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痕量间苯二酚的KBrO_3-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9
1
作者 周毅刚 王玉枝 +2 位作者 宋仁芳 熊劲芳 李庆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82-84,共3页
研究了HCl溶液中KBrO3 -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的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0.6mol/LHCl-4×10-5 mol/LKBrO3-6×10-4 mol/LKBr-6×10-4 mol/LKI溶液中测定间苯二酚 ,其线性范围为0.2~4.0m... 研究了HCl溶液中KBrO3 -KBr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间苯二酚的条件 ,建立了测定痕量间苯二酚的方法。结果表明 ,在0.6mol/LHCl-4×10-5 mol/LKBrO3-6×10-4 mol/LKBr-6×10-4 mol/LKI溶液中测定间苯二酚 ,其线性范围为0.2~4.0mg/L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34×104 L·mol-1 ·cm-1 ,Sandell灵敏度为0.0047μg/cm2。该法用于自制废水中间苯二酚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酸钾 溴化钾 紫外分光光度法 间苯二酚 测定 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竹叶及其水煎剂中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18
2
作者 王微宏 范俊源 周春山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1-292,共2页
关键词 淡竹叶 氨基酸 微量元素 水煎剂 含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醛糖还原酶基因5′调控区的多态性与功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清解 谢平 +3 位作者 谷亚鹏 黄建军 曾卫民 宋惠萍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9-324,共6页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 为了探讨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存在的可引起蛋白质表达发生改变的遗传变异及这些变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 ,应用PCR SSCP分析对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 - 60 9~ + 4 0的DNA片段进行了筛选 .所有变异体均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克隆至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载体(pCATreportervector) ,然后将重组质粒转染HeLa细胞 ,通过检测氯霉素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求出启动子的相对活性 .同时进行凝胶滞留试验与足纹分析以确定DNA与核蛋白的相互作用 .结果显示 ,在 1 45名 2型糖尿病患者及 1 2 3名正常对照的醛糖还原酶基因 5′调控区除野生型外 ,共发现 2种多态性 [C( - 1 0 6)T、C( - 1 2 )G].在正常对照与患者中 ,基因型WT WT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在有视网膜并发症与无视网膜并发症的 2型糖尿病患者中 ,WT C( -1 0 6)T的发生率分别为 35 5%和 1 7 9% ( χ2 =4 0 0 ,P <0 0 5) ,WT C( - 1 2 )G的发生率分别为1 5 5%和 3 3% ( χ2 =3 43,P >0 0 5) .在有并发症的患者中 ,WT C( - 1 2 )G和WT C( - 1 0 6)T两者的总发生率为 42 3% ,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的患者 ( 2 0 0 % ) ( χ2 =6 2 3,P <0 0 2 5) .野生型 ,C( - 1 2 )G和C( - 1 0 6)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醛糖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氯霉素乙酰转移酶报告基因 2型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细胞中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cDNA的克隆 被引量:6
4
作者 顾善兰 唐建华 张晓杰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探讨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 PLD)cDNA的结构及功能 ,应用RT PCR从人骨髓基质细胞中克隆了长约 2 6kb的GPI PLDcDNA ,包含完整阅读框架 ,编码 2 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及 817个氨基酸的成熟肽 .该cDNA与人胰腺GPI PLDcDNA... 为探讨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 PLD)cDNA的结构及功能 ,应用RT PCR从人骨髓基质细胞中克隆了长约 2 6kb的GPI PLDcDNA ,包含完整阅读框架 ,编码 2 3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及 817个氨基酸的成熟肽 .该cDNA与人胰腺GPI PLDcDNA几乎百分之百同源 ,与人肝脏GPI PLDcDNA同源性为 95 %,氨基酸同源性为 94 %,3者对应的结构基因只有 1个 ,位于人类第 6号染色体上 ,基因组序列长约 80kb ,包括 2 5个外显子 .构建克隆的GPI PLD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 ,通过脂质体转染能表达GPI锚定的胎盘型碱性磷酸酶 (PLAP)而无GPI PLD活性的G9细胞 ,同时设立对照组检测GPI PLDcDNA的功能 .结果显示 ,对照组细胞几乎检测不到GPI PLD活性 ,其表达的PLAP主要位于细胞膜上 ;而转染GPI PLDcDNA的G9细胞能检测到较高水平的GPI PLD活性 ,而且大部分酶活性存在于培养液中 ,其表达的PLAP也主要被释放入培养液 .结果证实 ,从人骨髓基质细胞中克隆的GPI PLDcDNA有生物学功能 ,它能释放细胞膜上GPI锚定蛋白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基质细胞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 特异性磷脂酶D CDNA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竞争性RT-PCR法定量检测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晓杰 鲁纯平 +2 位作者 唐建华 顾善兰 禹虹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2-326,共5页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 PLD)基因表达水平的竞争性RT PCR方法 ,以研究GPI PLD与白血病等疾病的关系。方法 :首先用PCR定点诱变法构建GPI PLD的竞争性cDNA模板 ,该模板与靶cDNA具有相同的引物结合区 ... 目的 :建立一种定量检测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GPI PLD)基因表达水平的竞争性RT PCR方法 ,以研究GPI PLD与白血病等疾病的关系。方法 :首先用PCR定点诱变法构建GPI PLD的竞争性cDNA模板 ,该模板与靶cDNA具有相同的引物结合区 ,但在长度上要比靶cDNA少 2 0个碱基。把该竞争性cD NA模板在体外转录出的竞争性RNA作为RT PCR的内标准 ,与白血病细胞株K5 6 2细胞的总RNA在同一体系内进行逆转录和PCR扩增 ,二者的PCR产物因长度不同可经电泳区分开 ,然后对电泳图像进行光密度扫描 ,根据已知的竞争性RNA模板的量计算出GPI PLDmRNA的量 ,从而得到GPI PLD基因的绝对表达量。结果 :构建和制备了长度为 198bp的GPI PLD竞争性RNA模板 ,该模板与靶模板呈明显的竞争性RT PCR反应 ;测得K5 6 2细胞GPI PLD基因的表达水平为每纳克 (44 0± 2 0 )拷贝。结论 :成功地建立了一种定量检测GPI PLD基因表达水平的竞争性RT PCR方法 ,该方法具有灵敏、准确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竞争性RT-PCR法 定量检测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基因 表达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增强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峰 王文龙 +3 位作者 田宗城 刘美莲 谢平 宋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653-1657,共5页
目的 :探讨 17β雌二醇对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的影响和对高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防止作用。方法 :将小鼠肌原细胞分为 6组 ,3组不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后 ,以其中 1组为对照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 目的 :探讨 17β雌二醇对小鼠肌原细胞的胰岛素效应的影响和对高胰岛素诱导的胰岛素抵抗的防止作用。方法 :将小鼠肌原细胞分为 6组 ,3组不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后 ,以其中 1组为对照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mol/L的 17β雌二醇再处理 2 4h。另外 3组加高胰岛素 (5× 10 -7mol/L)预处理 2 4h之后 ,弃培养液 ,用冷的PBS洗涤细胞 3次 ,即为胰岛素抵抗细胞 ,以其中 1组为胰岛素抵抗细胞组 ,另 2组分别用 1nmol/L、10nmol/L的 17β雌二醇再处理 2 4h。对上述 6组细胞进行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能力、糖原合酶 (GS)、磷酸果糖激酶 (PFK)和丙酮酸激酶 (PK)的活性测定。结果 :17β雌二醇可提高小鼠肌原细胞的葡萄糖转运能力 ;提高总糖原合酶活性和糖原合酶的活性 ;还可增强细胞的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原细胞 雌二醇 胰岛素 胰岛素抗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小儿复方苯巴比妥片剂中的4组分 被引量:3
7
作者 文莉 方惠会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3-84,共2页
目的 :建立小儿复方苯巴比妥片剂中 4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不经分离 ,直接测定 4组分的含量。结果 :可同时测定模拟样和复方小儿苯巴比妥片剂试样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各自含量。平均回... 目的 :建立小儿复方苯巴比妥片剂中 4组分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 ,不经分离 ,直接测定 4组分的含量。结果 :可同时测定模拟样和复方小儿苯巴比妥片剂试样中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和苯巴比妥的各自含量。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9.0 % ,98.9% ,99.8%和 10 1%。相对标准偏差 (RSD)分别为 2 .0 % ,2 .0 % ,2 .9%和 2 .2 %。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可靠 ,可用于复方药物质量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测定法 阿斯匹林 非那西丁 咖啡因 苯巴比妥 小儿复方苯巴比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和高胰岛素调节胰岛素受体底物-1,2表达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谢平 刘美莲 +5 位作者 曾卫民 黄建军 陈淑华 卢瑾 徐霞 宋惠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研究雌激素和高浓度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2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将IRS-1,2基因5′调控区克隆至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质粒,转染HeLa细胞,加雌激素(1nmol/L)或高浓度胰岛素(100nmol/L)培养,检测IRS-1,2基因5′调控区相... 目的研究雌激素和高浓度胰岛素对胰岛素受体底物(IRS)-1和-2表达的分子机理。方法将IRS-1,2基因5′调控区克隆至含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质粒,转染HeLa细胞,加雌激素(1nmol/L)或高浓度胰岛素(100nmol/L)培养,检测IRS-1,2基因5′调控区相对转录活性。结果高浓度胰岛素刺激细胞48h,IRS-2基因5′调控区相对转录活性减低,IRS-1无明显差异;雌激素处理显著增加IRS-1,2基因5′调控区的相对转录活性。结论高胰岛素可能通过作用于IRS-2基因5′调控区中胰岛素作用元件,使其转录活性降低。而雌激素则通过作用于IRS-1,2基因5′调控序列,使其转录活性提高,增强其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类 胰岛素 受体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的基因结构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唐建华 顾善兰 +1 位作者 张晓杰 李文凯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5-97,共3页
探讨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 (GPI PLD)的cDNA及其基因组基因的结构。从人骨髓基质细胞克隆出的GPI PLDcDNA中发现 ,它能编码信号肽 ,其编码的酶蛋白成熟肽为 817个氨基酸残基。该GPI PLDcDNA与从人肝组织和胰腺组织克隆到的GP... 探讨人糖基化磷脂酰肌醇特异性磷脂酶D (GPI PLD)的cDNA及其基因组基因的结构。从人骨髓基质细胞克隆出的GPI PLDcDNA中发现 ,它能编码信号肽 ,其编码的酶蛋白成熟肽为 817个氨基酸残基。该GPI PLDcDNA与从人肝组织和胰腺组织克隆到的GPI PLDcDNA的碱基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5 %和 99%。人GPI PLD基因组基因定位于 6p2 2 .1~ 2 2 .3区域 ,包含 2 5个外显子 ,其上游调控区具有启动子 (TATA盒与CAAT盒 )、增强子核心序列 (TGGAAG)及同源转换盒Pit 1/GHF 1结合序列 (TATGCATAA)等顺式作用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糖基化磷脂酰肌醇 磷脂酶D GPI-PLD CDNA 骨髓基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标准溶液配制方法的改进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兰芳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3-194,共2页
本文报道硫化物标准溶液配制的新方法。方法用 Zn(Ac) 2 与 S2 -形成 Zn S胶体 ,OP为分散剂 ,三乙醇胺增加分散效果并控制溶液酸度。
关键词 硫化物 标准溶液 配制方法 环境监测 分析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