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组学在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付金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2-700,共9页
应用代谢组学或结合其他组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发现:重金属汞、砷、镉、铬、铅等暴露可引起哺乳动物等多种细胞的能量、脂类、核酸、氨基酸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强致癌物苯并(a)芘暴露可引起浦珠母贝腺体出现能量代谢紊... 应用代谢组学或结合其他组学方法在环境污染物的毒性作用研究中发现:重金属汞、砷、镉、铬、铅等暴露可引起哺乳动物等多种细胞的能量、脂类、核酸、氨基酸等含量发生明显变化;强致癌物苯并(a)芘暴露可引起浦珠母贝腺体出现能量代谢紊乱、细胞损伤、信号转导障碍、氧化应激、渗透性调节障碍等改变;持续性有机物多氯联苯可通过影响斑马鱼氨基酸代谢、DNA与蛋白质的甲基化作用及其生物合成而对斑马鱼胚胎产生毒性作用;内分泌干扰物壬基酚、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双酚基丙烷等暴露可导致金鱼发生能量、脂质、核酸代谢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环境污染物 毒理学 毒作用机制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RNA与肠道菌群失调及与肠道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何丽 周瑶 +1 位作者 孙强 黄瑞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10-815,共6页
近年来,微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肠道菌群失调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miRNA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在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表达水平变... 近年来,微RNA(miRNA)的表达水平变化与肠道菌群失调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研究发现,miRNA和肠道菌群之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在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以及结直肠癌等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miRNA表达水平变化和肠道菌群失调的关系,以及肠道菌群失调与miRNA表达水平变化在肠道疾病中的作用近年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作为肠道疾病诊断、治疗的候选miRNA,为肠道疾病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失调 微RNA 炎症性肠病 肠易激综合征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家族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志鹏 邓利红 +2 位作者 潘雄峰 吴小丽 刘爱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45-453,共9页
目的:准确评价微小RNA-29(miRNA-29)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2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时间起至2018年9月15日miRNA-29的文献... 目的:准确评价微小RNA-29(miRNA-29)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3个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和Web of Science以及2个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Wanfang Data),检索自各数据库建立时间起至2018年9月15日miRNA-29的文献资料,检索词包括miRNA-29(miR-29)、肿瘤、癌、血清、血浆、诊断、tumor、cancer、carcinoma、serum、plasma、diagnosis等,用诊断准确性研究的质量评价-2(QUADAS-2)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控制,用Stata12.0统计学软件计算合并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诊断比值比,采用Meta回归分析及亚组分析探究异质性来源。结果:从1 172篇与肿瘤、miR-29相关的文献中筛选出20篇文献,其合并灵敏度为0.76(95%CI:0.68~0.83),合并特异度为0.83(95%CI:0.74~0.89),合并阳性似然比(PLR)为4.5(95%CI:2.70~7.40),合并阴性似然比(NLR)为0.28(95%CI:0.20~0.41),诊断优势比(DOR)为16(95%CI:7~3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6(95%CI:0.83~0.89)。血浆标本的合并特异度显著高于血清标本(P<0.01)。miR-29对乳腺癌、胰腺癌诊断价值较高(DOR=101.52、11.22),对结直肠癌、非小细胞性肺癌诊断价值较低(DOR=5.05、6.57);miR-29b对恶性肿瘤诊断价值较高(DOR=60.91)。未发现显著性发表偏倚(P>0.05)。结论:miR-29对恶性肿瘤有良好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潜在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9 恶性肿瘤 诊断 肿瘤标志物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易感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光辉 胡建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9-1446,共8页
人类的基因多态性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差异,与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酶系、环氧合酶以及脂氧合酶是人体介导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类,在间接致癌物氧化活化和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引... 人类的基因多态性引起相应基因的表达差异,与人体生理功能和疾病密切相关。细胞色素P450酶系、环氧合酶以及脂氧合酶是人体介导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重要酶类,在间接致癌物氧化活化和药物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可引起酶的表达和活性改变,影响某些致癌物及肿瘤相关内源性物质的代谢转化,从而造成肿瘤易感性差异。研究以上3类氧化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与内、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和肿瘤易感性之间的关系,可为探讨肿瘤的遗传标志和进一步完善肿瘤的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 环氧合酶 脂氧合酶 基因多态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俊海 黄瑞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05-809,共5页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层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望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近年来,有关lnc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lncRNA参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信号通路及通过竞...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转录及转录后等多个层次调控基因的表达,有望为肺纤维化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近年来,有关lncRNA在肺纤维化中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围绕3个方面展开:一是lncRNA参与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相关信号通路及通过竞争性结合微RNA调控EMT进程,二是lncRNA参与调控纤维化炎性-免疫反应进程,三是lncRNA参与调控凋亡过程。本文综述以上机制的研究进展,为探索肺纤维化治疗途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肺纤维化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中的疫情信息采集现状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宗慧莹 宁佩珊 +8 位作者 成佩霞 饶蓁蓁 严俊霞 史静琤 冯湘玲 李杏莉 黄云 虞仁和 胡国清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7-841,847,共6页
目的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8月13日国内118起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的特点,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防控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及官方媒体登载的疫情事件信息,提取各起反弹... 目的分析2020年4月1日至2021年8月13日国内118起COVID-19疫情反弹事件的特点,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央和地方人民政府、政府职能部门和专业防控机构官方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及官方媒体登载的疫情事件信息,提取各起反弹事件的开始/结束时间、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疫情波及地域范围、首例报告感染者人口学信息、接触史/感染史、确诊前14天活动轨迹、首例报告感染者发现方式等数据。结果 118起疫情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引起的疫情扩散,时间持续最短1天,最长52天;其中,51起以有症状感染者为主,累计确诊病例占所有感染者的比例均在90%以上;36起首例报告病例是从医院"应检尽检"重点人群环节发现,112起为非入境人员(94.9%);在首例报告感染者的身份方面,有25起事件的"零号感染者"溯源信息不详(21.2%);在首例报告感染者接触确诊患者或疑似感染源的时间间隔上,78起事件(66.1%)的信息不详。首例报告感染者确诊前14天常去的场所主要有公共场所(64起)、居民生活区(52起)、交通客运站(37起)和医疗卫生机构/药房(30起)。结论我国当前对COVID-19疫情防控信息采集尚存在一些不足,这对"外防输入"防控策略构成了挑战。政府部门应针对这些不足完善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的日常监测,切实做到疫情防控的"早发现、早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疫情反弹 信息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