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和视网膜高反射点评估糖网黄斑水肿治疗反应的效果
1
作者 生侠 周梦文 +2 位作者 贺靖凯 谢良阔 刘骁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75-579,共5页
目的评估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与糖网黄斑水肿(DME)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眼科的DME患者(45例59眼)。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指标变... 目的评估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与糖网黄斑水肿(DME)治疗反应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11月就诊于眼科的DME患者(45例59眼)。对比患者治疗前后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指标变化。使用Pearson检验分析各指标与DME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反应不佳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基线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丛(DCP)、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视网膜高反射灶(HRF)数量及血流密度(FD300-VD)在诊断DME对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的价值。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丛(SCP)、DCP、FD300-VD、深浅层血流比(DSFR)上升,CMT厚度明显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患者结局与基线SCP-VD、DCP-VD、DSFR、FD300-VD呈负相关(r=-0.458、-0.433、-0.604、-0.452,P<0.05),与CMT呈正相关(r=0.427,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P、DCP、FD300-VD、DSFR上升,CMT降低是影响DME抗VEGF治疗应答的相关因素(OR=0.285、0.272、0.291、0.268、2.821,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基线DCP、CMT、HRF数量、FD300-V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8、0.934、0.947、0.927,在诊断DME抗VEGF治疗反应不佳中具有良好的价值。结论深浅层血管密度变化、视网膜高反射点等形态学指标在评估DME治疗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辅助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网黄斑水肿 深浅层血管密度 视网膜高反射点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一涛 唐罗生 +2 位作者 董晓光 曾祥云 李学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1,共6页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内源性吲哚类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不仅参与眼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褪黑素在眼科应用... 褪黑素是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的具有较高生物活性的内源性吲哚类激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褪黑素不仅参与眼生理功能的调节,在角膜病、青光眼、白内障以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本文对近年来褪黑素在眼科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眼科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院开展突击性大规模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席兴华 黄顺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6-558,共3页
目的 :探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开展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 85例 3 94眼白内障手术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3 94眼白内障手术中 ,人工晶体植入率为 86 %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 8眼 ,前房出... 目的 :探讨边远地区基层医院开展大规模突击性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 3 85例 3 94眼白内障手术及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结果 :3 94眼白内障手术中 ,人工晶体植入率为 86 % ,术后发生角膜水肿 8眼 ,前房出血 2眼 ,继发性青光眼 1眼 ,人工晶体偏中心 3眼。所有患者术后出院时视力 (含针孔矫正视力 )较术前明显提高 (P <0 .0 1 ) ,脱盲率达 98% ,脱残率达 86 % ,手术成功率为 1 0 0 %。结论 :术前仔细检查 ,术中细致操作和术后认真观察、及时处理是减少和避免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摘除术 并发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眼科学会《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抗VEGF疗法临床指南》解读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小元 蔡瑜婷 李芸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3-1009,共7页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全世界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内注射成为ROP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抗VEGF药物治疗ROP在中国仍属于超适应证用药,其注射方法、剂量等也与成人有所不同。2020年12...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全世界儿童致盲的首位原因。近年来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玻璃体内注射成为ROP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抗VEGF药物治疗ROP在中国仍属于超适应证用药,其注射方法、剂量等也与成人有所不同。2020年12月日本眼科学会发布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抗VEGF疗法临床指南》,是目前唯一一个关于ROP抗VEGF治疗的指南;且日本与中国的人种相似度高,该指南对于中国ROP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以期为中国眼科医生对ROP抗VEGF疗法的认识、诊断、治疗及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临床指南 解读 抗VEGF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角膜缘缝合与激光光凝模型:两种慢性高眼压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俊 李悦 +1 位作者 曾文杰 姜文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4,共11页
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慢性高... 目的:青光眼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视神经病变,致盲率高,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明确。高眼压是目前唯一可调控的、与青光眼的发病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通过运用环角膜缘缝合与小梁网联合巩膜静脉激光光凝2种不同的方法建立慢性高眼压大鼠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眼压升高程度和高眼压持续时间,视网膜形态损伤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损伤程度,以及超微结构改变等。方法:建立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分为环角膜缘缝合组(缝合组,用10/0尼龙线沿角巩膜缘缝合)和激光光凝组(激光组,激光灼烧小梁网联合巩膜外静脉),并以其对侧眼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定期规律监测2组大鼠的眼压变化。采用大鼠视网膜切片HE染色观察2种慢性高眼压模型对视网膜和视神经病理学的影响,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慢性高眼压模型超微结构中线粒体形态的变化,大鼠视网膜铺片Brn3b抗体免疫荧光染色特异性标记RGCs并计数,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表达以明确RGCs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缝合组与激光组大鼠眼压均明显升高(均P<0.05),其中缝合组的眼压最高升高1.5倍,眼压显著升高持续8周;激光组的眼压最高达对照组的2倍,持续12周。2组都会导致RGCs丢失,与Brn3b染色的结果相符,2组caspase-3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而在TEM下,2组RGCs中的线粒体形态均变为碎片化,从正常的长条形变小、变圆。与激光组相比,缝合组视网膜形态学的病理变化较轻微。结论:环角膜缘缝合可建立有效的慢性高眼压模型,诱导与激光光凝模型相似的青光眼性病理改变,但病理改变较激光光凝轻微。相较于激光光凝建模,环角膜缘缝合法对于设备要求和操作能力要求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模型 慢性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research hotspots and trends of lncRNA in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6
作者 WANG Zicong LI Bingyan +3 位作者 ZHOU Haixiang CHEN Junyu ZHU Junye ZHOU Yedi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53-1965,共13页
Objective: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global research trends and h... Objective: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pathological processes of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such as cancer and diabetic retinopathy.This study aims to identify global research trends and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lncRNAs in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and to explor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Methods:Relevant literature published between 2012 and 2022 was retrieved from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CC).A total of 1516 articles on lncRNAs and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were included for bibliometric analysis.CiteSpace and VOSviewer were used to analyze publication countries,institutions,journals,authors,co cited references,and key words.Results:The number of publications in this field has shown a steadily increasing trend from 2012 to 2022,peaking in 2021.China has the highest number of publications,while the United States ranked highest in centrality.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as the most prolific institution.Liu Y was the most productive author,while Wang Y ranked first in co citation frequency.Cell was the most frequently cited journal.The latest terms of burst key words were vascular remodeling,dysfunction,heart,target,suppress,an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Conclusion:From 2012 to 2022,research on lncRNAs in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has grown significantly.China leads in publication volume,while the United States holds the most academic influence.Emerging research hotspots such as vascular remodeling and dysfunction point to key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ng noncoding RNA angiogenesis-related diseases BIBLIOMETRICS CITESPACE VOSview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手术预后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永红 朱晓华 +1 位作者 唐罗生 郭小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1-242,共2页
关键词 玻璃体积血 老年性 预后分析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手术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玻璃体切除术后 临床资料分析 老年患者 诊断和治疗 2003年 1998年 眼部疾病 发病年龄 预后因素 出血病因 相关性 眼外伤 年龄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诱导及Bcl-2,Bax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贾松柏 石晶明 +1 位作者 陈翾 唐罗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30-736,共7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对凋亡的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变化,探讨紫外线诱导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以实验室培养的HLEC细胞株为研究模型,采用同一紫外线光源对HLE... 目的:研究紫外线照射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uman lens epithelial cell,HLEC)对凋亡的诱导、凋亡调控基因(Bax,Bcl-2)表达的变化,探讨紫外线诱导HLEC凋亡的机制。方法:以实验室培养的HLEC细胞株为研究模型,采用同一紫外线光源对HLEC进行照射。按紫外线照射时间将HLEC分为0,5,10,15及30 min组。采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计数对HLEC凋亡进行检测,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各组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随紫外线照射时间的延长HLEC凋亡率增加,Bcl-2阳性细胞率逐渐降低;而Bax阳性细胞率逐渐增加。HLEC凋亡率与Bcl-2和Bax的比率呈负相关(r=-0.874,P<0.05)。结论:紫外线照射可诱导HLEC凋亡,Bax和Bcl-2可能参与了紫外线诱导的HLEC凋亡的基因调控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 白内障 凋亡 BAX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化的无晶状体眼内硅油取出术 被引量:20
9
作者 朱晓华 姜德咏 +2 位作者 龚凌 衷欣 周清华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3-294,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 目的 :介绍一种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术后简化的经角膜缘眼内硅油取出术。方法 :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经历晶状体玻璃体切割、气液交换、硅油充填联合手术患者 5 1例 ,硅油充填时间 2~ 34(平均 4 .5± 2 .3)个月。可确定视网膜状况稳定者 4 2眼。用 2 5G针头插入平坦部或角膜缘穿刺作灌注 ,同时由角膜缘穿刺取硅油。结果 :眼内硅油一次取出成功 ,视网膜状况稳定者视力显著提高 (P <0 .0 5 ) ,术后眼压基本正常 ,角膜带状变性者角膜混浊减轻。术后均有暂时性低眼压 ,视网膜再脱离 4眼 (4 / 5 1 ,7.8% ) ,巩膜穿刺口出血 2眼 (2 / 5 1 ,3.9% )。结论 :本方法简单、易掌握、疗效肯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状体眼 硅油取出术 并发症 玻璃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培训的中期效果评价 被引量:20
10
作者 李蓓 赵雪 +2 位作者 杨玲凤 王琴 黄金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9期44-47,共4页
目的评价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培训的中期效果。方法对入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的65名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联络护士分阶段进行培训,第1年行资格认定短期强化培训,之后3年行继续在职培训,比较培训前、... 目的评价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培训的中期效果。方法对入选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的65名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联络护士分阶段进行培训,第1年行资格认定短期强化培训,之后3年行继续在职培训,比较培训前、短期培训、继续在职培训后联络护士的糖尿病知信行水平。结果继续在职培训后联络护士知识、态度、行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相比短期强化培训,联络护士接受继续在职培训后知识维度得分显著降低(P<0.01),态度维度得分水平显著提升(P<0.05),但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对联络护士进行继续在职培训,能显著提高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联络护士的糖尿病态度水平,维持短期强化培训后行为水平。提示在制订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计划时,需根据培训目标分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以达到理想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糖尿病管理团队 联络护士 糖尿病 培训 中期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与视盘大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田润 唐罗生 +3 位作者 王玲 陈百华 杨辉 黄娟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常规扫描模式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是否受视盘大小的影响,为其准确客观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年龄在18~30岁的正常人118名(118眼)应用OCT常规扫描模式对盘周RNFL厚度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常规扫描模式检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是否受视盘大小的影响,为其准确客观地应用于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年龄在18~30岁的正常人118名(118眼)应用OCT常规扫描模式对盘周RNFL厚度进行检测。应用眼底照相检测视盘面积、水平及垂直直径。分析RNFL厚度与视盘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全周平均RNFL厚度值,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RNFL厚度值分别为(112.02±10.13)、(135.16±19.04)、(138.56±16.46)、(71.56±14.91)、(97.43±17.98)μm。视盘垂直、水平直径及面积分别为(1.88±0.25)mm2、(1.79±0.19)mm2及(2.67±0.44)mm2。RNFL厚度值与视盘面积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OCT常规扫描模式检测RNFL厚度受视盘大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 神经纤维层 视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SOD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的抗氧化应激减轻MTX相关肝细胞损伤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卓 陈梦璇 +5 位作者 汪苇杭 刘其摇 李耐萍 贺波 蒋永芳 马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91-1199,共9页
目的: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其致病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可以通过清除超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 目的:氨甲蝶呤(methotrexate,MTX)是导致药物性肝损伤最常见的药物,其致病机制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引起的氧化应激有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可以通过清除超氧自由基达到抗氧化应激的作用,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anganese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属于SOD的一种。本研究拟观察Mn-SOD是否影响MTX对肝细胞的损伤,并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细胞系L-02,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加入同体积无血清培养基)、MTX组(加入40μg/孔MTX)、MTX+NC组(加入40μg/孔MTX+转染空白质粒)和MTX+SOD组(加入40μg/孔MTX+转染Mn-SOD质粒)。分别应用全自动生化仪和real-time RT-PCR法检测每组细胞培养上清的ALT、AST和miR-122的水平,评估各组肝细胞受损伤的程度;使用线粒体超氧化物(mitochondrial superoxide indicator,MitoSOX)荧光探针标记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糖原合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 beta,GSK-3β)、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线粒体分裂蛋白质(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和Mn-SOD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MTX组和MTX+NC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ALT、AST和miR-122水平明显升高(P<0.05),MTX+SOD组较MTX组和MTX+NC组显著降低(P<0.05)且与空白对照组相当。MitoSOX染色显示:MTX组和MTX+NC组的超氧化物最丰富,MTX+SOD组明显减少且与空白对照组差别不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TX组和MTX+NC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MTX+SOD组与MTX组和MTX+NC组比较细胞凋亡明显减少(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到空白对照组和MTX+SOD组细胞Mn-SOD、p-GSK-3β和HO-1高水平表达,而MTX组和MTX+NC组细胞Mn-SOD、p-GSK-3β和HO-1比空白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Drp1则完全相反,在MTX组和MTX+NC组中高表达,在空白对照组和MTX+SOD组中则是低表达。结论:细胞内Mn-SOD水平的降低导致超氧化物蓄积,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水平,使线粒体裂解损伤,诱导细胞凋亡,这是MTX引起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之一;将Mn-SOD导入细胞内高表达,可清除药物产生的超氧化物,通过GSK-3β影响HO-1和Drp1水平,从而激活线粒体、保护细胞免受氧化应激损伤,最终抑制肝细胞凋亡。因此,通过外源导入SOD来阻断或逆转MTX相关肝细胞损伤是一条潜在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氨甲蝶呤 肝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13
作者 彭娇玲 朱小华 +1 位作者 谭钢 邵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33-537,共5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 目的观察并分析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玻璃体切割术前、术后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力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特征,评估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时机。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行标准三通道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切割术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不伴视网膜脱离患者38例(44眼),并将其分成两组,即黄斑劈裂组(24眼)和黄斑裂孔组(20眼),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眼术前及术后视力、OCT及mfERG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均为P<0.05),黄斑劈裂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幅度大于黄斑裂孔组(P<0.05)。视力进步者黄斑劈裂组为91.7%,黄斑裂孔组为5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T示黄斑劈裂组24眼中22眼(91.7%)黄斑区完全愈合,2眼(8.3%)好转;黄斑裂孔组20眼中8眼(40.0%)完全愈合,6眼(30.0%)好转,6眼(30.0%)未愈合;两组黄斑区完全愈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fERG示术后6个月时,黄斑劈裂组1环P1波潜伏期为(37.50±3.62)ms,与术前的(44.23±4.35)ms相比明显缩短(P<0.05),而黄斑裂孔组为(38.54±4.75)ms,与术前的(40.31±2.80)ms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1波振幅密度在术后2个月、3个月、6个月时均逐渐提高,但仍略低于术前(均为P<0.05)。术前mfERG的三维地形图表现为中央峰缺如或低平,旁中心凹区域有多处不规则低反应区。术后愈合患者mfERG的三维地形图的中央峰逐渐恢复,旁中心凹区域不规则反应区减少或消失。两组术中未见医源性裂孔形成,术后无眼内出血或眼内炎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是治疗高度近视性黄斑劈裂及黄斑裂孔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在高度近视黄斑劈裂形成伴有视力受损之后、裂孔形成之前及时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可有效保存视功能,提高患者的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割术 多焦视网膜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TC对过氧化氢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κB活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宏伟 唐罗生 +2 位作者 游志鹏 李国栋 姜德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因子 KB(NF κB)的活化表达及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PDTC)对核因子κB(NF κB)活化表达的抑制作用 ,探讨NF κB及PDTC在白内障发生、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大... 目的 观察过氧化氢 (H2 O2 )诱导鼠白内障形成过程中晶状体上皮细胞核因子 KB(NF κB)的活化表达及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PDTC)对核因子κB(NF κB)活化表达的抑制作用 ,探讨NF κB及PDTC在白内障发生、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晶状体器官离体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晶状体上皮细胞NF κB的活化表达。结果 随过氧化氢损伤时间的延长 ,H2 O2 组晶状体上皮细胞NF κB活化表达逐渐增强 ,且与晶状体混浊程度呈正相关。PDTC可以明显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NF κB阳性活化表达和减轻晶状体混浊程度 ,且存在一定程度的剂量依赖性。结论 过氧化氢可以诱导鼠晶状体上皮细胞NF κB的活化表达 ,PDTC可以有效抑制NF κB的活化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 核因子-ΚB 晶状体上皮细胞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治愈儿童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观察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肖满意 魏欣 +2 位作者 李筠萍 熊炜 徐淑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04-708,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已治愈弱视患儿与正常视力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并且进一步观察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临... 目的:通过观察比较已治愈弱视患儿与正常视力儿童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寻求一种客观评价儿童视功能及预测弱视疗效的手段,并且进一步观察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为进一步探讨弱视的发病机制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60例8~12岁经正规弱视治疗后弱视治愈儿童分为单眼弱视治愈组(40人,弱视治愈眼40只,而另眼为相对正常眼40只)及双眼弱视治愈组(20人40只眼)。20例视力正常的同龄儿童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P-VEP的潜伏期和振幅,并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影响P-VEP的相关因素。结果:3组双眼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眼弱视治愈组及双眼弱视治愈组的弱视眼P100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其中单眼弱视治愈组弱视眼明显低于双眼弱视治愈组。单眼弱视治愈组的相对正常眼P100波较正常组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而与双眼弱视治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自身弱视眼比较P100波潜伏期缩短、振幅增加(P<0.05)。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弱视眼P100潜伏期的主要相关因素是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结论:通过弱视治疗,虽然患儿视力恢复正常,但弱视眼及相对正常眼的视功能仍未恢复正常;初治矫正视力、初治年龄及屈光度对患儿视力及视功能恢复均有重要影响;仅针对增加视力的传统弱视治疗对于提高双眼视功能仍有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弱视 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下液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曾军 姜德咏 +1 位作者 朱晓华 黄傅倪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 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RD)视网膜下液 (SRF)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表达 ,探讨MMPs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定量检测 88例RRD患者的SRFMMP 2和MMP 9的活性水平 ,PVRA组 2 1例 ,PVRB组 ... 目的 研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RRD)视网膜下液 (SRF)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的表达 ,探讨MMPs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VR)的关系。方法 采用明胶酶谱分析法定量检测 88例RRD患者的SRFMMP 2和MMP 9的活性水平 ,PVRA组 2 1例 ,PVRB组 3 7例 ,PVRC组 3 0例 ,其中包括伴有脉络膜脱离RRD 8例 ,术后随访PVR复发 11例。结果  88例RRD患者的SRF均有MMP 2活性水平升高 ,3 3例有MMP 9的表达 ,8例RRD伴有脉络膜脱离 ,有 6例 ( 75 % )MMP 9活性水平升高 ,术后PVR复发 11例SRF均有MMP 9活性水平升高。结论 RRD患者的SRF有MMP 2和MMP 9的表达 ,MMP 9活性水平升高可能与PVR的发生有关 ,可能成为预测术后PVR复发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下液 定量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_(44)细胞survivin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魏为 唐罗生 +2 位作者 杨一涛 李立 屈超义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51-654,共4页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HXO-RB44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榄香烯乳对Rb HXO-RB44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榄香烯乳作用于HXO-RB44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生活... 目的观察榄香烯乳对视网膜母细胞瘤(Rb)HXO-RB44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表达及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探讨榄香烯乳对Rb HXO-RB44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榄香烯乳作用于HXO-RB44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生活性;RT-PCR检测survivin mRNA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榄香烯乳处理后HXO-RB44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survivin mRNA表达下降;RB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减弱。结论榄香烯乳诱导HXO-RB44细胞凋亡与survivin有关;可减弱RB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影响其周期变化,抑制RB细胞系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乳 视网膜母细胞瘤 survivin 端粒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BD数据库中国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流行病学负担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林艳辉 高莉茉 姜文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3,共8页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WHO认定的三大重点防盲眼病之一,是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的中国AMD数据,探讨... 目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WHO认定的三大重点防盲眼病之一,是老年人视力不可逆性损伤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的中国AMD数据,探讨AMD流行病学负担,为中国AMD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索GBD 2019数据库AMD的患病数/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DALYs)、DALY率及中国和全球的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并统计中国1990年至2019年AMD流行趋势及年龄、时期、性别趋势,研究AMD患病率与SDI之间的关系。结果:2019年中国AMD患病率位于全球高水平,患病人数为1990年的1.93倍,患病率及DALY率均持续上升;中国AMD患病人数年龄趋势呈中间高、两头低形态,且女性高于男性。随着SDI值的增加,AMD的发病率呈线性上升趋势。结论:通过分析GBD数据库,1990年至2019年间中国AMD疾病负担显著上升,居全球前列,且与社会发展程度呈正相关。积极研究AMD流行病学资料及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关系,对于AMD诊治、卫生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疾病负担 中国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MP-2和MMP-9在脉络膜新生血管膜的表达 被引量:9
19
作者 曾军 姜德咏 +2 位作者 刘湘平 朱晓华 唐罗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6期455-457,共3页
目的 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 ,探讨MMP 2和MMP 9在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标本取自AMD患... 目的 研究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age 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表达 ,探讨MMP 2和MMP 9在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实验组标本取自AMD患者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和视网膜下膜取出术获得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17例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 2和MMP 9的表达。结果  17例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MMP 2和MMP 9表达阳性 ,正常人视网膜无MMP 2和MMP 9表达。结论 AMD脉络膜新生血管膜有MMP 2和MMP 9的表达 ,MMP 2和MMP 9可能通过降解Bruch膜 ,促进脉络膜新生血管在视网膜色素上皮下生长 ,参与AMD的病理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 被引量:8
20
作者 唐仁泓 龙剑锋 陈百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2-767,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成年雄性棕色... 目的:探讨整合素αvβ3、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激光诱导的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随机选取成年雄性棕色挪威大鼠25只,一眼为实验组,经氩激光(波长532 nm)光凝诱导CNV形成,另一眼为正常对照。分别于光凝后第3,7,14,21及28天随机取5只大鼠,行眼底照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luorescence fundus angiography,FFA)检查,并取出视网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3,TF及VEGF在CNV中的表达及相互关系。结果:正常对照组无新生血管生成,无整合素αvβ3和TF的表达,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色素上皮层、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中均有少量VEGF的表达。光凝7 d后,FFA检查发现实验眼光凝区有圆盘状荧光渗漏,表明有新生血管生成。光凝后3 d,光凝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外核层缺损区、视网膜及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均表达少量的VEGF、整合素αvβ3及TF,随着时间的延长,CNV逐渐形成,VEGF、整合素αvβ3及TF表达水平也逐渐增加(P<0.01),其中整合素αvβ3的表达于第7天达高峰;VEGF的表达于第14天达高峰;TF的表达于第21天达高峰。结论:整合素αvβ3,VEGF及TF分别表达于实验性大鼠CNV形成初期、中期及晚期,其在CNV中表达的顺序对临床选择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组织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