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伍添 吴水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3-55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3例、女16例, 中位年龄9个月(范围:...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9例复杂脊髓脂肪瘤患儿临床资料, 其中男13例、女16例, 中位年龄9个月(范围:2个月至9岁3个月), <3岁14例、≥3岁15例。背侧型1例, 过渡型20例, 混杂型8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内容包括运动诱发电位(motion evoked potential, MEP)、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 SEP)、自由肌电图(free-run electromyography, EMG)及诱发肌电(triggered-EMG)。观察患儿术后1 d双下肢肌力以及术后6个月双下肢肌力、大小便和脊髓脂肪瘤切除情况。结果 29例均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完成手术。14例年龄<3岁的患儿中, SEP基线建立4例, MEP基线建立8例, 2例基线未建立。15例年龄≥3岁的患儿中, SEP基线建立12例, MEP基线建立15例。术中电生理预警情况:SEP预警2例次, MEP预警8例次, EMG预警32例次。29例中, 实现全切及近全切23例, 部分切除6例。术后第1天, 23例下肢肌力正常;6例下肢肌力下降新发/加重, 予康复治疗(术后6个月, 4例下肢肌力恢复至正常, 2例下肢肌力持续下降)。术后6个月, 无一例大小便功能障碍新发或加重, 4例术前存在小便功能障碍的患儿中, 2例无改善, 2例恢复正常;3例术前存在大便功能障碍患儿中, 1例无改善, 2例恢复正常。结论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并指导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进程, 有效降低术中神经损伤风险, 在儿童复杂脊髓脂肪瘤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电生理监测 脂肪瘤 脊髓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中的应用
2
作者 张继燕 张喜 +5 位作者 刘腾 肖政辉 黄建宝 张新萍 张瑾 段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例原发性气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 目的总结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的临床特征,探讨支气管镜介入诊疗在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3年9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例原发性气道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临床症状、影像、病理、支气管镜介入诊疗方法及转归资料。结果男6例、女4例,起病年龄1个月16天至12岁5个月;病程15~180天;临床症状:咳嗽7例,声嘶4例,喉鸣3例,喘息3例,发热2例,咯血1例;肿瘤部位:喉部6例(声门上及会厌部4例,声门下2例),气管及支气管4例(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1例,右主支气管1例,右中叶支气管1例);肿瘤性质:声门下血管瘤2例,喉乳头状瘤4例,腺瘤1例,粘液表皮样癌2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10例均经支气管镜诊治,2例声门下血管瘤经口服普萘洛尔好转,4例喉乳头状瘤经多次手术治疗、1例腺瘤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后随访30个月无反复,2例黏液表皮样癌和1例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患儿支气管镜下活检及清除部分肿块后行外科根治手术治疗,3例患儿分别随访18个月、30个月和36个月,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儿童原发性气道肿瘤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及漏诊;支气管镜介入不仅可获取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亦可为气道内恶性肿瘤根治手术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气道肿瘤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尿石症的防治现状与展望
3
作者 何天衢 赵天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近年来,儿童尿石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逆行肾内手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技术已成为儿童尿石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手术规划和管理时需特别考虑这些... 近年来,儿童尿石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渐上升。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逆行肾内手术和经皮肾镜碎石术等微创技术已成为儿童尿石症的主要治疗方式。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存在显著差异,手术规划和管理时需特别考虑这些差异。预防儿童尿石症的关键措施包括合理的液体摄入、饮食管理、代谢评估和药物干预,且应根据个体化病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策略。未来,防治策略将更加依赖于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手术干预及随访管理。小型化手术器械的应用、药物研发进展以及高质量研究的积累将有效推动儿童尿石症的防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结石症 疾病管理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多材料分离技术重建虚拟平扫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魏伟安 易婷 +2 位作者 杨吉钱 陈雁 金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4,共7页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VUE)技术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96例肝肿瘤患儿能谱CT扫描结果,分别重建真实平扫(true unenhance,TUE)、动脉期虚拟平扫(virtu... 目的探讨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VUE)技术对儿童肝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96例肝肿瘤患儿能谱CT扫描结果,分别重建真实平扫(true unenhance,TUE)、动脉期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d artery,VUEa)和门脉期虚拟平扫(virtual unenhanced portal vein,VUEpv)图像。图像质量客观评价参数包括肝实质、肝肿瘤、右侧竖脊肌3个部位的CT值、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肝肿瘤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以及背景噪声(standard deviation,SD)。采用随机区组方差分析和Friedman秩和检验比较TUE、VUEa和VUEpv图像质量客观参数和主观评分的差异。分析三组图像CT值的相关性与一致性,采用χ^(2)检验比较肝肿瘤和钙化灶的检测能力。结果VUE与TUE图像的肝实质CT值、肝肿瘤C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UE的图像背景噪声SD值均低于TUE,VUE的肝实质SNR值、肝肿瘤CT值和SNR值、右侧竖脊肌CT值和SNR值均高于TU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VUEa、VUEpv分别与TUE图像的CT值相关性较高(肝实质:r=0.816、0.797,P均<0.001;肝肿瘤:r=0.769、0.839,P<0.001;右侧竖脊肌:r=0.664、0.687,P<0.001)。除肝肿瘤外,其他组织CT值的临床诊断一致性界限为10 HU时,界外数据点占比均<5%。VUEpv肝肿瘤的主观评分和检出率均高于VUE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TU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UEa和VUEpv的钙化灶检出率明显低于TU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期CT扫描剂量DLP总计为513.94(375.00,652.86)mGy,TUE的DLP占总DLP的30.14%。结论多材料分离(multi-material decomposition,MMD)技术重建的VUEpv图像质量、病灶检测能力均优于VUEa,可明显降低长期肝肿瘤患儿CT随访的辐射剂量,但仍不能完全替代TUE图像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子光谱法 肝肿瘤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镜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
5
作者 李创业 赵夭望 +6 位作者 刘李 何天衢 刘畅 谭浩 唐又山 蒋菲 吴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44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儿临床资料。男100例,... 目的总结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国际尿石症联盟儿童尿石病防治中心)2017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144例行经皮肾镜手术的复杂性肾结石患儿临床资料。男100例,女44例;年龄(7.3±4.2)岁(0.4~18.0岁);单发结石38例,多发结石106例;结石直径(2.3±0.5)cm(1.5~3.8 cm),单发结石直径均>2 cm。术前均进行泌尿系B超、腹部平片(kidney ureter bladder,KUB)或泌尿系CT检查评估结石及局部解剖情况。随访1~7年,记录手术时间,手术效果,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结果144例患儿手术时间(62.7±11.3)min(41~94 min);术后1个月复查,128例获得完全清石(结石清除率88.9%);术后3个月复查,131例获得完全清石(结石清除率90.1%)。术后出现并发症16例(11.1%),按照Clavien-Dindo手术并发症分级:ClavienⅠ级1例,ClavienⅡ级13例,ClavienⅢ级2例,无一例ClavienⅣ级及以上并发症。结论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儿童复杂性肾结石疗效确切,清石率高,且并发症可控,是目前的首选措施;及时正确处理并发症可以避免重大风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复杂性肾结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节性筋膜炎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分析
6
作者 文欢 刘金桥 刘凌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92-595,共4页
目的:总结儿童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声像图特征及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儿童NF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NF的临床资料,记录声像图特征,并按照既往研究经验分类。结果:22例NF均为单发,... 目的:总结儿童结节性筋膜炎(Nodular fasciitis,NF)的声像图特征及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超声对儿童NF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2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儿童NF的临床资料,记录声像图特征,并按照既往研究经验分类。结果:22例NF均为单发,包块肌内型NF1例,浅表型NF21例。浅表型NF超声显示病灶内部呈低回声的18例NF细分为类型Ⅰ、类型Ⅱ和类型Ⅲ。浅表型NF超声显示病灶内部呈高回声的3例NF,均位于头部。误诊为表皮样囊肿6例,钙化上皮瘤5例,结节性脂膜炎、头皮下血肿并机化、血管瘤各3例,其它炎性病变1例,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结论:儿童NF的声像图表现存在一些共性,利用超声表现结合临床病史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对于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切除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膜炎 儿童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儿童遗传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欧阳红娟 刘莉 +4 位作者 周娟 李俊 段佳琪 游洁玉 赵红梅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HP)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遗传性胰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基因结果及家系... 目的探讨儿童遗传性胰腺炎(hereditary pancreatitis,HP)的临床特点及基因变异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7例遗传性胰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基因结果及家系分析等资料。结果7例患儿中男4例,女3例;发病年龄(7.84±3.27)岁。初次起病时,1例有进食油腻食物史,6例无明显诱因。临床表现:7例均有腹痛,以上腹部及脐周疼痛为主;恶心呕吐6例;无一例腹胀、发热、黄疸及并发症;7例发病时血淀粉酶、脂肪酶、尿淀粉酶均升高3倍以上。7例基因检测结果分别为:PRSS1基因突变1例、SPINK1+CFTR联合基因突变1例、SPINK1基因突变5例。家系分析结果显示:7例患儿直系双亲均无胰腺炎病史。7例均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其中1例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m,ERCP)+胰管取石并胰管支架治疗。结论通过临床症状对儿童HP与其他类型胰腺炎鉴别较为困难,对胰腺炎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SPINK1基因突变导致儿童HP值得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胰腺炎 基因检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谱CT虚拟平扫与真实平扫诊断儿童骨骼肌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对比研究
8
作者 李君伟 庄霞梅 +3 位作者 尹燕 王海 魏伟安 金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7-392,共6页
目的比较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行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和真实平扫(true non-contrast,TNC)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质量,探讨能谱CT VNC用于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 目的比较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行能谱CT虚拟平扫(virtual non-contrast,VNC)和真实平扫(true non-contrast,TNC)的影像特征以及影像质量,探讨能谱CT VNC用于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诊断的准确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放射科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能谱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的43例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患儿影像学资料,经后处理获得动脉期VNC图像(VNCa)与静脉期VNC图像(VNCv)。分别在TNC、VNCa与VNCv图像上测得病灶最大层面及同层面正常骨骼肌及脂肪的CT值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计算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及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n,CNR),比较三种图像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结果三种图像中骨骼肌病灶与骨骼肌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骨骼肌病灶:F=2.139,P=0.122;骨骼肌:F=0.663,P=0.517)。VNCv比TNC的SNR值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NC图像与VNC图像中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的病灶CT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名观察者对三种图像的主观评分结果一致性好(TNC:κ=0.554;VNCa:κ=0.501;VNCv:κ=0.628)。正常骨骼肌VNCa、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良好(平均差值:VNCa=1.330 HU,VNCv=0.518 HU),骨骼肌病灶VNCv与TNC图像CT值一致性好(平均差值=-3.870 HU)。结论能谱CT VNC技术对儿童骨骼肌肿瘤/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具有与TNC相似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可减少一期常规平扫次数、降低辐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 肌肿瘤 肿瘤/肿瘤样病变 体层摄影技术 X线计算机 虚拟平扫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儿童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手术后泌尿系感染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朝晖 赵夭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0-314,共5页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导致儿童病理性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已逐渐成为UPJO的首选手术方式。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ureteropelvic junction obstruction,UPJO)是导致儿童病理性肾积水的最常见原因。目前,腹腔镜下肾盂输尿管成形术(laparoscopic pyeloplasty,LP)已逐渐成为UPJO的首选手术方式。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后常见早期并发症之一。UTI可导致病程延长,严重者甚至可诱发尿源性脓毒血症;也可导致术后吻合口再狭窄,影响手术成功率。本文旨在分析和阐述儿童UPJO手术后UTI的影响因素,以期提高临床对于UPJO手术后UTI的认识,进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UTI的发生,缩短UTI病程,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 泌尿外科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泌尿系感染 影响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儿童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1例并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军 曾凌嵘 +2 位作者 伍江雁 谭晓谦 梅海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3-278,共6页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肿块情况以及肿块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带蒂股前... 目的结合文献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术修复臀部硬纤维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骨科2020年11月收治的1例臀部硬纤维瘤患儿临床资料,收集肿块情况以及肿块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后皮瓣存活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以"pedicled anterolateral perforator thigh flap"、"soft tissue defect of hip"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英文文献;以"带蒂股前外侧皮瓣"、"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相关中文文献;检索时间自1970年1月至2022年12月,排除综述、信件、会议摘要后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本例患儿臀部硬纤维瘤大小15 cm×8 cm×6 cm,手术后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大小15 cm×6.5 cm,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大小15 cm×6.5 cm,采取供区直接缝合,受区无需植皮,术后皮瓣存活,未见血管危象;出院后随访24个月,臀部硬纤维瘤未见复发,供区愈合良好;无肌疝,受区皮瓣颜色、质地良好,患肢髋、膝关节活动未见受限。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篇,均为个案报道,共2例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臀部软组织缺损,均为男性,1例采用双侧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皮瓣大小分别为35 cm×8 cm和22 cm×7 cm;另外1例切取大小29 cm×20 cm,受区部分植皮;2例术后随访皮瓣均存活,皮瓣质地良好,未见髋关节活动受限。结论带蒂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臀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纤维瘤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 皮瓣转位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童方运 赵夭望 +2 位作者 刘李 何天衢 王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57-86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肾囊肿部位的不同分为肾上极组、肾中极组、肾下极组3组, 其中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儿童单纯性肾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2年9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44例单纯性肾囊肿患儿临床资料, 根据肾囊肿部位的不同分为肾上极组、肾中极组、肾下极组3组, 其中肾上极组22例、肾中极组11例、肾下极组11例。44例均采用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对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囊肿复发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4例中, 术后1例出现尿外渗。3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术后随访6个月左右, 3组患儿总体有效率为72.7%(32/44), 复发率为27.3%(12/44);其中肾上极组有效率为63.6%(14/22), 复发率为36.4%(8/22);肾中极组有效率为72.7%(8/11), 复发率为27.3%(3/11);肾下极组有效率为90.9%(10/11), 复发率为9.1%(1/11)。肾上极囊肿复发率略高于肾中极、肾下极部位囊肿,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中极及下极囊肿效果良好, 肾上极囊肿的术后复发率相对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囊肿 腹腔镜检查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
12
作者 马秋红 尹一伟 +2 位作者 何四平 向永华 金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22-1227,1230,共7页
目的 分析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23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JX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5例行MRI和CT检... 目的 分析儿童幼年性黄色肉芽肿(JXG)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此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1年1月—2023年12月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JXG患儿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CT检查,7例行MRI检查,5例行MRI和CT检查。观察分析JXG的分型、数目、累及部位、病变信号、密度及强化特征等征象。结果 15例JXG患儿中,系统型黄色肉芽肿7例,其中累及中枢神经系统5例(分别为松果体区、脉络丛、颅骨内板下硬脑膜、中颅窝及椎管)、乳突1例、肝脏3例、肾脏3例、胰腺1例、肺部2例,主要表现为不同器官单发或多发结节状、团块状或斑片状病变。MRI上病变表现为T1WI呈稍高/稍低/混杂信号,T2WI呈低/稍低/稍高/混杂信号,弥散未受限或受限,增强呈明显强化或稍强化。CT上病变表现为斑片状、团块状或结节状低密度/高密度影,增强呈轻中度不均匀强化或明显强化。皮肤型黄色肉芽肿8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结节状影,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低或低信号,明显强化;CT表现为稍低/等/稍高密度影,增强呈稍强化/明显强化。结论 JXG主要表现为皮下软组织和(或)各脏器单发/多发结节状、团块状影,T1WI上信号增高,T2WI上信号减低,弥散减低或增高,明显强化,其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肉芽肿 青少年性 儿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股骨颈骨折不愈合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蔡豪杰 朱光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及高空跌落伤等高能量创伤越来越常见,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是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主流方法,但与其他儿童骨骼损伤相比,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股骨颈不愈合... 近年来随着交通事故伤及高空跌落伤等高能量创伤越来越常见,儿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手术复位及内固定是治疗移位型儿童股骨颈骨折的主流方法,但与其他儿童骨骼损伤相比,股骨颈骨折的并发症发生率高、预后较差。股骨颈不愈合(femoral neck nonunion,FNN)是股骨颈骨折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但FNN的处理目前仍是临床一大难题。本文对导致儿童FNN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分析,并对目前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FNN的预防和处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股骨颈骨折 不愈合 影响因素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征及介入手术疗效分析
14
作者 张继燕 刘腾 +4 位作者 肖政辉 黄文雅 陈艳萍 张瑾 段效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目的初步探讨儿童先天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临床特点以及介入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湖南省儿童医院采取介入手术治疗的20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介入手术治疗结果。结果20例患儿中,17例表现为咯血,其中少量咯血4例、中量咯血5例、大量咯血8例;3例无咯血患儿中,1例表现为呕血,1例表现为呼吸困难,1例以胸壁肿物就诊(最终诊断为卡波西型血管瘤)。11例伴有不同程度贫血,其中轻度贫血3例、中度贫血7例、重度贫血1例。20例均行胸部增强CT检查,其中5例发现增粗、迂曲的支气管动脉。出血部位:右肺上叶1例,右肺中叶4例,右肺下叶7例,右肺中下叶混合2例,左肺下叶1例,双肺2例,3例未见明显出血病灶。20例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为右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9例,左侧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1例。20例均予介入手术治疗,其中16例行首次介入治疗后随访1~4年,无一例复发,治疗效果满意;4例首次介入治疗后复发,其中3例为复发1次后行再次介入手术治疗未再复发,1例为复发5次后行第3次介入手术治疗,末次手术至今已3年6个月,暂未复发。结论咯血是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主要临床表现,胸部增强CT和DSA检查有助于诊断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介入手术疗效确切,但有一定的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咯血 介入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
15
作者 王军 杨翔宇 +11 位作者 赵鼎 蔡豪杰 聂玉婷 朱光辉 杨戈 刘昆 严安 谭谦 叶卫华 唐进 梅海波 莫莎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评价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采用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取内固定时... 目的评价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2018年2月至2022年3月采用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的僵硬性马蹄内翻足患儿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前、取内固定时踝关节背伸活动角度、踝关节侧位X线胫骨远端前侧角(anterior distal tibial angle,ADT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共5例(7足)纳入研究,均为男性,平均年龄10岁4个月(范围:7岁11个月至12岁4个月)。胫骨远端内固定平均留置时间26.2个月(范围:15~36个月)。5例均获得跖行足。术前ADTA(87.43±3.15)°、取内固定时ADTA(72.43±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踝关节背伸(-15.00±14.72)°、取内固定时踝关节背伸(14.29±8.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出现内固定螺钉松动。5例均未发生内固定断裂、感染、踝关节半脱位、骨桥形成等并发症。结论胫骨远端前侧半骨骺阻滞术治疗儿童僵硬性马蹄内翻足矢状面跖屈畸形的短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骨骺阻滞 僵硬性马蹄足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开放Kasai手术治疗Ⅲ型胆道闭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冯勇 周崇高 +4 位作者 夏仁鹏 邹婵娟 许光 董洁 李波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1-235,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与开放Kasai手术治疗婴儿Ⅲ型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14例完全腹腔镜Kasai手术(为完全腹腔镜组)与66例开放Kasai术胆道闭锁患儿(为开放组)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完全腹腔镜与开放Kasai手术治疗婴儿Ⅲ型胆道闭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14例完全腹腔镜Kasai手术(为完全腹腔镜组)与66例开放Kasai术胆道闭锁患儿(为开放组)的临床资料,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性别、手术日龄、体重、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氨酰转移酶(gamma-glutamyl transferase, GG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to-platelet ratio index, APRI),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胆瘘、肠瘘、肠梗阻、伤口裂开)及术后胆管炎发生率、早期胆管炎发生率、频发胆管炎发生率、黄疸清除率、1年及2年自体肝生存率(survival rate of native liver, SNL)、生存率等临床资料。结果完全腹腔镜组与开放组相比, 手术时间更长[213(205, 243)min比168(150, 190)min],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血量[10(5, 10)mL比10(10, 10)mL]、恢复进食时间[6.8(5.5, 7)d比6.8(6.5, 7)d]、术后住院时间[15(14, 17)d比15(14, 16)d]、胆管炎发生率(71.4%比48.5%)、早期胆管炎发生率(28.6%比19.7%)、频发胆管炎发生率(14.3%比15.2%)、黄疸清除率(71.4%比69.7%)、1年SNL(57.1%比75.8%)、2年SNL(57.1%比71.2%)、1年生存率(78.6%比84.8%)及2年生存率(78.6%比81.8%)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Kasai手术治疗婴儿胆道闭锁安全、可行, 与开放Kasai手术相比更加微创, 而疗效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道闭锁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在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患儿治疗中的应用
17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苏君 伍添 陈朝晖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8-371,共4页
目的目前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的最佳治疗方式尚未明确,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目的目前颅缝早闭合并Chiari畸形Ⅰ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Ⅰ,CM-Ⅰ)的最佳治疗方式尚未明确,本文旨在初步探讨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的29例颅缝早闭合并CM-Ⅰ患儿临床资料,收集并分析患儿基本情况、诊断、影像学检查结果、术中情况以及临床随访情况。结果29例中,男11例、女18例,接受手术时平均年龄31.5个月(3~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4年(8个月至4年)。均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其中27例在行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后未再出现Chiari畸形进展以及相关临床症状,无一例发生并发症,2例因Chiari畸形进展而于后期行枕骨大孔减压术。结论单纯后顶枕截骨重塑术治疗颅缝早闭合并CM-Ⅰ患儿安全有效,且能防止Chiari畸形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ARNOLD-CHIARI畸形 外科手术 截骨术 顶骨 截骨术 枕骨 治疗结果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2例并文献综述
18
作者 张津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苏君 陈朝晖 伍添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 目的探讨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的临床特征、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例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2014年1月至2024年10月PubMed、万方医学网和中国知网中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相关文献,总结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分型、诊断、介入栓塞治疗方式及治疗结果。结果本院收治的2例中,病例1术后12个月头围52 cm,语言和大运动等发育较术前明显改善,能自行走路,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明显缩小。病例2术后6个月头围53.5 cm,语言发育较术前改善,复查头颅MRI提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较术前无变化,脑室扩张较前好转,家属拒绝再次行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栓塞治疗,目前已失访。共检索到符合纳排标准文献10篇,共报道介入栓塞治疗婴幼儿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15例,加上本院2例,共17例。其中脉络膜型12例,壁内型5例;孕期B超检出3例;经静脉介入栓塞1例,经动静脉联合栓塞1例,经动脉介入栓塞15例。1例死亡,3例动脉瘤样畸形残留,13例治愈(76.47%)。在术前合并脑积水的11例患儿中,术后完全缓解7例、明显缓解2例、无缓解1例、死亡1例。结论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畸形,主要临床表现为头围增大、发育落后、心力衰竭,产前彩超、胎儿磁共振检查是产前诊断的主要手段,脑血管造影是确诊的金标准,介入栓塞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静脉畸形 GALEN静脉动脉瘤样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缝早闭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段雅琴 吴水华 +2 位作者 胡继红 刘娟 刘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3,共5页
目的探讨颅缝早闭(craniosynostosis,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3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行手术后康复干预的颅缝早闭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 目的探讨颅缝早闭(craniosynostosis,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23年3月于湖南省儿童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并行手术后康复干预的颅缝早闭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后首次及末次随访时格赛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al schedule,GDS)中发育商(developmental quotient,DQ)评分差值,评价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将随访末次与首次GDS的DQ评分差值≥10分者归为效果良好组,DQ差值<10分者归为效果欠佳组。收集两组患儿性别、手术年龄、CS类型、主要带养者学历、术后首次及末次GDS评估年龄、康复干预起始年龄、康复干预总时长以及随访时长等,分析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干预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例颅缝早闭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其中效果欠佳组14例,效果良好组27例。单因素分析发现,两组术后首次DQ值[44.50(18.75,62.25)比69.00(62.00,78.00),Z=-3.259,P=0.001]、康复干预起始年龄[(28.00(17.5,36.75)个月比14.00(9.00,18.00)个月,Z=-3.358,P=0.000]、康复干预总时长[(7.500(2.50,12.75)个月比14.00(12.00,18.00)个月,Z=-2.604,P=0.0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首次DQ值(OR=1.140,95%CI:1.044~1.246)、康复干预起始年龄(OR=0.919,95%CI:0.849~0.996)、康复干预总时长(OR=1.314,95%CI:1.016~1.698)是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康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cut-off值将患儿分组为术后首次DQ≥52.5分组与<52.5分组、康复干预总时长≥9.5个月组与<9.5个月组、康复干预起始年龄≥22.5个月组与<22.5个月组,各分组患儿DQ差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首次DQ评分≥52.5分较<52.5分,康复干预总时长≥9.5个月较<9.5个月,康复干预起始年龄≥22.5个月较<22.5个月,康复效果好;提示CS合并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手术后神经障碍程度越轻,康复干预时间越早,疗程越长,康复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缝早闭 康复干预 神经发育障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437例治疗及遗传分析
20
作者 甘思仪 叶亦致 +1 位作者 廖红梅 吴丽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服用激素起始年龄、康复训练时间以及基因型对患者独立行走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3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6岁,主要就诊原因为肌无力。遗传学检测依次发现的类型为DMD基因缺失(289例,61.1%)、点突变(148例,31.3%)、基因重复(36例,7.6%),其中点突变以无义突变(72例,64.3%)最常见。在3~5岁服用激素的患者[P<0.1,HR=0.47,中位数年龄13(13-NA)]丧失行走年龄显著比未用激素的患者晚。外显子43(Exon43)缺失突变[P<0.1,HR=3.04,中位数年龄10(10-NA)]的患者失去行走能力年龄显著早于“其他基因型”缺失。康复训练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丧失行走能力时间显著晚于未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结论患者在3~5岁服用激素效果最佳;进行1年以上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独立行走时间;Exon43缺失突变的DMD患者具有较早的LoA,这将对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失去行走能力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基因型 糖皮质激素治疗 康复训练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