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鞘内注射吗啡或哌替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傅小云
常业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27-82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鞘内注射药物(吗啡或哌替啶)对减轻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149例剖宫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吗啡组1(n=29),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
目的:观察不同鞘内注射药物(吗啡或哌替啶)对减轻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149例剖宫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吗啡组1(n=29),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0.1mg吗啡;吗啡组2(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0.2mg吗啡;哌替啶组1(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5mg哌替啶;哌替啶组2(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10mg哌替啶。观察记录寒战发生率、寒战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吗啡组1、2和哌替啶组1、2的寒战发生率、寒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鞘内注入哌替啶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的寒战反应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寒战反应
鞘内注射
吗啡
哌替啶
腰-硬联合麻醉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口服可乐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其量效关系
被引量:
14
2
作者
罗和国
常业恬
+2 位作者
蔡宏伟
赵黎丽
邹定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目的观察可乐定在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作用、优点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可乐定组(0.075 mg)、可乐定组(0.15 mg)和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记录气腹时间、手术...
目的观察可乐定在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作用、优点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可乐定组(0.075 mg)、可乐定组(0.15 mg)和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记录气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程度;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拔管后,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从PACU回到病房1 h后的患者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小剂量可乐定组、可乐定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低血压;可乐定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小剂量可乐定组和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可乐定组和小剂量可乐定组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比对照组所需的量要少,三组OAAS评分则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可乐定(0.15 mg)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能减轻术后疼痛,但不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不延长患者的清醒时间;小剂量可乐定则仅能减轻一定程度的术后疼痛,但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可乐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量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8
3
作者
金丽艳
徐军美
+2 位作者
贺志飚
刘流
陈艳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21-922,共2页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乌司他丁(Uti)干预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随后腹腔注射100kU/kgUti;ALI组(B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2ml/kg,随后腹腔注射10ml/kg生...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乌司他丁(Uti)干预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随后腹腔注射100kU/kgUti;ALI组(B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2ml/kg,随后腹腔注射10ml/kg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经尾静脉注射0.2ml/kg生理盐水,随后腹腔注射10ml/kg生理盐水。注药后4h测呼吸频率(RR)和发绀动物数。取右下肺组织比较病理改变以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取左全肺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三组大鼠RR、发绀动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E染色:A组、B组均有典型肺损伤改变,但A组肺组织改变较B组减轻,C组肺结构正常。肺组织HO-1表达:A、B、C组逐组减弱,染色分数A组较B、C组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通过降低ALI大鼠肺组织中过高的NO和iNOS含量并增加HO-1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红素氧化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丙泊酚对止血带诱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丽艳
贺志飚
+2 位作者
阮文燕
徐军美
陈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5-677,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30例下肢需止血带术患者随机均分为Pro组和Iso组。Pro组采用丙泊酚TCI维持麻醉,Iso组则吸入异氟醚维持...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30例下肢需止血带术患者随机均分为Pro组和Iso组。Pro组采用丙泊酚TCI维持麻醉,Iso组则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术前(缺血前T0)、放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术后1d(T4)五个时点抽股静脉血测定血浆CEC和vWF含量。结果两组血浆CEC和vWF含量在T1~T4时均显著高于T0时(P<0.05)。两组T1~T4血浆CEC和vW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TCI可减少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CEC和vWF的含量,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原位部分肝移植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的探讨
5
作者
何荣芝
黄焕森
+1 位作者
罗刚健
常业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03-1504,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猪原位部分肝移植的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方法:将28只猪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喉镜插管法,B组用喉镜加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声门暴露的程度和一次插管的成功率;14只受体猪分为...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猪原位部分肝移植的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方法:将28只猪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喉镜插管法,B组用喉镜加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声门暴露的程度和一次插管的成功率;14只受体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猪术中用正常的输液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性输液的方法,计算两组猪在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输液的量以及总的输液量,观察猪各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以及术后两组猪肺部情况和术后存活率。结果:B组猪声门暴露的程度明显优于A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也高于A组;对照组在无肝前期、新肝期以及整个手术中的输液量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在无肝期则少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肝前期、新肝期的中心静脉压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无肝期两组中心静脉压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有2例术中死亡,3例24h内死于重度肺水肿,2例存活至1周。实验组1例术中死亡,1例24h内死于肺水肿,5例存活至1周。结论:视可尼喉镜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并减少反复插管的次数;术中适当限制输液可以减少术后猪肺水肿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猪
插管法
气管内
液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鞘内注射吗啡或哌替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
5
1
作者
傅小云
常业恬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麻醉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5期827-828,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不同鞘内注射药物(吗啡或哌替啶)对减轻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149例剖宫产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吗啡组1(n=29),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0.1mg吗啡;吗啡组2(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0.2mg吗啡;哌替啶组1(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5mg哌替啶;哌替啶组2(n=30),蛛网膜下腔穿刺成功后给予8~10mg0.75%布比卡因,再注入10mg哌替啶。观察记录寒战发生率、寒战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吗啡组1、2和哌替啶组1、2的寒战发生率、寒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鞘内注入哌替啶对预防腰-硬联合麻醉的寒战反应有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麻醉
寒战反应
鞘内注射
吗啡
哌替啶
腰-硬联合麻醉
预防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R971.2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口服可乐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其量效关系
被引量:
14
2
作者
罗和国
常业恬
蔡宏伟
赵黎丽
邹定全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01-203,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可乐定在防止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中的作用、优点及量效关系。方法选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可乐定组(0.075 mg)、可乐定组(0.15 mg)和对照组,每组40例。监测患者围术期血压的变化;记录气腹时间、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术后有无恶心呕吐及程度;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拔管后,离开麻醉后恢复室(PACU),从PACU回到病房1 h后的患者醒觉程度评分(OAAS)。结果小剂量可乐定组、可乐定组和对照组在围术期均未出现低血压;可乐定组与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小剂量可乐定组和对照组相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且可乐定组和小剂量可乐定组术后镇痛所需的芬太尼的量比对照组所需的量要少,三组OAAS评分则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可乐定(0.15 mg)可有效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能减轻术后疼痛,但不引起血液动力学的明显改变,不延长患者的清醒时间;小剂量可乐定则仅能减轻一定程度的术后疼痛,但不能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可乐定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量效关系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8
3
作者
金丽艳
徐军美
贺志飚
刘流
陈艳平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21-92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油酸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均分为三组。乌司他丁(Uti)干预组(A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随后腹腔注射100kU/kgUti;ALI组(B组),经尾静脉注射油酸0.2ml/kg,随后腹腔注射10ml/kg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C组),经尾静脉注射0.2ml/kg生理盐水,随后腹腔注射10ml/kg生理盐水。注药后4h测呼吸频率(RR)和发绀动物数。取右下肺组织比较病理改变以及血红素氧化酶-1(HO-1)的表达。取左全肺组织测定一氧化氮(NO)、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含量。结果三组大鼠RR、发绀动物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组织HE染色:A组、B组均有典型肺损伤改变,但A组肺组织改变较B组减轻,C组肺结构正常。肺组织HO-1表达:A、B、C组逐组减弱,染色分数A组较B、C组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ti通过降低ALI大鼠肺组织中过高的NO和iNOS含量并增加HO-1的表达而发挥保护作用。
关键词
乌司他丁
急性肺损伤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血红素氧化酶-1
分类号
R96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丙泊酚对止血带诱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金丽艳
贺志飚
阮文燕
徐军美
陈芳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麻醉科
出处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75-677,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对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CEC)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方法30例下肢需止血带术患者随机均分为Pro组和Iso组。Pro组采用丙泊酚TCI维持麻醉,Iso组则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分别于术前(缺血前T0)、放气后30min(T1)、60min(T2)、90min(T3)、术后1d(T4)五个时点抽股静脉血测定血浆CEC和vWF含量。结果两组血浆CEC和vWF含量在T1~T4时均显著高于T0时(P<0.05)。两组T1~T4血浆CEC和vW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TCI可减少止血带引起的下肢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CEC和vWF的含量,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关键词
丙泊酚
循环内皮细胞
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
Keywords
Propofol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
yon Willebrand factor
分类号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原位部分肝移植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的探讨
5
作者
何荣芝
黄焕森
罗刚健
常业恬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麻醉科
广州医学
院
第
二
附属医
院
麻醉
科
中山
大学
附属三
院
麻醉
科
出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503-1504,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如何完善猪原位部分肝移植的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方法:将28只猪分为A、B两组,A组用传统的喉镜插管法,B组用喉镜加可视可塑型硬光纤喉镜(视可尼喉镜)行气管插管,比较两组声门暴露的程度和一次插管的成功率;14只受体猪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猪术中用正常的输液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性输液的方法,计算两组猪在无肝前期、无肝期和新肝期输液的量以及总的输液量,观察猪各期中心静脉压的变化以及术后两组猪肺部情况和术后存活率。结果:B组猪声门暴露的程度明显优于A组,一次插管的成功率也高于A组;对照组在无肝前期、新肝期以及整个手术中的输液量明显多于实验组,两组有显著差别(P<0.05),在无肝期则少于实验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肝前期、新肝期的中心静脉压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无肝期两组中心静脉压无显著差别(P>0.05)。对照组有2例术中死亡,3例24h内死于重度肺水肿,2例存活至1周。实验组1例术中死亡,1例24h内死于肺水肿,5例存活至1周。结论:视可尼喉镜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并减少反复插管的次数;术中适当限制输液可以减少术后猪肺水肿的发生率。
关键词
肝移植
猪
插管法
气管内
液体管理
分类号
R657.3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14 [医药卫生—麻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鞘内注射吗啡或哌替啶预防腰-硬联合麻醉寒战反应的效果观察
傅小云
常业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口服可乐定预防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及其量效关系
罗和国
常业恬
蔡宏伟
赵黎丽
邹定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金丽艳
徐军美
贺志飚
刘流
陈艳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丙泊酚对止血带诱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金丽艳
贺志飚
阮文燕
徐军美
陈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猪原位部分肝移植气管插管和术中液体管理的探讨
何荣芝
黄焕森
罗刚健
常业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