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RAPD分子标志方法研究氧化亚铁硫杆菌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贺治国 胡岳华 +3 位作者 胡维新 钟慧 徐兢 朱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9-74,共6页
本文对采自7个不同环境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20个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4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9条DNA条带。通过4个引物的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来源的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44%~... 本文对采自7个不同环境的氧化亚铁硫杆菌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20个引物中筛选出扩增效果较好的4个引物,每个引物能产生1~9条DNA条带。通过4个引物的RAPD分析获得的平均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来源的菌之间的相关系数在44%~8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铁硫杆菌 RAPD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庭湖日本血吸虫疫区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维新 杨榕 +3 位作者 许冰 曾海涛 刘新发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 建立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检测法。方法 参考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遗传标记检测方法 ,对东方田鼠某些同功酶进行活性测定。根据东方田鼠特异DNA序列 ,合成引物 ,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序列分析并进行... 目的 建立东方田鼠生化与分子遗传学标记检测法。方法 参考近交系小鼠、大鼠生化遗传标记检测方法 ,对东方田鼠某些同功酶进行活性测定。根据东方田鼠特异DNA序列 ,合成引物 ,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序列分析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东方田鼠Trf、Es 3和Ce 2三个生化位点呈现遗传多态性 ,而Id1、Mod 1、Car 2、Gpd 1、Gpi 1、Hbb、Es 1七个生化位点无遗传多态性。用合成的特异引物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得到了丰富的多态性资料。对其中的 2 0只东方田鼠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进行多序列比较 ,发现10个等位基因以及 1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位点。结论 初步建立了东方田鼠生化及分子遗传学标记。分子遗传学标记与生化遗传标记相比 ,具有杂合率高、重复性好、易于操作等优点。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生物进化规律积累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 日本血吸虫疫区 东方田鼠 分子遗传学标记 生化遗传标记 抗感染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加重乳腺癌MCF-7细胞DNA损伤促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袁立明 马楠 +6 位作者 曹交欢 文艺 刘向光 周纤纤 匡淑雯 陶晓军 曾赵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_(50);W... 目的顺铂(DDP)为广谱抗癌药物,本研究探讨其对MCF-7乳腺癌细胞DNA损伤的作用,并研究其引起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DDP(0、2、4、6、8、10 mg·L^(-1))处理乳腺癌MCF-7细胞48 h,MTT法检测顺铂对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并计算IC_(50);Western blot检测DNA断裂形成的标志分子γ-H2AX及直接感受DNA双链断裂(DSBs)的分子ATM、细胞凋亡信号分子cleaved caspase-3及凋亡相关的蛋白钙蛋白酶calpain的表达。结果 DDP呈浓度依赖性抑制细胞MCF-7活性,IC_(50)为7.57 mg·L^(-1);与对照组(未采用顺铂处理)相比,顺铂处理组MCF-7细胞内γ-H2AX、ATM、cleaved caspase-3、calpain的表达量增多。结论 DDP可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活性,其机制与促进MCF-7细胞凋亡,诱导DNA双链断裂,上调促凋亡相关蛋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F-7细胞 顺铂 DNA损伤 乳腺癌 增殖 凋亡 I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繁殖的东方田鼠G带核型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俞远京 苏志杰 +2 位作者 丁志刚 马亚东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55-256,共2页
关键词 东方田鼠 系列研究 华中 抗感染 日本血吸虫 染色体核型 细胞遗传学 亚种 核型研究 染色体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燕 范学工 +2 位作者 周建华 李宁 汤立军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58,74,共5页
目的 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2 0例为研究对象 ,非肝癌组织 16例作对照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螺杆菌 16SrRNA基因 (16SrDNA)检测螺杆菌 ,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 目的 探讨螺杆菌感染是否与人类肝癌的发生相关。方法 选取经病理诊断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 2 0例为研究对象 ,非肝癌组织 16例作对照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扩增螺杆菌 16SrRNA基因 (16SrDNA)检测螺杆菌 ,扩增产物经Southern杂交证实 ,并对部分标本的PCR产物进行测序及同源比较。阳性者再扩增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的特异基因 (2 6 -kDa蛋白 )和相关功能基因 (cagA、vacA、glmM、rps4 )来验证是否为该菌。结果  4 0 % (8/ 2 0 )的肝癌组织中发现螺杆菌 16SrD NA存在 ,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大部分亦阳性 (7/ 8) ,而非肝癌组无一例阳性 (P <0 0 1)。所有PCR产物用Southern杂交得到证实。 6例测序及同源比较显示 ,肝癌组织中的螺杆菌 16SrDNA序列与H pylori的 16SrDNA序列有 98 5 %~ 99 0 %的同源性。阳性标本中 2 6 -kDa基因大部分亦阳性 (7/ 8) ,但仅 2例扩增出cagA基因 ,2例扩增出glmM基因 ,一直未扩增出vacA基因和rps4基因。 结论 肝癌患者肝组织中螺杆菌感染率较高 ,它与肝癌的发生可能存在某种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肝组织 螺杆菌感染 诊断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SCF基因5′旁侧-1190~- 853 AT富集区功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聂怡玲 谭文斌 +5 位作者 朱敏 罗赛群 郭小珊 成光杰 胡维新 彭兴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18,共4页
已有的报告基因和EMSA实验研究表明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基因 5′旁侧AT富集区- 1 1 90~ - 853在HeLa和MCF 7细胞中均能增强下游基因转录 ,可能为一个核基质结合区(MAR) ,对人SCF基因的转录发挥调控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该AT富集区... 已有的报告基因和EMSA实验研究表明 ,人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基因 5′旁侧AT富集区- 1 1 90~ - 853在HeLa和MCF 7细胞中均能增强下游基因转录 ,可能为一个核基质结合区(MAR) ,对人SCF基因的转录发挥调控作用 .为进一步研究该AT富集区的功能 ,将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分别克隆入SV40或CMV启动子前后紧接着CAT报告基因 ,瞬时转染Jurkat,HepG2和 3T3细胞 ,检测CAT报告基因的瞬时表达活性 .结果表明 :人SCF基因 5′旁侧- 1 1 90~ - 853AT富集区在Jurkat和HepG2细胞中 ,对分别由SV40和CMV启动子引导的CAT基因表达均有抑制作用 ;但在 3T3细胞中对SV40启动子的转录活性表现出增强作用 ,对CMV启动子的转录活性无明显影响 .这些结果提示 ,人SCF基因 5′旁侧 - 1 1 90~ - 853AT富集区转录调控具有组织细胞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干细胞因子基因 调控元件 启动子 报告基因检测 S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控自杀基因的SCID小鼠乳腺癌基因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曾赵军 胡维新 +2 位作者 陈迁 易伟峰 罗赛群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经强力霉素 (Dox)诱导后 ,丙氧鸟苷 (GCV)对SCID小鼠乳腺癌的调控性治疗作用。方法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RevTRE/HSVtk与pRevTet On共转染乳腺癌细胞MCF 7,接种SCID小鼠成瘤后 ,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GCV及Dox +GCV治... 目的 :探讨经强力霉素 (Dox)诱导后 ,丙氧鸟苷 (GCV)对SCID小鼠乳腺癌的调控性治疗作用。方法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pRevTRE/HSVtk与pRevTet On共转染乳腺癌细胞MCF 7,接种SCID小鼠成瘤后 ,腹腔内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GCV及Dox +GCV治疗 15d。观测肿瘤体积和组织病理改变及用RT PCR分析肿瘤组织有无HSVtk的表达。结果 :乳腺癌SCID小鼠经Dox +GCV治疗 15d后 ,肿瘤体积明显减小 ,生长受抑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HE染色发现治疗组肿瘤有局部坏死 ,炎性细胞浸润。RT PCR结果显示Dox诱导后肿瘤组织HSVtk表达较明显。结论 :在Dox的诱导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T-ON 基因治疗 丙氧鸟苷 GCV 乳腺癌 SCID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植物基因组DNA的分离 被引量:71
8
作者 罗志勇 周钢 +2 位作者 陈湘晖 陆秋恒 胡维新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基因组DNA ,本文通过改良几种已经存在的分离方法 ,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使用该方法从人参、西洋参及三七的新鲜或干燥根组织分离DNA时 ,A2... 为了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基因组DNA ,本文通过改良几种已经存在的分离方法 ,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的分离高质量完整DNA的简便、快速方法。使用该方法从人参、西洋参及三七的新鲜或干燥根组织分离DNA时 ,A2 60 /A2 80 为 1.8左右 ,分子量大小约为 2 1.2kb ,由此所得的DNA可直接用于AFLP分析 ,即用EcoRⅠ /MseⅠ消化DNA后 ,用DNA的限制酶切片段经T4DNA连接酶连接 ,再用巢式PCR扩增 ,构建出可重复的、多态性丰富的人参、西洋参、三七基因组DNAAFLP指纹图谱。结果表明 ,该技术可有效地从富含多酚和多糖的药用植物组织中分离出高质量和高分子量DNA ,此法亦有望用于其它植物DNA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离 高质量DNA 改进 CTAB法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鳞癌10q23微卫星不稳定和杂合性缺失初步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吴颜晖 陈汉春 +2 位作者 刘新发 李新梅 曹燕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6-468,共3页
关键词 食菅癌 PTEN 杂合性缺失 微卫星不稳定性 银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特异DNA片段的克隆及核苷酸序列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榕 胡维新 +1 位作者 朱敏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67-72,共6页
目的 获得东方田鼠的特异DNA序列。方法 Aβ基因使用PCR ,基因克隆 ,斑点杂交 ,DNA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技术。结果 根据小鼠MHCⅡ外显子 2及其两侧序列 ,合成引物并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 ,分别设计内引物... 目的 获得东方田鼠的特异DNA序列。方法 Aβ基因使用PCR ,基因克隆 ,斑点杂交 ,DNA序列分析 ,生物信息学技术。结果 根据小鼠MHCⅡ外显子 2及其两侧序列 ,合成引物并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将PCR产物回收、测序后 ,分别设计内引物扩增东方田鼠基因组DNA ,其中一对引物可得到特异性扩增带 ,将得到的DNA片段插入PGEM Teasy载体 ,进行序列分析。用这对引物扩增人、昆明小鼠、BALB c小鼠及C57BL 6J小鼠基因组DNA ,均无扩增产物。以东方田鼠特异性扩增产物为探针进行斑点杂交 ,除东方田鼠基因组DNA外 ,其他几种动物基因组DNA均为阴性结果。进一步对该DNA片段进行了BLAST同源性搜索和外显子预测 ,在Genbank中没有发现高度同源序列 ,并且找到一个可能的外显子 ,该外显子由 69个氨基酸组成。结论 获得的DNA片段为东方田鼠的特异片段 ,这将为从分子水平深入研究东方田鼠的遗传背景、生物进化规律以及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的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扩增 外显子 DNA片段 斑点杂交 引物 特异性 基因组DNA 动物基因组 生物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组织/器官体外杀日本血吸虫童虫作用 被引量:23
11
作者 申群喜 胡维新 +1 位作者 许冰 彭兴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筛选东方田鼠特异性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组织 器官。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童虫与东方田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液以及不同浓度东方田鼠血清混合培养 ,以昆明小鼠相应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及相... 目的 :筛选东方田鼠特异性杀伤日本血吸虫童虫的组织 器官。方法 :将日本血吸虫童虫与东方田鼠心脏、肝脏、肺脏、肾脏、脾脏和肌肉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液以及不同浓度东方田鼠血清混合培养 ,以昆明小鼠相应的组织 器官匀浆上清及相应浓度的血清做为对照 ,观察其杀童虫效应。结果 :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与昆明小鼠各组织 器官匀浆的杀伤童虫效应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 ;东方田鼠血清较昆明小鼠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0 1) ;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匀浆之间杀伤效应差异亦无显著性 (P >0 .0 5 ) ;东方田鼠血清较东方田鼠各组织 器官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5 ) ;东方田鼠新鲜血清与灭活补体血清的杀伤效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其 4 0 %新鲜血清较2 0 %新鲜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P <0 .0 0 1)。结论 :东方田鼠血清较组织 器官的杀伤效应强 ;也较昆明小鼠血清的杀伤效应强 ,东方田鼠 4 0 %血清浓度较 2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东方田鼠 日本血吸虫童虫 杀伤效应 抗性分子机制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的生长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静 胡维新 +2 位作者 叶茂 何莉芳 张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2-385,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0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法、荧光染色法、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DNA片段化分析等方法研究雷公藤多甙对HL 6 0细胞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降低肿瘤细胞的存活率 ,其半数细胞抑制剂量 (IC50 )为5 .0 μg/ml,阻滞细胞周期于G2 /M期 (P <0 .0 5 )。雷公藤多甙实验组在形态学上可见明显凋亡细胞 ,且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 (P <0 .0 5 ) ,凝胶电泳分析有DNA梯状条带出现。结论 :雷公藤多甙能显著抑制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细胞株HL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急性髓性白血病 细胞株 HL-60细胞 增殖 凋亡细胞 生长抑制 DNA 细胞周期 M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奕武 胡维新 +3 位作者 汤立军 田菁燕 易伟峰 谭达人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1-205,共5页
目的 :研究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cDNA芯片技术对 1 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 (MM)患者和 1 0名正常骨髓的单个核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2 0 4 8条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 6 6条。在MM中 2 37条表达增加 ,3... 目的 :研究MM患者与正常人骨髓基因的差异表达。方法 :应用cDNA芯片技术对 1 0例初诊多发性骨髓 (MM)患者和 1 0名正常骨髓的单个核细胞的mRNA进行检测。结果 :在 2 0 4 8条基因中共发现差异表达基因5 6 6条。在MM中 2 37条表达增加 ,32 9条表达降低。结论 :MM的发生发展涉及多基因的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表达谱 分析 cDNA芯片技术 骨髓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防御素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水平 杨宇 +1 位作者 易伟峰 张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18,共2页
为了获得一种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基因cDNA ,作者采用RT PCR方法 ,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外周血细胞总RNA中扩增得到长度约为 2 80bp的防御素 (Defensin)基因cDNA片段 ,并将该扩增产物克隆到pUCm T载体中 。
关键词 防御素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分子克隆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一个表达上调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汤立军 胡维新 +3 位作者 何莉芳 田菁燕 刘新发 谭达人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0-63,共4页
根据GenBank收录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ARH 77)表达上调ESTAF4 2 5 30 0设计引物 ,运用RT PCR检测了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 4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该EST的表达水平 .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该EST在多种组织中的表达 .进一步利用该EST作探... 根据GenBank收录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ARH 77)表达上调ESTAF4 2 5 30 0设计引物 ,运用RT PCR检测了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 4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该EST的表达水平 .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该EST在多种组织中的表达 .进一步利用该EST作探针 ,筛选ARH 77cDNA文库 ,获得全长cDNA克隆 ,对该序列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该EST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中亦有较高的表达 ,而在正常人骨髓细胞中低表达 .经测序证实 ,该cDNA全长为 4 5 2bp(GenBank收录号 :AF4 87338) .预测其编码一个 5 7个氨基酸的小分子量蛋白质 ,属于与DNA复制有关的解旋酶 引物酶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该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表达上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基因克隆 解旋酶/引物酶基因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与昆明小鼠乳腺癌细胞表面特征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俞远京 周智君 +1 位作者 苏志杰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 通过对封闭群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和昆明小鼠乳腺癌细胞扫描电镜特征的观察 ,旨在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将乳腺癌肿块与经产正常东方田鼠乳腺以及昆明小鼠自发性乳腺癌肿块作常规扫描电镜。结果 正常东方田鼠乳腺的... 目的 通过对封闭群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和昆明小鼠乳腺癌细胞扫描电镜特征的观察 ,旨在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 将乳腺癌肿块与经产正常东方田鼠乳腺以及昆明小鼠自发性乳腺癌肿块作常规扫描电镜。结果 正常东方田鼠乳腺的腺管结构规则 ,可见分散的乳腺细胞 ,乳腺细胞表面有许多皱褶和不规则的小丘状突起 ,状如桑椹 ,无明显可见的微绒毛 ;东方田鼠乳腺癌的腺管结构不规则 ,细胞表面密布微绒毛 ,微绒毛长而不规则 ,末端成松叶状 ;昆明小鼠乳腺癌的组织中散布有大量带有微绒毛的癌细胞 ,其微绒毛特点为密而短 ,末端为圆纯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鼠 昆明小鼠 乳腺癌细胞 表面特征 乳房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策略与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清霞 陈汉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601-1603,共3页
关键词 人类疾病 诊断策略 基因诊断 内分泌疾病 心血管疾病 流行性疾病 法医学鉴定 遗传性疾病 高特异性 基因水平 移植组织 诊断研究 产前诊断 新阶段 基因型 诊断学 灵敏性 广泛性 诊断性 易感性 常见病 多因素 传染性 HL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繁殖的成年东方田鼠消化能力的观察 被引量:8
18
作者 俞远京 苏志杰 +2 位作者 丁志刚 马亚东 彭兴华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了解东方田鼠的消化特征和科学、合理配制其饲料。方法 对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胃肠进行解剖组织学观察 ,以及对三组不同营养水平饲料氨基酸消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东方田鼠的胃可分为前胃和后胃 ,后胃除腺体之外的粘膜... 目的 了解东方田鼠的消化特征和科学、合理配制其饲料。方法 对东方田鼠 (Microtusfortis)胃肠进行解剖组织学观察 ,以及对三组不同营养水平饲料氨基酸消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 东方田鼠的胃可分为前胃和后胃 ,后胃除腺体之外的粘膜为复层扁平上皮组成 ,盲肠特别大、长 ,盲肠与肠道的比值 [盲肠长度 (大肠长度 +小肠长度 +盲肠长度 ) ]为 0 18。盲肠的粘膜层、粘膜下层和肌肉层明显比其他部分的肠壁薄 ;配方Ⅰ氨基酸平均转化率为 6 7 5 6 % ;配方Ⅱ为 5 7 4 8% ;配方Ⅲ为 76 7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氨基酸类 食性 封闭繁殖 成年东方田鼠 消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中的生态自然观
19
作者 刘佳 陈汉春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6期21-22,共2页
诱导分化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 ,它通过促使分化不完全的肿瘤细胞分化成熟 ,使恶性转为良性。临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毒副作用也较低。诱导分化治... 诱导分化是一种治疗白血病的新方法 ,它通过促使分化不完全的肿瘤细胞分化成熟 ,使恶性转为良性。临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三氧化二砷 (As2 O3 )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取得了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毒副作用也较低。诱导分化治疗策略突破了将杀灭肿瘤细胞作为治疗肿瘤的惟一方法的思维局限 ,谋求在与白血病细胞的和谐中获得人类的健康 ,是生态自然观应用于医疗实践的成功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诱导分化 生态自然观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