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流程再造理论的急诊科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彩云 王莎 +1 位作者 郭美英 曹敦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98-1204,共7页
目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设计急诊科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讨论构建急诊科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同时开放电子诊疗卡申请权限、重新设计分诊挂号单、完善分... 目的:基于流程再造理论设计急诊科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为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会议讨论构建急诊科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同时开放电子诊疗卡申请权限、重新设计分诊挂号单、完善分诊信息系统功能。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22年1月—6月的600例患者,实验组为2022年7月—12月的60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就诊流程,实验组采用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比较两组分诊挂号各环节用时(分诊耗时、挂号耗时、信息录入耗时、总耗时)、患者满意度与工作人员满意度,并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收集工作人员对该流程的看法。结果:实验组分诊耗时、挂号耗时、信息录入耗时和总耗时均短于对照组(均P<0.001);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应用后工作人员满意度较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应用信息化分诊挂号流程有效减少了患者分诊挂号各环节耗时,提升了患者整体满意度和就诊体验,同时整体提高了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程再造理论 急诊科 预检分诊 挂号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2
作者 唐亦舒 陈丽华 +4 位作者 肖洁 颜鲲 漆靖 周柯夫 刘怀政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99-1807,共9页
目的:急诊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 目的:急诊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高、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及早使用敏感抗菌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探讨急诊患者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湖南地区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分析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布与药敏试验结果。结果:研究期间急诊科一共送检2215个血培养标本,血培养阳性率为13.27%。排除资料缺失及怀疑标本污染的患者8例,纳入286例血流感染患者,以社区获得性感染为主(85.66%),感染部位以泌尿系统感染(24.48%)最常见,其次为呼吸系统感染(20.28%)、胆道及腹腔感染(17.13%)等。发生血流感染患者30 d病死率为16.08%。共分离出2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81株(63.29%),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101株(35.31%),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真菌仅4株(1.40%)。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他啶的耐药率分别为2.4%、16.3%、15.3%,暂未发现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耐药的肠杆菌。主要非发酵菌对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分别为29.6%、13.3%和21.7%。革兰氏阴性菌中多重耐药菌占比为40.9%(74/181),耐碳青霉烯类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5.4%(5/92)和13.6%(6/44);未检出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G、利福平、头孢西丁的耐药率分别为74.7%、4.2%、50%,仅3例对糖肽类抗菌药物耐药。结论:急诊患者血流感染以社区获得性感染为主,病原学上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离出的病原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耐药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血流感染 病原菌 耐药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危重患者信息化转科交接单的研发及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郭美英 王莎 +5 位作者 王红红 赵婷 沈志莹 曹敦 肖雪玲 肖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0-104,共5页
目的研发急诊危重患者信息化转科交接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发团队,设计新增、填写、统计三大功能模块的信息化转科交接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急诊抢救室20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纸质... 目的研发急诊危重患者信息化转科交接单,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组建研发团队,设计新增、填写、统计三大功能模块的信息化转科交接单。以便利抽样法选择急诊抢救室200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纸质版转科交接单,试验组应用信息化转科交接单。结果试验组转科交接单书写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应用后,交接班护士满意度显著优于应用前,且再次核对/确定患者信息的频次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急诊危重患者信息化转科交接单的应用有利于提升交接单书写质量,降低护士反复核对患者信息次数,从而提升护士工作效率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危重患者 转科 交接单 护理信息化 信息化管理 患者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级分诊标准信息系统用于急诊患者的信效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黄辉 安文红 +5 位作者 刘欢 范思思 华威 刘珏 肖涛 郭美英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3-26,共4页
目的构建基于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的信息系统,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正向翻译结合专家小组审议的形式对台湾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进行调适后形成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并构建基于此的分诊信息系统;采用简单随... 目的构建基于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的信息系统,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采用正向翻译结合专家小组审议的形式对台湾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进行调适后形成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并构建基于此的分诊信息系统;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沙市某三甲医院2 058例急诊患者实施分诊,完成该系统信效度评价。结果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评定者间信度为0.822;内容效度为0.982;预测效度评价显示不同分诊等级间的留院观察率、医疗资源使用数量、医疗费用、急诊科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简体中文版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的分诊信息系统具有较高的评定者间信度、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能准确区分患者病情轻重缓急,各功能模块经测试符合实际需求,可投入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级检伤与急迫度量表 急诊患者 分诊标准 分诊 信息化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桂月 秦宁 +3 位作者 石双姣 段应龙 李晓 钟竹青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35-1443,共9页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苗接种是在人群中构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疫苗接种是在人群中构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免疫屏障的重要手段。本研究旨在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5月选取湖南省某综合高校的大学生,自行设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信行问卷进行线下、线上调研,了解大学生对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及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知信行总分为43.72±5.60。其中知识总分为16.28±3.09,每项得分为3.26±0.62,知识方面5个问题回答的正确率分别为80.34%、93.18%、94.64%、99.60%及39.18%;态度总分为13.56±2.39,每项得分为3.39±0.60;行为总分为13.88±2.51,每项得分为3.47±0.63。健康状况较好者、女生、医学专业者的知信行总分相对较高(P<0.05);医学专业者、年龄较大者、女生的知识总分相对较高(P<0.05);健康状况较好者、年龄较小者的态度总分相对较高(P<0.05);健康状况较好者、女生的行为总分相对较高(P<0.05)。结论:大学生关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知信行水平总体较高,但是知识水平相对较低,应加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的宣教,有针对性地强化大学生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态度及行为;尤其重视对非医学专业者、年龄较小者、男生疫苗接种知识的宣教,对健康状况较差者、年龄较大者疫苗接种态度的引导,对健康状况较差者、男生疫苗接种行为的鼓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 大学生 知信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域自适应方法用于医学影像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岳珂娟 伍炯星 谢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36-939,共4页
人工智能有助于提高医学影像学诊断准确率、提高工作效率,但训练模型的过程中需要对大量图像数据进行标注,且需面临域偏移等问题;利用领域自适应方法可基于少量标注数据训练高效模型。本文就领域自适应方法用于医学影像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诊断显像 领域自适应 域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维溴铵与苯唑西林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协同抗菌作用
7
作者 袁乐宏 佘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01-1610,共10页
目的:表皮葡萄球菌能黏附于医疗器械表面形成高耐药的生物被膜,针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药物重新利用,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匹维溴铵(pinaverium bromide,PVB)与苯唑西林(oxacilli... 目的:表皮葡萄球菌能黏附于医疗器械表面形成高耐药的生物被膜,针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新型抗菌药物研发已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通过药物重新利用,探讨L型钙离子通道阻断剂匹维溴铵(pinaverium bromide,PVB)与苯唑西林(oxacillin,OXA)联合使用对表皮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方法:表皮葡萄球菌临床菌株于2022年1至9月收集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通过微量肉汤稀释实验检测PVB和OXA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棋盘稀释实验和时间-杀菌曲线用于检测PVB和OXA联用的协同抑菌指数和协同杀菌效率。耐药筛选实验用于检测PVB抑制OXA耐药性形成的能力。生物被膜清除实验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持留菌计数实验用于检测PVB与OXA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高耐药性生物被膜和持留菌的抗菌作用。通过透射电镜、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定量实验和ATP定量实验探讨PVB的作用机制。结果:PVB和OXA对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RP62A的MIC均为8μg/mL。棋盘稀释实验显示PVB与OXA联用对表皮葡萄球菌标准菌株RP62A的协同抑菌指数为0.2500,对临床分离菌株的协同抑菌指数为0.1875~0.5000,提示均为协同作用。耐药筛选实验发现PVB不仅不会产生耐药,还能有效抑制OXA产生耐药。1×MIC的PVB和OXA联用时,可使生物被膜的吸光度(A_(570 nm))从(2.36±0.46)减少到(1.12±0.39)(t=3.504,P=0.02)。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知,PVB和OXA联用还可明显破坏生物被膜的结构,使死亡细菌的比例增加。同时,1×MIC的PVB和OXA作用于持留菌4 h,可使持留菌的总量从lg(7.73±0.21)减少到lg(2.79±0.43)(t=4.143,P=0.014)。此外,PVB联用OXA的协同抗生物被膜效果在临床菌株中得到进一步验证。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VB可使细菌结构明显破坏。OXA与PVB联用可显著诱导细菌产生ROS,使ROS相对荧光强度从(30000.00±2000.00)升高到(45666.67±2081.67)(t=10.68,P<0.001)。PVB和OXA联用还可显著降低ATP的生成,使ATP探针相对荧光强度从(565.00±33.18)减少到(205.67±35.23)(t=4.932,P=0.003)。结论:PVB联用OXA对表皮葡萄球菌及其生物被膜和持留菌具有显著的协同抗菌作用,有望成为难治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替代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维溴铵 苯唑西林 抗生素 协同作用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BAR沟通模式危急重症患者交班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30
8
作者 郭美英 王莎 +2 位作者 黄辉 张小红 肖涛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8-431,共4页
目的:开发基于SBAR模式的危急重症患者交班软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急诊危重患者交接班软件,并将其嵌入急诊信息系统,辅助护士完成交班。对比使用前后的交班质量、交班本书写时间、内容遗漏率、涂改情况以及护... 目的:开发基于SBAR模式的危急重症患者交班软件并评价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基于SBAR沟通模式的急诊危重患者交接班软件,并将其嵌入急诊信息系统,辅助护士完成交班。对比使用前后的交班质量、交班本书写时间、内容遗漏率、涂改情况以及护士满意度。结果:使用基于SBAR模式的急诊护士交班软件后,观察组护士交班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交班内容书写时间短于对照组,交班记录遗漏和涂改次数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护士对交班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护理信息化交班软件的使用规范了护士交班内容,避免了信息遗漏和交班内容的重复抄写,缩短了护士交班书写时间,有利于提高交班质量和护士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R模式 危重症 交班软件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8
9
作者 黄伟 杨明施 +5 位作者 肖雪辉 丁四清 肖涛 郭美英 秦露露 肖水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0-763,共4页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 目的:从诊断学的角度分析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34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等,ST-T缺血性改变的判断采用国际常规心电图ST-T缺血性改变的诊断标准;冠状动脉造影采用国际Judkins法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分析心电图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女性多于男性(P<0.01);不同性别的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ST-T缺血性诊断冠心病的灵敏度为83.6%,特异度为54.4%;诊断男性的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68.0%;诊断女性的灵敏度为85.0%,特异度为28.2%。结论:心电图ST-T缺血改变对冠心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特异度男性高于女性,灵敏度女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ST-T改变 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革兰氏阴性菌血流感染的药敏分析及预后 被引量:12
10
作者 王二华 张畅 +5 位作者 唐亦舒 梁婷 邓娅青 李昕 江海波 成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合并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um,G-菌)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布、药敏特征及预后,为降低AL患者感染相关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三家大型医院血液科1... 目的:分析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患者合并革兰氏阴性菌(Gram negative bacterium,G-菌)血流感染的病原学分布、药敏特征及预后,为降低AL患者感染相关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湖南省三家大型医院血液科1055例合并血流感染的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G-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学、药敏数据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622例合并血流感染的AL患者为G-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277株,44.53%)、肺炎克雷伯菌(138株,22.19%)、铜绿假单胞菌(81株,13.02%)。多数G-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敏感率较高。疾病状态、Pitt菌血症评分≥4、使用血管活性药物、启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时间>48 h是AL患者合并G-菌血流感染30 d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患者合并G-菌血流感染的合理抗菌治疗需充分了解当地病原菌流行病学及药敏监测数据,及时应用覆盖最常见和毒力较强病原菌的广谱抗菌药物,并根据药敏结果及疗效调整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革兰氏阴性菌 血流感染 病原学 药物敏感性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晶晶 刘兮 +2 位作者 杨明施 肖雪飞 岑超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分析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状态及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3月28日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住院治疗的41例重型... 目的分析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为了解重型COVID-19患者的病毒清除状态及临床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10日至3月28日在湖北武汉同济医院中法院区住院治疗的41例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口咽部分泌物的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及其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从发病到病毒核酸转阴时间定义为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使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因素。结果41例重型COVID-19患者中男20例(48.8%)、女21例(51.2%),中位年龄为68.0(58.5,74.0)岁,平均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为(28.98±11.71)d。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有关(P均<0.05),而较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与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重型COVID-19患者病毒核酸持续时间较长;糖尿病、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及较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激素总量≥300 mg)的使用是病毒核酸阳性持续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重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核酸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预映射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秋香 段应龙 +2 位作者 马桂月 丁四清 钟竹青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对干预映射的内涵、步骤及其在健康促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含通过干预映射制定系统的干预计划,按步骤实施,强调各项措施基于证据和临床指南。提出我国护理人员可应用干预映射框架设计护理策略,以提高护理措... 对干预映射的内涵、步骤及其在健康促进(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方面)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含通过干预映射制定系统的干预计划,按步骤实施,强调各项措施基于证据和临床指南。提出我国护理人员可应用干预映射框架设计护理策略,以提高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健康促进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映射 健康促进 自我管理 干预计划 护理措施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谱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传政 黄飞舟 +2 位作者 严文广 刘怀政 汪长发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41-748,共8页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特征。方法:采用lncRNA-m RNA基因芯片检测单纯性胆囊结石伴或不伴NAFLD患者的肝组织样本,获得lncRNA差异性表达谱。进一步使用生... 目的:分析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的表达谱特征。方法:采用lncRNA-m RNA基因芯片检测单纯性胆囊结石伴或不伴NAFLD患者的肝组织样本,获得lncRNA差异性表达谱。进一步使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差异表达的基因予以分析。结果:与正常样本相比,NAFLD肝样本内共有1 735个lncRNAs和1 485个mRNAs异常表达,其中535个lncRNAs和760个mRNAs上调,1 200个lncRNAs和725个mRNAs下调。结论:与正常肝组织相比,NAFLD组织中lncRNA表达谱明显异常,这些lncRNAs可能在NAFLD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表达谱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涛 丁四清 +1 位作者 严文广 何浥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07-911,共5页
目的:研究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脑血管意外卫生资源和费用投入,临床科室制定治疗方针、控制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8至2013年所有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描述... 目的:研究脑血管意外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为卫生行政部门对脑血管意外卫生资源和费用投入,临床科室制定治疗方针、控制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08至2013年所有脑血管意外住院患者病案首页资料,描述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特征,分析住院时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本组患者住院时间为1~513(中位数10)d。女性住院时间比男性短(OR=0.869),年龄越大住院时间越长(OR=1.158),实施过手术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住院时间比未实施过手术者长(OR=1.686),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出血性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时间短(OR=0.275),持新农合医保患者(OR=0.733)和自费患者(OR=0.740)较城市医保的住院时间短。结论: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实施过手术、脑血管意外类型、医保类型是脑血管意外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住院时间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皮质醇与围引产期抑郁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小红 盛江明 +4 位作者 黄迟 孛尔之巾·阿拉坦嘎茹迪 刘梦祥 彭慧婷 秦春香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23-1029,共7页
目的:探索胎儿畸形引产女性引产前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相关参数与围引产期抑郁的关系。方法:比较胎儿畸形女性引产前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之间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差异,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唾液皮质醇与围引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胎... 目的:探索胎儿畸形引产女性引产前唾液皮质醇水平的相关参数与围引产期抑郁的关系。方法:比较胎儿畸形女性引产前后抑郁组与非抑郁组之间唾液皮质醇水平的差异,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唾液皮质醇与围引产期抑郁发生的相关关系。结果:胎儿畸形引产女性抑郁组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低于非抑郁组,引产前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与引产前(OR=0.063,95%CI:0.005~0.754)和引产后3个月(OR=0.002,95%CI:0.000~0.061)抑郁的发生呈负相关。结论: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越高,围引产期抑郁发生率越低,提示胎儿畸形引产女性引产前唾液皮质醇觉醒反应对引产后抑郁的发生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畸形 抑郁 唾液皮质醇 皮质醇觉醒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尺骨骨量、微结构及微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玉海 戴如春 +2 位作者 肖洁 陈道雄 廖二元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研究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尺骨皮质骨骨量、微结构及微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3.5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甲基泼尼松龙[3.5 mg/(kg·d)]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后9周处死,处死前测量体质量及全身骨密度。右侧... 目的:研究甲基泼尼松龙对大鼠尺骨皮质骨骨量、微结构及微损伤的影响。方法:20只3.5月龄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甲基泼尼松龙[3.5 mg/(kg·d)]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干预后9周处死,处死前测量体质量及全身骨密度。右侧前肢经肱骨肩关节离断后,行尺骨单轴疲劳,疲劳后取尺骨中段行大块组织碱性品红染色包埋,并行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测定及微损伤定量分析。结果:甲基泼尼松龙干预组大鼠体质量、全身骨密度和左侧尺骨骨密度分别较对照组下降15%,6.4%和4.3%(均P<0.05),尺骨内径周长和骨髓腔面积较对照组分别增加23.3%和32%(均P<0.05),外径周长较对照组下降3.1%(P>0.05);尺骨皮质骨骨面积和截面总面积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大鼠的尺骨微损伤数量、微损伤数量密度、损伤表面长度密度较对照组分别增加43%,48%和50%(均P<0.05),微损伤平均长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甲基泼尼松龙能显著诱导大鼠尺骨皮质骨骨量丢失、微结构及微损伤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密度 微结构 微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yspnoea-12量表的汉化与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国莉 龙露 龙检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35-37,51,共4页
目的汉化Dyspnoea-12量表,验证其对COP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对Dyspnoea-12量表进行翻译、回译、语义调适;采用Dyspnoea-12量表修订版、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协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 目的汉化Dyspnoea-12量表,验证其对COPD患者的适用性。方法对Dyspnoea-12量表进行翻译、回译、语义调适;采用Dyspnoea-12量表修订版、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协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慢性阻塞性肺病评估测试(CAT)、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120例COPD患者进行调查,行信度及效度分析。结果Dyspnoea-12量表中文版为2个维度共12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2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4.460%;与效标mMRC、CAT和HADS得分相关系数为0.328~0.690,均P<0.01;量表总Cronbach′sα为0.938,分半信度为0.796。结论Dyspnoea-12量表中文版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我国COPD患者呼吸困难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Dyspnoea-12量表 中文翻译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18例临床探讨
18
作者 陈勇 雷三林 +5 位作者 段伦喜 易文君 余丹 孙吉春 苗雄鹰 钟德玝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21-92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8例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其中胃癌D2根治术6例胃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的手术方法和手术适应证。方法:对2005年8月至2006年5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8例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6例(其中胃癌D2根治术6例胃十二指溃疡9例、胃多发息肉1例),中转2例开腹(其中1例胃癌晚期肿块大于6cm,1例术中钛夹滑脱大出血),无手术死亡。术中皮下气肿1例,发生率5.88%(1/17)。平均手术时间(285±30)min,平均出血量(130±50)mL。平均术后住院日(11±4)d,术后吻合口输出襻梗阻1例、发生率6.25%(1/16)。全组16例随访1~9月,其中1例发生Trocar穿刺孔肿瘤种植并腹腔内广泛转移。结论: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熟练应用腹腔镜技术,腹腔镜胃大部分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能够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胃疾病 胃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2019冠状病毒病的临床特点与诊疗策略
19
作者 李亚勇 王轶娜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49-554,共6页
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多个国家面临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而老年人在重症及死亡的COVID-19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及生活服务的需求远远... 2019年12月以来,全球多个国家面临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而老年人在重症及死亡的COVID-19患者中所占比例较高。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护理及生活服务的需求远远超过其他人。尤其是在当前COVID-19疫情中,及时总结更多的经验与方法,降低老年人感染率、减少危重症发生、降低病死率尤为迫切。本文结合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与老年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治经验,总结老年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提出防治策略,为临床有效防治老年COVID-19,提高治愈率、降低重症发病率及病死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冠状病毒病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老年 临床特点 诊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在本科实习护生急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51
20
作者 齐梦影 严谨 +4 位作者 杨艳 肖涛 毛平 黄辉 易琦峰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72-1677,共6页
目的 :分析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在本科实习护生急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本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集中开展3次急症护理培训,采用理论考核... 目的 :分析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在本科实习护生急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7年本科实习护生30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集中开展3次急症护理培训,采用理论考核、教学质量满意度、反思日记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集中培训后,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内容满意度得分分别为(24.60±0.81)、(24.57±0.82)、(24.53±0.73)、(24.33±0.99)分;反思日记提炼出4大主题:形式轻松易懂,有利于系统掌握知识,有成就感,挑战较大。结论:在急症护理教学中开展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维导图法有助于提高理论成绩,提升教学质量满意度及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分析 思维导图 本科实习护生 急症护理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