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病房医护沟通现状及需求匹配策略研究
1
作者 唐莉 李乐之 +3 位作者 杨凤 黄容 王花芹 李金秀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2-1417,共6页
目的: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调查ICU医护沟通实践现状并分析需求匹配策略,为促进医护沟通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5所医院的435名ICU医护人员医护沟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对5所医院ICU的6名医生及11名护士,进... 目的:采用混合性研究方法,调查ICU医护沟通实践现状并分析需求匹配策略,为促进医护沟通实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5所医院的435名ICU医护人员医护沟通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目的抽样法对5所医院ICU的6名医生及11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医护沟通评价总分为(73.46±11.38)分;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沟通的开放性、沟通的准确性、理解能力、沟通培训经历是医护沟通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访谈结果显示医护沟通需求匹配策略主题包括3个:能力需求匹配策略(加强技能培训、强化认知);机会需求匹配策略(建设组织文化、营造沟通环境);内部动机匹配策略(激发职业获得感)。结论:ICU医护沟通实践存在提升空间。管理者可从能力、机会及动机三方面入手,通过加强医护沟通能力及专业培训,优化组织文化及沟通环境,提升医护人员职业获得感和专业价值感,促进ICU医护沟通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沟通 重症监护病房 医护人员 混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谷宜 吴晨方 +6 位作者 张权 余波 吕建磊 张思也 伍国宝 吴莹 钟燕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到2020年3月15日所有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治疗的COVID-19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 目的:探讨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重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7日到2020年3月15日所有在长沙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治疗的COVID-19老年患者的基本情况、基础疾病、症状、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住院时间、病毒排出时间、病死率等;比较分析老年与中青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老年COVID-19患者发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纳入的230例COVID-19成人患者中,青年患者34例(14.8%),中年患者136例(59.1%),老年患者60例(26.1%)。在60例老年患者中,男23例(38.3%),女37例(61.7%),年龄中位数为66岁;常见的症状为发热(66.7%)、咳嗽(50.0%)、乏力(41.7%);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明显升高;重症比例为31.7%,住院时间中位数为18.5 d;病毒排出时间中位数为21 d;病死率为1.7%。与中青年组相比,老年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冠心病的比例更高,气促更为多见,肺炎和重症比例更高(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均P<0.05),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水平更高(均P<0.05)。与非重症相比,COVID-19老年重症患者住院时间和病毒排出时间明显延长(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减少(P<0.05),CRP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升高(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COVID-19老年患者是否发展为重症与淋巴细胞百分比,CRP和AST水平显著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与CRP水平显著相关(OR=1.041,P=0.013)。ROC曲线发现CRP诊断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曲线下面积为0.851。结论:COVID-19老年患者的重症比例高于中青年,CRP水平对COVID-19老年患者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老年 C反应蛋白 重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调控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抑制骨肉瘤的增殖和迁移
3
作者 欧阳湛波 朱海宏 +4 位作者 刘忠越 涂超 屈健 鲁琼 徐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1-552,共12页
目的: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可能跟骨肉瘤进程息息相关,姜黄素对骨肉瘤等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在体内外对骨肉瘤的影响,并研究姜黄素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LIM衰老细胞抗原样结构域1(LIM and senesce... 目的: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可能跟骨肉瘤进程息息相关,姜黄素对骨肉瘤等肿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姜黄素在体内外对骨肉瘤的影响,并研究姜黄素是否可以通过抑制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LIM衰老细胞抗原样结构域1(LIM and senescent cell antigen-like-containing domain 1,LIMS1)、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含无菌α基序结构域蛋白4A(sterile alpha motif domain containing4A,SAMD4A)的表达来抑制骨肉瘤的进展。方法:用5~50μmol/L姜黄素分别处理人骨肉瘤细胞系(MG63细胞或U2OS细胞)24、48和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分别用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或姜黄素(2.5、5.0μmol/L)孵育细胞7 d,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测定体外细胞增殖能力。用含DMSO或姜黄素(10、15μmol/L)处理细胞后,采用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实验评价细胞的迁移能力,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eal-time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LIMS1、SPARC、SAMD4A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建立骨肉瘤荷瘤裸鼠模型,用姜黄素灌胃14 d后评估姜黄素在体内对骨肉瘤体积和重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12对骨肉瘤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IMS1、SPARC、SAMD4A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分别处理细胞24、48和72 h后,细胞活力均显著下降。与DMSO组相比,2.5μmol/L姜黄素组和5.0μmol/L姜黄素组细胞克隆形成率均明显下降(均P<0.01)。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表明:与DMSO组比较,10μmol/L姜黄素组和15μmol/L姜黄素组细胞迁移率均明显下降,除10μmol/L姜黄素组24 h的U2OS细胞迁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表明:与DMSO组比较,10μmol/L姜黄素组和15μmol/L姜黄素组的迁移细胞数均明显减少(均P<0.001)。荷瘤小鼠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组肿瘤质量减轻(P<0.01),体积显著缩小(P<0.001)。与DMSO组比较,10μmol/L姜黄素组和15μmol/L姜黄素组细胞中LIMS1、SPARC和SAMD4A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调(均P<0.05);10μmol/L姜黄素组U2OS细胞中LIMS1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SO组(P<0.05)。与癌旁组织相比,骨肉瘤组织中SPARC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但LIMS1、SAMD4A的m RNA表达水平与癌旁组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姜黄素在体内外抑制骨肉瘤的增殖、迁移等进程,这可能与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LIMS1的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姜黄素 超级增强子相关基因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多重耐药菌肺部感染患者入院24小时内红细胞分布宽度与30天内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欧阳娜 王花芹 +1 位作者 王敏 吴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ICU收治的MDRO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肺部感染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某院ICU收治的MDRO肺部感染患者,根据患者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红细胞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D-二聚体(D-dimer)、降钙素原(PCT)、超敏肌钙蛋白(TNTsh)、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血清学指标。采用单因素t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学指标与MDRO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关联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RDW对MDRO肺部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共纳入275例MDRO肺部感染病例;年龄22~99岁;预后良好组181例(65.8%),预后不良组94例(34.2%)。预后不良组PCT、D-dimer、RDW-CV、RDW-SD、TNTsh、NT-proBNP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DW-CV[OR=19.011,95%CI(5.247~68.882),P<0.05]、RDW-SD[OR=13.693,95%CI(3.820~49.087),P<0.05]增高为MDRO肺部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关联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RDW-CV、RDW-SD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896,最佳截断值为14.45%、49.60%。结论本研究提示RDW值与MDRO肺部感染患者的疾病结局密切相关,有望成为其预后的评估指标之一,实现提前干预和风险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分布宽度 多重耐药菌 肺部感染 预后 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ASH理念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管理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60
5
作者 赵先美 叶曼 +1 位作者 李知音 李乐之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3-537,共5页
目的:分析eCASH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某院的90例机械通气需镇静镇痛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干预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静镇痛管理,干预组按照eCASH理念实施镇静镇... 目的:分析eCASH理念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某院的90例机械通气需镇静镇痛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45例,干预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静镇痛管理,干预组按照eCASH理念实施镇静镇痛管理。结果:干预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3.685,P=0.001);ICU住院天数较对照组减少(t=-3.397,P=0.001);一次性成功拔管率高于对照组(χ2=4.731,P=0.030);在院死亡/放弃治疗率低于对照组(χ2=5.404,P=0.020)。结论:eCASH理念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管理,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恢复,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ASH理念 重症监护室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和ET-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欧阳琳 彭佑铭 +2 位作者 伍国宝 许向青 何智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方法检测19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与11例对照组髂内动脉的血管壁病理改变与钙化程度,检测PAI-1,t-PA和ET-1在血管壁的表达情况;其中病例组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组(11人)和40岁以下组(8人),对照组均为40岁以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液透析时间、血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结果:M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髂内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钙化程度增加(P<0.05);在MHD患者不同年龄组间比较,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值、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血管壁中膜厚度与年龄、血压呈正相关(P<0.01);PAI-1,t-PA,ET-1在MHD患者髂内动脉管壁中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上调(P<0.05);PAI-1和ET-1在40岁以上组较40岁以下组的表达上调(P<0.05),t-PA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1或ET-1的表达与年龄或血压呈正相关;t-PA的表达与年龄、血压无相关性(P>0.05)。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液透析时间与血管壁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钙化程度、PAI-1、t-PA以及ET-1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MHD患者存在动脉硬化;40岁以上的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40岁以下者更为严重;且随着血压的增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2)PAI-1和ET-1的异常表达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t-PA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作用不明显。3)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判断。4)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可能不是加速动脉硬化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内皮素-1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一项扎根理论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现红 申艳 +2 位作者 咸亚静 潘思 周婧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2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 目的:研究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的建构路径及其影响要素,为开展干预研究和实践指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7名低年资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harmaz建构主义扎根理论的范式收集和分析资料。结果:建构了低年资护士护理专业韧性发展模型——松树模型(Pine Tree Model,PTM),阐释了护士专业韧性的发展实质是其专业成长的过程,共有4个可以相互转化的发展路径:高水平韧性-事业型、中高水平韧性-职业型、中低水平韧性-工作型和低水平韧性-离职型,以及影响护理专业韧性的5个主题和16个副主题因素。结论:护理专业韧性的发展是一个分层级、动态变化的过程,受到个体特质、专业特质、人际关系、机构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本研究为护理专业韧性测评工具的发展提供了概念框架,同时也为医院提升低年资护士专业韧性水平和专业坚守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年资护士 护理专业韧性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HDAC5对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组蛋白修饰异常的干预及其治疗作用
8
作者 欧阳琳 王燕飞 +2 位作者 刘玲娇 彭佑铭 侯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用,探讨HDAC5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将NOD鼠分为3组,在12周龄时分别于尾静脉注射si RNA-HDAC5,si RNA-Control或生理盐水,于18,24和30周龄取样本检测,以血糖仪检测各组NOD鼠血糖,ELISA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清细胞因子IL-1,IL-6,IL-18和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NOD鼠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OD鼠脾脏CD4+T细胞HDAC5蛋白水平。结果:与未干预对照组相比,HDAC5干预组小鼠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血清IL-1,IL-6,IL-18及TNF-α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脾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明显降低。结论:阻断NOD鼠的HDAC5表达能减缓糖尿病鼠肾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 细胞因子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脓毒症感染肺损伤大鼠PKR信号及免疫功能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杨 伍国宝 钟燕军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3期975-979,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感染肺损伤大鼠PKR信号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5)、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LI组,n=5)和姜黄素组(curcumin组,n=5)。后两组建立脓毒症感染肺损伤模型,第1组仅做分离盲肠远端处...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脓毒症感染肺损伤大鼠PKR信号及免疫功能影响。方法:将SPF级SD大鼠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n=5)、急性肺损伤模型组(ALI组,n=5)和姜黄素组(curcumin组,n=5)。后两组建立脓毒症感染肺损伤模型,第1组仅做分离盲肠远端处理,后采用生理盐水注射腹部,ALI组和curcumin组建模后分别采用0.1的DMSO(1 mL/1 kg)和200 mg的姜黄素腹腔注射。采用苏木精观察病理,多试剂盒检测炎症、氧化应激指标变化,F-800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免疫功能,免疫印迹检测PKR蛋白。结果:Sham组大鼠肺气泡结构清晰,间质无炎症浸润;ALI组:肺气泡结构紊乱,腔内出血,出现大量炎症,间质改变;curcumin组与ALI组相比炎症浸润减轻,间质宽度改善,肺组织损伤好转;ALI组TNF-α、IL-1β及IL-6水平低于Sham组(P<0.05),curcumin组低于ALI组(P<0.05);ALI组免疫功能细胞水平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cumin组上述因子水平与AL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MDA、SOD、GSH-Px、CAT水平与Sha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rcumin组上述因子水平与AL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肺组织中PKR蛋白水平低于Sham组,curcumin组PKR蛋白水平高于ALI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能够提高脓毒症感染ALI大鼠免疫功能,减少模型大鼠血清炎症表达,可能与提高PKR蛋白水平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姜黄素 PKR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医护人员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认知与态度调查 被引量:4
10
作者 关玉珠 孟萌 +3 位作者 刘义婷 唐莉 杨丽 李乐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的认知与态度,为丰富ICU查房形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7名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仅70人(18.6%)同意家属参与查房;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为医...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的认知与态度,为丰富ICU查房形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长沙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77名ICU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仅70人(18.6%)同意家属参与查房;为患者提供情感支持、为医护人员提供重要的病史和家庭信息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的主要益处,延长查房时间、减少治疗和护理患者的时间是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的主要弊端。不同学历、科室以及所在ICU实施不同探视形式的医护人员对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态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ICU医护人员对在ICU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支持率不高,受其学历、ICU类型及ICU探视形式的影响。是否在国内ICU中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还需要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医护人员 以家庭为中心的查房 认知 态度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MO化缺失对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谷宜 杨飞 +3 位作者 高甜甜 吴迪凌 黄佳 李金秀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321,共8页
目的:探讨类小泛素化修饰(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缺失对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C特异性的泛素结合酶9(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9,UBC9)缺陷(UBC9^Δ... 目的:探讨类小泛素化修饰(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SUMO)缺失对脓毒症小鼠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功能的影响及其在脓毒症中的作用。方法:建立DC特异性的泛素结合酶9(ubiquitin-conjugating enzyme 9,UBC9)缺陷(UBC9^ΔDC)小鼠和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的阑尾结扎穿孔(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脓毒症模型。计算并比较小鼠的7 d病死率;检测CLP术后24 h血液、肝和脾的细菌负荷;采用ELISA法检测CLP术后48 h小鼠血浆和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培养上清液中IL-1β,IL-6,IL-18和TNF-α水平以及小鼠脾单个核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4和IFN-γ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LP术后48 h脾DC表面分子MHC Ⅱ,CD54和CD80的表达和脾单个核细胞中Th1,Th2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CLP术后,与WT脓毒症小鼠相比,UBC9^ΔDC脓毒症小鼠7 d病死率增加(P<0.05),血液(P<0.01)、肝(P<0.01)和脾(P<0.05)的细菌负荷增加;血浆和BMDC培养上清液中IL-1β和IL-18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DC的数量、表面分子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脾Th2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Th1/Th2比值下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4及IFN-γ水平均有升高且IFN-γ/IL-4比值显著下调(均P<0.05)。结论:SUMO化缺失可能通过DC调控炎症因子释放,异常活化T细胞,从而导致脓毒症小鼠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树突状细胞 类泛素化修饰 泛素结合酶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药物预防、诊断、治疗与出院管理循证临床实践指南(更新版) 被引量:16
12
作者 靳英辉 詹庆元 +59 位作者 彭志勇 任学群 尹训涛 蔡林 袁玉峰 岳冀蓉 张笑春 杨启文 纪建光 夏剑 李一荣 周福祥 高亚东 余追 徐峰 涂明利 谭力铭 杨旻 陈芳 张晓菊 曾玫 朱渝 刘新灿 杨简 赵东赤 丁玉峰 侯宁 汪付兵 陈昊 张永刚 李玮 陈文 施月仙 杨秀芝 王学军 钟燕军 赵明娟 李柄辉 马琳璐 訾豪 王娜 王云云 余绍福 李路遥 黄桥 翁鸿 任相颖 罗丽莎 范曼如 黄笛 薛竑飏 余临心 高锦萍 邓通 曾宪涛 李宏军 程真顺 姚晓梅 王行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03-1031,共29页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造成数以千万人感染及数十万患者死亡。基于研究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是诊治COVID-19的有力武器。在疫情早期阶段,该团队制定并发布...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导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暴发以来迅速在全球蔓延,造成数以千万人感染及数十万患者死亡。基于研究证据的临床实践指南是诊治COVID-19的有力武器。在疫情早期阶段,该团队制定并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的肺炎诊疗快速建议指南(标准版)》。疫情暴发后大量相关临床研究陆续开展并发表,新的证据可能会改变以前的推荐意见,更新指南的时机已经成熟。因此,该团队成立了由临床专家和方法学家组成的工作组,通过咨询一线临床专家提出并确定了与COVID-19管理相关的29个临床问题。通过系统检索有关COVID-19预防及诊疗的直接证据,使用GRADE方法评估证据质量并制订推荐意见,最终形成34条建议,其中6条强推荐,14条弱推荐,3条弱不推荐,11条为基于共识的建议;共涵盖4个方面,分别为药物预防,诊断(包括临床表现、RT-PCR检测、呼吸道标本、IgM和IgG抗体检测、CT检查、胸部X线片及无症状感染的CT特征),治疗方法[包括洛匹那韦-利托那韦、阿比朵尔、法匹拉韦、干扰素、瑞德西韦、抗病毒药的组合、羟氯喹/氯喹、白介素-6抑制剂、白介素-1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清肺排毒汤、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康复者血浆、肺移植、有创或无创通气、体外膜肺氧合支持(ECMO)]以及出院管理(包括复阳患者管理及出院标准)。此外,还制订了针对推荐意见的指南实施工具流程图,以期有力支持医护人员对COVID-19患者的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性疾病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