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皮性卵巢癌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1
1
作者 单冬勇 成树林 +1 位作者 马邺晨 彭红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39-1049,共11页
目的: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清CA125检测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上皮卵巢癌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之一,但使用单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比较困难。本研究采用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法,比较各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 目的:肿瘤标志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血清CA125检测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上皮卵巢癌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方法之一,但使用单一特异性肿瘤标志物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比较困难。本研究采用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法,比较各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n=65)和卵巢良性疾病患者(n=29)的临床资料。采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质芯片检测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242(carbohydrate antigen 242,CA242)、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癌抗原199(cancer antigen 199,CA1990)、神经元-特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铁蛋白(Ferritin)、癌抗原153(cancer antigen 153,CA153)以及人生长激素(human growth hormone,HGH)的血清水平,比较其在卵巢良恶性肿瘤中的差异;χ2检验分析肿瘤标志物与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Spearman秩关性分析上皮性卵巢癌CA125与其他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及年龄与上述10种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采用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及诊断效率分别评价各肿瘤标志物单项检测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中的β-HCG、NSE、CA153和CA125水平均高于卵巢良性疾病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NSE的水平与患者的临床分期相关。此外,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中CA242、β-HCG、CEA、NSE、Ferritin、CA153水平与CA125水平呈正相关(分别rs=0.497、P<0.001;rs=0.612、P<0.001;rs=0.358、P=0.003;rs=0.680、P<0.001;rs=0.322、P=0.009;rs=0.609、P<0.001),β-HCG、Ferritin、CA153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分别rs=0.256、P=0.040;rs=0.325、P=0.008;rs=0.249、P=0.046)。在上皮性卵巢癌诊断中,CA12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约登指数及诊断效率均高于其他9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的结果;CA153、CA199、CA242、Ferritin、CEA与CA125进行联合检测时,其灵敏度均高于CA125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其中CA125+CEA、CA125+Ferritin+CEA这2种组合的灵敏度分别为89.2%和90.8%,诊断效率均为84.1%,高于其他组合的诊断效率。CA125+CEA联合检测时其约登指数为0.616,高于其他组合。结论:CA125在诊断上皮性卵巢癌方面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血清中的肿瘤标志物组合检测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肿瘤标志物 蛋白质芯片化学发光 联合评估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旭华 曹培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83-1188,共6页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时病原菌的分布及年度动态变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89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1.1%。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G-...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时病原菌的分布及年度动态变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对489例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61.1%。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条件致病菌,其中G-菌占首位(46.3%),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其次为G+菌(29.9%),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居第3位(23.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除头孢他啶外)、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G+菌对青霉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真菌对氟康唑、伊曲康唑耐药率较高。从5年感染率的变化趋势来看,真菌感染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大多为条件致病菌,并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真菌感染上升趋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医院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糖基化修饰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一 何东 +1 位作者 曹科 龚恋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1223-1226,共4页
恶性肿瘤为目前人类延长预期寿命的最大障碍。化疗是临床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恶性肿瘤极易在化疗中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从而导致患者的不良预后。恶性肿瘤的MDR已被证实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如药物转运与吸收... 恶性肿瘤为目前人类延长预期寿命的最大障碍。化疗是临床上抗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恶性肿瘤极易在化疗中产生多药耐药性(multidrug resistance,MDR)从而导致患者的不良预后。恶性肿瘤的MDR已被证实通过多种机制产生,如药物转运与吸收、细胞凋亡和DNA损伤修复等。蛋白糖基化修饰在肿瘤MDR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通过对蛋白糖基化修饰在肿瘤MDR中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上恶性肿瘤MDR的逆转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糖基化修饰 多药耐药 恶性肿瘤 药物转运 细胞凋亡 DNA损伤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α2调控IRE1α-JNK通路介导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的作用
4
作者 赵淑杰 方伟伦 +3 位作者 韦瑜 蒙嘉慧 金乔 方伟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91-1901,共11页
目的:全球超过25%人群患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disease,MAFLD),但发病机制不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可能参与MAFLD的发生、发展。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 目的:全球超过25%人群患有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 dysfunction-associated fatty liverdisease,MAFLD),但发病机制不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可能参与MAFLD的发生、发展。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α2,AMPKα2)作为肝细胞能量代谢的调控因子,是否通过ERS调控MAFLD的进展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讨AMPKα2在高脂诱导小鼠MAFLD中的作用及对肌醇需求酶1α(inositol requiring enzyme 1 alpha,IRE1α)-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通路的调控。方法:构建C57BL/6背景的肝AMPKα2敲除小鼠,同时制备MAFLD模型。实验分为4组:野生型对照组(WT+Chow,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野生型高脂组(WT+HFD,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AMPKα2敲除组(AMPKα2 KO+Chow,给予基础饲料饲养12周)、AMPKα2敲除高脂组(AMPKα2 KO+HFD,给予高脂饲料饲养12周)。实验结束后,检测各组小鼠的血糖、血脂水平及肝功能变化。油红O染色、HE染色、Masson染色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分别观察肝脂质堆积和形态学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AMPKα2、ERS、自噬、凋亡和细胞铁死亡等相关蛋白质表达。结果:与WT+Chow组比较,WT+HFD组小鼠血糖、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均显著升高(均P<0.01);肝细胞出现脂肪变性、空泡样变和肝纤维化,NAFLD活动度积分(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activity score,NAS)显著升高(P<0.001);反映ERS的IRE1α磷酸化水平和自噬标志因子微管相关蛋白轻链(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LC)3II/LC3I蛋白表达显著上调,反映凋亡的Cleaved-Caspase 3、Bcl-2相关X蛋白(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B细胞淋巴瘤-2(B-cell lymphoma-2,Bcl-2)蛋白与反映铁死亡的SLC7A11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蛋白表达无显著变化(均P>0.05)。AMPKα2 KO+HFD组小鼠血糖、ALT和AST水平均较WT+HFD组显著降低,空泡样变和脂肪堆积程度减轻,p-IRE1α、JNK、LC3II/LC3I等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敲除肝AMPKα2改善高脂诱导的MAFLD,可能与抑制IRE1α-JNK通路,进而减轻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2 内质网应激 自噬 铁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2例肺癌临床病理因素及放射性肺炎与糖尿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1
5
作者 周海芝 曹科 +1 位作者 曹培国 蒋文婷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的3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dia... 目的:探讨糖尿病与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对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的332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组(n=45)和非糖尿病(non-diabetesmellitus,NDM)组(n=287),比较两组间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并将其中接受放射治疗的216例患者分为糖尿病放射组(DMR组,n=33)和非糖尿病放射组(NDMR组,n=183),比较两组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结果:DM组与NDM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年龄、是否合并高血压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肿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TNM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放射治疗的DMR组和NDMR组患者照射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2.42%和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糖尿病的NSCLC患者放射性肺炎的发病危险是非糖尿病组的2.721倍(95%CI为1.253~5.910)。结论:糖尿病为NSCLC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易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糖尿病 临床病理 放射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振 宾石珍 +3 位作者 雷明军 刘归 张子健 吕知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480,共7页
目的:比较旋转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I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IMR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5例鼻咽癌患者的定位CT影像,分别采用IMAT... 目的:比较旋转调强(intensity-modulated arc radiotherapy,IMAT)与固定野动态调强(dynamic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dIMR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随机选取25例鼻咽癌患者的定位CT影像,分别采用IMAT和dIMRT方式设计同步推量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种计划的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DVH)、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机器跳数和治疗时间。结果:IMAT的95%靶体积受到的剂量(D95)与dIMR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上的靶区平均剂量(Dmean)、最大剂量(Dmax)和受照107%以上处方剂量的体积(V107%)高于dIMRT(P<0.05);脊髓、视神经、晶体、颞颌关节等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IMAT的Dmax高于dIMRT(P<0.05)。左、右腮腺IMAT的Dmean和50%腮腺体积的受照剂量(D50)高于dIMRT(P<0.05)。IMAT受照小于800 cGy的正常组织体积[定义为体表轮廓区域的体积减去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用B-P表示]高于dIMRT(P<0.05),受照1200~4500 cGy的体积比dIMRT低(P<0.05)。IMAT比dIMRT的单次总机器跳数平均减少了62.7%,单次治疗时间平均减少了60.1%。结论:两种计划剂量学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能满足临床要求。IMAT减少了正常组织受量,显著降低了机器跳数,大大缩短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调强 动态调强 鼻咽癌 剂量学 平均剂量体积直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透热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鹏飞 曹培国 姚志平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7期593-597,共5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心包积液为肺癌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方法不多。本研究旨在评价射频透热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55例,分... 背景与目的恶性心包积液为肺癌严重并发症之一,有效治疗方法不多。本研究旨在评价射频透热联合化疗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肿瘤科2000年10月-2010年10月收治的肺癌并恶性心包积液的患者55例,分为射频透热联合化疗组(热化组)和化疗组,热化组采用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积液后,给予心包腔内注射顺铂20 mg+地塞米松5 mg,然后进行局部射频透热治疗,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行全身化疗,腔内化疗1次-6次,平均3次,热疗每周2次,平均6次,腔内温度控制在40.5 oC-41.5 oC左右并维持60 min;化疗组只给予腔内注药和全身化疗。全身化疗方案为长春瑞滨+顺铂,长春瑞滨总量50 mg/m2,顺铂总量75 mg/m2。结果热化组心包积液完全缓解率为54.3%,总有效率为91.4%,化疗组分别为25.0%、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但热化组生活质量的改善优于化疗组,两组KPS评分的变化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毒性和骨髓抑制,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热疗相关的主要副反应为局部皮肤疼痛(8.6%)和皮下脂肪硬结(5.7%)。结论射频透热联合化疗治疗肺癌恶性心包积液近期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增加全身化疗毒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疗 肺肿瘤 化疗 恶性心包积液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 被引量:5
8
作者 黄程辉 吴慧 +7 位作者 朱海花 刘兰 田瑞芳 许聪 李晓菲 王丽惠 曹科 曹培国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54-759,共6页
目的:探讨NAPD方案(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及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经一线方案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采用NAPD方案治疗。连... 目的:探讨NAPD方案(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及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0例经一线方案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后的复发难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采用NAPD方案治疗。连续行2个化疗周期后评价疗效,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并进行随访。计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 rate,CBR)、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al,PFS)及1,2,4年OS和PFS等,并行单因素分析确定影响因素。结果:2个化疗周期后,ORR为56.7%,CBR为83.3%。其中5例获得完全缓解,12例获得部分缓解,8例获疾病稳定。中位OS 22(1.5~140)个月,1,2,4年OS率分别为59.1%,48.2%和40.2%。中位PFS为14(1.5~140)个月;1,2,4年PFS率分别为56.3%,42.2%和31.7%。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分别有3例和1例发生III^IV级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中1例出现IV度血小板下降后脑出血引起化疗相关性死亡。消化道反应主要为I^II度。无III^IV度心、肝和肾功能损害。结论:NAPD方案对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疗效确切,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好,是一个值得进一步验证的挽救性化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阿糖胞苷 顺铂 复发难治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挽救化学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F-7/Adr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状态与多药耐药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6
9
作者 黄程辉 曹培国 谢兆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69-374,共6页
目的:分析MCF-7/Adr及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初步探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用甲基化敏感PCR技术检测两个细胞系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 目的:分析MCF-7/Adr及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状态,初步探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表观遗传机制。方法:用甲基化敏感PCR技术检测两个细胞系mdr-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s,DNMTs)mRNA及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mRNA的表达。光密度值法检测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结果:MCF-7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高甲基化,MCF-7/Adr细胞mdr-1基因启动子呈现低甲基化。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DNMT1,DNMT3a及DNMT3b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MCF-7/Adr细胞组蛋白H3和H4乙酰化水平较MCF-7细胞明显升高(P<0.01)。与MCF-7细胞比较,MCF-7/Adr细胞HDAC1,HDAC2,HDAC7及SIRT1mRNA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结论:mdr-1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组蛋白H3和H4高乙酰化、DNMTs mRNA及HDACs mRNA低表达可能是介导MCF-7/Adr细胞MDR形成的重要表观遗传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基因 甲基化 组蛋白 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式加热联合甲基莲心碱对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γH2AX及mdr-1/P-g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程辉 曹培国 +1 位作者 谢兆霞 朱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7-322,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加热联合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的增殖抑制及γH2AX和mdr-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金属模块加热、培养基加热、烤箱加热及水浴加热等不同模式加热联合10μg/mL Nef对经阿霉... 目的:检测不同模式加热联合甲基莲心碱(neferine,Nef)对耐药乳腺癌MCF-7/Adr细胞的增殖抑制及γH2AX和mdr-1/P-g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金属模块加热、培养基加热、烤箱加热及水浴加热等不同模式加热联合10μg/mL Nef对经阿霉素培养的MCF-7/Adr细胞的增殖抑制,实时定量PCR检测mdr-1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γH2AX及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42℃及45℃不同模式加热组较37℃培养组MCF-7/Adr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下降,mdr-1/P-gp表达下降,γH2AX表达上调(均P<0.01)。加热联合10μg/mLNef组较单纯热疗组及单纯10μg/mLNef组MCF-7/Adr细胞吸光度值明显下降(均P<0.01),mdr-1/P-gp表达下降,γH2AX表达上调(均P<0.05)。42℃及45℃不同模式加热组比较,水浴加热组P-gp表达下降及γH2AX表达上调最为明显(P<0.05)。结论:加热能增加阿霉素对MCF-7/Adr细胞的细胞毒性反应,能明显增加MCF-7/Adr细胞DNA损伤且随温度升高而加剧;MCF-7/Adr细胞对不同模式的加热反应可能不同;热疗联合Nef能增敏阿霉素的化学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多药耐药 P-糖蛋白 甲基莲心碱 加热疗法 磷酸化H2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CHECK-3DVH系统在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树林 单冬勇 +3 位作者 曹科 宾石珍 张俊俊 唐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研究ArcCHECK-3DVH系统在无均整滤过器(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患者的SBRT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重新计算剂量,采用γ分析法... 目的:研究ArcCHECK-3DVH系统在无均整滤过器(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模式下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57例患者的SBRT计划导入ArcCHECK模体重新计算剂量,采用γ分析法比较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的计算剂量与ArcCHECK系统的实测剂量的差异;再采用3DVH软件重建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三维剂量分布,将重建剂量与TPS中计算的剂量比较,验证靶区及危及器官的γ通过率、剂量和体积偏差。结果:当阈值标准为(3%,3 mm,10%)即测量点满足计划值与测量值偏差<3%,以该点为中心,3 mm为半径的平面及球体内存在相近值的点占比阈值设置为10%时,SBRT计划的ArcCHECK系统γ相对剂量通过率和绝对剂量通过率的均值均大于95%;当阈值标准为更严格的(2%,2 mm,10%)时,SBRT计划的ArcCHECK系统γ相对剂量通过率和绝对剂量通过率的均值均在93%左右。3DVH中靶区和危及器官的γ通过率均大于97%,剂量和体积偏差均在±5%以内。结论:ArcCHECK-3DVH系统可提供更全面的剂量分布信息,能够科学评估SBRT计划,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3DVH系统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小鼠移植宫颈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符慧群 陶光实 +1 位作者 张隽 李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90-894,共5页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抗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1.5g/(kg·d)]、中剂量干预组[3.0g/(kg·d)]及高剂量干预组[6.0g/(kg·d)],腹腔...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抗癌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615近交系小鼠U14移植瘤动物模型,并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低剂量干预组[1.5g/(kg·d)]、中剂量干预组[3.0g/(kg·d)]及高剂量干预组[6.0g/(kg·d)],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用药20d,于接种后26d处死各组小鼠,检测各组小鼠的瘤体平均质量并计算抑瘤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半定量检测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用原位TdT检测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高剂量干预组肿瘤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肿瘤体积和瘤质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抑瘤率显著高于低、中剂量干预组(P<0.01);高剂量干预组MVD及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AI则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低、中剂量槲皮素对MVD,NF-κB表达及AI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槲皮素对小鼠宫颈癌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抗癌机制可能与抑制微血管生成和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宫颈癌U14 核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芬 曹培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338-1339,1342,共3页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了32例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完全缓解(CR)2例(6.25%),部分缓解(PR)15... 目的:评价紫杉醇联合顺铂(TP)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7年1月采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了32例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完全缓解(CR)2例(6.25%),部分缓解(PR)15例(46.88%),稳定(SD)12例(37.50%),进展(PD)3例(9.38%),总有效率为53.13%;全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6.5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18.6个月,1年生存率68.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脱发。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 顺铂 晚期乳腺癌 蒽环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SPP2在肝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14
作者 彭红华 刘杨 宋泽文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79-1792,共14页
目的:分期一致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其预后可能不同,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鉴定影响肝癌预后的关键核心基因。方法:在TCGA-LIHC和GSE14520数据集中,对HCC样本与正常样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 目的:分期一致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其预后可能不同,其分子生物学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旨在鉴定影响肝癌预后的关键核心基因。方法:在TCGA-LIHC和GSE14520数据集中,对HCC样本与正常样本、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长与OS短的患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结合log-rank检验评价分泌型磷蛋白2(secreted phosphoprotein 2,SPP2)在HCC患者预后中的作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了解SPP2分层的HCC亚组间富集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分析预测SPP2可能参与的信号分子通路。结果: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分泌的SPP2明显下调,且与长OS相比,短OS肿瘤样本中分泌的SPP2明显下调[表达倍数>2和伪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05]。SPP2低表达与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如血管侵犯(P=1.6e-05)、较差的肿瘤状态(合并肿瘤)(P=0.021)、较晚期的T期(T3或T4期)(P=4.5e-04)、较晚期的TNM期(Ⅲ 或Ⅳ期)(P=3.1e-04)、较差的预后(较短的生存期)(P=0.002)。基因富集分析表明SPP2可能参与了HCC的代谢稳态以及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发展。结论:SPP2可能抑制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展以及HCC的肿瘤发生,且SPP2类似物可能是预防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发生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泌型磷蛋白2 肝细胞癌 基因集富集分析 肿瘤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0
15
作者 沈志莹 郑凤 +3 位作者 钟竹青 胡漫辉 丁四清 肖益彩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4,共6页
目的探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16年4-8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从访谈资料中... 目的探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16年4-8月在长沙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15名患者进行半结构化的访谈,采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从访谈资料中分析出5个主题:焦虑、自责、担忧、积极接受、渴望支持。结论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体验,应及时疏导患者负性情绪,强化积极体验,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推广社会服务,建立便捷的随访监测系统,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回归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起搏器 术后 体验 定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风险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肖美丽 晏春丽 +6 位作者 付冰 杨淑平 朱姝娟 杨东琪 雷倍美 黄瑞瑞 雷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15-1222,共8页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筛选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在该医院分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入组时,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 目的:探讨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筛选和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甲医院接受产前检查并在该医院分娩,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孕早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入组时,使用自编的调查问卷、中文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经济学、心理社会学、生物学和产科及其他特征;产后4~6周内,采用中文版EPDS进行抑郁评分和自编的产后资料问卷收集分娩和产后资料。采用R软件在训练数据集上建立产后抑郁风险预测的随机森林模型,在验证数据集上采用预测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共调查406例研究对象,其中150例的EPDS得分≥9,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9%。通过随机森林算法对训练集建立的模型在验证集上验证,得出预测准确度为80.10%,灵敏度为61.40%,特异度为89.10%,阳性预测值为73.00%,阴性预测值为82.80%,AUC值0.833。采用随机森林算法通过变量重要性评分对产后抑郁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得出排名前10位的重要预测变量为产前抑郁、产后经济担忧程度、产后工作担忧程度、孕早期血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孕晚期高密度脂蛋白、向婴幼儿发脾气、孕早期血清总胆固醇、孕早期三酰甘油、孕晚期血细胞比容和三酰甘油。结论:随机森林算法在产后抑郁的风险预测中具有较大优势,通过综合评价机制能从复杂的多因素中识别出产后抑郁的重要影响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这对识别产后抑郁关键因素,进行及时、有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琦 龚恋 +4 位作者 严文广 刘祥彦 曹科 封艳辉 张俊俊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04-1108,共5页
目的:研究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患者的定位CT影像,勾画靶区,制订放疗与验证计划;选用ArcCheck模体与验证设备验证放疗计划;在ArcCheck... 目的:研究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例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患者的定位CT影像,勾画靶区,制订放疗与验证计划;选用ArcCheck模体与验证设备验证放疗计划;在ArcCheck模体自带软件上模拟分析旋转误差对直肠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验证计划γ通过率的影响。结果:没有旋转误差时,所有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5%;当旋转角度绝对值≤1°时,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0%,满足临床需要;当旋转角度绝对值>1°时,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90%,不满足临床要求。结论:旋转误差影响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旋转角度越大,直肠癌放疗验证计划的γ通过率越低;旋转误差≤1°才能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误差 直肠癌 容积旋转调强 通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Check系统在TrueBeam加速器非均整模式下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煜星 单东勇 +5 位作者 宾石珍 张俊俊 张骥 刘晓明 曹科 成树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研究Arc Check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SRT治疗计划导入Arc Check模体重新计算,阈值标准分别选择(3%,3 mm,10%)和(2%,2... 目的:研究Arc Check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SRT治疗计划导入Arc Check模体重新计算,阈值标准分别选择(3%,3 mm,10%)和(2%,2 mm,10%)时,分别采用等值间距法(distance to agree,DTA)和Gamma分析法比较Arc Check模体中计算的剂量与Arc Check模体实测的剂量差异。结果:标准为(3%,3 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大于95%;标准为(2%,2 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约90%。Gamma分析法的剂量通过率高于DTA分析法剂量通过率(P<0.001)。结论:Arc Check验证系统是一种快捷准确的SRT剂量验证方法,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其验证结果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均整模式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D147水平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孙丽莎 邓红玉 +4 位作者 黄宏君 沈浩明 唐真姿 单冬勇 屈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8,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子(CD147)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收集110例卵巢癌患者、6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ELSIA检测血清CD147水平,比较各组中的差异,比较与CA125、人附睾蛋白4(H...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诱导子(CD147)在卵巢癌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预后和复发的影响。方法 :收集110例卵巢癌患者、60例卵巢良性疾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ELSIA检测血清CD147水平,比较各组中的差异,比较与CA125、人附睾蛋白4(HE4)之间的差异,分析与不同临床病程、病理特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率和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患者组血清CD147水平[(137.61±86.06) pg/mL]高于良性疾病组和健康体检组;CD147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72.3%、93.8%、0.882)与CA125、HE4相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47、CA125、HE4术后化疗6个疗程后水平明显低于术前水平(P>0.05),且三者在术前、术后化疗6个疗程后均呈显著正相关(r=0.321,r=0.415,P<0.01);术前和术后化疗6个疗程后,CD147水平在卵巢癌患者不同年龄、肿块大小、是否绝经、产次、组织分型、初潮时间中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不同FIGO分期、病理分级、浸润程度、淋巴是否转移和转移灶个数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6个疗程结束后血清CD147水平与复发率和PFS呈显著性相关(χ^2=22.275,log-rank=20.400,P<0.01)。结论:血清CD147对卵巢癌诊断具有一定意义,其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预后和复发有密切联系,动态观察血清CD147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作为卵巢癌诊断、手术方法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CD147 诊断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PD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6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瑞芳 朱海花 +5 位作者 刘兰 李晓菲 王丽惠 曹科 曹培国 黄程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观察NAPD方案(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经一线方案化学药物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NAPD方案治疗,连续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1个周期后... 目的:观察NAPD方案(长春瑞滨、阿糖胞苷、顺铂、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经一线方案化学药物治疗后的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NAPD方案治疗,连续行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1个周期后评价不良反应。计算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临床获益率(clinical benefitrate,CBR)、总生存时间(overall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freesurvival,PFS)及1,2,4年OS及PFS。结果:2个周期化学药物治疗后,ORR为53.8%,其中5例(7.5%)获得完全缓解,31例(46.3%)获得部分缓解, CBR88.1%(59/67)。中位OS 22(1.5~140.0)个月,1,2,4年OS率分别为70.9%,49.0%,35.0%。中位PFS为14(1.5~140.0)个月;1,2,4年PFS率分别为57.5%,38.3%,29.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III/IV度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3.4%(9例)和3.0%(2例),消化道反应主要为I/II度,III/IV度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结论:NAPD方案对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轻,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瑞滨 阿糖胞苷 顺铂 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挽救性化学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