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早期高压氧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血液生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童敏 伍贤平 +1 位作者 陈军 刘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12-215,I0006,共5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血液生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15只)、B组(模型组,20只)及C组(高压氧组,20只),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2组均行T10椎板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 目的探讨超早期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模型血液生化及后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55只SD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15只)、B组(模型组,20只)及C组(高压氧组,20只),A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其余2组均行T10椎板水平脊髓完全横向切断术。B、C组均予常规护理,C组于术后3 h置于动物舱内开始高压氧治疗,10 d一疗程,共3疗程。分别于建立模型后第1~6周末,用BBB运动功能评分法评价并比较两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术后第6周过量麻醉处死大鼠,以40 g/L多聚甲醛行心室-主动脉灌注,取脊髓损伤区标本,光镜观察损伤脊髓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钙(Ca)、血磷(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改变情况。结果 B、C两组大鼠术后第1~6周BBB运动功能评分逐渐增高,C组在3~6周末的BBB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B组、C组血钙、血磷在术后1、3周高于A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术后1、3周低于A组;C组血钙、血磷在术后5、6周低于B组。病理组织切片观察C组较B组组织水肿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结论超早期高压氧治疗能促进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部分恢复,降低血钙、血磷含量,对脊髓完全横断损伤大鼠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 BBB评分 血液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童敏 贺亮 +1 位作者 刘文亮 周胜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941-1943,共3页
目的通过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和超声波凝固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心梗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冠状动脉结扎组(n=15)、超声刀组(n=15)。假手术组:冠脉左前降支只套线,不结扎;... 目的通过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和超声波凝固法制作心肌梗死模型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两种心梗模型的优缺点。方法 45只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n=15)、冠状动脉结扎组(n=15)、超声刀组(n=15)。假手术组:冠脉左前降支只套线,不结扎;冠状动脉结扎组:用620缝合线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超声刀组:用超声刀凝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术后4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换酶(AST)水平,并行心肌HE染色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探讨两种模型的优劣。结果与冠脉结扎组比较,超声刀组血清CK、CK-MB、LDH、AST活性均无明显差异(P>0.05);HE染色显示:两组心肌组织均出现凝固性梗死,炎细胞浸润,继而有肉芽组织长入,最后形成瘢痕。冠状动脉结扎组大鼠术后死亡率50%,超声刀组大鼠术后死亡率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者均可有效复制心肌梗死模型。超声刀凝固法操作简单,死亡率低,能建立稳定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可用于心肌梗死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结扎法 超声刀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