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鲁氏菌病误诊为骨关节病1例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赖力英 姚冬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15-217,共3页
布鲁氏菌病多发于北方牧区,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伴有多器官损害,缺乏特异性。该病在南方很少见,因而特别容易误诊。对1例误诊为骨关节病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强化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尽可... 布鲁氏菌病多发于北方牧区,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伴有多器官损害,缺乏特异性。该病在南方很少见,因而特别容易误诊。对1例误诊为骨关节病的布鲁氏菌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强化临床医生对布鲁氏菌病的认识,以便早期诊断,尽可能地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临床特征的关联分析
2
作者 王文龙 许允 +7 位作者 庄思琪 戴钰丰 王―敏 项忠元 胡敏 蒋永芳 唐玲丽 唐浩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5-928,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9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30例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核酸载量...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临床症状及肺部影像学表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4日至2月9日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确诊的30例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核酸载量与临床症状、肺部影像学特征的具体关联。结果:30例COVID-19患者就诊时,4例患者(13.33%)未出现临床症状,23例患者(76.67%)出现发热;20例患者(66.67%)出现COVID-19影像学改变,10例患者(33.33%)影像学无明显异常。COVID-19无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有症状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于影像学无异常的患者,出现肺炎影像学表现的患者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更大(P=0.001),体温更高(P=0.014);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和年龄后,咽拭子病毒核酸Ct值与出现肺炎影像学特征呈独立正相关(OR=1.34,95%CI=1.07~1.66,P=0.009)。结论:早期无临床症状的COVID-19患者与有症状患者的咽拭子病毒载量水平相当;COVID-19患者早期咽拭子病毒载量与肺部影像学特征呈负向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咽拭子 病毒载量 临床特征 影像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性肝衰竭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其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杰斌 李倩 +2 位作者 龚国忠 龚环宇 侯周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37-1344,共8页
目的:研究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其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医院感染病科... 目的:研究药物性肝衰竭(drug-induced liver failure,DILF)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并构建其logistic回归模型(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LRM)。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及湘雅三医院感染病科收治的183例DIL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预后分为好转组(n=67)及无效组(n=116)。使用单因素分析对年龄,Tbil,SCr,PT及并发症等可能的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初筛,基于单因素分析结果,进一步使用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独立的预后因素并构建LRM模型。将LRM模型与终末期肝病(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模型进行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LRM模型和MELD模型的预测价值,比较两模型间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及总正确率等参数的优劣,并使用独立样本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临床分型,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WBC计数,天门冬氨酸转氨酶/谷丙氨酸转氨酶(aspartic acid transaminase/glutarine transaminase,AST/ALT)比值,Tbil,SCr,PT和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等指标在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AFP,PT,AST/ALT比值,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为DILF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可用于构建LRM模型。LRM模型和MELD模型的AUC分别为0.917(95%CI:0.876~0.959)和0.709(95%CI:0.633~0.786),总正确率分别为86.7%和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FP,PT,AST/ALT比值,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为DILF患者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LRM模型能较准确地预测DILF患者的短期预后,其应用价值优于MELD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肝功能衰竭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共识 被引量:9
4
作者 袁素娥 陈煜 +24 位作者 蔡小芳 蔡虻 黄常娟 胡玲利 江梦婷 李映兰 李好 马媚媚 荣英姿 任珍 陶子荣 唐红英 谭海红 王晓燕 张林 曾烂漫 张志云 张燕萍 张英 周瑞红 黄勋 王红红 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 湖南省医院协会医院感染管理专业委员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75-781,共7页
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升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预防采血操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卫生工作者、患者/献血者和社会安全,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指导临床护理实践,提升静脉血标本采集质量,预防采血操作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医疗卫生工作者、患者/献血者和社会安全,中华护理学会传染病护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专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规范,国家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诊疗指南及最佳实践证据,共同制定本共识。本共识主要适用于国内医疗卫生机构,指导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样。本共识通过评估静脉血样采集对医务人员、患者/献血者和社会的风险,根据高风险环节确定规避风险的安全操作流程。本共识主要从个人防护用品、采血细化步骤、意外事件处理、质量指标监控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全采集成人静脉血标本提供临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操作规程 静脉血标本 职业风险 高风险操作 职业安全 职业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