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17细胞与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周乐天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2-436,共5页
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Th17的分化及分泌的IL-17A(IL-17)主要受TGF-β,IL-6,IL-23和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调控。IL-17A调节前炎症因子和趋... Th17细胞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种不同于Th1和Th2细胞的Th细胞亚群,它具有独立的分化和调节机制。Th17的分化及分泌的IL-17A(IL-17)主要受TGF-β,IL-6,IL-23和孤儿核受体(orphan nuclear receptor,RORγt)调控。IL-17A调节前炎症因子和趋化因子,并介导中性粒细胞的招募。Th17细胞参与多种肾小球疾病的发病过程。特异性针对Th17细胞或IL-17A的治疗可能成为治疗肾小球肾炎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 IL-17A 肾小球肾炎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在肾脏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2
作者 许向青 彭佑铭 +2 位作者 刘映红 夏运成 姜文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0,共1页
关键词 石蜡切片 冷冻切片 免疫荧光 肾疾病/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尿素、肌酐、尿酸水平在慢性肾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夏运成 彭灿辉 +4 位作者 周志芳 成平 孙林 彭佑铭 肖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71-1176,共6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CKD)患者唾液中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无创、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健康人群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唾液和血清,用全自动生化...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和慢性肾病(CKD)患者唾液中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水平的变化和临床意义,为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种无创、快捷、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方法:收集健康人群和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唾液和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血清和唾液Urea,Cr,UA含量,计算血清与唾液Urea,Cr,UA的相关系数,比较不同时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浓度的变化,用ROC曲线分析唾液Urea,Cr,UA在诊断不同时期CKD患者时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健康人群和CKD组血清与唾液Urea,Cr,UA含量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18,0.932,0.840和0.984,0.971,0.920);CKD患者唾液Urea,Cr,UA显著高于健康人群组(P<0.05);中晚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均明显高于健康人群组和早期CKD组(P<0.05);晚期CKD患者唾液Urea,Cr,UA明显高于中期CKD患者组(P<0.05);唾液Urea,Cr,UA对整体CKD患者的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8,0.897,0.848,ROC曲线显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0.806,0.776,0.704和0.968,0.989,0.871。结论:健康人群和CKD患者唾液与血清中Urea,Cr,UA浓度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唾液Urea,Cr,UA浓度能反映CKD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程度,可以用来检测CKD患者的肾功能情况,并可用于中晚期CKD病人的诊断,是一种简便、无创、快捷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尿素 肌酐 尿酸 慢性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1例成人肾活检患者临床与病理构成对比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向青 夏运成 +3 位作者 刘映红 彭佑铭 姜文玲 李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3-735,共3页
关键词 肾活检 临床表现 肾病综合征 病理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RNA-HDAC5对非肥胖型糖尿病鼠组蛋白修饰异常的干预及其治疗作用
5
作者 欧阳琳 王燕飞 +2 位作者 刘玲娇 彭佑铭 侯粲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4-470,共7页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 目的:通过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 RNA)干预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鼠脾CD4+T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histone deactylase 5,HDAC5)的表达,检测免疫、炎症及肾功能相关指标,评估si RNAHDAC5对NOD鼠的治疗作用,探讨HDAC5与糖尿病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将NOD鼠分为3组,在12周龄时分别于尾静脉注射si RNA-HDAC5,si RNA-Control或生理盐水,于18,24和30周龄取样本检测,以血糖仪检测各组NOD鼠血糖,ELISA检测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清细胞因子IL-1,IL-6,IL-18和TNF-α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NOD鼠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转录水平,Western印迹检测NOD鼠脾脏CD4+T细胞HDAC5蛋白水平。结果:与未干预对照组相比,HDAC5干预组小鼠血糖和尿白蛋白排泄率均显著降低,血清IL-1,IL-6,IL-18及TNF-α细胞因子水平下降,脾CD4+T细胞CD11a,CCR5以及CX3CR1明显降低。结论:阻断NOD鼠的HDAC5表达能减缓糖尿病鼠肾损伤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5 细胞因子 尿白蛋白/尿肌酐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1和ET-1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欧阳琳 彭佑铭 +2 位作者 伍国宝 许向青 何智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8-467,共10页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 目的:探讨纤溶成分中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与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动脉硬化病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与图像分析方法检测19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与11例对照组髂内动脉的血管壁病理改变与钙化程度,检测PAI-1,t-PA和ET-1在血管壁的表达情况;其中病例组按年龄分为40岁以上组(11人)和40岁以下组(8人),对照组均为40岁以下。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血液透析时间、血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等。结果:MH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髂内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钙化程度增加(P<0.05);在MHD患者不同年龄组间比较,40岁以上组比40岁以下组动脉血管壁中膜厚度增加,中膜厚度/内径值、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均增大(P<0.05));血管壁中膜厚度与年龄、血压呈正相关(P<0.01);PAI-1,t-PA,ET-1在MHD患者髂内动脉管壁中较正常对照组的表达上调(P<0.05);PAI-1和ET-1在40岁以上组较40岁以下组的表达上调(P<0.05),t-PA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AI-1或ET-1的表达与年龄或血压呈正相关;t-PA的表达与年龄、血压无相关性(P>0.05)。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血液透析时间与血管壁中膜厚度、中膜厚度/内径、中膜面积/内腔面积值、钙化程度、PAI-1、t-PA以及ET-1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MHD患者存在动脉硬化;40岁以上的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40岁以下者更为严重;且随着血压的增高,动脉硬化程度加重。2)PAI-1和ET-1的异常表达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起重要作用,t-PA在MHD患者动脉硬化进程中作用不明显。3)PAI-1或ET-1的表达与中膜厚度或钙化程度呈正相关,提示二者可能有助于临床上对MHD患者动脉硬化程度的判断。4)血液透析治疗时间可能不是加速动脉硬化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内皮素-1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脉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容量评估新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勰家 袁芳 刘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9-766,共8页
容量超负荷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普遍存在,与心血管并发症、住院率、住院费用和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是与预后相关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容量状态的新技术包括血容量监测、肺部超声检查、生物电阻抗、血流校正时间等,... 容量超负荷在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中普遍存在,与心血管并发症、住院率、住院费用和病死率升高密切相关,是与预后相关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评估容量状态的新技术包括血容量监测、肺部超声检查、生物电阻抗、血流校正时间等,可为临床医生评估HD患者容量状态提供更客观、高效的手段,有利于帮助患者达到理想的容量平衡状态并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容量评估 血容量监测 肺部超声 生物电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MODS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建文 彭佑铭 +1 位作者 刘伏友 张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4-536,539,共4页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因子(TF)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1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无肝素CRRT治疗,另一组给予普...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过程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组织因子(TF)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方法:16例MOD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无肝素CRRT治疗,另一组给予普通肝素抗凝的CRRT治疗。观察患者行CRRT治疗8h过程中的变化,在治疗0min、15min、1h、2h、8h时分别留取血样5mL。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TNF-α、IL-1β水平。观察CRRT治疗不同时间点血清对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蛋白水平的影响,RT-PCR法检测TF及PAI-1mRNA水平的表达。结果:MODS患者血清可明显增加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TF及PAI-1的分泌,经CRRT治疗后,患者血清对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的影响逐步减小。无肝素组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蛋白水平与相应干预血清TNFα水平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939(P<0.05);肝素组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水平与相应干预血清TNFα水平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ODS患者血清促进内皮细胞分泌TF及PAI-1,内皮细胞功能明显异常,可能与炎症介质有关。CRRT治疗可清除血液中激活/损伤内皮细胞的成分,改善患者内皮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罗玉梅 姜文玲 +1 位作者 许丹焰 姜德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1-685,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阳性率的影响,为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重构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吡格列酮组(n=61),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降胆固醇、降糖等基础治... 目的:通过观察吡格列酮干预对代谢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阳性率的影响,为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动脉重构寻找新的方法。方法:将代谢综合征患者分为对照组(n=60)和吡格列酮组(n=61),所有患者均给予降压、降胆固醇、降糖等基础治疗,吡格列酮组加用吡格列酮(15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维生素C)干预24周。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2组患者干预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斑块阳性率,用日本日立7600-020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分析比较干预后吡格列酮组和对照组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阳性率及各血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吡格列酮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水平降低(P<0.05),其他生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格列酮干预可改善代谢综合征组患者颈动脉重构,较基础治疗更显著地抑制其斑块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重构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海涛 彭佑铭 +4 位作者 刘虹 戴崇文 段绍斌 刘伏友 张广森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 目的 :通过对慢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 ,了解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对慢性血液透析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1 1例慢性血液透析患者 ,分别于透析前后 1 0min采取血样 ,另选 30例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 ,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 ,肝素抗凝 ,于 30min内低温离心 7min(70 0g) ,分离血浆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①慢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前为 (2 9.5 3± 1 3.5 9) μmol/L及透后为 (2 1 .30± 1 0 .81 ) μmol/L ,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 3.5 4±4 .4 9) μmol/L(P <0 .0 1 ) ;②慢性血液透析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①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高于正常人 ;②血液透析 (聚砜膜F7透析器 )可以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 ,对同型半胱氨酸有清除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血液透析 血浆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检测及其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国勇 贺理宇 +6 位作者 石艳 易法云 肖国球 杨青 佘建 徐海琴 龙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3682-368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检测对于诊断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03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 PAR)水平检测对于诊断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价值。方法选取常德市职业技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103例肾病综合征(NS)患者,包括34例原发性膜性肾病(MN)患者(MN组)、30例原发性FSGS患者(FSGS组)、26例原发性微小病变型肾病(MCD)患者(MCD组)和13例Ig A肾病患者(Ig AN组)。检测4组患者血清中su PAR水平,并分析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su PAR诊断FSGS、MN、MC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4组患者性别构成、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肌酸酐、24 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年龄、肾小球滤过率(GFR)、su PA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患者GFR低于MN组、MCD组和Ig AN组,MN组患者GFR低于MCD组和Ig AN组(P<0.05);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高于MN组、MCD组和Ig AN组(P<0.05);MN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MCD组和Ig AN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SGS组患者血清su PAR水平与年龄和肌酸酐呈正相关(P<0.05),与GFR呈负相关(P<0.05);血清su PAR水平与性别、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无直线相关性(P>0.05)。su PAR诊断FSGS的AUC为0.723〔95%CI(0.702,0.769)〕,而su PAR诊断MCD和MN的AUC分别为0.455〔95%CI(0.382,0.486)〕和0.493〔95%CI(0.425,0.538)〕。su PAR诊断FSGS的临界值为3 542 ng/L,其灵敏度为79%,特异度为78%。结论血清su PAR水平>3 542 ng/L对FSGS的诊断具有较大指导意义,su PAR有望成为辅助诊断FSGS的血清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局灶节段性 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 肾病 脂性 肾小球肾炎 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