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小儿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肖定华 王芬 +3 位作者 王晓艳 唐五良 欧阳文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5-598,共4页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小儿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应用特点。方法:ASAI~II级接受无痛胃镜的497例患者分为小儿组243例(年龄2~14岁)及成人组254例(年龄18~65岁),2组内镜检查前均予咪达唑仑(0.02~0.03mg/kg)及异丙酚(0.6...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静脉麻醉在小儿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应用特点。方法:ASAI~II级接受无痛胃镜的497例患者分为小儿组243例(年龄2~14岁)及成人组254例(年龄18~65岁),2组内镜检查前均予咪达唑仑(0.02~0.03mg/kg)及异丙酚(0.6~0.7mg/s)静脉推注,2种药物间隔时间为3~5min,待进入浅睡眠状态、肌肉松驰、睫毛反射消失开始进镜。分别观察术前配合情况、给药时的反应、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清醒时间、术前、术中、术后脉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R),血压(BP)的变化。由操作者评估两组镇静质量。结果:小儿组术前自觉配合率低,给药后2组病人均达到较好的镇静状态。小儿组异丙酚推注过程中躁动妄语率、SpO2一过性下降率、每公斤体质量异丙酚用量、清醒时间[(分别为82.7%,17%,2.4mg/kg,(17.5±3.2)min)]均明显高于成人组[分别为9%,4%,1.4mg/kg,(9.5±1.3)min,P<0.01)]。用药后2组HR与BP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术后均能迅速恢复,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异丙酚复合咪达唑仑对小儿实施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异丙酚 咪达唑仑 上消化道内镜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的不同用法在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中的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肖定华 沈守荣 +3 位作者 徐灿霞 唐五良 王晓艳 王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3-446,共4页
目的:研究异丙酚的不同用法对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400例行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按来院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A,B,C,D共4组(均n=100),观察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注药之间的不同间隔时间(A和D组为30s^1min,B和C组为... 目的:研究异丙酚的不同用法对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400例行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按来院检查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A,B,C,D共4组(均n=100),观察咪唑安定与异丙酚注药之间的不同间隔时间(A和D组为30s^1min,B和C组为3~5min)及异丙酚的不同注药速度(A和B组为16~25mg/10s,C和D组为6~7mg/10s)对异丙酚用量及清醒时间的影响。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应用咪唑安定后再用异丙酚的间隔时间较长者,异丙酚用量较小;异丙酚推注速度较慢者,用量亦可减少,A,B,C,D组异丙酚用量分别为(111.90±22.43),(102.20±15.99),(73.05±13.08)和(80.90±17.36)mg,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用量较小组(C,D组)受检者清醒时间亦相对缩短,A和B组的清醒时间分别为(14±5),(13±3)min,C和D组分别为(9±1),(10±2)min,A,B组与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一定范围内严格控制异丙酚的注药速度及咪唑安定与异丙酚的给药间隔时间,可相应减少异丙酚的用量,缩短清醒时间,从而使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应用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咪唑安定 镇静 消化道内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在鼾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3
作者 肖定华 王芬 +3 位作者 王晓艳 唐五良 杨慧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目的:对比鼾症患者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的不同给药方法,使该技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更安全、有效。方法:将ASAI-II级拟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1117例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观察各组异丙酚用量,术中... 目的:对比鼾症患者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的不同给药方法,使该技术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更安全、有效。方法:将ASAI-II级拟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的患者1117例分成A组、B组、C组,每组分别施以不同的方法,观察各组异丙酚用量,术中反应,术前、术中、术后SPO2变化,严重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由操作者评估每组的镇静质量。结果:A组术中一过性SPO2下降率(50.4%)明显高于B组(3.1%)及C组(18.5%)。异丙酚用量A组、B组、C组分别为(108.5±18.02),(57.50±7.50),(79.8±10.02)mg,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呼吸抑制发生率A组(1.2%)明显高于B组(0%)及C(0%)组。镇静质量A组、C组满意率均为100%,B组满意率为74%,与A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鼾症患者实施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采取异丙酚分步静脉给药法或异丙酚一次性缓慢静脉给药法均能有效减少鼾症患者接受镇静性上消化道内镜术时呼吸抑制的发生率,且患者对检查过程无记忆,均不失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上消化道内镜 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性梗阻外科手术前支架置入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定华 刘少俊 +1 位作者 颜寒光 王晓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8-1246,共9页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性梗阻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因结直肠癌性梗阻行结肠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30例患者(支架组),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性梗阻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因结直肠癌性梗阻行结肠支架置入术作为外科手术前桥梁手术的30例患者(支架组),观察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及支架相关并发症,并与同期结直肠癌性梗阻急诊行外科手术的38例患者(急诊手术组)比较,观察I期肿瘤切除率、造口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支架组30例患者技术成功率为100.0%,临床成功率为90.0%。支架组并发症包括出血2例(6.7%),术中发现微穿孔1例(3.3%),支架移位1例(3.3%),支架置放后再闭塞3例(10.0%)。支架组I期肿瘤切除率明显高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90.0%和68.4%,P<0.01)。支架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3.3%和10.5%,P<0.05);支架组造口率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13.3%和44.7%,P<0.01);支架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0.0%和47.3%,P<0.01)。支架组平均住院日低于急诊手术组(分别为20.0 d和24.5 d,P<0.05)。两组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性梗阻外科手术前置入结肠支架作为桥梁手术在方法上切实可行,且能明显提高I期肿瘤切除率,减少造口率,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缩短平均住院日,患者痛苦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性梗阻 结肠支架 桥梁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agnostic yield and safety of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A comparison between EUS-FNA and EUS-FNB
5
作者 YU Xiaoyu YE Mingmei +5 位作者 NI Yawen LIU Qianqi GONG Pan HUANG Yuanyuan WANG Xiaoyan TIAN Li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Objective: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and detection rate of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s)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Endoscopic ultrasound(EUS)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 Objective:In recent years,the incidence and detection rate of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PCLs)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Endoscopic ultrasound(EUS)plays an indispensable rol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CLs.However,evidence comparing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EUS-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EUS-FNA)and fine-needle biopsy(FNB)remains limited.This study aims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yield,adequacy of tissue acquisition,and safety between EUS-FNA and EUS-FNB in evaluating PCLs to inform clinical practice.Methods: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patients with PCLs who underwent either EUS-FNA or EUS-FNB between January 2014 and August 2021.The diagnostic yield,tissue acquisition adequacy,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2 groups.Results: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PCLs were included(52 in the FNA group and 38 in the FNB group).The diagnostic yield was similar between the FNA and FNB groups(94.2%vs 94.7%,P>0.05).The adequacy of tissue acquisition was 71.2%in the FNA group and 81.6%in the FNB group(P>0.05).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between the 2 groups(P>0.05).Conclusion:Both EUS-FNA and EUS-FNB demonstrate equally high diagnostic yields and tissue adequacy in PCLs,with excellent safety profiles.Both methods are safe and effective diagnostic tools for evaluating PC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endoscopic 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biopsy pancreatic cystic lesions diagnostic yield SAFE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少俊 沈守荣 +2 位作者 王晓艳 唐五良 王芬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83-386,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探讨PGE1抗肝纤维化的另一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纤... 目的:通过研究前列腺素E1(prostaglandin E1,PGE1)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影响,探讨PGE1抗肝纤维化的另一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诱导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动物分为对照组和PGE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从对照组及PGE1治疗组中取肝脏组织,比较分析两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对HE染色的肝组织切片进行肝炎活动度分级;对肝组织纤维、TIMP-1免疫组化阳性表达及胶原含量进行病理图像定量分析研究。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炎炎症活动度减轻,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肝组织中纤维化程度、胶原纤维、TIMP-1阳性细胞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PGE1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能减轻肝脏的炎症反应,抑制胶原纤维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PGE1抑制TIMP-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肝纤维化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SNP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雪元 刘芬 +4 位作者 彭娅 向波 王成红 姚晨姣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45-650,共6页
目的:探讨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2例AL患者及3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s BRD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加... 目的:探讨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s)中的表达水平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布。方法: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52例AL患者及30例非恶性血液病对照的BMNCs BRD7基因的表达水平,并应用单链构象多态性加直接测序法检测BRD7基因点突变或SNP,分析BRD7基因与AL的相关性。结果:在52例AL患者和30例对照组患者中均存在BRD7基因表达。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BRD7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01;P=0.037)。BRD7基因编码区(447~844bp)存在3个cSNPs,即C657A,C495T和A737G,其中C495T和A737G偶联发生。C657A多态性的基因频率在AL组和对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个偶联的SNPs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AL组和对照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但在AL组中3种基因型之间BRD7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D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细胞中表达上调。BRD7基因编码区(447~844 bp)2个偶联SNPs(C495T和A737G)与AL存在相关性,可能是AL的遗传易感因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BRD7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少俊 唐五良 沈守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8-400,共3页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每日 4U)治疗 7d ,对照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人血白蛋白 (10g)治疗 ,隔天一次 ,共 3次 ,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 1天 ... 目的 :评价重组人生长激素 (rhGH)对肝硬化患者低蛋白血症的影响。方法 :观察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每日 4U)治疗 7d ,对照组 15例肝硬化患者用人血白蛋白 (10g)治疗 ,隔天一次 ,共 3次 ,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第 1天 ,第 10天 ,第 14天 ,第 2 8天检测两组血清白蛋白水平。结果 :经rhGH治疗后 ,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 ,且作用持续时间较长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rhGH对肝硬化低蛋白血症的改善优于单纯人血白蛋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生长激素 治疗 肝硬化 低蛋白血症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鼻空肠管堵管的循证护理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立芳 贺雪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3期53-54,共2页
目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留置鼻空肠管发生堵管的患者寻求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提出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选出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结果... 目的为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留置鼻空肠管发生堵管的患者寻求有效的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对1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留置鼻空肠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即提出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文献、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选出最佳证据、指导临床护理。结果 12例患者治愈10例,好转2例;住院时间20~25d,插管时间为12~20d,期间均无堵管现象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可有效预防及处理其堵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营养治疗 鼻空肠管 堵管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磁场对Feridex-GFP双标记BMSC在损伤肝脏中定植的影响
10
作者 刘少俊 王晓艳 +3 位作者 肖志明 唐岸柳 唐五良 沈守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008-1015,共8页
目的:评价体外恒磁场作用下,双标记干细胞经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移植在损伤肝脏中的定植率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培养传代纯化、体外诱导,分化为肝... 目的:评价体外恒磁场作用下,双标记干细胞经外周静脉、门静脉、肝动脉移植在损伤肝脏中的定植率及治疗急性肝损伤的有效性。方法: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经培养传代纯化、体外诱导,分化为肝样细胞,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菲立磁(Feridex)体外双标记BMSCs,不同途径移植双标记BMSCs至肝脏,于移植后第1,2,3,4周处死大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水平,并取肝组织做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肝内GFP阳性率。结果:双标记BMSCs通过尾静脉、门静脉、肝动脉3种途径及其外加恒磁场作用下,移植后第4周均能定植于肝脏,改善肝功能;在远期疗效不变的前提下,肝门静脉移植+恒磁场组、肝动脉移植+恒磁场组促进肝功能的早期恢复。结论:BMSCs移植可有效治疗急性肝损伤,首选经门静脉+恒磁场、肝动脉+恒磁场途径,次选外周静脉或外周静脉+恒磁场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Feridex-GFP双标记 恒磁场 定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cCheck系统在TrueBeam加速器非均整模式下剂量验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煜星 单东勇 +5 位作者 宾石珍 张俊俊 张骥 刘晓明 曹科 成树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64-868,共5页
目的:研究Arc Check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SRT治疗计划导入Arc Check模体重新计算,阈值标准分别选择(3%,3 mm,10%)和(2%,2... 目的:研究Arc Check验证系统在非均整模式(flattening filter free,FFF)下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剂量验证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SRT治疗计划导入Arc Check模体重新计算,阈值标准分别选择(3%,3 mm,10%)和(2%,2 mm,10%)时,分别采用等值间距法(distance to agree,DTA)和Gamma分析法比较Arc Check模体中计算的剂量与Arc Check模体实测的剂量差异。结果:标准为(3%,3 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大于95%;标准为(2%,2 mm,10%)时,SRT计划的两种分析法的相对通过率和绝对通过率的均值均约90%。Gamma分析法的剂量通过率高于DTA分析法剂量通过率(P<0.001)。结论:Arc Check验证系统是一种快捷准确的SRT剂量验证方法,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其验证结果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Check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非均整模式 剂量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