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毛华雄 易著文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23-231,共9页
关键词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 系膜细胞增生 肾小球硬化 细胞生物学 病理过程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化儿茶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何小解 易著文 +3 位作者 杨华彬 白海涛 莫双红 党西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0-1573,共4页
目的:研究微胶囊化儿茶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地塞米松组、维生素E组、儿茶素组和微胶囊组共6组,尾静脉1次性注射阿霉素(5 mg/kg BW)制备肾病模型;利用... 目的:研究微胶囊化儿茶素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2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肾病组、地塞米松组、维生素E组、儿茶素组和微胶囊组共6组,尾静脉1次性注射阿霉素(5 mg/kg BW)制备肾病模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与尿中VEGF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中VEGF表达。结果:实验第4周末(维生素E组除外)与第6周末,各组大鼠尿、血清及肾组织中VEGF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大鼠、显著低于肾病大鼠(均P<0.01),实验末,微胶囊组大鼠尿与血清中VEGF含量明显低于儿茶素组(分别P<0.01,P<0.05),微囊组大鼠肾组织VEGF表达低于儿茶素组,但无显著差异。微囊化儿茶素治疗组24 h尿蛋白排泄量显著低于儿茶素治疗组(P<0.05),24 h尿蛋白排泄与尿、血清及肾组织中VEGF含量均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儿茶素降低阿霉素肾病大鼠尿蛋白排泄可能是通过降低VEGF的排泄与分泌实现的,儿茶素微囊化后,有助于提高其降低VEGF的排泄与分泌,减少尿蛋白的排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肾病综合征 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0在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慧琼 易著文 +3 位作者 何小解 何庆南 党西强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敏感与激素耐药组P300表达的差异,探讨P300在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耐药中的作用,为揭示PNS激素耐药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肾组织及40例PNS患儿(激素敏感组20例,激... 目的观察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激素敏感与激素耐药组P300表达的差异,探讨P300在肾病综合征糖皮质激素耐药中的作用,为揭示PNS激素耐药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正常对照组肾组织及40例PNS患儿(激素敏感组20例,激素耐药组20例)肾活检组织中P300表达差异。结果正常肾组织仅偶见肾小管上皮细胞P300呈阳性表达;PNS患儿肾组织均存在不同程度P300表达,主要分布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区表达微弱或未表达,其他肾固有细胞未见P300表达;激素敏感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300表达较激素耐药组明显增多(P<0.01),P300表达密集部位的肾小管形态正常,结构完整;肾小管上皮细胞P300阳性表达与肾小管间质病理积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P300蛋白主要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促进GC效应发挥;PNS患儿肾小管上皮细胞P300表达下降,可能是导致GC耐药及增加GC对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P300 免疫组化 糖皮质激素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儿童继发性肾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易著文 党西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3-245,共3页
近十多年来,我国儿童继发性肾损害有增多趋势,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原发性肾疾病相对薄弱。因此在重视研究儿童原发性肾脏疾病的同时,也应关注继发性肾损害的研究。现从临床上常见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的肾损害、感染后肾损害及药物性... 近十多年来,我国儿童继发性肾损害有增多趋势,目前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原发性肾疾病相对薄弱。因此在重视研究儿童原发性肾脏疾病的同时,也应关注继发性肾损害的研究。现从临床上常见继发于系统性疾病的肾损害、感染后肾损害及药物性肾损害三方面讨论目前我国儿童继发性肾损害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肾损害 临床研究 儿童 原发性肾脏疾病 药物性肾损害 系统性疾病 肾疾病 感染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系统论分析肾病综合症的诊断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海涛 易著文 张建江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10期31-32,共2页
分析系统论方法主要基本原则在肾病综合症诊治中的指导性作用。揭示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自觉、主动地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和系统论科学方法 ,可以拓展研究的新思路 ,为疾病的诊治提供最佳方案 。
关键词 肾病综合症 系统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阿霉素肾病鼠骨代谢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易著文 易晓岚 +3 位作者 何小解 张星星 马祖祥 李志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653-656,共4页
为明确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否有效治疗阿霉素肾病鼠骨病和生长障碍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鼠组 (肾病组 )、地塞米松治疗的阿霉素肾病鼠组 (DXM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鼠组 (rhGH组 )、地塞米松 ... 为明确重组人生长激素能否有效治疗阿霉素肾病鼠骨病和生长障碍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 :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鼠组 (肾病组 )、地塞米松治疗的阿霉素肾病鼠组 (DXM组)、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鼠组 (rhGH组 )、地塞米松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的阿霉素肾病鼠组 (DXM +rhGH组 ) ;测定各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尿钙、尿磷、骨矿物质量、骨密度及鼻臀长的变化。结果显示 ,rhGH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4组 ,rhGH组和DXM +rhGH组活体椎骨骨矿物质的增长量及离体椎骨的骨密度明显高于肾病组和DXM组 ;而各组的24h尿钙、尿磷 ,全身骨的骨矿物质增长量 ,股骨、胫骨的骨密度 ,鼻臀长的增长量之间无明显差别。提示短期应用rhGH能有效治疗阿霉素肾病鼠骨病 ,但对其身长生长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阿霉素肾病 大鼠 肾病综合征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免疫吸附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近期疗效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黄丹琳 党西强 +5 位作者 刘东海 钟艳兰 易著文 吴小川 曹艳 何庆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3431-3434,共4页
目的评价DNA免疫吸附(DNA immunoadsorption,DNA-IA)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儿童SLE患者进行DNA-IA治疗。所有患儿DNA-IA治疗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15分,为重度活动。11例... 目的评价DNA免疫吸附(DNA immunoadsorption,DNA-IA)治疗儿童重度活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2例儿童SLE患者进行DNA-IA治疗。所有患儿DNA-IA治疗前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均>15分,为重度活动。11例患儿常规行3次DNA-IA治疗,1例行2次治疗。DNA-IA治疗前后行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ds-DNA)抗体、红细胞沉降率、免疫球蛋白、补体、血常规、肝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检查。结果 DNA-IA治疗后患儿症状体征明显好转,SLEDAI评分明显下降,ANA滴度明显下降,抗ds-DNA抗体明显下降,补体C3明显上升,红细胞沉降率和血清IgG明显下降,尿蛋白定量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A、IgM、补体C4、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无明显变化。DNA-IA过程中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DNA-IA是治疗儿童重度活动SLE的有效方法,还需进一步的对照研究观察其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免疫吸附剂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0~2/HPF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海涛 易著文 +3 位作者 张慧琼 党西强 何小解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780-782,共3页
目的探讨尿检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57例肾穿刺血尿患儿按其尿检红细胞数目分为3组,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小肾小球血尿患儿15例,尿检红细胞≥3个/HPF的孤立性肾小球镜下血尿17例,肉眼血尿患儿25例;... 目的探讨尿检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的临床意义.方法 57例肾穿刺血尿患儿按其尿检红细胞数目分为3组,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小肾小球血尿患儿15例,尿检红细胞≥3个/HPF的孤立性肾小球镜下血尿17例,肉眼血尿患儿25例;肾组织进行光镜、电镜、免疫荧光检查及病理损害积分;对其临床、病理及病理损害积分对比分析.结果 3组病理改变涉及系膜增生性肾炎(MsPGN)、轻微病变(minimal lesion disease,MLD)、局灶节段增生性肾炎(FSPGN)、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EnCPGN),其中以MsPGN最为常见43/57例(75.4%);不同临床表现类型的血尿病理改变类型差异无显著性,病理损害程度不完全与临床血尿轻重成正比.结论尿检红细胞0~2/HPF的孤立性微量肾小球血尿可能为某些肾脏疾病的早期改变,其病理改变具多样性,随访及掌握肾穿刺活检的适应证进行病理检查,对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血尿 孤立性 肾小球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素清除O_2^-·与·OH的能力 被引量:6
9
作者 何小解 易著文 +4 位作者 田云 卢向阳 党西强 莫双红 杨华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研究儿茶素直接捕获O.-2与.OH的能力。方法:利用微弱化学发光法检测儿茶素对O2.-与.OH的清除能力;利用自旋捕集技术验证儿茶素对O2.-与.OH的清除能力。结果:儿茶素清除O2.-与.OH的IC50分别为6.16,0.59μg/mL,明显优于甘草提取物、... 目的:研究儿茶素直接捕获O.-2与.OH的能力。方法:利用微弱化学发光法检测儿茶素对O2.-与.OH的清除能力;利用自旋捕集技术验证儿茶素对O2.-与.OH的清除能力。结果:儿茶素清除O2.-与.OH的IC50分别为6.16,0.59μg/mL,明显优于甘草提取物、迷迭香提取物、葡萄籽提取物、虎杖提取物及银杏叶提取物。结论:供试的几种重要天然植物抗氧化剂中,儿茶素对O2.-与.OH的清除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化学发光 自旋捕集 抗氧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X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耿文茂 易著文 +4 位作者 何小解 何庆南 党西强 曹艳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4-287,共4页
目的揭示核转录因子(PAX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8例病例组肾组织按间质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病变15例,中度病变11例,重度病变12例;对照组为5例外伤后肾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定肾组织PAX2... 目的揭示核转录因子(PAX2)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38例病例组肾组织按间质病变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病变15例,中度病变11例,重度病变12例;对照组为5例外伤后肾切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评定肾组织PAX2的表达率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率。对肾间质病变轻、中、重3组组内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率、PAX2表达率作方差分析,对PAX2表达量与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率作相关分析。结果正常对照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只表达角蛋白(CK),不表达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PAX2。病例组肾间质病变轻、中、重3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均不同程度表达α-SMA及PAX2;不同肾间质病变组,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率及PAX2表达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PAX2表达量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率呈正相关(r=0.886,P<0.05)。结论PAX2回归表达可能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角蛋白 平滑肌肌动蛋白 PA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西强 许自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疾病本身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和血清学改变,因此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和挑战。文章从JIA的早期临床特点,检测早期诊断相关自身抗体,应用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以及骨密度检测等多方面论...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疾病本身临床表现多样化,无特异性症状、体征和血清学改变,因此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存在很大困难和挑战。文章从JIA的早期临床特点,检测早期诊断相关自身抗体,应用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以及骨密度检测等多方面论述目前早期JIA的进展,以提高对早期JIA的诊断水平,早期开始有效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儿童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