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中地区儿科住院患者抗-M意外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1
作者 田冬冬 赵鼎 +4 位作者 李巍 王勇军 胡红兵 杨源青 李正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分析华中地区0-14岁儿科住院患者中抗-M意外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家医疗机构30049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患儿... 目的:分析华中地区0-14岁儿科住院患者中抗-M意外抗体的阳性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8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武汉儿童医院和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家医疗机构30049例住院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对患儿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型鉴定和意外抗体筛查,对意外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用谱细胞进行鉴定以明确抗体特异性。分析抗-M抗体在不同性别、年龄、血型、疾病类型和有无输血史患儿中及不同地区间患儿中的分布和差异性。结果:30049例住院患者中,意外抗体阳性率为0.91%(273/30049),其中抗-M抗体的阳性率为0.44%(131/30049)。抗-M抗体在0-<1个月新生儿组中阳性率为0.10%(5/4881),且均为来自于母亲的Ig G类抗体;1个月-<1岁组阳性率为0.23%(7/3108),其中1-6个月患者未检出抗-M抗体;1-4岁组、5-9岁组、10-14岁组阳性率分别为0.87%(88/10064)、0.38%(27/7190)和0.08%(4/4806);1-4岁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01),5-9岁组与0-<1个月组及10-14岁组的阳性率也有统计学差异(P<0.001)。抗-M抗体在ABO血型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A型血0.32%(30/9482)、B型血0.70%(58/8293)、O型血0.32%(31/9595)、AB型血0.45%(12/2679);B型血患者抗-M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A型血、O型血患者(P<0.05)。湖南、湖北和河南3个地区抗-M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0.18%、0.32%和0.71%,河南地区阳性率明显高于湖南和湖北(P<0.05),其分布具有明显的南北地域差异性。不同性别、疾病类型及有无输血史患儿之间抗-M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抗-M抗体在华中地区0-14岁儿科住院患者中的分布规律,对研究中国儿童群体红细胞血型意外抗体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 意外抗体 抗-M抗体 MNS血型 输血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瘦素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勇军 余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5,共4页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瘦素水平,为阐明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设POCS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中内脂素、脂联素、瘦素水平,为阐明PCOS的发病机制提供基础。方法:设POCS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assay,ELISA)和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RIA),检测73例PCOS患者组以及75例年龄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脂联素、瘦素、性激素水平以及内分泌代谢指标。结果:PCOS组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睾酮(testosterone,T)、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以及泌乳素(prolactin,PR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而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01)。PCOS组血清的内脂素和瘦素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COS组内脂素和瘦素分别为(95.30±31.90)和(11.10±3.87)μg/L,健康对照组分别为(73.20±20.30)和(7.21±2.47)μg/L,均P〈0.001],而脂联素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COS组为(4.21±1.17)mg/L,健康对照组为(6.39±1.53)mg/L,P〈0.001]。PCOS纽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脂联素呈负相关(分别为r=-0.452和-0.378,均P〈0.01),而两组内脂素水平与瘦素、HOMA-IR呈正相关(r=0.379~0.556,均P〈0.01)。在控制BMI影响后,PCOS组血清内脂素水平与HOMA-IR呈正相关(r=0.462,P〈0.01)。结论:PCOS患者存在高内脂素、高瘦素和低脂联素水平,且内脂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内脂素 脂联素 瘦素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AS-STING通路在代谢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丁慧晴 周玉莹 +1 位作者 印旨意 台适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86-1097,共12页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是糖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功能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的临床常见综合征,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是糖脂代谢紊乱与心血管功能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联的临床常见综合征,但具体发病机制不清。环磷酸鸟苷−腺苷酸合成酶(cyclic guanosine monophosphate-adenosine monophosphate synthase,cGAS)-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TING)信号通路通过识别双链DNA激活固有免疫。代谢性危险因素引起线粒体DNA、核DNA在细胞质中的浓度上升以及内质网应激,驱动cGAS-STING通路激活,从而触发反复无菌性免疫炎症反应、细胞自噬水平上调、细胞衰老及细胞凋亡,最终表现为心血管不良结局的发生与发展。因此,靶向干预cGAS-STING信号通路或将成为治疗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崭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合成酶-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 自噬 衰老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2020年临床分离维氏气单胞菌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衎 杨源青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分析10年间维氏气单胞菌引起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20年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结果共收集50例非重复维氏气单胞菌感... 目的分析10年间维氏气单胞菌引起住院患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2020年感染维氏气单胞菌的住院患者病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临床分离菌株耐药情况。结果共收集50例非重复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科室分布以普外科为主,标本来源以胆汁为主。最常见的基础疾病是恶性肿瘤、肝胆结石和肝硬化。26例(52.0%)患者存在维氏气单胞菌和其他细菌的合并感染,以大肠埃希菌最常见。感染相关死亡率达18.0%,血流感染是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引起死亡的重要风险因素(P=0.044)。维氏气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96.0%)、美罗培南(96.0%)、氯霉素(98.0%)和阿米卡星(100%)均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的住院患者并不少见,一旦确定为维氏气单胞菌感染,应及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抗菌药物,警惕维氏气单胞菌侵袭入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氏气单胞菌 肝胆疾病 血流感染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相关基因livin及cyclin B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5
作者 王勇军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l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和cyclin B1在57例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ivin和cyclin B1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Livi... 目的:探讨l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ivin和cyclin B1在57例乳腺癌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livin和cyclin B1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Livin和cyclin B1蛋白在乳腺癌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2%(44/57)和68.4%(39/57),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性(γ=0.701,P<0.001);L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未见显著相关性,cyclin B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而与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Livin和cyclin B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其可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cyclin B1和淋巴结转移的密切关系表明它的高表达可能反映患者较差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周期素B1 LIV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