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BD数据库分析与预测中国鼻咽癌疾病负担
1
作者 宋业勋 刘霞静 +1 位作者 张永全 李和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5-683,共9页
目的:鼻咽癌发病位置隐匿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且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分析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为鼻咽癌的精准防控提供流... 目的:鼻咽癌发病位置隐匿导致早期诊断率低,且具有明显的地域聚集性,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通过2021年全球疾病负担(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s,GBD)数据库分析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为鼻咽癌的精准防控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选取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率作为疾病负担的评价指标,按照不同年龄、性别、社会人口学指数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同时应用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模型和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模型(Bayesian age-period-cohort,BAPC)将年龄标化发病率预测至2050年。结果:2021年中国鼻咽癌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DALY率分别为3.4/10万、1.5/10万、48.7/10万,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在所有年龄段,中国男性年龄标化发病率、病死率、DALY率均高于女性。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从1990至2021年随着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SDI)的增高逐渐降低。中国归因于饮酒、吸烟、职业甲醛暴露的鼻咽癌疾病负担占比均高于全球水平,且在男性中尤为显著。模型预测中国及全球男性、女性、全人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均提示从2022至2050年呈上升趋势。结论:既往30年中国鼻咽癌的疾病负担随着SDI的升高逐渐降低,但仍高于同期全球水平。同时,中国鼻咽癌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在未来30年呈上升趋势。中国仍需进一步增加医疗资源的投入以应对鼻咽癌的防控与诊疗,尤其针对高风险男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疾病负担 社会人口学指数 贝叶斯年龄-时期-队列分析模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耳鼻喉科内镜清洗消毒现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芳 李维 +2 位作者 李蓉 谭国林 罗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耳鼻喉科内窥镜清洗和消毒的现状,为完善和提高内镜消毒管理提供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评估、现场调查和现场采样对湖南省100家医疗机构耳鼻喉科内窥镜清洗消毒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制定耳鼻喉科内... 目的:了解湖南省耳鼻喉科内窥镜清洗和消毒的现状,为完善和提高内镜消毒管理提供对策。方法:通过现场评估、现场调查和现场采样对湖南省100家医疗机构耳鼻喉科内窥镜清洗消毒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在制定耳鼻喉科内镜室各项相关规章制度方面,二级医院合格率为28.8%,三级医院合格率为45.0%。在内镜清洗消毒工作环境方面,二级医院达标率为36.3%,三级医院达标率为85.0%,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无独立的消毒室、消毒室面积不达标、清洗消毒室没有排风系统。对消毒后的内镜和活检钳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二级医院达标率为93.8%,三级医院的达标率为95.0%,G^+球菌和G^-杆菌为主要检出的致病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内镜清洗消毒人员的从业资质、规范的清洗消毒流程和内镜每天使用次数是影响内镜消毒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湖南省耳鼻喉科内镜清洗消毒的状况是三级医院比二级医院规范,但在内镜管理与清洗消毒操作方面均需进一步完善,特别需加强基层医院专科人员的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喉 内镜 清洗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 被引量:2
3
作者 隆益香 王天生 +3 位作者 伍友香 李维 黄思达 初令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95-901,共7页
目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内镜检查可发现下鼻甲肥厚。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厚可改善鼻塞症状,但常规等离子治疗往往需要在多个穿刺点下进行,患者术中疼痛,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存在术后鼻腔粘连或下鼻... 目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非变应性鼻炎患者以鼻塞为主要症状,内镜检查可发现下鼻甲肥厚。等离子治疗下鼻甲肥厚可改善鼻塞症状,但常规等离子治疗往往需要在多个穿刺点下进行,患者术中疼痛,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且存在术后鼻腔粘连或下鼻甲瘢痕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尽管鼻腔通畅,但可能因为黏膜损伤严重,瘢痕形成而仍然感觉鼻塞。本研究使用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旨在减少并发症,改善症状,提高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11月至2019年10月因下鼻甲肥厚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资料完整的111例非变应性鼻炎患者。患者均行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y Scale,VAS)对术中疼痛进行评分,并用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鼻塞症状。对部分患者术前和术后鼻黏膜行病理形态观察。结果:患者术中疼痛轻,出血少,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鼻塞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均P<0.05)。术后病理观察也提示改善了黏膜下血管和腺体的分布。结论:一点三面法等离子鼻甲减容术治疗下鼻甲肥厚微创、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变应性鼻炎 下鼻甲肥厚 消融 治疗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鑫龙 邓国豪 +2 位作者 林娜 谭国林 刘鸿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目的:既往研究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但其因果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对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评估。方法:先汇总嗜酸性粒细胞计... 目的:既往研究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但其因果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对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评估。方法:先汇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暴露变量)和变应性鼻炎(结局变量)的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Catalog,GWAS)数据,其中暴露变量的GWAS数据来源于布里斯托大学的综合流行病学部门(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IEU)所开发的IEU Open GWAS Project,结局变量的GWAS数据则来源于芬兰基因生物银行(FinnGen Biobank)数据库;再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的双样本MR方法分析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留一法(leave-one-out)和漏斗图来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与变应性鼻炎风险的增加存在潜在因果关系(OR=1.187,95%CI 1.051~1.341,P=0.006)。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法也得到相同的结果。留一法结果显示没有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因果推断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与变应性鼻炎风险的增加或病情的加重有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因果分析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炎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后的生活质量及疗效 被引量:43
5
作者 钟竹青 李曼鸿 +1 位作者 王天生 谭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估总体疗效。方法:选择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76例进行观察,使用鼻窦炎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评估术前、术后的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效果,评估总体疗效。方法:选择接受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患者76例进行观察,使用鼻窦炎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NOT-20)评估术前、术后的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6个月的随访,术后SNOT-20总积分显著低于术前(P<0.001),其中以"流脓涕""擤鼻涕""头昏""头痛""缺高质睡眠"改善最明显。其总体主观疗效为:显著改善56.3%,改善33.3%,无改善10.4%。结论:鼻内镜手术能有效改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鼻内镜术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陈江波 谭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个尸头进行细致的解剖测量研究,并对51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实施了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进路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访5年。结果:解剖测量显示,翼管位于蝶...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对14个尸头进行细致的解剖测量研究,并对51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实施了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进路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术后随访5年。结果:解剖测量显示,翼管位于蝶腭孔的后方,外口呈漏斗型,垂直径为(3.5±0.9)mm,横径为(2.9±0.5)mm,距离圆孔为(6.1±1.2)mm,距离鼻中隔(10.5±5.9)mm。翼管的纵轴与水平面成角(27±9.6)度,与矢状平面成角(7.8±2.5)度。51例病人的随访结果显示,术后5年内显效病例为41例(80.4%),有效病例3例(5.9%)。结论:鼻内窥镜下切除中鼻甲后端进路的翼管神经切断术,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切断术 鼻内窥镜 解剖学 血管运动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中毒及其耳毒性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洪 孙虹 +1 位作者 Richard Salvi 丁大连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1镉污染概述 重金属是指比重大于5的金属,即密度大于每立方厘米4.5克的金属。重金属的种类有45种,这些重金属属于过渡元素,所谓过渡金属的概念是指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一系列金属元素,镉便是其中一种毒性较高的过渡金属。
关键词 耳毒性 镉中毒 金属元素 过渡金属 重金属 元素周期表 镉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中小学生变应性鼻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钟竹青 王敏 +2 位作者 谭国林 王天生 罗爱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长沙市中小学生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科学的干预策略。方法:从2012年1月至4月随机抽取长沙市中小学10~17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皮肤点刺实验对其进行流... 目的:通过调查长沙市中小学生过敏性鼻炎患病率,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科学的干预策略。方法:从2012年1月至4月随机抽取长沙市中小学10~17岁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及皮肤点刺实验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调查了814名中小学生,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17.2%。通过对视觉模拟量表(VAS)的统计得出,过敏性鼻炎对学生的性格、记忆力、睡眠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统计值分别为:χ2=30.85,P<0.0001;χ2=19.84,P<0.0001;χ2=10.56,P=0.0012)。结论:长沙市中小学生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约为17.2%;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环境、遗传、生活方式有关,且对学生的性格、记忆力、睡眠质量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变应性鼻炎 危险因素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运用 被引量:6
9
作者 彭小伟 谭国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44-1346,共3页
目的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45例患者随机分成克拉霉素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行鼻内镜手术出院后给予克拉霉素0.25g口服,1次/d;B组给予罗红霉素0.15g口服,1次/d;C组出院后... 目的评价大环内酯类药物在鼻内镜下鼻窦术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45例患者随机分成克拉霉素组(A组)、罗红霉素组(B组)和空白对照组(C组)。A组行鼻内镜手术出院后给予克拉霉素0.25g口服,1次/d;B组给予罗红霉素0.15g口服,1次/d;C组出院后不予任何抗菌药物治疗。服药周期为3个月,完成药物治疗后3个月开始评估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Lund-Mackey鼻窦CT评分及治愈率。结果3组治疗后,通过VAS主观评估及CT客观评估,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A、B组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治疗后疗效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三组的治愈率分别为:87.5%、86.5%及75.2%,A、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克拉霉素和罗红霉素作用于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更大程度上改善了内镜鼻窦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使慢性鼻-鼻窦炎的治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炎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的基因不稳定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和清 禇玉敏 +1 位作者 陈江波 谭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7-421,共5页
目的:探讨鼻咽癌基因不稳定性对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单一重复序列间多聚酶链反应(inter-SSRPCR)对38位鼻咽癌患者基因不稳定性进行评估;运用测序和巢式PCR对不同肿瘤的突变片段进行检测。结果:38位患者中有31位(81.6%)显示了... 目的:探讨鼻咽癌基因不稳定性对预后的意义。方法:运用单一重复序列间多聚酶链反应(inter-SSRPCR)对38位鼻咽癌患者基因不稳定性进行评估;运用测序和巢式PCR对不同肿瘤的突变片段进行检测。结果:38位患者中有31位(81.6%)显示了基因组失稳,其失稳指数范围为0%~16.2%。6个肿瘤的6q27染色体上证实有获得性基因损害。低于5年生存期患者其基因失稳程度显著高于超过5年生存期的患者(P〈0.05)。结论:基因组失稳可作为鼻咽癌发生的早期标志,并且基因组失稳程度加重提示肿瘤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基因不稳定性 基因失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防御素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刘火旺 贺广湘 +2 位作者 孙虹 陈玉 陈学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19-1122,共4页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1,hBD-1和humanβ-defensin-2,hBD-2)mRNA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分析hBD-1和hBD-2在复发性鼻息肉发病中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atase-polymerase chain rea... 目的:检测人β-防御素(humanβ-defensin-1,hBD-1和humanβ-defensin-2,hBD-2)mRNA在复发性鼻息肉中的表达,分析hBD-1和hBD-2在复发性鼻息肉发病中作用。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everse transcripa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鼻息肉患者术前鼻息肉、复发性鼻息肉患者手术后复发鼻息肉、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正常的鼻黏膜及正常对照鼻黏膜各10例中hBD-1和hBD-2 mRNA的表达。结果:hBD-1 mRNA在鼻息肉患者术前鼻息肉、术后复发鼻息肉、鼻息肉患者术后恢复正常鼻黏膜、正常鼻黏膜中均有表达,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D-2 mRNA在鼻息肉术前组织和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正常对照鼻黏膜和鼻息肉术后恢复鼻黏膜的中几乎没有表达。结论:hBD-1为固有表达,hBD-2为诱导表达。β-防御素可能在鼻息肉的发病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防御素 免疫 鼻黏膜 复发性鼻息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基因的表达
12
作者 彭小伟 谭国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比较药物处理前后鼻咽癌亲本细胞系CNE-1及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CNE-1/Taxol的基因表达差异,试图发现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药物处理前后6组细胞系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运用多重筛选和... 目的:比较药物处理前后鼻咽癌亲本细胞系CNE-1及鼻咽癌紫杉醇耐药细胞系CNE-1/Taxol的基因表达差异,试图发现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方法:使用基因芯片检测药物处理前后6组细胞系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运用多重筛选和针对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具体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多重筛选,筛选出29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比较亲本细胞,在耐药细胞中上调或下调超过5倍的有17个基因。通过对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药物转运作用的ATP结合盒家族中多药耐药基因(MDR1)在各组细胞中都未出现阳性表达;P450家族中CYP1A1在亲本细胞中不表达,在耐药细胞中出现较强的阳性表达,经紫杉醇处理后,其表达进一步大幅下调,顺铂处理后其表达下调;肿瘤坏死因子家族中在耐药细胞系表达下调,经顺铂处理后出现逆向表达增强的基因有TNFAIP1,3和TNFRSF12A,21;caspase家族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有caspase-4和caspase-6;β-微管蛋白Ⅱ在耐药细胞中表达下调;TSP1在耐药细胞中表达明显下调,经紫杉醇处理后,表达进一步下调,但是,经顺铂作用后,其表达明显上调。结论:可能与鼻咽癌紫杉醇耐药及耐药逆转相关的基因有:经过多重筛选得到的297个差异表达的基因、CYP1A1、部分肿瘤坏死因子家族成员以及另外17个在亲本细胞和耐药细胞之间表达差异超过5倍的基因;结合全部基因数据的多重筛选和已知耐药相关基因的具体分析研究肿瘤细胞耐药及耐药逆转机制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多药耐药 耐药逆转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矽肺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及α晶状体球蛋白B的表达与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初令 王天生 +3 位作者 胡永斌 蒋海鹰 谷永红 粟占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37-842,共6页
目的:建立二氧化硅诱导早期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靶蛋白分子并进行验证。方法:制作二氧化硅诱导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实验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形态变化,用双向凝胶电泳法建立二维凝胶图谱,... 目的:建立二氧化硅诱导早期肺损伤大鼠肺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筛选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靶蛋白分子并进行验证。方法:制作二氧化硅诱导大鼠早期肺损伤模型(实验组),通过HE染色观察肺部形态变化,用双向凝胶电泳法建立二维凝胶图谱,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差异表达蛋白分子,用Western印迹验证差异表达蛋白分子在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成功制作二氧化硅早期肺损伤模型,建立实验组及对照组肺组织二维凝胶电泳图谱,二者蛋白表达及分布存在差异,发现差异点40个,选取重复性好,在凝胶上位置和表达适中的共20个进行MALDI-TOF-MS鉴定及数据库搜索并筛选,鉴定出差异蛋白13种,包括α晶状体球蛋白B、间隙蛋白I、肥大细胞蛋白酶等,进一步用Western印迹证实实验组α晶状体球蛋白B表达明显增加,与蛋白质组学结果一致。结论:α晶状体球蛋白B在早期矽肺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可能在矽肺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肺 蛋白质组学 α晶状体球蛋白B 二维凝胶电泳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表面修饰及其DNA结合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雄辉 孙虹 +2 位作者 邢晓为 黄利华 黄苏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33-2236,2241,共5页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的表面修饰对DNA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nHA;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及未修饰纳米粒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及Zeta电位检... 目的探讨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ydroxyapatite,nHA)的表面修饰对DNA结合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共沉淀-水热合成法制备nHA;应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对其进行表面修饰,对修饰及未修饰纳米粒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及Zeta电位检测;凝胶电泳检测纳米粒修饰前后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结合及保护DNA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结果经PEI表面修饰的nHA透射电镜下呈短棒状,粒径较均匀,分散程度良好;而未修饰的纳米粒较易团聚及分散性差。纳米粒经表面修饰后其Zeta电位为正,在不同pH值、不同浓度下与DNA具有较强的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而未修饰的nHA表面带负电荷,与DNA结合及抗核酸酶消化的能力较差。在pH为7.0环境条件下经表面修饰的nHA浓度为250μg/ml时能更有效结合和保护DNA。结论 nHA经PEI表面修饰后可成为一种有效的DNA结合及转运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纳米颗粒 表面修饰 基因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D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雄辉 孙虹 +1 位作者 邢晓为 黄利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62-965,共4页
目的:构建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人外周血中扩增SOD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采用TA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UCm-T载体中进行鉴定,重组的质粒命名为pUCm-T-SOD1。随后,... 目的:构建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HeLa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应用RT-PCR从人外周血中扩增SOD1基因开放阅读框(ORF),采用TA克隆技术,将目的片段插入到pUCm-T载体中进行鉴定,重组的质粒命名为pUCm-T-SOD1。随后,将SOD1进一步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Tracer-CMV/Bsd中。用脂质体将经过测序、验证的重组pTracer-CMV/Bsd-SOD1质粒转染HeLa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转染HeLa细胞,经杀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4周,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SOD1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Tracer-CMV/Bsd-SOD1真核表达质粒,转染HeLa细胞,发现转染成功的细胞均发绿色荧光;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所转染的SOD1在HeLa细胞中成功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能够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和SOD1的真核表达质粒pTracer-CMV/Bsd-SOD1,为进一步研究SOD1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 载体构建 基因转染 基因表达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血管黏液瘤1例
16
作者 马艳红 刘国辉 +2 位作者 李和清 谭国林 谷永红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66-568,共3页
关键词 血管黏液瘤 上颌窦/鼻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人神经营养素-3的重组腺病毒的高效制备
17
作者 潘曦 孙虹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3-346,i0001,共5页
目的采用改良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高效构建含人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重组腺病毒,为其用于神经性聋的在体研究做准备。方法将人全长NT-3基因亚克隆至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穿梭质粒pshuttle... 目的采用改良的细菌内同源重组法快速高效构建含人神经营养素-3(neurotrophin-3,NT-3)的重组腺病毒,为其用于神经性聋的在体研究做准备。方法将人全长NT-3基因亚克隆至带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穿梭质粒pshuttle-IRES-hrGFP-1上,用电穿孔法使线性化的重组穿梭质粒与预转入腺病毒骨架pAdeasy-1的大肠杆菌BJ5183-AD-1同源重组,脂质体法转染AD293细胞并大量扩增、柱层析纯化得到重组腺病毒pAdeasy-NT-3,GFP测定病毒滴度。结果PCR检测证明人NT-3已整合入腺病毒基因组并表达;Western blot证实在感染重组腺病毒pAdeasy-NT-3的Hela细胞中有相应NT-3蛋白表达;病毒滴度分别为pAdeasy-NT-3109U/ml、pAdeasy-hrGFP1010U/ml。结论利用新型的腺病毒载体Adeasy XL系统可以快速构建同时表达GFP和NT-3的重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pAdeasy-NT-3,柱层析纯化法能制备高纯度的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素-3 腺病毒 Adeasy XL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