿道上裂患儿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尿道裂开,均行尿道瘘修补及尿道成形术。17例于门诊随访6个月至3年,患儿阴茎外观良好,无一例阴茎背屈或阴茎下弯复发,无尿道狭窄及尿道瘘,自主排尿正常,术后6个月尿流率检查提示,合并尿道上裂者尿流率为(10.53±2.22)mL/s,合并尿道下裂者尿流率为(10.45±2.88)mL/s。结论对于合并尿道上裂或尿道下裂的隐匿性阴茎患儿,在行隐匿性阴茎矫正术的同时应行尿道上裂或尿道下裂修复术,通常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阴茎 尿道上裂 尿道下裂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模式对学龄前胸外科手术患儿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研究
16
作者 王蕾 肖婷 +3 位作者 杜真 朱义 朱诗利 屈双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66-1173,共8页
目的对学龄前胸外科手术患儿应用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模式进行效果观察,评估该通气模式对于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氧合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71例接受胸外科手... 目的对学龄前胸外科手术患儿应用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模式进行效果观察,评估该通气模式对于患儿术后肺部并发症、氧合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按照一定纳入与排除标准收集71例接受胸外科手术的学龄前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通过计算机生成的分配方案以1:1比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组(pressure-controlled ventilation-volume guaranteed,PCV-VG组,n=36)和常规容量控制通气组(volume-controlled ventilation,VCV组,n=35)。所有患儿围手术期通气方案遵从肺保护通气策略,PCV-VG组设定为PCV-VG通气模式,VCV组设定为VCV通气模式。主要观察指标为术后72 h以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中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结果、循环监测结果,以及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PCV-VG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3/36,8.3%)显著低于VCV组(10/35,28.6%,P=0.0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较于VCV组,PCV-VG组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气道峰压[OLV 30 min:20(18,22)cmH_(2)O比25(23,27)cmH_(2)O,OLV结束:17(15,18)cmH_(2)O比20(18,22)cmH_(2)O,P<0.001]更低,呼吸阻力(OLV 30 min:48.7±10.3比60.5±13.3,P=0.027)更低,胸肺顺应性[OLV 30 min:6.0(4.0,7.0)mL/cmH_(2)O比5.0(4.0,6.0)mL/cmH_(2)O,P=0.021;OLV结束:8(7.0,9.0)mL/cmH_(2)0比7(6.0,8.0)mL/cmH_(2)O,P=0.041]更好。此外,PCV-VG组氧合情况[OLV 30 min:136.4(120.4,165.0)mmHg;OLV结束:190.2(179.3,202.2)mmHg]显著优于VCV组[OLV 30 min:100.0(89.4,137.5)mmHg;OLV结束:176.8(142.1,189.8)mmHg](P>0.05),术后机械通气时间(97.5(70.0,137.5)min比120(95.0,140.0)min,P=0.040)和住院时间[7(5,9)d比8(7,15)d,P=0.024]更短。结论压力控制通气-容量保证模式在学龄前胸外科手术患儿中应用,可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单肺通气期间气道压力、改善氧合情况。PCV-VG模式可作为此类手术的优选机械通气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外科手术 肺通气 方法 单肺通气 呼吸 人工 手术后并发症 治疗结果 儿童 学龄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网络分析早期诊断自闭症谱系障碍:基于扩散基谱成像和机器学习
17
作者 刘雨晴 易婷 +2 位作者 高兵 蔡齐芳 金科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51-1557,共7页
目的:利用扩散基光谱成像(DBSI)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探索学龄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1例AS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HCs)的临床及颅脑DBSI(DBSI_20、... 目的:利用扩散基光谱成像(DBSI)结合深度学习方法,探索学龄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脑网络的拓扑结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31例ASD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者(HCs)的临床及颅脑DBSI(DBSI_20、DBSI_21)资料。两组受试者的年龄均为2~6岁。将每例受试者的DBSI_20和DBSI_21的原始数据导入DSI工作软件,生成DBSI_combine扩散图像。对DBSI_20、DBSI_21和DBSI_combine三组图像数据分别采用DSI Studio进行连通性矩阵和图理论分析,并采用Kruskal-Wallis方法提取全局图和节点图测量中组间差异最显著的特征;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PCC)方法对相关系数大于0.99的特征进行降维,减少特征数。采用?方法将筛选得到的三组最优特征分别构建预测ASD的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3个模型的预测效能,评估指标包括符合率、召回率、精确率、F1分数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基于DBSI_20序列构建的模型中,最具辨别能力的特征是左侧角回偏心率和右侧颞中回偏心率;基于DBSI_21序列构建的模型中,最具辨别能力的特征是右上颞叶特征向量中心性和左小脑9区网页排名中心性;基于DBSI_combine图像构建的模型中,最具辨别能力的特征是左中央后回的中心度和左角回偏心率。基于DBSI_20序列构建的分类模型的AUC高于基于DBSI_21序列构建的模型(0.963 vs.0.481),基于DBSI_combine序列构建的分类模型的AUC(0.975)最高。DBSI_20模型的符合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分数分别为0.890、1.000、0.784和0.879,DBSI_21模型的相应参数值分别为0.579、0.556、0.861和0.675,DBSI_combine模型分别为0.936、0.889、1.000和0.979。结论:基于DBSI_20或DBSI_combine序列构建的分类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学龄前ASD儿童,且以DBSI_combine模型的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基础光谱成像 机器学习 自闭症谱系障碍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疗法在小儿骨科截骨手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研究
18
作者 梁明超 肖婷 +3 位作者 李海霞 杜真 汤可香 屈双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74-1179,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耳穴疗法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下肢截骨矫形手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为耳穴疗法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下肢截骨矫形...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耳穴疗法联合舒芬太尼在小儿下肢截骨矫形手术后多模式镇痛中的应用效果,为耳穴疗法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以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行下肢截骨矫形手术的学龄期患儿为研究对象,年龄6~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Ⅰ~Ⅱ级。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耳穴治疗治疗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于手术结束后予常规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治疗;E组于手术结束前行双耳耳穴压豆,术后按压耳穴(每日按压3次,每个穴位每次按压20~30下);C组手术结束前用耳穴胶布分别贴敷双耳耳穴,但不压豆、不按压耳穴。记录两组术后2 h(T_(0))、6 h(T_(1))、12 h(T_(2))、24 h(T_(3))、48 h(T_(4))的东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Children’s Hospital of Eastern Ontario Pain Scale,CHEOPS)、术后48 h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 analgesia,PCA)按压次数以及布洛芬补救镇痛情况;于手术结束前10 min、术后48 h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浓度;观察患儿术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情况。结果共97例(E组48例、C组49例)患儿完成本研究。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静息及运动CHEOPS疼痛评分在T_(0)时间点分别为(3.48±0.77)分、(3.63±0.79)分和(3.69±0.77)、(3.82±0.78)分;T_(1)时间点分别为(3.58±0.77)分、(4.27±0.82)分和(3.73±0.64)分、(4.16±0.77)分;T_(2)时间点分别为(4.25±0.79)分、(4.44±0.77)分和(6.35±1.03)分、(6.43±1.04)分;T_(3)时间点分别为(4.38±0.84)分、(4.58±0.90)分和(5.84±0.77)分、(4.58±0.90)分;T_(4)时间点分别为(5.19±0.70)分、(5.58±0.65)分和(5.63±1.03)分、(5.84±0.96)分;其中T_(2)和T_(3)时间点的静息及运动时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点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组PCA有效按压次数为18(12,29)次,C组为30(15,38)次;E组布洛芬镇痛补救率为19%(9/48),C组为57%(28/49);术后48 h E组CRP为(44.04±1.87)mg/L,C组为(67.04±5.91)mg/L;E组β-EP为(48.70±13.52)pg/mL,C组为(34.95±2.86)pg/mL;E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2/48),C组为20%(10/49);术后镇痛效果的家属满意度评分;E组为8(8,9)分,C组为5(5,6)分;上述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一例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耳穴疗法能够缓解小儿下肢截骨矫形手术后疼痛,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应用于小儿围手术期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疗法 镇痛 疼痛管理 截骨术 下肢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外科治疗分析
19
作者 彭柳成 陈毅夫 +3 位作者 童方运 殷波 赵夭望 胡建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2-1048,共7页
目的分析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性腺及残留苗勒氏管组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1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核型为45,X/46,XY嵌合体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 目的分析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并探讨其性腺及残留苗勒氏管组织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1年3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核型为45,X/46,XY嵌合体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刺激试验、腹腔镜探查、膀胱镜探查及双侧性腺活检术;经过多学科联合会诊(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部分患儿行性腺切除及外阴整形手术。收集患儿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特征等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3例45,X/46,XY嵌合体患儿,初诊年龄为1岁4个月(10个月,11岁11个月)。8例患儿出生后社会性别为女性,且都保持女性性别抚养,外部男性化评分(external masculinization score,EMS)为1(0,3)分。15例出生后社会性别为男性,11例保持男性性别抚养,EMS为4.5(2.7,8.4)分;4例按中性性别抚养,EMS为3.7(3.0,8.6)分。性染色体结构异常(B=3.499,β=0.555,P=0.019)是生殖器异常的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嵌合比例(B=-3.454,β=-0.297,P=0.189)和HCG刺激试验(B=0.162,β=0.051,P=0.800)均不是生殖器异常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按性腺类型分类:完全性性腺发育不良3例,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12例,部分性腺发育不良6例,双侧正常睾丸1例,卵睾型性发育异常(differences of sex development,DSD)1例。8例患儿选择维持女性性别抚养,其中3例接受了双侧性腺切除和生殖器整形手术。11例选择维持男性性别抚养的患儿,其中4例混合性性腺发育不良的患儿接受了单侧条纹性腺切除术,1例部分性腺发育不良的患儿接受了单侧发育不良睾丸切除术,1例卵睾型DSD患儿接受了右侧卵巢切除术。在随访期间,有2例患儿自发进入了青春期。13例患儿接受了生殖器整形手术,其中9例保留了子宫和阴道结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尿道下裂合并隐睾症和残留苗勒氏管结构是45,X/46,XY嵌合体患儿的常见表型,应在进行全面评估后谨慎选择性别,同时可考虑对部分患者进行生殖器整形手术。对于选择男性性别的儿童,可保留苗勒氏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 X/46 XY 性发育异常 性腺 苗勒氏管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马蹄足畸形
20
作者 肖保辉 肖汉 +9 位作者 雷霆 刘政 蔡豪杰 刘昆 叶卫华 唐进 梅海波 赵卫华 朱光辉 严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37-840,共4页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马蹄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的17例痉挛性马蹄足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马蹄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自2020年12月至2022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的17例痉挛性马蹄足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测量手术前、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和手术时长, 观察术后有无伤口感染、跖屈力量下降及伤口周围痛性瘢痕等并发症。结果共计17例21足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10例、女7例;双侧4例、左侧11例、右侧2例。手术时年龄为(75.2±25.3)个月。手术时长(25±3.6)min。术前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度(-11.62±5.74)°, 术后2周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度(11.62±1.98)°;术后3个月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度(11.52±1.89)°;术后1年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度(12.76±3.51)°;踝关节最大被动背伸角度术前与术后2周、术后3个月、术后1年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出现伤口感染、踝关节跖屈力量明显下降、腓肠神经麻痹或伤口周围痛性瘢痕等。结论关节镜下腓肠肌腱膜松解术治疗痉挛性马蹄足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但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蹄足畸形 痉挛 腓肠肌 肌腱松解术 关节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