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6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护士胜任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晓鑫 李乐之 +4 位作者 黄伶智 刘芳 杨丽君 黄金 赵丽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4期513-517,共5页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护士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湖南省20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345名血液净化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胜任力标准化分为(87.84±9.72)分,其中获资格认证组胜任力总评得分(91.0... 目的 :调查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护士胜任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湖南省20家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345名血液净化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士胜任力标准化分为(87.84±9.72)分,其中获资格认证组胜任力总评得分(91.05±7.21)高于未获资格认证组(84.30±10.86);是否获得资格认证、学历、职称、专科工作年限是血液净化护士胜任力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护士的整体自评胜任力水平较高,获资格认证组更为满意,能够较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认为专科资格认证培训有助于提高胜任力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其教育及科研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净化 护士 胜任力 问卷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出血病人医院感染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雪群 童德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后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为颅内出血后医院感染的预防寻找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新生儿、成人两组 ,对新生儿科、神经内科 772例颅内出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颅内出... 目的 探讨颅内出血后病人发生医院感染情况 ,为颅内出血后医院感染的预防寻找对策。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 ,分新生儿、成人两组 ,对新生儿科、神经内科 772例颅内出血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颅内出血患者总例数 772例 ,其中新生儿医院感染率为 17.78% (16 / 90 ) ,例次感染率为 2 2 .2 2 %(2 0 / 90 ) ;成人颅内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为 14 .0 8% (96 / 6 82 ) ,例次感染率为 16 .4 2 % (112 / 6 82 )。新生儿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口腔 (鹅口疮 )、呼吸道、胃肠道 ;成人医院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结论 颅内出血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高于普通患者 ;医院感染患者其住院日期明显延长 ;新生儿易感部位主要是口腔 ;成人主要是呼吸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颅内出血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细菌耐药与抗菌药物治疗 被引量:9
3
作者 谢景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85-88,42,共5页
关键词 医院 革兰阴性杆菌 细菌感染 抗菌药物 治疗 耐药性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评审对护理管理改革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艳平 黄金 +1 位作者 陈晋东 周胜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4年第2期116-118,共3页
新一轮医院评审强调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注重安全、优质护理的效果,特别是病人的体验;强化医院系统管理对病人安全或不良事件的责任,弱化护士个人对病人安全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责任,促进医院注... 新一轮医院评审强调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注重安全、优质护理的效果,特别是病人的体验;强化医院系统管理对病人安全或不良事件的责任,弱化护士个人对病人安全或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责任,促进医院注重多部门的协作与联动机制的形成;评审方法采用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法更是客观真实地评价医院的日常工作,从而体现医疗安全与质量,督促医院建立安全与质量管理的长效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评审 医院评价 医院管理 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酸降脂疗效和安全性评价--一项中国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水平 郑泽琪 +10 位作者 胡玲玲 赵瑛 宋卫红 尹淇 张国刚 龚浩 孙英贤 郭书红 郭延松 汪芳 赵秀丽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 目的:验证非诺贝特酸在中国人群中的降脂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患者分为重度、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HTG)及混合型血脂异常(MD)3个队列,1:1随机化将不同队列患者分为非诺贝特酸组与安慰剂组,分别给予非诺贝特酸(135mg,每天1次)或安慰剂治疗12周,主要终点为甘油三酯(TG)从基线至治疗12周时的变化百分比,次要终点为其他血脂成分和高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百分比,同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重度(n=52)、中度(n=23)HTG和MD(n=52)三个队列患者中,非诺贝特酸组的TG水平从基线至治疗12周分别降低(49.12±29.19)%、(47.95±25.19)%和(49.79±19.28)%,安慰剂组分别降低(18.88±40.69)%、(8.11±29.86)%和升高了(10.42±73.04)%,非诺贝特酸组TG降低幅度与安慰剂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HTG队列P<0.017,中度HTG和MD队列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25.51±21.45)%、(24.55±24.73)%和(23.60±27.38)%,安慰剂组升高(1.91±20.42)%、(2.40±9.32)%和(7.13±19.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非诺贝特酸组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包括上呼吸道感染(10.9%)、腹痛(6.3%)及血肌酐水平升高(6.3%),与安慰剂组比较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国重度、中度HTG患者或已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MD患者,非诺贝特酸可显著降低TG水平,并升高HDL-C水平,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服用安慰剂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诺贝特酸 高甘油三酯血症 混合型血脂异常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52例临床与病理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魏瑾莹 黄瑶 +7 位作者 袁曙光 陈晓君 符晓 李峥 李瑛 孙林 刘虹 朱雪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5-83,共9页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 目的:随着对补体失调研究的深入,以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日益受到关注,其病理类型多样,且病理类型间症状及预后差异具有异质性。为避免误诊及漏诊,本研究分析不同病理类型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2013年6月至2022年10月行肾活检诊断为以C3沉积为主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感染后肾小球肾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PIGN)组(n=15)和非感染后肾小球肾炎(non-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N-PIGN)组(n=37)。进一步行N-PIGN亚组分析,分为C3独立沉积组(n=16)与C3复合沉积组(n=21),或C3肾病(C3 glomerulopathy,C3G)组(n=27)与非C3肾病(N-C3G)组(n=10)。结果:PIGN组相较于N-PIGN组,活检时血清肌酐值更低(84.60μmol/L vs 179.62μmol/L,P=0.001),补体C3值更低(0.36 g/L vs 0.74 g/L,P<0.001),病理慢性化病变程度更轻。在N-PIGN亚组分析中,C3复合沉积组较C3独立沉积组血清肌酐值更高(235.30μmol/L vs 106.70μmol/L,P=0.004),24 h尿蛋白值更高(4025.62 mg vs 1981.11 mg,P=0.037)。PIGN组的预后好于N-PIGN组(P=0.049),C3独立沉积组的预后好于C3复合沉积组(P=0.017),C3G组的预后好于N-C3G(P=0.018)。结论: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涵盖多种病理类型,诊断C3G前需先排除PIGN,但对于非典型PIGN患者仍需要警惕C3G叠加或者相互转化;此外,荧光显微镜下经典补体C1q的沉积可能提示肾预后不良,应加强相关诊治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沉积为主的肾小球肾炎 C3肾病 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肾脏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标准探索 被引量:1
7
作者 谢坤 伍莎 +8 位作者 唐熠达 祝烨 李建平 秦彦文 黄恺 卜蓓莉 吴延庆 彭道泉 李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 目的:观察中国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FCS)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适合中国临床实践的FCS诊断标准。方法:筛选中国9家医院自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就诊的6856例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患者,收集其中102例高度疑似FCS患者的完整临床信息,完善FCS相关基因检测,拟定FCS诊断标准并分析确诊FCS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对本研究中确诊FCS患者进行验证。同时在上述部分医院筛选的空腹甘油三脂≥10 mmol/L的人群中,探究依据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的患病率。结果:参考该疾病欧美诊断标准并结合中国临床实践初步拟定中国FCS诊断标准:(1)标准降脂治疗后空腹甘油三酯≥10 mmol/L;(2)至少合并下述一项:FCS相关基因检测阳性,或有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家族史,或有青少年胰腺炎病史或成年HTGP病史,或有不明原因反复腹痛住院病史。根据该标准,在纳入分析的102例患者中,60例(58.82%)初步确诊为FCS,平均年龄(43.0±8.6)岁,男性占70%,平均甘油三酯水平为(20.0±15.0)mmol/L,其中6例(10.0%)检出FCS相关基因突变,均为脂蛋白脂肪酶基因突变;其中51例(85.0%)有急性胰腺炎病史,28例(46.7%)有反复(≥2次)急性胰腺炎或不明原因腹痛病史。按照美国FDA定义的FCS诊断标准,本研究确诊的60例FCS患者中“可能为FCS”的患者占比98.3%(59/60),“确诊FCS”患者占比70.0%(42/60)。按照拟定的中国FCS诊断标准,甘油三酯≥10 mmol/L人群中FCS患病率约0.5%(33/6722)。结论:中国FCS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特征与欧美FCS患者基本一致,研究中拟定的FCS诊断标准可在中国人群中进一步验证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乳糜微粒血症 中国人群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相关认知障碍机制
8
作者 尹晴 杨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92-1699,共8页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且大多数脑梗死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脑梗死相关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受多因素影响并相互作用,其病理生理机制也非常复杂,涉及周细胞变性、活性氧生成过量、谷氨酸生成过... 脑梗死是脑卒中的常见类型,发病率和致残率高,且大多数脑梗死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脑梗死相关认知障碍的表现形式和严重程度受多因素影响并相互作用,其病理生理机制也非常复杂,涉及周细胞变性、活性氧生成过量、谷氨酸生成过量和自噬过度激活等方面。脑梗死发生后,周细胞生理功能异常,激活神经炎症并促进炎性介质入脑;周细胞脱离血管导致血脑屏障完整性被破坏;虽能通过血管生成和胶质瘢痕形成缓解损伤,但胶质瘢痕过度形成会抑制神经再生。过量活性氧引发氧化应激,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铁死亡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信号抑制,损伤神经元。谷氨酸释放激增且清除不足导致细胞间隙谷氨酸过量堆积,引发兴奋性毒性;钙离子内流激活蛋白酶及凋亡途径,导致神经元死亡。自噬被过度激活导致溶酶体膜通透性的改变及溶酶体腔内酶的外渗;少突胶质细胞坏死引起严重脱髓鞘,加重脑损伤;促进受损线粒体自噬可改善线粒体损伤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认知障碍 病理生理机制 神经炎症 突触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N基因合并APOB基因突变的早发型帕金森病1例
9
作者 邴诗佳 易霞 唐湘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37-642,共6页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位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第二,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指50岁前出现首发症状的帕金森病。EOPD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关系,并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本文报告1例PRKN基因... 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位居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第二,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早发型帕金森病(early-onset Parkinson’s disease,EOPD)指50岁前出现首发症状的帕金森病。EOPD与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关系,并有独特的临床特征。本文报告1例PRKN基因合并APOB基因突变的EOPD,该患者于28岁时出现行走不稳的首发症状,后续出现动作迟缓、四肢震颤等症状。体格检查示:面具脸,慌张步态,双上肢肌张力齿轮样增高。总胆固醇6.48 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4.13 mmol/L。PRKN基因外显子5缺失,外显子7点突变[c.850G>C(p.Gly284Arg)];APOB基因外显子26点突变[c.10579C>T(p.Arg3527Trp)]。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EOPD。PRKN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及PRKN基因合并APOB基因突变均为首次报道,这丰富了EOPD的基因突变类型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帕金森病 四肢震颤 PRKN基因 APOB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in autophagy and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in IgA nephropathy
10
作者 LIU Yexin LENG Bin +7 位作者 XIA Ming LIU Di TAN Xia CHEN Guochun HE Liyu WANG Chang ZHU Xuejing LIU Hong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20-1231,共12页
Objective:IgA nephropathy(IgAN)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in China,but its pathogenesis remains unclear.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signa... Objective:IgA nephropathy(IgAN)is the most common 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 in China,but its pathogenesis remains unclear.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egulatory role of the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signaling pathway in autophagy and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during renal injury in IgA.Methods:The activity of mTOR and autophagy was evaluated in kidney samples from IgAN patients and in an IgAN mouse model induced by oral bovine serum albumin and carbon tetrachloride(CCl4)injection.mTOR inhibitors(rapamycin)and activators[bpV(phen)]were administered to the IgAN mouse model 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mTOR on autophagy and renal lesions.In human mesangial cells treated with polymeric IgA1(p IgA1)and mTOR modulators,the expr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cell cycle proteins were assessed,along with the effects of mTOR on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autophagy.Results:Increased mTOR activity and decreased autophagy were observed in kidney tissues from IgAN patients and the mouse model,as evidenced by elevated phosphorylated mTOR(p-mTOR)levels and reduced LC3 expression.In the IgAN mouse model,rapamycin inhibited mTOR,restored autophagy,reduced mesangial IgA deposition,alleviated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and decreased proteinuria(all P<0.05).In contrast,bpV(phen)activated mTOR,further suppressed autophagy,exacerbated kidney damage,and increased proteinuria(all P<0.05).In vitro,p-IgA1 induced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and inhibited autophagy,effects that were reversed by rapamycin and aggravated by bpV(phen)(all P<0.05).mTOR regulated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 by altering cell cycle distribution,with rapamycin inducing G1 phase arrest and bpV(phen)promot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Additionally,cyclinD1 expression in renal cortex was up-regulated in the IgAN mouse model,further increased by bpV(phen),and reduced by rapamycin(all P<0.05).Conclusion:Inhibition of the mTOR signaling pathway enhances renal autophagy,reduces mesangial cell proliferation,and improves renal injury in Ig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AUTOPHAGY mesangial proliferation IgA nephropath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72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生存分析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43
11
作者 周乐天 刘虹 +4 位作者 刘伏友 吴鸿 张磊 李峥 李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2-906,共5页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进行第一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472例患者,记录内瘘使用情况、并发症及各种影响因...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探讨影响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进行第一次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472例患者,记录内瘘使用情况、并发症及各种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COX模型进行多元回归分析,以确定其相关因素。结果:至2014年1月1日止,除不确定内瘘结局的患者(失访72例,死亡101例,肾移植44例)外,内瘘的初级失败率为10.9%,1年生存率为80.5%,3年生存率为65.1%,5年生存率为50.5%。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9.8%,因此而发生的住院率为9.8%。成熟内瘘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包括舒张压(HR:0.86,95%CI:0.82~0.89)、糖尿病(HR:1.87,95%CI:1.32~3.31)、血清白蛋白水平(HR:0.83,95%CI:0.74~0.94)。结论:在进行内瘘手术前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低血压、糖尿病、低白蛋白血症是降低内瘘使用寿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维持性血液透析 初级失败 次级失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ild-Pugh分级和MELD评分对死亡的肝硬化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2
12
作者 张洁 卢放根 +3 位作者 欧阳春晖 程宗勇 王学红 刘小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分级(C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72例已死...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大出血死亡和非大出血死亡肝硬化患者中的Child-Pugh分级(CP分级)和终末期肝病评估模型(MELD)评分,以了解这两种评分方法对肝硬化患者病情判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选择16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72例已死亡的肝硬化病例组,并且根据最终死亡主要原因是否与消化道大出血有直接关系进一步分为大出血死亡组和非大出血死亡组,以及88例肝硬化住院并好转出院的患者作为好转组,记录他们入院首次的临床资料,均进行MELD和CP评分和比较。结果:死亡组CP分值为10.264±2.028,MELD评分为22.230±13.451,好转组CP分值9.318±1.644,MELD评分15.37±6.201,两组之间两种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好转组比较,大出血死亡组的两种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非大出血死亡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CP分级为C级和高MELD评分(≥30分)的患者所占比例均高于好转组。死亡组中低MELD评分(<20分)和CP分级A级的患者中上消化道大出血致死的占70%以上。ROC曲线分析显示剔除大出血死亡因素后,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短期死亡风险预测精确度明显提高。结论:MELD评分和CP分级系统对肝硬化患者预后预测均有一定价值,分值越高死亡的风险越大。在排除大出血死亡的前提下,MELD评分系统和CP分级系统均对肝硬化患者的短期生存预测更准确。MELD和CP分级评分系统存在不足,尤其对低MELD(<20分)和CP分级A级者的预后判断准确性不高,需要联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情况共同评估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死亡 Child-Pugh分级(CP分级) 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 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CRP和IL-18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49
13
作者 隆海燕 罗红 +1 位作者 陈平 李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90-1096,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及StGeorge’s呼吸问卷(George’s respira... 目的:初步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水平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关系及StGeorge’s呼吸问卷(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同步收集湘雅二医院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组)患者39例,COPD稳定期(COPD组)患者21例和健康对照者(对照组)22例空腹静脉血,分别用Immage特定蛋白分析仪及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血清中CRP和IL-18的浓度,并对COPD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及用SGRQ对所有受试者进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AECOPD组血清CRP和IL-18水平及SGRQ分值均显著高于COPD组和对照组(均P<0.01),COPD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为高(P<0.01)。AECOPD组和COPD组患者血清CRP和IL-18均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最大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FEV1%呈负相关,SGRQ分值均与FEV1%,FEV1/FVC呈负相关,血清CRP和IL-18均与SGRQ分值呈正相关。结论:血清CRP及IL-18参与了COPD的炎症反应,可作为判断COPD急性加重期的指标;二者可能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及生活质量下降有关;SGRQ是评价COPD患者生活质量有效、敏感、可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白介素-18 生活质量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14
作者 袁芳 陈星 +2 位作者 王畅 周安 刘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169-1173,共5页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 目的:探讨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重度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肾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6个月的重度SHPT患者30例,所有患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600 pg/mL;B超示甲状旁腺有1个以上结节增生;既往药物治疗无效。给予口服西那卡塞25~75 mg/d,同时服用骨化三醇0.5μg/d。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血钙、血磷、iPTH以及骨代谢指标和骨密度的变化,观察患者治疗前有关的临床症状及治疗后改善情况。结果:入组30例患者,基线iPTH(1 787.3±1 321.0)pg/mL,血钙(2.54±0.19)mmol/L,血磷(2.06±0.15)mmol/L。治疗2周后患者血磷下降20%;iPTH治疗1个月后较服药前降低35%,3个月后降低70%;治疗1个月后血钙和血磷分别降至(2.39±0.17)和(1.56±0.50)mmol/L(P<0.05),患者症状明显缓解,12个月后上述指标保持稳定;治疗6个月后骨代谢指标显示碱性磷酸酶、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分别较治疗前下降50%,37%和49%;患者的骨密度年下降幅度受到抑制。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西那卡塞联合小剂量骨化三醇可以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重度SHPT高钙、高磷及高iPTH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骨质代谢,可以作为治疗重度SHPT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那卡塞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代谢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氧化碳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被引量:22
15
作者 刘雄祥 刘德良 +2 位作者 李杰 欧大联 周芝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25-829,共5页
目的:评价应用二氧化碳(CO2)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349例患者随机分成CO2组(n=174)和空气组(n=175),分别注入CO2或空气进行结肠镜检查。在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测量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以了... 目的:评价应用二氧化碳(CO2)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将349例患者随机分成CO2组(n=174)和空气组(n=175),分别注入CO2或空气进行结肠镜检查。在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测量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以了解体内CO2潴留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结肠镜检查结束时及检查后1,3,6和24 h腹痛严重程度进行评分。结肠镜检查前、检查中不常规应用镇静剂与镇痛剂。结果:CO2组与空气组在平均年龄、性别构成、结肠镜检查操作时间及到达回盲部百分率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结肠镜检查中及结束后各时间点的p(ET CO2)值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CO2组在结肠镜检查结束后各个时点的平均VAS分值较空气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CO2组检查后1,3,6和24 h腹痛VAS分值为0者的百分率明显高于空气组(均P<0.01)。结论:注入CO2进行结肠镜检查既不会引起患者CO2潴留,又能明显减轻腹痛。因此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二氧化碳 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腹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结扎法制做大鼠心肌缺血模型 被引量:77
16
作者 周文武 林玲 +3 位作者 陈军 杨进福 周新民 胡建国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26-230,F003,i001,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缝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室前外侧壁形成缺血区域,约占左室壁面积的20%~50%。结果完成85例动物模型制作,存活74只,其中60只据术中所见、心电图、及病理检查证实有明确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 目的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缝扎大鼠冠脉左前降支,于左室前外侧壁形成缺血区域,约占左室壁面积的20%~50%。结果完成85例动物模型制作,存活74只,其中60只据术中所见、心电图、及病理检查证实有明确的心肌缺血,心功能下降。结论该方法制作简单可行,动物存活率满意;但模型欠稳定,需标本量较大以充分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大鼠 左室 心电图 动物模型 冠脉结扎 缝扎 存活率 筛选 制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治疗在COPD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邹石海 周锐 +4 位作者 陈平 罗红 向旭东 吕友堤 诸兰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20-124,共5页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 评价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进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COPD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01年11月至2004年10月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 ICU)收治的COPD严重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临床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窗)后,随机分为有创-无创序贯性治疗组(序贯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序贯组立即拔除气管插管,应用鼻罩/口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B iPAP)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对照组则继续常规有创机械通气,以SIMV+PSV方式脱机。动态观察两组患者的感染、通气、氧合及生命征等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控制窗出现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患者的转归。结果:序贯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基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窗时间和出窗时的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序贯组与对照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7.5±1.9)d和(23.5±9.5)d(P<0.01);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5±4.0)d和(23.5±9.5)d(P<0.05);序贯组的R ICU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分别为(9.5±2.8)d和(15.5±3.5)d,均分别短于对照组的(23.5±9.5)d和(29.5±12.0)d(均P<0.05);序贯组的VAP发生率、再插管率、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8.4%(7/38),13.2%(5/38)和7.9%(3/38),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9.5%(15/38),34.2%(13/38)和28.9%(11/38)(均P<0.05)。结论:对COPD重症呼吸衰竭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患者,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时机,采用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可以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住院死亡率,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有效机械通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机械通气 肺部感染控制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及其与肺功能变化的相关性 被引量:45
18
作者 吴尚洁 陈平 +1 位作者 蒋惜念 刘志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4-446,共3页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炎症状态下,患者血、晨痰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以及肺功能损害程度与CRP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30例,进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一秒率(FEV1/FVC)测定;收集患者晨痰及同... 目的:探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炎症状态下,患者血、晨痰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以及肺功能损害程度与CRP浓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COPD患者30例,进行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量(FEV1)和一秒率(FEV1/FVC)测定;收集患者晨痰及同期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CRP浓度.同时,选择1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CRP测定.结果: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较正常者增高30~50倍,同时,COPD患者晨痰CRP浓度高于同期血中CRP(P<0.05), 患者血CRP与晨痰CRP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0.625, P<0.05).COPD患者肺功能FEV1变化与血、晨痰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分别为r=-0.610和r=-0.725, 均P<0.001); 患者肺功能FEV1/FVC变化与血、晨痰CRP浓度变化呈负相关(分别为r=-0.639,和r=-0.600, 均P<0.05).结论:呼吸道局部可能存在CRP的分泌;CRP浓度的增高可能与肺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反应蛋白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40
19
作者 陶希 刘佳 +3 位作者 邓景贵 卢伟 何娟 宋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26-430,共5页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5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r-TMS治疗,疗程8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精神心理评定,以中国脑卒中神经功能评分量表(CSS)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定,用改良Barthel指数(BI)量表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13.33%、13.13%及20.62%,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11.71%和15.30%,MBI评分提高40.85%,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HAMA、HAMD及CSS评分分别下降33.60%、35.66%及26.23%,其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评分分别下降34.64%和20.26%,MBI评分提高40.10%,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HAMA、精神性焦虑、HAMD及C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间躯体性焦虑评分下降及MBI评分提高差异并不明显,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焦虑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78.95%和12.00%,抑郁状态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6.96%和9.52%,两组间焦虑抑郁状态改善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r-TMS能改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精神性焦虑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可能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焦虑 抑郁 日常生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吴杰 霍继荣 +2 位作者 王东 汪春莲 吕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34-1241,共8页
目的探究Wnt信号通路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LST特殊生长方式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6月10日期间确诊的LST 52例,... 目的探究Wnt信号通路及整合素信号通路在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中的表达及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以期对LST特殊生长方式的发生机制有一定的认识。方法随机选取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2010年1月1日~2015年6月10日期间确诊的LST 52例,按内镜形态学分,结节混合型37例,颗粒均一型6例,扁平隆起型5例,假凹陷型4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Wnt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磷酸化GSK-3β,及整合素信号通路中的Paxillin、ILK在此52例LST及对照组15例突起性腺瘤(PA)中的表达;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中的表达与其内镜形态学之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在LST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Paxillin、ILK在LST的假凹陷型中的表达较PA中的表达均升高(P<0.05);β-catenin、磷酸化GSK-3β、ILK,在LST中的表达存在一定的相关性(P<0.05),在PA中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LST的假凹陷型,可能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镜分型的特殊发生机制;LST中,ILK对Wnt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WNT信号通路 整合素信号通路 Β-CATENIN 内镜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