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标本病理切片制备规范化处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技师委员会病理技术专家组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病理装备分会标准化部 +7 位作者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病理技术学组 黄培 姚洪田 薛晓伟 高冬玲 丁伟 傅春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7-571,共5页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因活检标本体积小、组织碎,还常因多种因素(如灼烧、挤压等)导致组织变形,这些因素均增大了组织包埋和病理诊断的难度,导致病理报告不能完全反映消化道黏膜病变性质[1-3]。内镜室活检标本...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是诊断消化道病变的重要手段,因活检标本体积小、组织碎,还常因多种因素(如灼烧、挤压等)导致组织变形,这些因素均增大了组织包埋和病理诊断的难度,导致病理报告不能完全反映消化道黏膜病变性质[1-3]。内镜室活检标本取材和病理制片不规范可能导致以下问题的出现[4-6]:内镜活检标本较大,病理报告仅描述为取材表浅;内镜下见较倾向肿瘤性病变或黏膜明显呈萎缩性改变,病理报告仅诊断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内镜黏膜活检 病理技术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家认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 A 型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金富 杨德森 +1 位作者 肖水源 刘遂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53-556,共4页
目的:研究道家认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A 型行为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道家认知疗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及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用单纯的药物治疗,采用A 型行为问卷和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进... 目的:研究道家认知疗法对冠心病患者A 型行为干预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用道家认知疗法进行为期3个月的干预及6个月的随访,对照组用单纯的药物治疗,采用A 型行为问卷和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进行干预前后评价,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研究组干预3月后A 型行为问卷评分由原来的25.8±7.6下降到20.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由原来的28.7±4.4增加到31.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6月后,A 型行为问卷评分无进一步变化(P>0.05),而精神超脱价值观问卷评分进一步增加到32.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两种量表的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问临床疗效比较,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67.8%,X^2=6.18,P<0.05)。结论:道家认知治疗可减少冠心病患者的A 型行为,增加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道家认知治疗 病例对照研究 A型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行为类型与纤溶激活系统的关系 被引量:4
3
作者 朱金富 杨德森 +1 位作者 肖水源 刘遂心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7-239,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方法: 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81名冠心病患者和59名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的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t-PA活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群的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 目的: 研究不同行为类型冠心病患者之间纤溶激活系统的变化。方法: 用A型行为问卷评定81名冠心病患者和59名健康人群,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他们血浆的纤溶激活系统中PAI-1、t-PA活性.结果: 冠心病患者比正常人群的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这种改变在不同行为类型之间比较,A型行为类型比非A型行为类型的冠心病患者PAI-1的活性升高而t-PA活性降低.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中PAI-1活性上升,t-PA活性下降,这一特点还与A型行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行为类型 纤溶激活系统 发色底物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并发肠穿孔1例并文献综述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宪伟 刘曦 +1 位作者 曾镇 李宜雄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7-488,共2页
A 18-year-old male patient’s case was diagnosed as Degos’disease with pathognomonic skin lesions,accompanied by small bowel perforation,and reported here. Skin histopothological test show that the typical wedge-shap... A 18-year-old male patient’s case was diagnosed as Degos’disease with pathognomonic skin lesions,accompanied by small bowel perforation,and reported here. Skin histopothological test show that the typical wedge-shaped necrobiosis and lymphocyte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Vessels showed narrowing and thrombosis,with lymphocyte infiltration. Degos’disease is a systemic necrotizing vasculitis. Skin biopsy can confirm its diagnosis. Severe systemic complication should be prevented. Degos’disease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skin lesion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invol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萎缩性丘疹病 肠穿孔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翦新春 李正本 +2 位作者 郭峰 王承兴 蒋灿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316-318,共3页
目的 :对比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组选发生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15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行MRI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按MRI显示的病变范围不同选择Atte... 目的 :对比Attenborough与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对翼腭窝肿瘤暴露与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组选发生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15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术前行MRI检查确定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按MRI显示的病变范围不同选择Attenborough或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暴露病变区域并切除肿瘤。术后观察功能影响情况。结果 :原发于翼腭窝的肿瘤患者 4例 ,1例采用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3例采用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 ;继发性翼腭窝肿瘤 11例 ,5例源于腮腺深叶的肿瘤均采用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另 6例选用改良Barbosa手术进路。Attenborough手术 6例 ,术后患侧腮腺颌后区明显凹陷 ,5例口干 ,2例患者额纹消失 ,1例患者下唇歪斜。改良Barbosa手术 9例 ,6例患侧颊部凹陷 ,6例患者中 5例行赝复治疗 ;另 3例术后无畸形。术后观察 3个月~ 9年 6个月 ,14例无复发 ,1例术后 2年 2个月复发。结论 :临床应用结果证实Barbosa手术进路应用于翼腭窝肿瘤优于Attenborough手术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tenborough Barbosa手术进路 翼腭窝肿瘤 术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及其受体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超微结构定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为农 彭解英 +2 位作者 徐锡萍 彭隆祥 刘蜀凡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 方法 :将 6例OSF组织一分为二 ,一部分作HE染色 ,作病理分期 ;另一部分采用包埋前染色方法 ,进行透射电镜观察PDGF_BB及其受体在OSF组织中的超微结构定位。结果 :OSF中PDGF_BB及其受体PDGF_Rββ阳性物质主要存在于上皮细胞的线粒体、细胞膜上以及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线粒体和细胞膜上。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β受体 免疫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椎间融合器的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文军 周江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4-375,378,共3页
关键词 腰椎椎间隔合器 临床应用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中的表达和分布 被引量:4
8
作者 韩为农 彭解英 刘蜀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427-1428,I00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形态计量方法观察 30例OSF和 1 0例正常口腔粘膜 (NM)PDGF -BB的定位、分布和含量。结果 :OSF组织中PDGF -BB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有超量表... 目的 :探讨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BB与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形态计量方法观察 30例OSF和 1 0例正常口腔粘膜 (NM)PDGF -BB的定位、分布和含量。结果 :OSF组织中PDGF -BB免疫阳性物质含量有超量表达 ,主要分布于上皮棘细胞、基底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平滑肌细胞的胞浆、胞核内 ;OSF中PDGF -BB相对含量存在差别 ,其中早、中期上皮细胞相对含量显著高于晚期。结论 :PD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血小板原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白斑及鳞癌上皮细胞内皮素1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1 位作者 刘蜀凡 姚志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10-513,共4页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 目的 :探讨内皮素 (ET 1)在口腔癌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和图象分析技术 ,对人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 10例、白斑 (OLK) 9例、鳞状细胞癌 (SCC) 14例及正常口腔粘膜(NOR) 10例的上皮细胞ET 1表达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①ET 1在OSF、OLK、SCC组织中的表达增强 ,阳性颗粒主要位于上皮棘细胞、基底细胞的胞浆胞膜上。ET 1表达阳性率和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②OLK、SCC上皮细胞ET 1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 (P <0 .0 5 )。③OSF上皮细胞ET 1含量显著高于OLK(P <0 .0 5 ) ,与SCC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ET 1含量在口腔癌前病变至癌变过程中可能存在一种量变关系 ,OSF中ET 1过量表达可能提示其上皮细胞的癌变潜能 ,ET 1与OSF、OL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口腔粘膜白斑 口腔粘膜鳞状细胞癌 内皮素1 免疫组织化学 形态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三头肌外侧头神经肌支和血供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斌 邵新中 +3 位作者 郑桓 卢爱东 李淑芹 李康华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88,共3页
目的 :为肱三头肌外侧头的神经肌支移位和游离肌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对肱三头肌外侧头的神经肌支和血管进行详细解剖观测。结果 :外侧头肌支数 2~ 4支 ,一般为 3支。入肌部位位于大圆肌腱下缘 ( 5 .3... 目的 :为肱三头肌外侧头的神经肌支移位和游离肌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3 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对肱三头肌外侧头的神经肌支和血管进行详细解剖观测。结果 :外侧头肌支数 2~ 4支 ,一般为 3支。入肌部位位于大圆肌腱下缘 ( 5 .3 1± 2 .0 1)、( 6.0 6± 1.2 1)、( 5 .96± 1.0 )cm ,横径分别为( 1.4± 0 .5 )、( 1.2± 0 .2 )、( 1.9± 0 .9)mm。肌皮神经肱二头肌平均 2个肌支 ,入肌部位分别在大圆肌下缘以下 ( 4 .2 1± 1.66)和 ( 4 .5 8± 1.3 2 )cm ,横径为 ( 1.4± 0 .6)和 ( 1.2± 0 .8)mm。腋神经入肌部位在大圆肌下缘以上发出。肱三头肌外侧头血供来源于肱深、旋肱后及部分近侧肌支 ,且均与肱深血管有关。结论 :肱三头肌外侧头肌支有足够长度和横径 ,在肌门处可无张力移位至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及部分腋神经肌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三头肌外侧头 神经移位 肌皮瓣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泮和莫达非尼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肝衰竭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海鹏 谭德明 彭仕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8,共5页
目的:研究地西泮、莫达非尼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40只,给予D半乳糖胺(DGalN)和脂多糖(LPS)同时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并于造模前2h,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比较各... 目的:研究地西泮、莫达非尼对小鼠试验性急性肝衰竭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小鼠240只,给予D半乳糖胺(DGalN)和脂多糖(LPS)同时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肝衰竭模型;并于造模前2h,治疗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对照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比较各组小鼠的24h存活率,血清转氨酶水平,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血清TNFα,IL1的水平,肝脏组织中SOD,MDA,GR,1GSH,NO,NOS的水平。结果:地西泮可以提高小鼠存活率,减轻肝脏病变程度,降低血清转氨酶活性及TNFα,IL1的浓度,增加肝脏组织中SOD,GR的活性,降低NOS的活性及MDA,NO的浓度。莫达非尼可加重肝脏病变程度,升高血清转氨酶的活性及TNFα,IL1的浓度,降低肝脏组织中SOD,GR的活性及升高MDA的浓度。结论:地西泮可减轻DGalN/LPS所致的急性肝衰竭,提高小鼠的存活率,莫达非尼可加重小鼠的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泮 莫达非尼 肝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娟 赵谢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52-1355,共4页
本研究探讨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76例CML患者分为初治组、伊马替尼耐药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yn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患者Lyn的表达差异,分析Ly... 本研究探讨Lyn激酶在伊马替尼耐药的慢性髓系性白血病(CML)中的作用。76例CML患者分为初治组、伊马替尼耐药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Lyn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各组患者Lyn的表达差异,分析Lyn与临床特征、BCR/ABL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结果表明,76例CML均表达Lyn;伊马替尼耐药组Lyn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初治组及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P<0.05),初治组和伊马替尼治疗有效组的Lyn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Lyn表达水平与性别、年龄、平均血红蛋白水平、平均血小板计数、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和脾脏大小无明显相关(P>0.05),但与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相关(P<0.05)。Lyn表达与BCR/ABL融合基因定量无明显相关性(P>0.05);10例伊马替尼耐药的CML中,1例患者存在t(6;22)和t(2;9)改变,与Ph染色体共存,其余9例患者仅存在Ph染色体改变。结论:CML患者和正常人骨髓细胞均表达Lyn,Lyn在伊马替尼耐药的CML中表达明显增高,Lyn高表达与CML患者初诊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Lyn激酶 伊马替尼 耐药 BCR ABL 常规染色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和CD147表达及相互关系
13
作者 彭晓晖 祖雄兵 +1 位作者 梁培育 欧善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41-844,共4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MMP-2、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MMP-9)和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CD147)的表达和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及16例正常膀胱黏膜组织MMP-2、MMP-9和CD147的表达情况,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CD147和MMP-2、MMP-9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结果: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MMP-9和CD14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100%、95.8%、95.8%,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均<0.05);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与临床预后无显著相关(P>0.05);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CD147与MMP-2、MMP-9多同时表达,呈现出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84、0.853(P<0.001)。结论:MMP-2、MMP-9、CD147在膀胱移行细胞癌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MMP-2和MMP-9的分泌增加可能与CD147的诱导促进作用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膀胱移行细胞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面部、肩周疼痛为伴发症状的牙折1例报道
14
作者 许春姣 彭解英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3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牙折 头面部疼痛 肩周疼痛 症状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腺瘤bFGF表达、血管形成与侵袭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凌 刘运生 +6 位作者 文路 王陆申 郑长黎 陈五端 袁贤瑞 陈立华 侯庆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FGF )表达、肿瘤血管形成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 3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9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4例正常垂体腺组织中 bFGF的表达,并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 bFGF )表达、肿瘤血管形成在垂体腺瘤侵袭性中的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法(SABC法)检测 39例侵袭性垂体腺瘤、19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4例正常垂体腺组织中 bFGF的表达,并用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8-RA)免疫组化染色来计数垂体腺瘤的血管数量(微血管密度),探讨二者与肿瘤侵袭性的关系. 结果:bFGF的表达、肿瘤血管形成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侵袭性垂体腺瘤bFGF表达水平、血管计数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和正常垂体腺组织,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与正常腺组织间则无显著差异(t=1.469,P>0.05);侵袭性腺瘤中bFGF表达水平与肿瘤微血管数量呈正相关(r=0.361,P<0.05). 结论:bFGF可能通过促血管生成作用刺激垂体腺瘤生长与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侵袭性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胰岛移植模型的系列改进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俊磊 曾怡 +5 位作者 张冬梅 姜松 李幸 戴晓敏 汪晶 宫念樵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5-688,共4页
目的改进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移植方法。方法基于传统小鼠胰岛移植模型,优化胶原酶消化液配方,标准化胰腺组织的消化过程,改用Histopaque 1077作为纯化胰岛的离心介质,改进胰岛制备物输送至肾包膜下的方法;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所获胰岛... 目的改进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移植方法。方法基于传统小鼠胰岛移植模型,优化胶原酶消化液配方,标准化胰腺组织的消化过程,改用Histopaque 1077作为纯化胰岛的离心介质,改进胰岛制备物输送至肾包膜下的方法;相差显微镜下观察所获胰岛的形态,用双硫腙(DTZ)对胰岛进行特异性染色并计算胰岛产量及纯度;采用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染色法观察胰岛活性;制备糖尿病小鼠模型,设计胰岛移植组(10只)及假手术对照组(10只),检验胰岛移植物治疗糖尿病的效果。结果健康胰岛有完整包膜,DTZ染色后呈猩红色,平均每只小鼠可收获(200±30)个胰岛团,终纯度(90±5)%;荧光显微镜下,AO-PI染色后,正常胰岛显示绿色,死亡胰岛显示红色,胰岛存活率为(93±3)%;糖尿病小鼠接受同系胰岛移植后,90%的小鼠逆转糖尿病,对照组小鼠的血糖无改善。结论成功改进胰岛移植模型,简化和标准化小鼠胰岛的分离、纯化及移植过程,有助于该模型成为胰岛移植研究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 分离 纯化 小鼠 胰岛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