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形态功能及培哚普利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周敏 钟惠菊 +2 位作者 吴晓英 刘世坤 张冬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4,共4页
探讨链脲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DM对照组 (DC)、DM治疗组 (DP) ,病程 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 2mg·kg-1。分别于第 4,8,16周测血糖... 探讨链脲菌素 (STZ)糖尿病 (DM)大鼠血管内皮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以及培哚普利对其影响。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C)、DM对照组 (DC)、DM治疗组 (DP) ,病程 4周后DP组每天予培哚普利 2mg·kg-1。分别于第 4,8,16周测血糖、血浆ET 1和AngⅡ ,并取主动脉作电镜观察。结果显示 :DC组 8周时 ,内皮细胞线粒体明显肿胀、空泡变 ,16周时血管内膜增厚 ,内皮细胞广泛坏死脱落 ,但DP组病变明显减轻。各病程中DC组血浆AngⅡ均明显升高 ,血浆ET 1在 8周时明显升高 ,而 16周时明显降低 ,在DP组血浆AngⅡ明显降低 ,ET 1则先降 (8周 )后升(16周 )。提示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随病程不同出现超微结构和功能变化 ,血浆ET 1可能是反应内皮细胞损伤的一个指标 ,培哚普利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超微结构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主动脉内皮形态功能 大鼠 培哚普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NA微阵列结合聚类分析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被引量:4
2
作者 袁灿 赵震宇 +3 位作者 刘瑛 吕青兰 王秋鹏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6,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的基因表达谱改变 ,为揭示心肌内源性保护的分子机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方法 :采用反复短时间结扎及松解左冠状动脉主支构建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反应动物模型 ,运用含 4 0 97个大鼠基因点的cDNA芯片检测大鼠心肌缺血 再灌处理后不同时间点 (1,3,6 ,12 ,2 4h)的基因表达情况 ,并采用SOM算法将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进行聚类。结果 :短时间缺血后再灌 1,3,6 ,12 ,2 4h分别有 75 ,779,2 0 5 ,15 5 ,16 6个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被聚为 12类。结论 :心肌缺血 再灌可以诱导心肌的基因表达谱发生改变 ,具有相似表达模式的基因可能具有相似的功能或相似的表达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微阵列 聚类分析 大鼠 心肌缺血 再灌诱导 基因表达谱 C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