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鲁丰华 曾慧 范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5-38,共4页
随着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领域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多省市相继开展了各个护理专科领域的培训工作。近些年,在老龄化社会的国情下,老年专科护理研究与培训工作逐渐兴起,其中老年护理胜任力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 随着我国护理专业的发展,护理领域的专科化发展成为一种趋势,我国多省市相继开展了各个护理专科领域的培训工作。近些年,在老龄化社会的国情下,老年专科护理研究与培训工作逐渐兴起,其中老年护理胜任力的研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国内外老年专科护士的起源与发展现状、老年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护理的发展和老年专科护士胜任力的研究提供参考。1953年,美国管理学家McClelland[1]首次提出了“competence”的概念,中文翻译为“胜任力”或“能力”,并于1973年发表了名为《测试胜任力而非智力》的文章,该文指出:传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的测试虽然能很好地检测学习效果,但很少能预测工作表现;同时,评价工作表现的最佳指标是工作胜任能力(competen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护理 胜任力 专科护士 专科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关怀对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改善 被引量:18
2
作者 李艳群 张孟喜 +7 位作者 付桂香 赵利华 李文英 李卉 张昌喜 范勇 汪志红 彭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42,共5页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晚期肿瘤患者7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研究组患者实施1个月以上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 目的:了解临终关怀对住院老年临终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晚期肿瘤患者76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38)。对研究组患者实施1个月以上的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整体护理,观察干预前后2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干预后在生活质量(QOL)总分及其分类指标如食欲、精神、睡眠、家庭理解与配合、对癌症的认识、对治疗的态度、面部表情以及生活满意度、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各方面评分均高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焦虑、抑郁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除在生活质量分类指标中的疼痛、日常生活情况、面部表情以及社会支持总分和主观支持度评分降低外(P<0.05或P<0.01),其他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终关怀可以提高老年住院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支持度、对支持的利用度及生活满意度,同时可以降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老年患者 癌症晚期 生活质量 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点 被引量:10
3
作者 罗荧荃 杨宇 +1 位作者 黄小健 何玲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9-150,共2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的临床特点。方法 :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可疑SAS的 4 2例男性进行 7h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SAS比较 :体重指数、颈围的差异无显著性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微觉醒指数老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的临床特点。方法 :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对可疑SAS的 4 2例男性进行 7h多导睡眠图检查。结果 :老年组与中青年组SAS比较 :体重指数、颈围的差异无显著性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微觉醒指数老年组较低 ,最低SaO2 老年组较高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年龄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呈负相关 (r =- 0 .32 9,P <0 .0 5 ) ,体重指数、颈围与呼吸紊乱指数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32 6和 0 30 6 ,P <0 .0 5 )。结论 :排除体重指数、颈围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指数 S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和肽素水平和早期死亡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瀛 余丹 谢逸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86-590,共5页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与早期死亡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opeptin水平在起病后24 h,36 h,5 d,14 d的变化,并对copeptin水平进行分级,于起病24 h内用格拉斯哥-匹斯... 目的:探讨和肽素(copeptin)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与早期死亡的关系。方法:检测49例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copeptin水平在起病后24 h,36 h,5 d,14 d的变化,并对copeptin水平进行分级,于起病24 h内用格拉斯哥-匹斯堡昏迷量表(glasgow-pittsburgh coma scale,GPCS)评分,并进行分级。起病14 d时计数生存和死亡患者。分析血浆copeptin浓度分级、GPCS评分与病死率的关系,并做一致性和准确性检验。结果:病例组起病24 h,36 h,5 d 3个时间点血浆copeptin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14 d较其他时间点降低,但各检测时间点均较对照组增高(P<0.01或P<0.05)。死亡患者24 h copeptin浓度较生存患者明显增高(P<0.01)。Copeptin分级和GPCS评分分级均与14 d内的早期死亡呈正相关(r=0.58,P<0.001;r=0.46,P<0.001)。Copeptin水平3级与预测早期死亡的一致性较好,其一致性和总符合率高于GPCS评分3级。结论:老年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血浆copeptin水平增高,对预测早期死亡、病情评估具较高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老年 和肽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生活质量多因素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孟喜 李艳群 +7 位作者 付桂香 李文英 李卉 赵利华 张昌喜 范勇 汪志红 彭雷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主诉疼痛分级(VR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152例临终病人进行测评。结果⑴各...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癌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QO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活满意度指数A(LSIA),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主诉疼痛分级(VR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对152例临终病人进行测评。结果⑴各量表总分分别为QOL36.9±7.4,ADL56.27±34.5,社会支持40.0±6.3,HAD(A)8.9±4.1,HAD(D)11.2±4.9,LSIA11.6±3.9。⑵相关分析显示QOL总分与疼痛(r=-0.54,P<0.01)及焦虑(r=-0.65,P<0.01)、抑郁(r=-0.73,P<0.01)负相关,与ADL(r=0.74,P<0.01)、社会支持总分(r=0.30,P<0.01)、主观支持(r=0.23,P<0.05)、对支持的利用度(r=0.32,P<0.01)、LSIA(r=0.52,P<0.01)正相关。⑶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ADL、VRS、社会支持总分及HAD(A)是QOL总分的独立预测变量(t分别为6.91,-4.66,3.28,-4.72,P<0.01)。结论老年临终住院病人QOL受日常生活活动、疼痛程度、社会支持、焦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地给予临终关怀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心理卫生 生活质量 断面研究 临终病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房颤患者的抗栓治疗 被引量:21
6
作者 蹇在金 刘岁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85-786,共2页
近10余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抗栓治疗可使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明显获益。2010年ESC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房颤的抗栓治疗摆在了房颤三大治疗之首,这足以显示抗栓治疗的重要性。但是,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获益的同时,有较高... 近10余年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抗栓治疗可使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明显获益。2010年ESC房颤治疗指南中,已将房颤的抗栓治疗摆在了房颤三大治疗之首,这足以显示抗栓治疗的重要性。但是,老年房颤患者抗栓治疗获益的同时,有较高的出血风险。此外,老年人往往罹患多种疾病而服多种药物,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影响抗栓药物的代谢和疗效。老年患者的各种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阿司匹林 华法林 抗凝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反思教育与全科医学哲学 被引量:17
7
作者 罗荧荃 黄鹤英 张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0-104,共5页
叙事反思教学是研究生医学教育培训和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叙事反思的学习方法,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可以发展自我调节的学习技能,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改善人文精神和职业身份认知,其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 叙事反思教学是研究生医学教育培训和临床住院医师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叙事反思的学习方法,住院医师和研究生可以发展自我调节的学习技能,可以提高学习能力,改善人文精神和职业身份认知,其在全科医学教育方面的应用尤为重要。本文拟从叙事反思方法与全科医学的哲学理念做一初步探讨,从理论上分析叙事反思方法可能对医学教育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家庭医学 教育 医学 叙事医学 叙事反思 哲学 医学 医生病人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与脂肪肝对老年人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岁丰 蹇在金 +1 位作者 林伯庚 陈治卿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6年第6期451-455,共5页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 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对老年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 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踝臂指数( ABI )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针对235例住院非冠心病老年患者(年龄≥60岁)...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 MS)和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对老年患者颈动脉中层厚度( CIMT)、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baPWV )、踝臂指数( ABI )等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针对235例住院非冠心病老年患者(年龄≥60岁)的横断面研究。设计标准化的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采集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生活方式等指标,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BG)、血脂、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尿酸等生化指标,通过超声检测脂肪肝、CIMT,采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测定baPWV、ABI。结果患者年龄、性别、肝功能、吸烟、饮酒和运动情况等基线临床资料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与对照组比较,CIMT、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02)mm比(0.99±0.01)mm,P<0.01;(1630±34)cm/s比(1480±23)cm/s,P<0.01];NAFLD组与对照组比较,CIMT、baPWV及A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0±0.02)mm比(1.00±0.01)mm,P<0.01;(1665±40)cm/s比(1475±20)cm/s,P<0.01;1.07±0.02比1.13±0.01,P<0.01]。相关分析显示,CIMT与BMI、收缩压( SBP)、FBG、Hcy、胱抑素C及尿酸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baPWV与BMI、SBP、FBG相关,而ABI仅与血脂指标相关。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校正混杂因素后,MS或NAFLD不是 baPWV 的独立危险因素,而MS 合并 NAFLD既是 CIMT 的危险因素( OR:3.72,95%CI:1.42~9.70),又是baPWV的危险因素(OR=3.43,95%CI:1.31~9.01)。结论 MS与NAFLD对非冠心病老年患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有协同作用,MS合并NAFLD的老年患者需加强心血管疾病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肝 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4
9
作者 刘幼硕 杨宇 +5 位作者 王田琪 李星 何杨利 彭雯 颜素岚 屈国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MS)及合并冠心病 (CHD)的老年患者空腹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totalhomocysteine ,tHcy)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及与MS其他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单纯MS组 ( 34例 )、MS合并CHD组 ( 30例 )和正常...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MS)及合并冠心病 (CHD)的老年患者空腹血清总同型半胱氨酸 (totalhomocysteine ,tHcy)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及与MS其他成分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测定单纯MS组 ( 34例 )、MS合并CHD组 ( 30例 )和正常对照组 ( 16例 )空腹血清tHcy水平 ,并收集MS的其他有关数据 :体重指数、空腹血糖、空腹血浆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和血脂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SI)。结果 tHcy在正常对照组 ( 10 .9± 3.8)μmol L,MS组 ( 14 .3± 4 .2 ) μmol L ,MS +CHD组 ( 19.2± 2 .9) μmol L ,3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空腹血清tHcy水平与ISI呈负相关 ( r =- 0 .2 2 1,P<0 .0 5 ) ;与体重指数 ( r =0 .12 5 ,P<0 .0 5 )、空腹血糖 ( r =0 .2 18,P<0 .0 5 )和HbA1c(r=0 .312 ,P <0 .0 5 )呈正相关 ;以空腹血清tHcy水平为应变量的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 ,ISI(r2 =0 .2 3)、HbA1c( r2 =0 .2 1)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 ( r2 =0 .15 )与tHcy具有相关性 ( P <0 .0 5 )。结论 MS患者tHcy水平增加 ,合并CHD的MS患者更为明显 ,并与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相关 ,可能在MS发展为CHD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X 冠状动脉疾病 高半胱氨酸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2例老年临终住院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10
作者 张孟喜 李艳群 +7 位作者 付桂香 李文英 赵丽华 张昌喜 李卉 范勇 汪志红 彭雷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6,共4页
目的了解老年临终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以 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LSIA)、焦虑抑郁(HAD)、疼痛程度(VRS)、日常生活活动指数(ADL)等评分作为相关因素 进行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 目的了解老年临终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QOL)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2例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以 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LSIA)、焦虑抑郁(HAD)、疼痛程度(VRS)、日常生活活动指数(ADL)等评分作为相关因素 进行调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QOL与ADL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与HAD及VRS呈负相关。结论 老年临终住院患者QOL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针对性地给予临终关怀措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患者 生活质量 相互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终关怀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心理应激及负性情绪的效果 被引量:12
11
作者 付桂香 张孟喜 +7 位作者 李艳群 李卉 李文英 张昌喜 赵利华 范勇 汪志红 彭雷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7期4-6,共3页
目的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家属心理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将76例老年临终患者及其家属(7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和38名家属。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干预... 目的提高老年临终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其家属心理应激及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将76例老年临终患者及其家属(76名)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患者和38名家属。对照组按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临终关怀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采用家属应激量表(RS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家属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属RSS总分及心理痛苦和生活被扰乱2个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在降低老年临终患者家属应激水平的同时,也降低了其焦虑、抑郁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终关怀 患者家属 心理应激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宁对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易玉新 杨宇 +1 位作者 屈晓冰 刘亚利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探讨脉络宁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 34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和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与 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 ;观察脉络宁治疗作用。结果 :老年... 目的 :研究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和脑血流动力学变化 ,探讨脉络宁的治疗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 34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和大脑中动脉 (MCA)血流动力学参数 ,并与 3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比较 ;观察脉络宁治疗作用。结果 :老年脑梗死康复期血液流变学参数均较健康老年组高 (P <0 .0 1) ,病侧MCA的峰流速 ,平均流速较健康老年组低 (P <0 .0 1)。脉络宁治疗后 ,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临床有效率为 88.2 %。结论 :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仍有明显异常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血流动力学 脉络宁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老年人阵发性心房纤颤复发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化 杨宇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1-552,共2页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胺碘酮 (AD)预防老年人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 :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 ,给予AD6 0 0mg·d- 1 ,6d后渐减为维持量 5 0~ 1 0 0mg·d- 1 ,2 4h动态心电图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 :服药后 ...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胺碘酮 (AD)预防老年人非瓣膜性心脏病阵发性房颤复发的疗效。方法 :40例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 ,给予AD6 0 0mg·d- 1 ,6d后渐减为维持量 5 0~ 1 0 0mg·d- 1 ,2 4h动态心电图观察评价其疗效。结果 :服药后 6月 ,1 2月和 2 4月 ,AD维持窦性心律的有效率分别为 90 0 % ,83 3 %和 72 7% ,因副作用停药者仅 5 % (2 /40 )。结论 :小剂量AD(5 0~ 1 0 0mg·d- 1 )可有效、安全的预防老年人阵发性房颤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胺碘酮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延迟治疗相关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桂香 陈亚平 唐湘华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11期3-5,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治疗时间延迟原因 ,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 0 5例AMI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就诊到做心电图、就诊到再灌注治疗时间 ,并以发病到就诊超过 12h为院外延迟 ,从就诊到治疗超过 30min为院内延迟。... 目的了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病人治疗时间延迟原因 ,为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 2 0 5例AMI病人从发病到就诊、就诊到做心电图、就诊到再灌注治疗时间 ,并以发病到就诊超过 12h为院外延迟 ,从就诊到治疗超过 30min为院内延迟。以 6 0岁为界分为非老年组 (4 7例 )与老年组 (15 8例 )。调查两组病人院外延迟、院内延迟的原因。结果 3个时间段老年组均较非老年组延迟 (均P <0 .0 1) ;院外因素延迟老年组明显高于非老年组(P <0 .0 1) ,其中以症状不典型、对AMI认识不足为主。结论老年AMI病人存在延迟治疗现象 ,需加强健康教育 ,开辟AMI病人绿色生命通道是重要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肌梗死 急性 延迟治疗 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栓药物预防老年心房颤动患者血栓事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蹇在金 刘岁丰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22-23,共2页
心律失常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群的房颤有以下特点:(1)发生率高:Framingham研究表明,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 心律失常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诊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年轻人比较,老年人群的房颤有以下特点:(1)发生率高:Framingham研究表明,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75岁以上发病率明显增加,平均每十年增加1倍。(2)病因复杂:大多数是器质性心脏病所致,多种病因常见。而房颤既可以是基础疾病恶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患者 老年人群 血栓事件 药物预防 安全性 有效性 抗栓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起搏对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作用的影响
16
作者 郭永红 杨宇 +2 位作者 刘启明 祁述善 周胜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0-562,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睡眠时用心房起搏方式增加心率的治疗作用。方法:因症状性心动过缓行心房心室同步起搏的中枢型或阻塞型老年SAS患者16例,每例患者连续3晚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等监测,第1晚... 目的:探讨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患者睡眠时用心房起搏方式增加心率的治疗作用。方法:因症状性心动过缓行心房心室同步起搏的中枢型或阻塞型老年SAS患者16例,每例患者连续3晚经多导睡眠图检查等监测,第1晚所有患者进行基础评估后随机分组,第2晚一组自身心律模式、另一组心房超速起搏模式(夜间基础平均窦性心率基础上增加15次/min)下评估,第3晚两组监测模式互换,分析比较两种不同模式总的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结果:基础评估24h自身平均窦性心率为(55±9)次/min,较心房超速起搏模式频率[(72±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节律模式时总的睡眠时间为(322±48)min,与心房超速起搏模式[(330±52)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通气指数从自身节律模式时的9±3减少到心房超速起搏模式时的3±3(P<0.01);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从自身节律模式时的28±21减少到心房超速起搏模式时的10±13(P<0.01)。结论:心房超速起搏可明显降低中枢性与阻塞性老年SAS患者睡眠呼吸暂停事件的发生,而不减少总的睡眠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心脏起搏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浓度的变化
17
作者 王小清 蹇在金 谢景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 6 ,IL - 6 )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48例、心功能正常者 15例及健康老年人 3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IL - 6浓度。结果 :冠心... 目的 :观察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 6 (interleukin - 6 ,IL - 6 )浓度的变化。方法 :选择老年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 48例、心功能正常者 15例及健康老年人 30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血浆IL - 6浓度。结果 :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组血浆IL - 6浓度较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及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均P <0 .0 5 ) ,而冠心病心功能正常组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血浆IL - 6浓度与左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 (r =- 0 .6 0 ,P <0 .0 1) ;因心功能不全恶化再入院患者血浆IL - 6浓度高于未再入院患者 (P <0 .0 1)。结论 :IL - 6具有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血性心力衰竭 白细胞介素-7 老年人 冠心病 心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应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刘婵 许琰 +1 位作者 罗荧荃 周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1期3858-3862,共5页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级和2016级接受国家规范化培训的全部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共54名,同时选取5名全科教学小组带教老师为巴林特小组长。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共... 目的探讨巴林特小组在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5级和2016级接受国家规范化培训的全部全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共54名,同时选取5名全科教学小组带教老师为巴林特小组长。于2016年11月—2018年1月,共开展了30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每名全科医师均参加5~6次巴林特小组活动。活动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全科医师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的基本情况、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收获、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意愿。共发放问卷54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0%。结果 54名全科医师中,对巴林特小组活动的活动时间、活动频率、小组人数、案例选择、小组长组织能力、小组氛围满意/非常满意者分别占94.4%(51/54)、88.9%(48/54)、100.0%(54/54)、96.3%(52/54)、88.9%(48/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认为巴林特小组活动在"提高沟通技巧,能够顺利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给予患者及家属理性的情感支持""学会耐心倾听,能够自主识别和认知自身情绪问题""理解自身角色对于患者及家属的重要性和责任""释放职业压力,采取成熟的压力应对方式,正确地控制和表达情绪""感受到理解和支持,提升职业认同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更好地处理医患、医护关系""帮助解决工作与个人生活交叉时出现的困惑""有助于运用和谐医患关系,利于临床工作"9个方面比较有帮助/非常有帮助者分别占100.0%(54/54)、94.4%(51/54)、90.7%(49/54)、98.2%(53/54)、96.3%(52/54)、100.0%(54/54)、94.4%(51/54)、90.7%(49/54)、100.0%(54/54)。54名全科医师中,48名(88.9%)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结论全科医师对巴林特小组活动安排的满意度较高,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后收获较多,且多数全科医师愿意继续参加巴林特小组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特小组 全科医生 规范化培训 医生病人关系 职业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0
19
作者 董欣 莫懿晗 +1 位作者 王秀华 王小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8期1190-1195,共6页
目的:分析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养老机构内符合纳入标准且被评估为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老年人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楼层,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接... 目的:分析抗阻运动对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肌肉量、肌力和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养老机构内符合纳入标准且被评估为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老年人60名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楼层,分成实验组(n=31)和对照组(n=29)。对照组接受常规的生活照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参加为期12周的弹力带抗阻运动训练,每周3次(共36次),每次40~50 min。采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握力计、5次坐立试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Berg平衡量表来评估干预前后两组研究对象肌肉量、肌力和法能力情况,并进行对比。结果:干预后,有26位实验组研究对象完成了33次及以上的训练,运动依从率为83.87%。干预过程中,实验组老年人无一例发生运动相关不良反应。干预12周后,实验组总肌肉量、骨骼肌指数、握力值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5次坐立试验时间和计时起立行走测试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弹力带抗阻运动在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中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并可以增加老年肌少症危险人群的肌肉量和肌力,改善其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抗阻运动 活动能力 养老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夏梦涵 虞仁和 +3 位作者 张孟喜 蹇在金 杨云霞 冯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0-584,共5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老年人群的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4—6月,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经过对33位专家的3轮咨询确立了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85,熟... 目的构建适用于老年人群的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方法 2016年4—6月,采用Delphi专家咨询法,经过对33位专家的3轮咨询确立了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 3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的判断系数为0.85,熟悉系数为0.89,权威系数为0.87。一、二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692、0.563,P<0.05,专家咨询的协调程度较好。最终确立了老年人能力筛查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评估、视听与沟通能力共3项一级指标和1项参考指标(相关疾病)、18项二级指标、24项三级指标。结论经检验,专家意见集中,结果科学、可靠,通过筛查可反映出老年人群的失能规模、失能程度以及区域分布,为制定相关养老政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日常生活活动 德尔菲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