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测序揭示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朱越星 陈超 +8 位作者 徐晔 范玉玺 郑新国 罗秋琳 汤周琦 张和栋 李腾芳 彭龙开 代贺龙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89-798,共10页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方法将BALB/c小鼠的心脏移植到C57BL/6J小鼠腹腔内,术后5 d(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提取并流式分选心脏移植物中的CD45+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以心脏移植物中的DC和B细胞的亚... 目的探讨心脏移植物中树突状细胞(DC)和B细胞的抗原提呈特性。方法将BALB/c小鼠的心脏移植到C57BL/6J小鼠腹腔内,术后5 d(急性排斥反应早期)提取并流式分选心脏移植物中的CD45+细胞,进行单细胞RNA测序。以心脏移植物中的DC和B细胞的亚群为主要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流式细胞术,研究其在心脏移植后变化趋势、抗原提呈能力及其与T细胞之间的胞间通讯情况。采用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差异分析佐证细胞亚群特异性功能和细胞亚群注释可信度。结果生发中心样B细胞(GC-L B)是急性排斥反应期心脏移植物中增幅最大、比例高达87%的B细胞亚群,经典DC(cDC)2是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期间唯一大量增多的DC亚群,占44%,是心脏移植后与T细胞的胞间通讯中占据最高通讯强度的DC亚群;单核样DC(moDC)与记忆性B细胞(MBC)是未心脏移植中T细胞输入信号的主要发出者,而在心脏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期中,转变为cDC2与GC-L B;其中MBC与GC-L B分别是心脏移植前后的主要T细胞输入信号来源。结论在未移植心脏和移植心脏指向T细胞的胞间通讯中,与DC相比,B细胞均占据更高的通讯数量和权重,推测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早期,B细胞的抗原提呈活动比DC更加活跃,强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抗原提呈 B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细胞测序 急性排斥反应 细胞通讯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肾移植模型:3种创新术式
2
作者 汤周琦 冯晨 +7 位作者 李亚光 李腾芳 张和栋 曾颖祺 彭龙开 谢续标 彭风华 代贺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35,共16页
目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难以掌握,本研究拟改良并探索新型小鼠肾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腹部缝合法原位肾移植模型、腹部套管法原位肾移植模型和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共57对供受... 目的:小鼠肾移植模型手术难度大,成功率低,难以掌握,本研究拟改良并探索新型小鼠肾移植模型,为移植免疫基础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分别建立小鼠腹部缝合法原位肾移植模型、腹部套管法原位肾移植模型和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共57对供受体。供受体采用BALB/c小鼠或C57BL/6小鼠;供受体均选用8~12周龄、体重20~25 g的雄性无特定病原级小鼠。总结和比较3种模型的技术特点和手术时间、并发症、病理学检查等术后早期指标。结果:成功建立3种不同手术方式的小鼠肾移植模型。3组小鼠供肾热缺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04),腹部缝合组的供体手术总时间与腹部套管组和颈部套管组比较最短[(18.3±3.6)min vs(26.2±4.7)min和(22.8±2.5)min;均P<0.0001]。冷缺血时间比较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部套管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缝合组分别为(88.8±6.7)、(60.8±4.1)及(43.3±5.0)min。受体由于吻合方式不同,颈部套管用时最短[(17.6±2.7)min],腹部套管用时最长[(38.8±5.4)min]。受体的总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腹部缝合组、颈部套管组及腹部套管组分别为(44.0±6.9)、(64.1±5.2)及(80.0±6.0)min。在并发症发生方面,32只腹部缝合组中6只发生术中出血,其中1只因为动脉内膜损伤出血,5只为血管开放后出血;6只小鼠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坏死以及肾盂积水;2只小鼠术后发生腹腔感染。腹部套管组未发生术中出血,但6只出现动脉轻度狭窄,5只静脉狭窄,4只动脉损伤,4只动脉血栓,2只输尿管并发症,没有小鼠在术后发生感染。在颈部套管组中,13只小鼠均未发生术中出血、动脉内膜损伤、动脉/静脉狭窄以及血栓,5只发生输尿管并发症,包括输尿管坏死和感染,是颈部套管组最主要的并发症。3组小鼠在移植后7 d肾功能保持稳定;苏木精-伊红和过碘酸希夫染色显示3种手术方式的移植物在急性排斥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3种术式均能成功建立小鼠肾移植模型,在近期移植物生存期和排斥反应方面未见明显差别。改良后的腹部缝合法以及腹部套管法在研究应用中各有优势,首创的小鼠颈部套管法异位肾移植模型的制备相对简单、小鼠创伤较小,可为异种移植、二次移植及局部淋巴引流探索等研究提供更多选择,但供肾摘取难度大,输尿管感染发生率高,远期存活还需更多模型验证。本研究为不同研究需求下选择小鼠肾移植模型的类型提供了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肾移植 套管法 缝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肾移植应急管理策略 被引量:2
3
作者 方春华 王丽萍 +3 位作者 聂曼华 刘亚杰 黄金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目的:总结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肾脏移植科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应急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在肾脏移植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居家的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等待肾移... 目的:总结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肾脏移植科应对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的应急管理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29日在肾脏移植科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居家的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等待肾移植患者逐一进行电话或微信随访、线上宣教,对前来就诊的肾移植术后受者进行COVID-19排查。为保障医务人员和受者安全,降低COVID-19传播风险,制定详细的应对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肾移植门诊的防控管理、肾移植病房的防控管理、等待肾移植患者的管理、肾移植手术的管理、医护人员自身防护、肾移植术后受者随访的管理6个方面。结果:47例住院肾移植受者(包括在此期间刚完成肾移植手术的20例受者)、2577例肾移植术后随访受者、1689例等待肾移植患者以及794例门诊复查的肾移植受者,无1例发生COVID-19。结论:通过严格执行积极主动的防控措施,避免了疫情期间肾移植术前、术中、术后COVID-19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肺炎 肾移植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尸体供肾结石对肾移植短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谭亮 宋磊 +5 位作者 谢益欣 彭龙开 蓝恭斌 张和栋 蒋宏毅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17-1226,共10页
目的:移植供肾短缺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获得肾移植机会的最主要障碍,而目前打破这种障碍的策略主要为扩大供肾来源和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肾脏。全球肾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影响了约10%的成年人,其中也包括... 目的:移植供肾短缺是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获得肾移植机会的最主要障碍,而目前打破这种障碍的策略主要为扩大供肾来源和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肾脏。全球肾结石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且影响了约10%的成年人,其中也包括移植肾供者。然而,目前关于利用患有肾结石的尸体器官供者肾进行移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尸体器官供者的结石供肾被用于移植的安全性及其对肾移植短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6年至2020年期间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完成尸体器官捐献且年龄至少10岁的520名供者,以及在同一医院接受这些供者供肾移植且为单肾移植的945名成年受者。根据器官捐献前是否存在结石将供者分为无肾结石(D^(-))组和肾结石(D^(+))组;根据供者和供肾是否存在结石将受者分为供者/供肾无结石(D^(-)K^(-))组、供肾无结石/供者肾结石(D^(+)K^(-))组和供者结石/供肾结石(D^(+)K^(+))组。回顾性分析这些供者和受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资料。比较不同供者组之间的移植肾弃用情况;比较不同受者组之间术后1年移植肾和受者生存率、移植肾功能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520名供者中,9.6%(50名)的供者在器官捐献前患有肾结石。总共获取1040个肾脏,总的供肾弃用率为4.4%(46/1040),而D^(+)组的供肾弃用率约为7%。在D^(+)组供者中,12%的供者肾存在被弃用的现象,比例显著高于D^(-)组(5.1%,P<0.05)。受者的总体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为7.5%(71/945),而D^(-)K^(-)组、D^(+)K^(-)组及D^(+)K^(+)组之间的DGF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vs 6.5%vs 8.2%,P>0.05)。在移植肾和受者1年生存率方面,8名受者发生移植肾失功,19名受者发生移植肾带功能死亡,D^(-)K^(-)组、D^(+)K^(-)组及D^(+)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与D^(-)K^(-)组相比,术后1年时D^(+)K^(+)组受者的血肌酐水平明显偏高[(139.2±62.46)μmol/L vs(117.19±51.22)μmol/L,P<1218 Short-term outcome of kidney transplantation from deceased donors with nephrolithiasis TAN Liang,et al©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Medical Science).All rights reserved.0.05],而估计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偏低[(56.67±23.31)mL/(min·1.73 m^(−2))vs(66.86±21.90)mL/(min·1.73 m^(−2)),P<0.05]。0.4%(4/945)的受者在术后1年内发生移植肾或移植输尿管结石,接受D^(+)组供肾移植受者的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接受D^(-)组供肾移植的受者(2.2%vs 0.2%,P<0.05);在术后1年时,接受D^(+)组供肾移植的受者和接受D^(-)组供肾移植的受者之间尿路感染和输尿管狭窄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过严格评估,来自患有肾结石尸体器官供者的肾脏可被安全用于肾移植,并且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短期效果。然而,供者患有肾结石会增加供肾被弃用的风险,在降低移植肾功能的同时也增加了受者发生泌尿系结石的风险。此外,对于患有肾结石尸体器官供者供肾移植的长期疗效需要长期随访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尸体器官供者 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例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
5
作者 汤周琦 李腾芳 +7 位作者 冯晨 彭龙开 谢续标 彭风华 蓝恭斌 余少杰 王彧 代贺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7-1025,共9页
目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之一,肾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探讨IgA肾病肾移植围手术期及中远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目的:免疫球蛋白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最常见的肾病类型之一,肾移植手术是终末期肾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分析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疗效,探讨IgA肾病肾移植围手术期及中远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实施的所有81例成人IgA肾病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受者年龄(34.1±9.9)岁,其中男性47例(58.0%),体重指数为(20.8±3.2)kg/m2,人白细胞抗原错配数为(3.5±1.2)个。总结受者肾移植手术后第1、5、7天以及出院时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及每日24 h尿量情况,综合评估其移植肾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估随访第6、12、24、36、48个月的eGFR、尿蛋白、尿隐血等指标。结果:随访(25.7±15.8)个月。围手术期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51例(62.9%)患者属于移植物功能立即恢复,16例(19.8%)患者属于移植物功能缓慢恢复,两者占总数的82.7%;14例患者出现了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占17.3%。共发生19例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急性排斥反应9例、尿瘘5例、双下肢血管血栓1例、淋巴瘘4例。随访第6、12、24、36及48个月的eGFR分别为(65.3±22.9)、(67.6±23.0)、(64.3±21.8)、(65.9±24.7)及(68.7±31.2)mL/(min·1.73 m2)。中长期随访eGFR均保持较高水平,最长随访至56个月,eGFR波动仍较小;末次随访尿蛋白阳性率与尿隐血阳性率较低。移植肾IgAN复发4例,占总患者的4.94%,未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3例患者因重症肺炎、排斥反应、移植肾结石出现移植肾失功能,总体移植肾存活率达95%以上,随访至2022年1月所有患者存活率100%。结论:成人IgAN肾病肾移植近期效果显著,受者受益明显,中远期效果良好,IgAN复发率较低,且很少引起严重肾功能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肾移植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排斥反应受者血常规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罗帅宇 聂曼华 +7 位作者 宋磊 谢益欣 钟明达 谭书波 安荣 李潘 谭亮 谢续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5,共9页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 目的:排斥反应一直是限制移植肾存活的最重要因素。移植肾病理活检是排斥反应诊断的金标准,但因其局限性并不能作为常规监测手段。近来,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已成为评估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在肾移植领域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有待探究;此外,常规检验参数的新开发利用也是探索肾移植疾病诊断策略和预测模型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结合血常规,探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与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 cell-mediated rejection,TCMR)和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BMR)的相关性及其协助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至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154例肾移植受者的基本资料以及临床资料。根据排斥反应是否发生及其类型分为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比较3组的基本资料,并将TCMR组和ABMR组排斥反应治疗前的移植肾功能、血常规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数据与稳定组进行比较。结果: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移植肾来源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ABMR组的肾移植术后时间显著长于稳定组(P<0.001)和TCMR组(P<0.05)。在移植肾功能方面,ABMR组的血肌酐值均高于稳定组和TCMR组(均P<0.01),并且TCMR组也高于稳定组(P<0.01);TCMR组和ABMR组的尿素氮均显著高于稳定组(均P<0.01),而TCMR组和ABMR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R组和ABMR组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均低于稳定组(均P<0.01)。在血常规方面:ABMR组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高于稳定组(均P<0.05),ABMR组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高于稳定组(P<0.05);TCMR组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和ABMR组(均P<0.05);TCMR组和ABMR组的嗜碱性粒细胞比例和数量、淋巴细胞比例和数量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的单核细胞比例和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淋巴细胞亚群方面:TCMR组和ABMR组的CD45+细胞和T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TCMR组的CD4+T细胞数、NK细胞数和B细胞数均低于稳定组(均P<0.05);稳定组、TCMR组和ABMR组在T细胞比例、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和数量、CD4+/CD8+T细胞比值、NK细胞比例、B细胞比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排斥反应的发生导致移植肾功能受损,同时会伴有肾移植受者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的特征性变化。TCMR和ABMR发生时血常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部分指标改变特点的不同可能有助于预测和诊断排斥反应以及二者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血常规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diating role of inner strength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被引量:1
7
作者 WANG Liping FANG Chunhua +3 位作者 NIE Manhua ZHU Li LIU Sai LI Haiya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971,共11页
Objective:Compared with long-term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the ideal treatment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significantly extending patient life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Kidney tra... Objective:Compared with long-term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kidney transplantation is the ideal treatment for 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significantly extending patient life and improving quality of life.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need to adhere to lifelong immunosuppressive medication regimens,but their medication adherence is generally poor compared with other organ transplant recipients.Medication adhere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yet related studies are limited.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of medication adherence,inner strength,and medication literacy in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3 factors,and explore the mediating role of inner strength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onducted from March to October 2023 involving 421 patients aged≥18 years who visited kidney transplantation outpatient clinics at 4 tertiary hospitals in Hunan Province.The inner strength,medication literacy,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of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Inner Strength Scale(ISS),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edication Literacy Assessment in Spanish and English(MedLitRxSE),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8(C-MMAS-8),respectively.Univariat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demographic and clinical data on medication adherence.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edication literacy,medication adherence,and inner strength.Significant variables from univariate and correlation analyses were further analyzed using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and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ner strength was explored.Results:Among the 421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408 were valid,with an effective rate of 96.91%.The scores of C-MMAS-8,MedLitRxSE,and ISS were 6.64±1.16,100.63±14.67,and 8.47±4.03,respectively.Among the 408 patients,only 86(21.08%)patients had a high level of medication adherence,whereas 230(56.37%)patients had a medium level of medication adherence,and 92(22.55%)patients had poor medication adherence.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age,marital status,education levels,years since their kidney transplant operation,number of hospitalizations after the kidney transplant,and adverse drug reaction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medication adherence(all P<0.05).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inner strength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medication literacy(r=0.183,P<0.001)and medication adherence(r=0.201,P<0.001).Additionally,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medication adherence and medication literacy(r=0.236,P<0.001).Inner strength accounted for 13.22%of the total effect in the mediating role between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Conclusion:The level of medication adherence among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needs improvement,and targeted intervention measures are essential.Inner strength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medication adherence in these patients.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should focus on enhancing medication literacy and supporting patients’inner strength to improve medication adh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ner strength medication literacy medication adherence kidney transplant patien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b通过抑制SOX4调节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 被引量:8
8
作者 钟明达 江芬 +2 位作者 宋磊 聂曼华 蓝恭斌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7-415,共9页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虽然研究表明miR-133b可调控膀胱癌的发生,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性别决定基因-区域转录因子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transcriptim factor 4,SOX4)在肿瘤的... 目的: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但其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虽然研究表明miR-133b可调控膀胱癌的发生,但其机制尚未明确。性别决定基因-区域转录因子4(sex determining region Y-box transcriptim factor 4,SOX4)在肿瘤的发生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在膀胱癌中miR-133b与SOX4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miR-133b和SOX4的表达情况及其对膀胱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的调控作用,并探讨在调节膀胱癌细胞生物特性过程中miR-133b与SOX4的相互关系。方法:获取2015年1至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手术切除的10例患者的膀胱癌及邻近癌旁组织标本,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膀胱癌组织、癌旁组织、膀胱癌细胞系及正常膀胱上皮细胞中miR-133b的mRNA表达水平和SOX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利用数据库TargetScan预测SOX4与miR-133b的相关性。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为载体,将miR-133b模拟物、抑制物或SOX4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转染至T24细胞。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高表达miR-133b对T24细胞表达SOX4的影响。体外培养T24细胞14 d,计数培养克隆数并计算克隆形成率。使用CCK-8试剂盒检测T2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0、12、24、48、72、96 h)的增殖情况。应用Transwell检测T24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与癌旁组织和正常膀胱上皮细胞比较,膀胱癌组织和膀胱癌细胞系均低表达miR-133b、高表达SOX4,并且miR-133b mRNA与SOX4蛋白质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84)。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SOX4存在miR-133b结合位点,miR-133b模拟物转染可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内SOX4的表达。MiR-133b模拟物或shRNA-SOX4转染均能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体外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相对于转染miR-133b抑制物,miR-133b抑制物和shRNA-SOX4共转染能够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结论:MiR-133b和SOX4均能参与调控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并且miR-133b可以通过抑制SOX4的表达从而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miR-133b 性别决定基因-区域转录因子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