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影像组学技术
1
作者 袁晓瑞 谭延林 符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65-1472,共8页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构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住院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8例,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5例与非淋巴结转移组33例,同时按照7∶3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后分为训练集68例与验证集30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以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结果标签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本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3%(65/98)。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4水平、原发灶位置、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P<0.05)。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Radscore构建联合预测模型。Delong's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0~0.90),高于临床预测模型的0.73(95%CI=0.61~0.85,P=0.042);校准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通过校准度检验(P=0.990),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但联合预测模型的净效益较高。结论采用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成功构建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联合预测模型,且模型稳健性较高、区分能力良好、净效益较高,可为临床医生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上皮性卵巢癌 淋巴结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小鼠移植宫颈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符慧群 陶光实 +1 位作者 张隽 李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抗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1.5g/(kg·d)]、中剂量干预组[3.0g/(kg·d)]及高剂量干预组[6.0g/(kg·d)],腹腔...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抗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1.5g/(kg·d)]、中剂量干预组[3.0g/(kg·d)]及高剂量干预组[6.0g/(kg·d)],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用药20d,于接种后26d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的瘤体平均质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用原位TdT检测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高剂量干预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体积和瘤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抑瘤率显著高于低、中剂量干预组(P<0.01);高剂量干预组MVD及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I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中剂量槲皮素对MVD,NF-κB表达及AI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宫颈癌U14 核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V16 E6 DNA疫苗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
3
作者 陶光实 胡锦跃 +3 位作者 刘凤英 吴宜林 刘毅智 李官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探讨HPV16E6DNA疫苗能否在体内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应答。方法 :将HPV16E6基因转染 6 15小鼠宫颈癌U14 ,建立高表达E6的U14细胞株即E6 + U14 ;制备HPV16E6DNA疫苗 ;随后分组进行体内预防和治疗E6 + U14移植同系小鼠试验 ,设... 目的 :探讨HPV16E6DNA疫苗能否在体内诱导小鼠抗宫颈癌主动免疫应答。方法 :将HPV16E6基因转染 6 15小鼠宫颈癌U14 ,建立高表达E6的U14细胞株即E6 + U14 ;制备HPV16E6DNA疫苗 ;随后分组进行体内预防和治疗E6 + U14移植同系小鼠试验 ,设立对照组 ;观察各组小鼠肿瘤大小 ,计算抑瘤率、生存时间 ;计算淋巴和肺转移率 ;体外分别检测经HPV16E6DNA疫苗免疫后的小鼠T淋巴细胞对E6 + U14和U14的杀伤作用。结果 :HPV16E6DNA疫苗预防和治疗组小鼠各时期瘤体大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P <0 .0 0 1) ,两组抑瘤率均大于70 % ;平均生存时间均大于对照组 (均P <0 .0 0 1) ;预防组淋巴转移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HPV16E6DNA疫苗免疫小鼠T淋巴细胞在不同效靶比 ,对E6 + U14的杀伤效率均明显高于对U14者 (均P <0 .0 0 1)。结论 :HPV16E6DNA疫苗能诱导机体产生针对HPV16E6阳性的宫颈癌细胞主动免疫应答及特异性细胞毒淋巴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DNA疫苗 基因转染 基因治疗 T细胞杀伤试验 主动免疫应答 人乳头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7例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4
作者 邹婷婷 郑春莹 +2 位作者 张志邦 余立 符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NACT联合手术治疗的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共187例,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142... 目的:探讨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的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NACT联合手术治疗的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共187例,根据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142例)和无效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临床特点(肿瘤直径、血液学炎症指标等)和术后病理等方面的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NACT疗效、术后病理因素与患者生存的关系。结果:有效组中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多于无效组(P=0.015)。有效组3项血液学炎症指标(全身炎症反应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和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均低于无效组(P<0.05)。有效组术后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和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均低于无效组(P<0.05)。NACT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2.6%和82.9%。单因素分析显示化疗疗效、血液学炎症指标、盆腔淋巴结转移和宫颈深肌层浸润与患者生存相关(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是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P<0.001),而NACT有效是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P<0.001)。结论:ⅠB2和ⅡA2期宫颈癌患者NACT前肿瘤直径和血液学炎症指标是疗效的影响因素,而NACT疗效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辅助化疗 局部晚期宫颈癌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黄小艳 吴宜林 +1 位作者 刘凤英 张志胜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用抗TGF β1抗体检测 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 (其中良性 2 1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 9例 )中TGF β1的表达及定位 ,并以正常卵巢组织...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 β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用抗TGF β1抗体检测 77例卵巢上皮性肿瘤 (其中良性 2 1例 ,交界性 7例 ,恶性 4 9例 )中TGF β1的表达及定位 ,并以正常卵巢组织 14例作对照。结果 :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肿瘤组织中TGF β1表达明显高于交界性和恶性肿瘤组织 ;TGF β1的表达 ,粘液性癌高于浆液性癌 ,病理分级 1级高于 3级 ,临床分期Ⅰ~Ⅱ期高于Ⅲ~Ⅳ期 (均P <0 .0 5 )。结论 :TGF β1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 ;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类 卵巢上皮性肿瘤 TGF-Β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期精神病患者妊娠及分娩的探讨 被引量:8
6
作者 钟秋平 彭东桃 +1 位作者 黄俊 张洪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妊娠分娩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妊娠用药过程、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42例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剖宫产32例(76.2%),早产4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新生儿轻... 目的:探讨精神病合并妊娠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妊娠分娩的52例精神疾病患者的妊娠用药过程、分娩情况和新生儿出生情况。结果:42例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剖宫产32例(76.2%),早产4例,胎儿生长受限3例,新生儿轻度窒息2例;稳定期患者10例,剖宫产4例(40.0%),无不良妊娠结局。所有新生儿均未见畸形。结论:精神疾病患者病情至少稳定2年后妊娠及孕中晚期抗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很有必要;对发作期的患者分娩时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以保障母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分娩 精神病 抗精神病药物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