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槟榔碱诱导口腔角质形成细胞凋亡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李霞 黄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了解槟榔碱(arecoline)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槟榔碱以及在不同时间处理体外培养的KC,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KC凋亡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百分率,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 目的:了解槟榔碱(arecoline)对体外培养的人口腔黏膜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槟榔碱以及在不同时间处理体外培养的KC,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KC凋亡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凋亡百分率,用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的改变。结果:1)槟榔碱能以一定时间和浓度依赖方式诱导培养的KC发生凋亡,其细胞凋亡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2)槟榔碱作用KC,其Caspase-3活性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槟榔碱可诱导KC凋亡,Caspase-3可能参与了这一细胞凋亡过程的调控。KC凋亡异常可能是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重要发病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凋亡 CASPASE-3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IT和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0
2
作者 尹晓敏 温春燕 +2 位作者 韩玉玲 高义军 唐瞻贵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 目的:初步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原癌基因MDM2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4例OSF组织、15例OSF癌变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FHIT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分布。结果:FHIT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强阳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减少,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低于OSF组(P<0.05)。MDM2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呈阴性表达,在OSF及OSF癌变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逐渐增加,OSF组及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OSF癌变组织组显著高于OSF组(P<0.05)。结论:FHIT表达下调和缺失,以及MDM2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癌变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 MDM2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 被引量:7
3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李霞 黄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6例OSF组织,14例OSF癌变组织以及10例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6例OSF组织,14例OSF癌变组织以及10例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上皮中无hTERT阳性表达,OSF癌变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12/14)明显高于OSF组(7/46)(P<0.005),相邻非癌变OSF组织中hTERT阳性表达率(7/10)明显高于普通OSF组(7/46)(P<0.005)。结论:hTERT蛋白过度表达在OSF癌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口腔黏膜癌变 端粒酶逆转录酶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对口腔角质形成细胞端粒酶逆转录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2 位作者 尹晓敏 李霞 黄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0.03、0.06、0.09g/L槟榔... 目的:观察槟榔碱对人口腔角质形成细胞(KC)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hTERT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黏膜的上皮细胞,将实验细胞分为0.03、0.06、0.09g/L槟榔碱组、空白对照组。采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方法观察槟榔碱对KChTERT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槟榔碱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KChTERTmRNA及蛋白表达,0.03、0.06、0.09g/L槟榔碱组hTERTmRNA及蛋白表达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槟榔碱对KChTERTmRNA与蛋白表达有明显诱导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关系,槟榔碱诱导KChTERT过度表达可能在OSF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角质形成细胞 端粒酶逆转录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碱预处理的口腔角质形成细胞对肌成纤维细胞分化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霞 凌天牖 高义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03-907,共5页
目的:了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粘膜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并建立KC和FB共同培养体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和 mRNA的表达... 目的:了解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肌成纤维细胞的来源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正常口腔粘膜角质形成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并建立KC和FB共同培养体系;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RT-PCR方法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蛋白和 mRNA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上清中TGF-β1的水平。结果:槟榔碱预处理的KC能促进FBα-SMA的 mRNA表达和蛋白的产生;槟榔碱预处理的KC和FB共同培养组上清中TGF-β1的水平高于FB组和槟榔碱干预FB组。结论:体外情况下经槟榔碱预处理后KC能促进MFB转化;TGF-β1可能在口腔粘膜FB转化为MFB的过程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槟榔碱 肌成纤维细胞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SMA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6
6
作者 李霞 凌天牖 高义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851-856,共6页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和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槟榔碱对OSF及正常成纤维细胞产生α-SMA和其mRNA表达... 目的:探讨肌成纤维细胞在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和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中平滑肌肌动蛋白α(α-SM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和RT-PCR法检测槟榔碱对OSF及正常成纤维细胞产生α-SMA和其mRNA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口腔粘膜组织中除血管壁外无阳性染色,而OSF组织中在粘膜下层有大量梭形细胞胞浆被染成棕黄色;体外培养的正常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中有很少量的α-SMA蛋白表达,OSF来源的成纤维细胞中早期有大多数细胞(85.80%±3.56%)表达α-SMA;槟榔碱干预成纤维细胞后不能增加平滑肌肌动蛋白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论:肌成纤维细胞可能在OSF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OSF组织中的肌成纤维细胞可能不是槟榔成分直接作用于成纤维细胞转化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肌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肌动蛋白α 槟榔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槟榔提取物对口腔粘膜成纤维细胞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冯云枝 凌天牖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 (F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_1(ICAM_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从正常 (NM)及OSF患者的口腔粘膜中培养出FB ,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槟榔提取物 (ANE)培养 4 8h后 ,用细胞酶联免疫方法...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 (FB)与细胞间粘附分子_1(ICAM_1)在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OSF)发生中的可能作用。方法 :分别从正常 (NM)及OSF患者的口腔粘膜中培养出FB ,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槟榔提取物 (ANE)培养 4 8h后 ,用细胞酶联免疫方法检测FB表达的ICAM_1水平。结果 :表示ICAM_1水平高低的OD值在OSF_FB为 0 386±0 0 99,高于NM_FB的OD值 0 32 4± 0 0 30 (P <0 0 5 ) ;ANE在 5 0~ 15 0 μg/ml的范围内以浓度—效应依赖关系刺激FB产生ICAM_1。结论 :ANE能上调FB表达ICAM_1的水平 ,提示ICAM_1及其介导的细胞与细胞或细胞与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在OSF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槟榔提取物 细胞间粘附分子-1 口腔粘膜下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及其癌变组织中Survivin、c-myc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琰 高义军 尹晓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48-449,共2页
关键词 Survivin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C-MYC蛋白 癌变组织 免疫组化SP法 凋亡抑制因子 口腔癌前病变 细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烟对口腔挥发性硫化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义军 凌天牖 尹晓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2-493,共2页
关键词 口臭 吸烟者 口腔微生物 挥发性硫化物 含量 口腔异味 口干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侯大为 柳志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8例与对照组43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生活事件量表结果显示OLP患者生活事件总... 目的:探讨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与口腔扁平苔藓患者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评定口腔扁平苔藓患者68例与对照组43例,并采集静脉血进行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生活事件量表结果显示OLP患者生活事件总分(113.65±39.32),负性生活事件分(67.62±28.83)高于对照组;艾森克人格问卷结果显示OLP患者外倾性(33.04±10.25)得分低于对照组,神经质(53.83±8.33)和精神质(55.04±12.39)得分高于对照组。OLP组血清皮质醇浓度(434.15±123.43)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382.14±83.63)n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OLP组血清皮质醇与负性生活事件(r=0.307)和神经质(r=0.293)呈正相关。结论:负性生活事件、消极的人格特征通过应激反应导致OLP患者皮质醇升高,皮质醇的异常说明患者机体心理内分泌免疫网络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负性生活事件 人格特征 血清皮质醇 HP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辉 凌天牖 +2 位作者 郭金陵 段亚光 周中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颊黏膜上皮组织和正常口腔颊黏膜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为探讨OSF发病相关基因提供初步筛选资料。方法:对切取OSF... 目的:应用cDNA芯片技术研究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ral submucous fibrosis,OSF)颊黏膜上皮组织和正常口腔颊黏膜组织基因的差异表达,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ene ontology(GO)分析,为探讨OSF发病相关基因提供初步筛选资料。方法:对切取OSF和正常对照颊黏膜组织进行总RNA抽提,逆转录制备探针,纯化后与含有21571条基因的人类全基因组寡核苷酸芯片杂交,杂交后信号经扫描仪检测和计算机分析筛选OSF发病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GO分析。结果:GO分析发现,2372条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细胞组成的基因群主要集中于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骨架,与溶酶体囊胞、细胞小凹等蛋白相关基因多呈上调表达。结论: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溶酶体囊胞、细胞小凹等蛋白相关基因群差异表达可能与OSF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基因表达 CD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汉江 白明海 朱兆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93-94,共2页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 (5 7个瘤体 )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 ,其中 7个舌背部瘤体配合手术切除。用 2mg/mL平阳霉素行肿瘤基底下弥散注射至瘤体发白。每 ... 目的 :观察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35例 (5 7个瘤体 )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 ,其中 7个舌背部瘤体配合手术切除。用 2mg/mL平阳霉素行肿瘤基底下弥散注射至瘤体发白。每 2~ 4周注射 1次 ,用药总量 4~ 6 0mg。 结果 :总有效率 87.72 % (5 0 / 5 7) ,其中唇、颊、腭、口底、舌腹病变的有效率 10 0 % (4 9/ 4 9)。舌背病变效果最差 12 .5 0 % (1/ 8)。结论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是治疗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的理想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阳霉素 局部注射 治疗 口腔黏膜毛细管型淋巴管瘤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 被引量:5
13
作者 蔺琳 凌天牖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HIF-1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分布。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为阴性表... 目的:探讨HIF-1α在口腔黏膜下纤维化(OSF)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兔抗人多克隆抗体检测30例OSF患者及5例正常对照者口腔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的分布。结果:HIF-1α蛋白在正常口腔黏膜中为阴性表达,在OSF病变组织中阳性表达(P<0.05)。结论:OSF的发病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化 HIF-1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霞 凌天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2-18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和9例正常组织进行了IGF-1 mRNA的检测。结果:8例OSF早期患者角朊细胞中IGF-1 mR-NA表达均为阳性,19例OSF...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对27例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组织和9例正常组织进行了IGF-1 mRNA的检测。结果:8例OSF早期患者角朊细胞中IGF-1 mR-NA表达均为阳性,19例OSF中晚期组织有7例表达阳性,9例正常组织均为阴性,三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所有组织中成纤维细胞IGF-1 mRNA表达均为阳性,但强度无明显差异;中晚期组织有5例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阳性。结论:OSF病人角朊细胞可合成IGF-1,IGF-1可能在OSF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下纤维陛变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转导通路与口腔扁平苔藓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剑声 柳志文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4期291-293,共3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中一员,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Smad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复合物的下游信号调节蛋白熏可将TGF-β信号直接从细胞膜转导入细胞核内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转化生... 转化生长因子-β1是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中一员,在机体的免疫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等方面起重要作用。Smad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1受体复合物的下游信号调节蛋白熏可将TGF-β信号直接从细胞膜转导入细胞核内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转化生长因子-β1分泌受阻,可致口腔扁平苔藓病损的发生。本文就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其受体、Smad蛋白与口腔扁平苔藓关系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TGF-Β SMAD蛋白 转导通路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霞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2期92-94,共3页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OSF)的发病机理不明,近年来发现OSF组织中存在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改变,且这些细胞因子与多种纤维化疾病密切相关。本文将与OSF有关的细胞因子及这些细胞因子在OSF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可能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细胞因子 发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FA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真玉 王铠 +1 位作者 刘德裕 黄谢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60-363,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lncRNA)FA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5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9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lncRNA)FAL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5月海口市人民医院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的95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切除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为口腔鳞状细胞癌组,以50例健康人口腔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lncRNA FAL1在两组的表达水平;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按照lncRNA FAL1表达结果的中位值将OSCC组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分析lncRNA FAL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检验lncRNA FAL1的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对影响OSCC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Cox分析。结果:OSCC组lncRNA FAL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ncRNA FAL1与临床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显著相关(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ncRNA FAL1低表达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Cox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T分期、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均是影响OSCC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OSCC患者组织中lncRNA FAL1高表达,可能与OSCC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FAL1 临床意义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灯盏花对兔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长庚 黄生高 +3 位作者 凌天牖 冯德云 黄平 张建兴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检测中草药灯盏花对正畸牙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推测其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5只兔分为A、B、C组,均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A组右侧第一磨牙离子导入灯盏花(A-R组),左侧导入生理盐水作... 目的检测中草药灯盏花对正畸牙牙周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推测其加速正畸牙移动的可能作用机理。方法45只兔分为A、B、C组,均以双侧下颌第一磨牙为实验牙。A组右侧第一磨牙离子导入灯盏花(A-R组),左侧导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A-L组)。B组安装使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的正畸加力装置,同时右侧离子导入灯盏花(B-R组),左侧导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B-L组)。C组为空白对照组。A、B组分别于实验的1、3、7、14d处死,每次处死5只兔。取所有动物的双侧下颌骨标本,B组测量牙移动距离后,所有标本制成第一磨牙的牙周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B组第一磨牙移动距离在加力1、3、7、14d时依次递增,B-R组在3、7、14d的移动距离较B-L组大(P<0.01)。免疫组化染色表明C组和A-L组VEGF表达阴性,A-R组、B-L组和B-R组表达较强,其中B-R组表达最强;A-R组和B-R组表达高峰在实验第3天,而B-L组表达高峰出现于第7天。结论灯盏花可能通过上调正畸牙加力初期牙周组织中VEGF的表达而加速其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盏花 正畸 牙移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表达细胞间粘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冯云枝 凌天牖 +1 位作者 吴汉江 李运良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23-425,共3页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DEX)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OSF)等口腔粘膜疾病的机理。方法 :分别从正常 (NM)及OSF患者的口腔粘膜中培养出成纤维细胞 (FB) ,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EX培养 4 8h后 ,用MTT法检测FB的增殖水平 ,并用细胞酶联...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 (DEX)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OSF)等口腔粘膜疾病的机理。方法 :分别从正常 (NM)及OSF患者的口腔粘膜中培养出成纤维细胞 (FB) ,向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DEX培养 4 8h后 ,用MTT法检测FB的增殖水平 ,并用细胞酶联免疫方法检测其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水平。结果 :DEX在 10~ 15 0 μg ml的范围内以浓度 效应依赖关系抑制FB增殖 ;表示ICAM 1水平高低的OD值在OSF FB为 0 386± 0 0 99,高于NM FB的OD值 0 32 4± 0 0 30(P <0 0 5 ) ;DEX可下调FB的ICAM 1表达水平。结论 :DEX可能是通过抑制FB增殖和下调ICAM 1的表达而达到治疗OSF等口腔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地塞米松 细胞间粘附子-1 口腔粘膜下纤维性变 DEX OSF FB ICAM-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力影响炎性牙周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蛋白表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立伟 陈扬熙 +2 位作者 白丁 张京剧 段培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力及炎性刺激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联合效应。方法选用96只雄性SD成年大鼠,分别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和注射内毒素健康大鼠模型,近中移动两模型的上颌磨牙。结果在0h、2h、12h、2d、7d、14d时,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膜组织内肿... 目的探讨正畸力及炎性刺激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联合效应。方法选用96只雄性SD成年大鼠,分别建立实验性牙周炎大鼠和注射内毒素健康大鼠模型,近中移动两模型的上颌磨牙。结果在0h、2h、12h、2d、7d、14d时,磨牙近中压力侧牙周膜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α(TNF_α)的蛋白表达出现波动,2d时平均光密度(OD)值达到峰值。结论急、慢性牙周炎症均可阻碍正畸力效应下的牙周组织改建,研究提示对成年牙周炎患者,牙移动应谨慎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症 正畸力 改建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