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儿童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被引量:4
1
作者 易著文 张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1-503,共3页
阐述儿童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主要发病机制、早期诊断指标及治疗要点,提醒儿科临床医师要关注儿童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的救治。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临床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先炎 党西强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67-770,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3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血栓栓塞分为栓塞组和非栓塞组,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8例患儿中,32例并发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3....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3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发生血栓栓塞分为栓塞组和非栓塞组,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8例患儿中,32例并发血栓栓塞,发生率为13.44%。单因素分析显示,栓塞组和非栓塞组之间,感染、利尿剂使用、水肿程度、白细胞计数、IgG、补体C3、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24 h尿蛋白定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D-二聚体和24 h尿蛋白定量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D-二聚体浓度增高和24 h尿蛋白定量高是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栓塞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相关指标间的关系 被引量:20
3
作者 张辉 易著文 +1 位作者 肖政辉 卢秀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生物标记物胱抑素C(Cys C)、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脓毒症AKI诊断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住院的92例脓毒症患儿以... 目的探讨早期诊断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生物标记物胱抑素C(Cys C)、尿肾损伤分子-1(KIM-1)、血和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脓毒症AKI诊断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11年4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住院的92例脓毒症患儿以入院48 h血肌酐(CR)水平为标准,分为脓毒症AKI组(32例)和脓毒症非AKI组(60例),比较分析Cys C、KIM-1及NGAL对脓毒症AKI诊断及其预后判断的能力。结果脓毒症AKI组入院2 h血肌酐、血尿素氮、血Cys C、尿KIM-1、血NGAL及尿NGAL水平均较脓毒症非AKI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48 h,除尿KIM-1外,脓毒症AKI组的各项指标仍高于脓毒症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7 d,除血肌酐外,两组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 h时Cys C、尿KIM-1、血和尿NGAL诊断脓毒症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血肌酐,也高于各自48 h时的AUC;入院48 h的Cys C、尿KIM-1、血和尿NGAL也均可预测脓毒症AKI的预后。结论血Cys C、尿KIM-1、血尿NGAL均可作为脓毒症AKI的早期诊断指标,且与脓毒症AKI的预后有关。各指标与CR 48 h均有不同程度的正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应用茶碱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后新生儿肾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4
作者 张若林 张筠晗 +3 位作者 王英 帅兰军 李晓燕 何庆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713-1718,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应用茶碱(ThP)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PA)后新生儿肾功能异常(R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 目的系统性评价预防性应用茶碱(ThP)类药物对围生期窒息(PA)后新生儿肾功能异常(RD)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07-31,收集关于PA后新生儿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干预评价RD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 Man 5.2.6软件对RD发生率、血肌酐(Scr)水平、肾小球滤过率(GFR)、尿β2微球蛋白(β2M)水平、病死率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378例患儿,其中干预组190例,对照组188例。纳入文献均为中度偏倚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R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RR=0.35,95%CI(0.25,0.49),P<0.000 01]。干预组第1天Sc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95%CI(-0.08,0.07),P=0.910 00];干预组第3、5天Sc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MD=-0.57,95%CI(-0.68,-0.46),P<0.000 01;WMD=-0.35,95%CI(-0.53,-0.16),P=0.000 20]。干预组第1天GF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1.68,95%CI(-1.05,4.41),P=0.230 00];干预组第3、5天GFR均高于对照组[WMD=14.30,95%CI(11.73,16.87),P<0.000 01;WMD=10.59,95%CI(7.72,13.47),P<0.000 01]。干预组第1天尿β2M水平低于对照组[WMD=-7.23,95%CI(-8.65,-5.81),P<0.000 01]。干预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2,95%CI(0.54,1.55),P=0.750 00]。干预剂量为8、5 mg/kg的干预组R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RR=0.37,95%CI(0.22,0.62),P=0.000 20;RR=0.34,95%CI(0.22,0.52),P<0.000 01]。RD发生率的漏斗图左右对称性可,未见明显发表偏倚。结论预防性应用ThP类药物对PA后新生儿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但由于样本量不足及缺乏远期神经系统评价,目前仍不能常规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碱 围生期窒息 肾功能异常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