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陶荣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8年第10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究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生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 目的探究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的护生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法,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干预1个月后的学习成绩和带教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生理论成绩(96.32±1.3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理论成绩(74.03±1.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实习护生带教满意度(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实习护生带教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带教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教学 临床路径教学法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实习护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NF-кBp65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斌 任基浩 葛益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08年第2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探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时是否存在NF-кBp65的激活。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动物近中轴位切片行NF-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耳... 目的探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时是否存在NF-кBp65的激活。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石蜡包埋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动物近中轴位切片行NF-кBp6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提取缺血再灌注侧耳蜗组织的细胞核和细胞浆蛋白,应用电泳迁移率滞后分析检测细胞核内NF-кBDNA结合活性。结果正常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Corti's器、血管纹、螺旋韧带的细胞浆和细胞核内NF-кBp65染色呈阴性,缺血再灌注12h可见明显表达,24h表达最强,48h表达逐渐减弱;正常耳蜗组织中可见少量的NF-кB活化,在缺血再灌注的耳蜗组织中NF-кBDNA的结合活性显著上调,再灌注24h的结合活性最高,再灌注48h后NF-кBDNA的结合活性下降。结论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时,NF-κBp65在耳蜗出现异常表达,NF-κBDNA结合活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缺血再灌注损伤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2例鼻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王艺 潘雪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5年第5期62-64,共3页
总结了32例鼻内镜下经鼻腔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观察,鼻腔伤口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认为围术期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并发症,是提高... 总结了32例鼻内镜下经鼻腔脑脊液鼻漏修补术的护理措施。包括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生命体征观察,鼻腔伤口护理、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观察与护理等。认为围术期实施有效的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和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鼻漏 鼻内窥镜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致耳蜗损伤的iNOS表达
4
作者 刘斌 任基浩 葛益林 《中国医学工程》 2009年第4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时是否存在iNOS异常表达。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动物近中轴位切片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情... 目的探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时是否存在iNOS异常表达。方法经颅底径路建立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各组动物近中轴位切片行iNO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耳蜗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Corti's器、血管纹、螺旋韧带的细胞浆和/或细胞核内iNOS染色呈弱阳性,缺血再灌注12h可见明显表达,24h表达最强,48h表达逐渐减弱。结论iNOS在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出现异常表达,参与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蜗 缺血再灌注损伤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郭平川 李友忠 +1 位作者 任基浩 杨新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307-131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手术与鼻内镜协同下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34例14岁以下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3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手术结合... 目的探讨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比较传统手术与鼻内镜协同下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分析34例14岁以下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和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结果 34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中,通过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后,随访3~9年,28例死亡,2例复发仍存活,4例未复发。结论儿童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症状不典型,不易早期诊断。对疑有鼻腔鼻窦新生物的儿童应及早行鼻内镜检查,并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采用手术结合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能获得较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肿瘤 内镜检查 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护理对鼻息肉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韩辉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7年第9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鼻息肉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行鼻息肉手术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接受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对鼻息肉术后患者生存质量及复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行鼻息肉手术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9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接受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生活质量、复诊依从性、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7 d、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诊依从性为97.96%,对照组为81.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为77.5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可改善鼻息肉术后患者生存质量,能提高其复诊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复发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息肉 舒适护理 延续性护理 生存质量 复诊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理念在人工耳蜗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罗琼瑶 潘雪迎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5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人工耳蜗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应用风险。方法选取50例人工耳蜗患儿,前期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的2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护理的2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人工耳蜗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应用风险。方法选取50例人工耳蜗患儿,前期在传统理念指导下进行护理的2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在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的护理的2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理念对患儿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患儿及家属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前住院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疼痛评分分别为(2.39±0.56)d、(2.98±0.48)d、(0.64±0.62)分,对照组分别为(3.43±0.47)d、(3.43±0.49)d、(1.04±0.7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研究组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及家属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恶心呕吐患儿1例,对照组3例(P0.8>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快速康复理念为指导,对人工耳蜗患儿进行围术期护理,较传统护理方法相比,可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儿及家属住院满意度,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护理 快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调控E-cadherin表达影响喉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机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黎景佳 叶进 +2 位作者 庄士民 杨新明 李仕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5年第1期14-20,共7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调控喉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并影响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的EGFR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EGFR酪氨...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 th factor receptor,EGFR)信号通路调控喉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并影响细胞增殖、侵袭等生物学行为的机制。方法采用外源性的EGFR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干预体外培养喉癌Hep-2细胞,检测细胞增殖、周期、凋亡、迁移力和侵袭力及相关蛋白表达改变。结果 EGF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促进喉癌细胞增殖,并使喉癌细胞G1期比例减少而S期比例增加,细胞迁移距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加;厄洛替尼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抑制喉癌细胞增殖,并导致喉癌细胞G1期比例增加而S期比例减少,同时增加细胞凋亡率,细胞迁移距离及侵袭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发现EGF干预使喉癌细胞E-cadherin表达下调而Vimentin表达上调,而厄洛替尼干预后喉癌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Vimentin表达下调。结论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阻断EGFR信号通路导致喉癌Hep-2细胞E-cadherin表达上调,并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鳞状细胞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肿瘤浸润 上皮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钙黏蛋白表达与喉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9
作者 常利红 黎景佳 +3 位作者 杨新明 唐青来 叶进 庄士民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6期299-303,共5页
目的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喉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 目的检测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喉癌组织和30例癌旁非肿瘤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分析E-cadherin表达与喉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合临床随访资料,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比较E-cadherin高表达组和E-cadherin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Cox多因素回归法分析喉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喉癌组织中E-cadherin平均染色分数明显低于癌旁非肿瘤组织(F=10.587,P<0.001);喉癌组织中E-cadherin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χ2=2.469,P<0.001)有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肿瘤临床分型、T分级和病理分级无关;E-cadherin高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74.1%,E-cadherin低表达组5年生存率为42.9%,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表明,仅淋巴结转移是喉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E-cadherin表达水平不能单独预测疾病的预后。结论E-cadherin在喉癌组织中表达减低,其表达水平可能作为预测喉癌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潜在肿瘤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预后 回归分析 上皮钙粘蛋白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阿米卡星所致大鼠听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强和 谢鼎华 +2 位作者 杨新明 罗欣荣 雷迅 《华夏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本实验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阿米卡星诱导的大鼠听觉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设生理盐水对照组、Amk(450mg/kg.d×14d)损伤组和Amk加EGCG(10mg/kg.d,50mg/kg.d,100mg/kg.d×14d)保护组。五组动物各6只分别于... 目的:本实验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阿米卡星诱导的大鼠听觉功能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设生理盐水对照组、Amk(450mg/kg.d×14d)损伤组和Amk加EGCG(10mg/kg.d,50mg/kg.d,100mg/kg.d×14d)保护组。五组动物各6只分别于试验前和试验的第7天、14天、21天以及35天行听觉脑干反应阈值检测。结果:第7天、14天、21天以及35天Amk损伤组跟对照组比较10kHz及20kHz阈移显著,10mg/kg EGCG保护组与损伤组比较10kHz及20kHz阈移不显著,损伤组与50mg/kg和100mg/kg EGCG保护组比较10kHz及20kHz阈移显著。结论:EGCG可以减轻阿米卡星诱导的ABR阈移,有效地抑制Amk所诱导的耳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米卡星 听觉脑干反应阈值 EGC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及淋巴管计数
11
作者 李友忠 杨竹林 +3 位作者 杨新明 卢永德 唐青来 曾益慈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其癌旁组织中(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水平和淋巴管(lympha vessels,LV)计数,探讨两者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41例喉癌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 目的研究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及其癌旁组织中(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表达水平和淋巴管(lympha vessels,LV)计数,探讨两者的临床病理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41例喉癌和20例癌旁组织手术切除标本常规制作石蜡包埋切片,VEGF-C和LV染色方法为EnVisionTM免疫组化法。结果喉癌VEGF-C表达阳性率和评分及LV计数明显高于癌旁组织(VEGF-C,56.1%对25.0%,χ2=5.24,P<0.05;2.72±1.61对1.14±1.28,t=3.85,P<0.01。LV:12.44±5.76对6.82±4.33,t=3.82,P<0.01);组织学分级Ⅰ级、临床分型T1和无转移喉癌VEGF-C表达阳性率和评分及LV计数均明显低于组织学分级Ⅲ级,临床分型T3和转移病例(P<0.05或P<0.01)。VEGF-C表达阳性喉癌LV计数(14.82±5.25)明显高于阴性病例(9.12±6.32,P<0.01),其评分值与LV计数呈高度密切正相关(r=0.47,P<0.01)。结论VEGF-C表达和LV计数均为反映喉癌进展、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VEGF-C具有明显的促喉癌LV生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淋巴管生成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蒙蒙 唐青来 +4 位作者 杨新明 曾诗颖 黄佩颖 蒋康 李仕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9期557-562,共6页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软腭肌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水平,旨在探究BDNF与OSAS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45例研究对象分为轻中...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软腭肌中的分布特点及表达水平,旨在探究BDNF与OSAS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 将45例研究对象分为轻中度OSAS组(15例)、重度OSAS组(18例)、对照组(12例)。光镜下观察患者软腭肌形态结构特征,免疫荧光观察软腭肌BDNF分布特点,ELISA检测样本中BDNF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样本中高分子量神经微丝蛋白(high molecular weight neurofilament protein,NFH)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重度OSAS组软腭肌肌纤维排列紊乱,部分呈失神经后改变;与轻中度OSAS组及对照组比较,重度OSAS组软腭肌上BDNF分布更为紊乱,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轻中度OSAS组软腭肌NFH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22)。BDNF的表达水平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417,P=0.016),与NFH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结论 BDNF在OSAS患者软腭肌失神经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BDNF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会加重OSAS患者软腭肌形态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失神经改变 肌肉 神经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腔黏膜入路舌悬吊术的可行性及疗效观察
13
作者 曾诗颖 郭舟涛 +5 位作者 杨新明 李仕晟 李蒙蒙 唐小珺 唐青来 贺湘波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2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 探讨经口腔黏膜入路舌悬吊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收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整夜多道睡眠图(PSG)监测诊断且Fujita分级为Ⅱ级的OSAHS患者46例,分为两组:口腔黏膜... 目的 探讨经口腔黏膜入路舌悬吊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收录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经整夜多道睡眠图(PSG)监测诊断且Fujita分级为Ⅱ级的OSAHS患者46例,分为两组:口腔黏膜入路组(20例)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口腔黏膜入路舌悬吊术,颏下入路组(26例)行UPPP+颏下入路舌悬吊术。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操作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疼痛评分方面的差异。术后6个月复查,PSG监测对比手术疗效,并对患者进行伤口瘢痕评分、外观满意度评分对比术后切口外观。结果 在手术操作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疼痛评分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复查PSG监测,两组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he percent of the total record time spent below 90% oxygen saturation,TS90%)和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瘢痕评分方面,口腔黏膜入路组明显优于颏下入路组(P<0.01)。结论 口腔黏膜入路舌悬吊术在不延长患者的治疗时间、不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基础上,可以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满足患者对术后美观的期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口腔黏膜入路 舌悬吊术 美容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