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魏瑾莹 黄瑶 +7 位作者 袁曙光 陈晓君 符晓 李峥 李瑛 孙林 刘虹 朱雪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μmol/L vs 179.62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P<0.001),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更轻。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较C3独立沉积组血清肌酐值更高(235.30μmol/L vs 106.70μmol/L,P=0.004),24 h尿蛋白值更高(4025.62 mg vs 1981.11 mg,P=0.037)。PIGN组的预后好于N-PIGN组(P=0.049),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好于C3复合沉积组(P=0.017),C3G组的预后好于N-C3G(P=0.018)。结论: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涵盖多种病理类型,诊断C3G前需先排除PIGN,但对于非典型PIGN患者仍需要警惕C3G叠加或者相互转化;此外,荧光显微镜下经典补体C1q的沉积可能提示肾预后不良,应加强相关诊治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 C3肾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47例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分期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虹 彭佑铭 +4 位作者 李娟 刘映红 成梅初 袁芳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99-510,共12页
目的:慢性肾脏病(CKD)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本研究调查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CKD患者的分期情况及病因、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6年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收住的3 547例CKD... 目的:慢性肾脏病(CKD)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本研究调查了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CKD患者的分期情况及病因、年龄、性别等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到2008年12月6年间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收住的3 547例CKD3期及以上的第一次住院患者(≥14岁)的资料,参照NKF-K/DOQI指南的标准来定义CKD,按照简化的MDRD公式求eGFR[eGFR=186.3×血肌肝(SCr)-1.154×年龄-0.203×0.742(女性)mL/min.1.73 m2]。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号、病因及功能诊断、病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红蛋白、尿量、肾功能、血白蛋白、肾脏B超、治疗方式等项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是导致CKD的主要病因,分别占55.20%,14.55%和11.78%。6年间的病因构成无明显差异(P>0.05)。但病因构成中慢性肾小球肾炎比例有所下降,而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比例有所上升。(2)CKD3期到5期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1.59%,23.03%和65.38%。41~60岁的患者占CKD的39.24%,大于60岁的患者占CKD的36.88%。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年龄常见于21~40和41~60岁年龄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年龄较轻,21~40岁占48.35%。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患者年龄较大,95%以上见于40岁以上患者。(3)梗阻性肾病、痛风性肾病多发于男性,而狼疮性肾炎以女性多见。(4)大多数CKD患者伴贫血(94.28%)和高血压(56.91%),且随CKD病程进展,贫血、高血压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增高(P<0.005)。(5)CKD5期患者2 319例,926例行血透,181例行腹透。结论:CKD病因前3位依次为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CKD3期到5期患者中以5期患者居多,老年人是CKD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病因学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抗氧化机制探讨 被引量:10
3
作者 袁芳 刘映红 +2 位作者 田俊玮 彭佑铭 刘伏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26-430,共5页
目的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 目的研究脂联素(ADPN)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相关的抗氧化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配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可表达球形脂联素的pIRES2-EGFP-gAd质粒用脂质体介导经腹腔转染糖尿病大鼠模型体内。将3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ADPN干扰组(DA组)和空载体转染组(DP),分别给予相应处理8周后,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变化;留取肾组织切片观察光镜下的病理改变并测定肾组织ROS释放量的变化;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测定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M模型组大鼠UAER显著上升,肾组织ROS释放量增加(P<0.05),DM、DA、DP各组之间尿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与DM组相比,DA组血糖和HbA1c有所下降,ROS释放明显减少(P<0.05)。光镜下DM组大鼠大部分肾小球系膜区增宽,基质大量增生,节段性基底膜增厚、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脱落,肾小球内细胞数显著增多、单个核细胞浸润明显,与DM组相比,脂联素干预组以上病变均有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M组肾组织eNOS水平下降,p-AMPK蛋白表达下调(P<0.05),脂联素干预组eNOS水平也有下降,但较DM组升高,p-AMPK蛋白表达亦高于DM组(P<0.05)。结论脂联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通过刺激AMPK磷酸化,抑制ROS产生,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上调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eNOS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脂联素 氧化应激 ENOS p-AMP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100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凌光辉 曾妮 +9 位作者 刘家军 彭佑铭 段绍斌 夏运成 刘虹 刘映红 李军 李瑛 孙林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61-86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并分...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率及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5 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围手术期危险因素。结果:5 100例患者中有340例发生AKI,总发生率为6.7%。年龄、术前血肌酐水平、术前射血分数、术前β2微球蛋白、血尿酸水平,术中心肺转流时间、大动脉阻断时间及甘露醇使用量为术后AKI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术前肌酐水平、左室射血分数、血尿酸水平、血β2微球蛋白、术中心肺转流时间、术中大动脉阻断时间为术后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AKI的发生与多种围手术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提示对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应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与监测,从而预防AKI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手术 体外循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FLE和AKIN标准在评价住院急性肾损伤患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段绍斌 刘庆 +7 位作者 潘鹏 徐俊 刘娜 李瑛 刘虹 彭佑铭 孙林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43-1252,共10页
目的:应用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丧失期、终末期肾病(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RIFLE)和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两种标准评价住院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 目的:应用风险期、损伤期、衰竭期、丧失期、终末期肾病(risk,injury,failure,loss,end stage kidney disease,RIFLE)和急性肾损伤网络(acute kidney injury network,AKIN)两种标准评价住院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的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分析2006年2月至201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各临床科室收治的AK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RIFLE和AKIN标准对已诊断为AKI的病例重新确认AKI诊断并分级,比较两种标准诊断的住院AKI各期患者临床特征、院内病死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AKI院内病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采用RIFLE标准诊断出1020例、AKIN标准诊断出1027例AKI患者。RIFLE和AKIN标准的所有AKI患者及其相对应各期患者的院内病死率、住院天数、完全恢复率两两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死亡组AKI患者的年龄、肾前性疾病、院内AKI、机械通气、低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数目、急性肾小管坏死个体严重程度指数(ATN-ISS评分)、血清钾离子浓度与存活组患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65岁、院内AKI、低血压、多器官功能衰竭数目、ATN-ISS评分、血清钾离子浓度为影响AKI患者院内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FLE和AKIN标准对住院AKI患者近期预后的评价具有相同科学价值,且AKI分级与住院AKI患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肾衰竭 RIFLE AKIN 危险因素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A肾病免疫机制与治疗靶点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贺理宇 刘虹 彭佑铭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IgA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免疫相关性肾小球疾病,以肾小球系膜区低糖基化IgA1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免疫调节紊乱在IgA肾病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T和B淋巴细胞的活化异常,可导致机体产生大量的低糖基化IgA1。
关键词 IGA肾病 免疫学 分子机制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Nrf2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曹思思 颜苗 +2 位作者 张毕奎 蒋云生 樊新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1-305,共5页
核因子Nrf2是调控机体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其调控一系列抗氧化酶、Ⅱ相解毒酶和Ⅲ相转运体的表达,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而且,Nrf2还能调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证实Nrf2在肾脏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生理学作用,激活N... 核因子Nrf2是调控机体内源性抗氧化信号通路的核心转录因子,其调控一系列抗氧化酶、Ⅱ相解毒酶和Ⅲ相转运体的表达,维持机体氧化还原平衡。而且,Nrf2还能调控炎症反应。近年来,研究证实Nrf2在肾脏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生理学作用,激活Nrf2能提高细胞或组织的抗氧化应激和抗炎能力,减轻机体损伤。因此,该文综述了Nrf2对各种肾脏疾病的保护作用,探讨以Nrf2为靶点防治肾脏疾病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F2 氧化应激 NF-κB 肾缺血/再灌注 急性肾毒性 慢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斯特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罗俊辉 李瑛 +9 位作者 杨阳 李军 孙林 段绍斌 刘虹 刘伏友 刘玉平 奚易云 尤燕华 李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33-1242,共10页
目的:研究曲尼斯特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DKD模型组(n=8)、曲尼斯特低剂量(n=8)和高剂量治疗组(n=8)。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构... 目的:研究曲尼斯特延缓糖尿病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DKD)大鼠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DKD模型组(n=8)、曲尼斯特低剂量(n=8)和高剂量治疗组(n=8)。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联合低剂量STZ注射构建大鼠DKD模型。成模后,分别予以曲尼斯特200 mg/(kg·d)(曲尼斯特低剂量组)和400 mg/(kg·d)(曲尼斯特高剂量组)分2次灌胃。于第8周末处死大鼠,收集大鼠24 h尿液测24 h尿白蛋白排泄量,收集血测肾功能及血白蛋白;取部分肾组织置于4%中性甲醛溶液中固定,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肾组织补体C3a受体(C3aR),E-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 cadherin,E-Cadherin),α-SMA,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Col I),干细胞生长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和干细胞因子受体(c-kit)的表达以及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肾组织E-cadherin,α-SMA,FN,Col I,SCF和c-kit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肾组织FN,Col I,SCF,c-kit mRNA的表达。结果:曲尼斯特能抑制肥大细胞在DKD大鼠肾组织的浸润;DKD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并可见α-SMA表达,曲尼斯特可一定程度逆转这一过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KD模型组肾小管间质区域Col I和FN的表达增加,曲尼斯特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Col I和FN的表达;DKD大鼠肾组织SCF,c-kit蛋白及mRNA表达增加;肾组织SCF,c-kit蛋白表达与肥大细胞浸润程度及肾小管间质FN,Col I蛋白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曲尼斯特能抑制SCF,c-kit mRNA及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肥大细胞参与了DKD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曲尼斯特可能通过阻断SCF/c-kit信号通路,抑制肥大细胞的募集而逆转DKD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的EMT,抑制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尼斯特 糖尿病肾病 肾间质纤维化 肥大细胞 干细胞生长因子 干细胞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进展 被引量:28
9
作者 段绍斌 刘娜 +1 位作者 刘改灵 徐俊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碘造影剂肾病是X线造影剂使用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大部分学者认为其主要与肾缺血、造影剂的直接肾毒性及氧化应激等有关,目前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该文综述了碘造影剂肾病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的最新进展。
关键词 造影剂 肾病 造影剂 损伤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渗和低渗造影剂对鼠的肾毒性及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绍斌 邹琴 +7 位作者 李英娟 彭佑铭 刘伏友 王予慧 许向青 姜文玲 刘映红 李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12-818,共7页
目的:比较高渗造影剂和低渗造影剂的肾毒性,探讨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对造影剂肾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纯系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甘油对照组、高渗造影剂组(HOCM)、低渗造影剂组(LOCM)、... 目的:比较高渗造影剂和低渗造影剂的肾毒性,探讨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对造影剂肾毒性是否有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纯系SD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甘油对照组、高渗造影剂组(HOCM)、低渗造影剂组(LOCM)、福辛普利预防组及替米沙坦预防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以25%高渗甘油盐水10mL/kg后腿肌肉注射,诱导甘油肾损害模型。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预防组在注射造影剂前1h分别予以福辛普利10mg/kg或替米沙坦5mg/kg灌胃。注射造影剂后48h处死大鼠,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取左肾下极肾脏组织匀浆,采用比色法测肾组织中caspase-3活性;另取右肾下极肾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损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claudin-1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染色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注射造影剂后48h,高渗和低渗造影剂均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HOCM组凋亡率明显高于LOCM;与对照组和LOCM组比较,HOCM组血清SCr和血浆AngⅡ水平明显增高,肾组织claudin-1蛋白的表达和caspase-3酶活性上调;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预防组SCr和AngⅡ水平明显降低,肾组织claudin-1蛋白的表达和caspase-3酶的活性明显下调,肾组织损害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结论:HOCM及LOCM均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且HOCM的作用更强。其机制可能与高渗造影剂上调caspase-3活性和claudin-1蛋白表达及AngⅡ水平增高有关;福辛普利或替米沙坦对造影剂肾毒性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肾毒性 福辛普利 替米沙坦 CLAUDIN-1 CASPASE-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型磷脂酶A2受体及其抗体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向青 朱雪婧 +7 位作者 袁曙光 姜文玲 夏运成 刘虹 李军 孙林 彭佑铭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研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患者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 目的:研究M型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在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hepatitis B virus-associated membranous nephropathy,HBV-MN)患者血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肾小球肾炎(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glomerulone nephritis,HBV-GN)患者中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取经肾活检确诊的49例HBV-MN患者。检测血清抗PLA2R抗体以及肾组织PLA2R的表达,将患者分为肾组织PLA2R表达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间临床指标、病理改变、血抗PLA2R抗体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17例患者存在肾组织PLA2R阳性表达,其中10例患者血清抗PLA2R抗体阳性。肾组织阳性组较阴性组24 h尿蛋白水平升高,血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Hbs Ag阳性比例更高(70.5%),肾组织Hbs Ag表达比例更高(71%)。结论:肾组织PLA2R以及血清抗PLA2R抗体在HBV-MN患者中有一定表达,其表达可能与HBV-MN患者血清以及肾组织中Hbs Ag沉积有关。肾组织PLA2R阳性患者肾小球慢性损伤可能相对更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相关性膜性肾病 磷脂酶A2受体 M型磷脂酶A2受体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在肾衰大鼠胃肠道不同部位的定植及其对小分子毒素的分解 被引量:7
12
作者 熊文 蒋哲峰 +1 位作者 蒋云生 贺丽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在慢性肾衰大鼠胃、空肠、回肠、升结肠和降结肠黏膜的定植情况,及其对肌酐(Cr)、尿素氮(UN)、尿酸(UA)的分解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行肾脏假手术,30只大鼠作5/6肾切除后分成B...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在慢性肾衰大鼠胃、空肠、回肠、升结肠和降结肠黏膜的定植情况,及其对肌酐(Cr)、尿素氮(UN)、尿酸(UA)的分解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分为4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10只行肾脏假手术,30只大鼠作5/6肾切除后分成B组为病理对照组,C组和D组为治疗组,分别喂饲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1周后处死动物留取胃肠黏膜作细菌计数,并测定各段消化液及血中尿素氮、肌酐、尿酸浓度。结果:B组大鼠胃、空肠、回肠、升结肠和降结肠黏膜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定植数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黏膜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定植数高于B组和A组(P<0.05),且胃肠道各段黏膜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计数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细菌数最少,降结肠黏膜细菌数最多;C,D两组各段消化液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低于B组(P<0.05),各段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尿酸水平低于B组(P<0.05)。消化道各段乳酸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定植数与血液及消化液中尿素氮、肌酐和尿酸均呈明显负相关。结论:消化道不同部位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定植及各段消化液小分子尿毒素浓度存在差异;喂饲这两种细菌能降低肾衰大鼠血中小分子尿毒素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6肾切除 双歧杆菌 乳酸杆菌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磷酸酶2A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奚易云 李华 +8 位作者 李军 李瑛 刘玉平 尤燕华 段绍斌 刘虹 孙林 彭佑铭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9-578,共10页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及TGF-β1刺激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2(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2,HK-2)的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atase 2A,PP2A)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及TGF-β1刺激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2(human kidney proximal tubular epithelial-2,HK-2)的肾纤维化模型中的作用。方法:1)1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UUO组)和UUO+冈田酸(okadaic acid,OA)干预组(OA组),每组各5只。术后OA组每日给予1.8%酒精稀释的OA 30μg/kg,胃管饲喂72 h,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相等体积的1.8%酒精胃管饲喂,72 h后处死大鼠,收集血和肾组织,检测肾功能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肾组织PP2A的c亚基(PP2Ac)、纤维连接蛋白(fi bronectin,FN)、胶原-I(collagen-I,Col-I)、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蛋白及m RNA的表达。2)采用台盼蓝排斥实验及MTT法找出适宜的OA浓度。常规培养HK-2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 5 ng/m L干预24 h)、TGF-β1+OA组(TGF-β1 5 ng/m L+OA 40 nmol/L,同时干预24 h),Western印迹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PP2Ac,FN,Col-I,E-cad和α-SMA蛋白的表达。结果:1)肾功能表明UUO组尿素氮和肌酐较sham组升高,OA组尿素氮、肌酐均比UUO组下降(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和RT-PCR均显示:与sham组比较,UUO组PP2Ac,FN,Col-I和α-SMA表达升高,而E-cad表达下降(均P<0.05);与UUO组比较,OA组PP2Ac,FN,Col-I和α-SMA表达下降,E-cad表达升高(均P<0.05);2)OA 40 nmol/L为最适宜的实验质量浓度;Western印迹显示: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PP2Ac,FN,Col-I和α-SMA表达升高,E-cad表达下降(均P<0.05);与TGF-β1组比较,TGF-β1+OA组PP2Ac,FN,Col-I和α-SMA表达下降,E-cad表达升高(均P<0.05)。结论:PP2A能促进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2A 冈田酸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上皮转间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UR和KDIGO标准评价碘造影剂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及预后的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娜娜 许潜 +2 位作者 段绍斌 雷容 郭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应用ESUR和KDIGO标准评价血管造影患者碘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血管造影或(和)介入治疗的患者260例,所... 目的:应用ESUR和KDIGO标准评价血管造影患者碘造影剂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血管造影或(和)介入治疗的患者26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低渗对比剂碘佛醇。造影前及造影后48,72 h抽血检测SCr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I-AKI发生的危险因素。追踪随访造影剂使用后1年内的主要不良事件。结果:260例患者中,符合ESUR标准的CI-AKI患者23例,CI-AKI的发生率为8.8%;符合KDIGO标准的CI-AKI患者12例,CI-AKI的发生率为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应用ESUR标准,糖尿病和脱水是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KDIGO标准,慢性肾脏病、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是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预后研究表明:CI-AKI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CIAKI患者(P<0.05)。结论:CI-AKI的发生率与诊断标准的选择有关;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脱水、高胆固醇血症是介入诊疗患者CI-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I-AKI是介入诊疗患者造影后1年内死亡相关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 造影剂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铅浓度与铅接触人员肾功能改变的多元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蒋云生 胡益群 +1 位作者 夏运成 袁曙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职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与铅接触人群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 1 1家印刷厂 ,4家冶炼厂和 2家铅矿工作场所的空气铅浓度 ,并以尿糖、尿蛋白和尿沉渣为 1 1 90名铅接触人员作肾损害筛选检查 ,有一项以上损害者进一步作肾功能检... 目的 :探讨职业环境空气中铅浓度与铅接触人群肾功能的关系。方法 :测定 1 1家印刷厂 ,4家冶炼厂和 2家铅矿工作场所的空气铅浓度 ,并以尿糖、尿蛋白和尿沉渣为 1 1 90名铅接触人员作肾损害筛选检查 ,有一项以上损害者进一步作肾功能检查。将空气铅浓度与肾功能各项指标作多元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印刷厂空气铅为0 .0 7mg/m3 ,冶炼厂为 0 .2 6mg/m3 ,铅矿为 0 .6 6mg/m3 ,1 5 7人有一项以上肾功能损害占 1 3%。职业环境空气铅浓度与铅接触人员的肾功能指标的复相关系数R =0 .894 ,P <0 .0 0 1 ,决定系数R2 =0 .799,偏相关系数显示 ,空气铅与血铅、尿铅、Bun、Scr、尿糖、尿 β2 MG呈正相关 ,P值在 <0 .0 1~ 0 .0 0 1之间 ;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 ,r = 0 .1 8,P =0 .0 5 ,与尿蛋白、尿白蛋白和血清 β2 MG的相关系数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铅接触人员肾功能改变与空气铅浓度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 空气污染 职业卫生 血清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RA在高糖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文彬 凌光辉 +6 位作者 孙林 彭佑铭 刘映红 刘虹 肖力 段绍斌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30-1235,共6页
目的:建立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模型,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Smad锚着蛋白(Smad anchor for receptor activation,SARA)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 目的:建立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模型,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Smad锚着蛋白(Smad anchor for receptor activation,SARA)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紧密连接蛋白(Zona occludens-1,ZO-1)、S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30mmol/LD-葡萄糖刺激后,HK-2细胞vimentin蛋白及其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升高,而ZO-1蛋白及其mRNA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此变化在高糖刺激48h时最为显著。同时,SARA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呈时间依赖性下降。结论:高糖可诱导HK-2细胞发生转分化,SARA可能作为保护因子参与了这一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肾小管上皮细胞 Smad锚着蛋白 上皮间充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P-1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永超 袁曙光 许向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检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变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88例IgA患者肾活检组织,根据病理改变分为轻微病变型、系膜增生型、局灶硬化型和弥漫硬化型4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 目的:检测IgA肾病患者肾活检组织中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表达,并对其表达水平与病变类型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88例IgA患者肾活检组织,根据病理改变分为轻微病变型、系膜增生型、局灶硬化型和弥漫硬化型4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CP-1和CD68在肾组织中的表达,采用图像分析法对其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结果:肾小球中MCP-1表达在4组中无统计学差异,而在肾小管间质中MCP-1的表达分别为轻微病变组1.43±0.60、系膜增生组5.98±0.92、局灶硬化型组10.60±0.76、弥漫硬化型组11.65±0.39,局灶硬化型组、弥漫硬化型组明显高于轻微病变组、系膜增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小球内几乎未见CD68+细胞;而肾小管间质中CD68的表达在4组中分别为:0.75±0.71,5.87±0.96,10.42±0.61,11.4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CP-1在肾小管间质内的表达与CD68在肾小管间质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8,P<0.01);MCP-1在肾小管间质内的表达与24 h尿蛋白量呈明显正相关(r=0.531,P<0.01)。结论:MCP-1对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单核细胞的浸润起重要作用,MCP-1的表达水平与肾脏损害的程度及临床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CD68 IGA肾病 肾活检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夏运成 聂静 +5 位作者 李志兰 孙林 刘映红 凌光辉 彭佑铭 刘伏友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6-802,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右肾切除后,随机分成牛血清蛋白(BSA)组和对照组,BSA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注射...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血浆凝血酶敏感蛋白-1(TSP-1)在蛋白超负荷肾病大鼠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关系。方法:45只雄性SD大鼠右肾切除后,随机分成牛血清蛋白(BSA)组和对照组,BSA组大鼠予以腹腔注射牛血清白蛋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1,5,9周末,检测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各时相尿蛋白定量;肾组织行光镜、免疫荧光及电镜检查。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血浆TSP-1蛋白表达。分析血浆TSP-1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理损害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BSA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和肾功能均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和肾小球硬化指数明显增高;IgG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BSA组大鼠血浆TSP-1蛋白均明显增高。BSA组血浆TSP-1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正相关(r=0.836,P<0.01)。结论:血浆TSP-1与肾间质纤维化呈正相关,血浆TSP-1可能是临床判断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敏感蛋白-1 蛋白尿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基因转染对肾小管上皮细胞PTE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俊香 蔡广研 +4 位作者 卓莉 马强 师锁柱 陈香美 刘伏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35-641,共7页
目的观察正反义人TIMP-1转染和酶抑制剂干预HKC细胞对PTEN、VEGF/Flk-1的表达的影响,为研究TIMP-1对肾脏器官衰老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正义和反义人TIMP-1基因转染至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同时用与正义转染组细胞酶抑制活性... 目的观察正反义人TIMP-1转染和酶抑制剂干预HKC细胞对PTEN、VEGF/Flk-1的表达的影响,为研究TIMP-1对肾脏器官衰老的影响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将正义和反义人TIMP-1基因转染至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C),同时用与正义转染组细胞酶抑制活性相当的MMP-2/MMP-9抑制剂(MMP-2/MMP-9 InhibitorⅢ,100μmol/L)干预24 h,RT-PCR;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细胞PTEN、VEGF和Flk-1的表达。结果研究显示,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正义TIMP-1转染组中PTEN表达上调(P<0.05),明胶酶活性降低(P<0.05),VEGF和Flk-1表达下调(P<0.05),而反义TIMP-1转染组则相反(P<0.05);MMP-2/MMP-9 inhibitorⅢ100μmol/L(酶抑制剂组)组PTEN、VEGF和Flk-1表达与未转染和空载体转染组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肾脏器官衰老过程中高表达的TIMP-1,通过上调PTEN(非MMP依赖途径),进而下凋VEGF、Flk-1表达,提示PTEN在TIMP-1介导肾脏衰老微血管生成障碍中起重要作用,为揭示TIMP-1参与肾脏器官衰老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物-1 肾脏 衰老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露醇对兔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军 朱笑萍 +1 位作者 刘伏友 罗季安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18-420,共3页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可能机制。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 ,观察肾脏功能... 观察不同剂量甘露醇对兔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一氧化氮 (NO)生成的影响 ,探讨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可能机制。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 ,分别给予小剂量甘露醇、生理盐水、大剂量甘露醇并自由饮水 ,观察肾脏功能、肾血流量及血和尿中NO代谢终产物NO-2 /NO-3 的变化。小剂量甘露醇组肾功能、肾血流量及血NO-2 /NO-3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而大剂量并自由饮水组肾功能、肾血流量明显下降 ,血NO-2 /NO-3 明显上升 ,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三组间尿NO-2 /NO-3 排泄速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提示大剂量甘露醇诱导急性肾功能衰竭与其明显降低肾血流量有关 ,而内皮衍化舒张因子 (EDRF)生成似有代偿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露醇 急性肾功能衰竭 肾血流量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