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 被引量:15
1
作者 邓云龙 刘艳 +3 位作者 徐绍容 赵旻 黎俊平 熊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26-631,共6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务人员直接面对病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量表简本(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izen,SWBS-cc20),于2012,2013及2014年5月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务...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务人员直接面对病人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量表简本(subjective well-being scale for Chinese citizen,SWBS-cc20),于2012,2013及2014年5月对湖南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评分较高(81.67±12.33);在10个分维度中,家庭氛围、成长进步及人际适应得分最高;知足充裕、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得分最低。职称、工作性质、受教育程度及职业影响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直接面对病人的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低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t=–4.80,P〈0.001);直接面对病人的医务人员在知足充裕维度(OR=0.079,95%CI:1.278~2.214,P〈0.001)高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在心理健康(OR=1.315,95%CI:1.023~1.690,P〈0.05)及身体健康(OR=1.313,95%CI:1.029~1.677,P〈0.05)维度低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结论:医务人员的主观幸福感较高。直接面对病人的医务人员主观幸福感总体低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且在知足充裕维度高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在心理健康及身体健康维度低于非直接面对病人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病人关系 医务人员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与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自尊、情绪稳定性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姜红娟 邓云龙 +1 位作者 潘辰 黄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5-710,共6页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医学专业新生的74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自尊量...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心理健康与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之间的关系,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方法:采用方便取样,选取湖南省某职业技术学院2007级医学专业新生的740名,用症状自评量表、艾森克人格调查问卷-N维度、自尊量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量表进行测查。结果: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对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自尊有直接影响(β=0.18,-0.39,-0.36;均P<0.001);情绪稳定性、自尊对心理健康有直接影响(β=-0.66,-0.18;均P<0.001);情绪稳定性和自尊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着中介作用(z=25.81,9.84;均P<0.01)。结论:高职新生的情绪稳定性、自尊、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方式得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支持。情绪稳定性、自尊在儿童心理虐待和忽视影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过程的中介作用,表明可以从自尊培养、情绪管理方面出发改善他们的心理健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虐待和忽视 心理健康 自尊 情绪稳定性 横断面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新生交流恐惧的多因素影响模型 被引量:13
3
作者 胡寒春 王洪礼 +1 位作者 邓云龙 梁燕君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29-831,852,共4页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555名大学新生进行量表测评,包括交流恐惧、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量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自我概念等因素对社交焦虑影响作用的假设。结果:交流...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交流恐惧与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对555名大学新生进行量表测评,包括交流恐惧、自我概念、社会支持、应对方式量表。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来验证自我概念等因素对社交焦虑影响作用的假设。结果:交流恐惧自陈量表总评分女性大学新生高于男生(65.6±9.7/63.3±10.2,t=2.64,P<0.01),但文理科专业学生的评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模型中自我概念对交流恐惧的回归权重为-0.41(P<0.01),对交流恐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消极应对,权重为0.23(P<0.05),积极应对的权重为-0.10(P<0.05),社会支持通过自我概念、积极应对间接影响交流恐惧。结论: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对交流恐惧的作用方式得到了模型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卫生 交流恐惧 横断面研究 大学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适应障碍的系统家庭治疗个案报告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婕 陈向一 +1 位作者 邓云龙 徐赞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27-929,共3页
适应障碍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适应障碍的治疗发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训及综合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系统家庭治疗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指导,以家庭或系统为单位来解析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心理干预的... 适应障碍与个体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针对适应障碍的治疗发现,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训及综合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系统家庭治疗是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为指导,以家庭或系统为单位来解析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心理干预的治疗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应障碍 系统家庭治疗 个案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与治疗 被引量:32
5
作者 余国龙 邓云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2期2750-2754,共5页
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双心疾病)非常常见,但国内综合医院医生、基层医院全科医生有时尚不能及时准确识别,已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诊治的近期进展,针对其流行病学、诊治现状及临床常见类... 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双心疾病)非常常见,但国内综合医院医生、基层医院全科医生有时尚不能及时准确识别,已成为突出的问题。本文结合国内外有关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诊治的近期进展,针对其流行病学、诊治现状及临床常见类型进行充分阐述,并重点介绍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的识别、诊断方法与主要治疗措施,以期提升综合医院医生尤其是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对双心疾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心理障碍 双心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扎根理论程序化版本在心理咨询培训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婕 刘丹 +2 位作者 陈向一 孟馥 邓云龙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48-652,共5页
国内心理咨询培训领域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迫切需要科学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本文对扎根理论程序化版本的研究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介绍。通过回顾该版本在心理咨询培训研究中的应用,采取具体描述和实例分析的方法介绍扎根理论程序... 国内心理咨询培训领域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迫切需要科学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本文对扎根理论程序化版本的研究方法和操作程序进行介绍。通过回顾该版本在心理咨询培训研究中的应用,采取具体描述和实例分析的方法介绍扎根理论程序化版本的研究取样、资料收集、资料分析、理论生成与检验和研究结果呈现的步骤。该版本结构清晰、步骤严谨、易于操作、适用广泛,但这样的特点也可能限制资料中的规律自然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咨询培训 质性研究 扎根理论 程序化版本 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性研究在心理咨询培训研究中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婕 邓云龙 +2 位作者 孟馥 刘丹 陈向一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4-849,共6页
目前心理学研究面临着研究的巨大挑战,研究者们迫切需要引入更科学、有效、多元的研究方法㈠。对2001至2010年心理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选题呈现定量研究有余而定性研究(有作者采用“质性研究”的翻译)不足。
关键词 心理咨询培训 受训者 定性研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美丽 皇洒洒 +3 位作者 胡颖 米春梅 唐秋萍 雷俊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9-102,共4页
介绍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概念、现状、求助对象和途径,从个体因素、求助服务提供者、社会环境因素3个方面阐述其影响因素,提出宜开展理论研究、注重行为转变干预研究、加大围生期抑郁科普力度和深度、加强围生期保健心理服务建... 介绍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概念、现状、求助对象和途径,从个体因素、求助服务提供者、社会环境因素3个方面阐述其影响因素,提出宜开展理论研究、注重行为转变干预研究、加大围生期抑郁科普力度和深度、加强围生期保健心理服务建设等建议,旨在为我国开展围生期抑郁女性心理求助行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 围生期 心理求助行为 心理干预 影响因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的关系:侵袭性思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荣 袁秀洪 唐秋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01-1406,共6页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侵袭性思维在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115...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关系,并检验侵袭性思维在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之间的作用。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中文版、事件影响量表修订版、流行病调查中心用抑郁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量表中的状态-焦虑分量表对115名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负性情绪与侵袭性思维及述情障碍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251~0.600,P<0.01),述情障碍总分及其辨别情感困难、描述情感困难因子分值与侵袭性思维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261~0.430,P<0.01)。述情障碍对负性情绪不仅具有直接效应,还可通过侵袭性思维间接作用于负性情绪,侵袭性思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0.71%。结论:侵袭性思维在述情障碍与负性情绪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患者 述情障碍 侵袭性思维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的编译及其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广新 杨作成 马鑫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94-997,共4页
目的:编译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中文版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方法:①首先对量表进行翻译及回译,然后进行文化调适,再作预测试;②通过对32例癫痫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检验中文版癫痫儿童生... 目的:编译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检验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初步建立中文版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方法:①首先对量表进行翻译及回译,然后进行文化调适,再作预测试;②通过对32例癫痫儿童的生存质量进行测评,检验中文版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结果:①经对原量表翻译及回译,核心工作组的修改,预测试等步骤而定稿为中文版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②该量表的信度检验显示,量表总分及其4个因子的重测相关系数大于0.7;量表总分及其4个因子的Cronbachα系数大于0.7;③效度检验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结构效度也较好。结论:中文版癫痫儿童生存质量自评量表的信度、效度较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适用于中国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癫痫 生存质量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晓敏 刘星 +5 位作者 周岚 虢毅 袁秀洪 李凌 袁腊梅 邓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医科中“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通、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卓越医生培养目标的提出对新时代医学生复合素质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改革...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医科中“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通、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卓越医生培养目标的提出对新时代医学生复合素质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新医科视域下,针对新医科的内涵和要求,就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思考和探讨,为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推动医学伦理学快速适应新医科的发展,有助于医学伦理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对中国医学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伦理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立违抗性障碍儿童行为和自我意识的相关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雷音 罗学荣 +5 位作者 韦臻 管冰清 袁秀洪 宁志军 丁军 杨伟5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的行为特征和自我意识,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及... 目的:了解具有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儿童的行为特征和自我意识,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来自湖南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的全部对象进行DSM-IV诊断,其中符合ODD诊断标准的对象及对照组由父母填写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儿童自己填写儿童自我意识量表。结果:在CBCL各项目中除活动情况ODD组与对照组无差别外,余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自我意识量表中ODD患者的行为、智力与学校表现、焦虑、合群、幸福与满足和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并且ODD患者的自我意识量表和CBCL具有低度相关,表现为自我意识量表的行为和总分分别与行为问题总分、外化性问题负相关,智力与学校情况、总分和社会能力总分正相关,合群与行为问题总分负相关(P<0.05)。结论:ODD患者存在广泛的行为问题,社会能力差;自我意识普遍性降低;而且行为问题和自我意识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立违抗性障碍 行为问题 自我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的主体意识与临床实践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唤清 邓云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16,55,共6页
在临床实践中,每个医生都是按照其习惯性的思维、行为方式来进行诊疗及临床决策的,医生的决策是否合理受其主体意识层次高低的影响。系统介绍医生主体意识的概念、组成内容、形成的影响因素、高低层次的划分及临床表现形式,并结合临床... 在临床实践中,每个医生都是按照其习惯性的思维、行为方式来进行诊疗及临床决策的,医生的决策是否合理受其主体意识层次高低的影响。系统介绍医生主体意识的概念、组成内容、形成的影响因素、高低层次的划分及临床表现形式,并结合临床案例进一步论述了医生主体意识的高低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和谐的医患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医生高层次主体意识能更好地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而高层次的主体意识的培养与医学科学精神、职业道德、人文医学精神及良好品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主体意识 临床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科人群临床研究中“同意”的伦理探讨及对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晓敏 虢毅 +2 位作者 袁秀洪 阳国平 邓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11期1403-1407,共5页
临床研究时,"同意"被视为是儿科临床研究的重要法律和伦理要求,但同意的概念却一直饱受争议。而且,由于儿科人群不断成长变化的生理特点,使得在何时以及如何同意变得非常复杂。通过辨析临床研究英文"Assent"与"... 临床研究时,"同意"被视为是儿科临床研究的重要法律和伦理要求,但同意的概念却一直饱受争议。而且,由于儿科人群不断成长变化的生理特点,使得在何时以及如何同意变得非常复杂。通过辨析临床研究英文"Assent"与"Consent"的概念差别,分析目前儿科人群临床研究中同意能力和同意过程等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加强儿童同意的能力评估,构建儿童共享决策同意过程,伦理委员会的全生命周期审查等相应对策,以期促进儿科人群临床研究的科学合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同意 儿科人群 儿童共享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医学院学生进食态度、进食障碍的两年追踪调查
15
作者 廖艳辉 刘铁桥 +5 位作者 唐劲松 邓云龙 徐亚辉 王秀艳 郝伟 陈晓岗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40-741,共2页
关键词 进食态度 进食障碍 社会焦虑 抑郁 两年追踪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及艾氯胺酮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6
16
作者 林芳波 侯德仁 唐秋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7-569,共3页
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精神障碍。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递质分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SSRIs、SNRIs、Na SSA、SARIs类药物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缓解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的精神障碍。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神经递质分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炎症反应、肠道菌群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SSRIs、SNRIs、Na SSA、SARIs类药物虽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缓解抑郁患者所有的症状。近年来研究发现艾氯胺酮主要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发挥强大而持久的抗抑郁作用。本文就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和艾氯胺酮治疗抑郁症的机制、疗效及其应用前景进行综述。目前艾氯胺酮抗抑郁的作用机制未明确,临床尚未普遍应用,但其能迅速缓解抑郁症的症状等优点一定会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艾氯胺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抑郁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7
作者 肖美丽 张劲强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6-461,共6页
产后抑郁是女性孕育过程中由人口经济学、心理社会学、生物学、产科及其他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产后抑郁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未明确。随着妊娠的进展,心理社会学和生物学因素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 产后抑郁是女性孕育过程中由人口经济学、心理社会学、生物学、产科及其他因素等综合作用所致的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产后抑郁发病机制较复杂且尚未明确。随着妊娠的进展,心理社会学和生物学因素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其对产后抑郁的影响也随之动态变化。在心理社会学因素中,对产后抑郁具有预测作用的为产前抑郁、负性生活事件、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在生物学因素中,对产后抑郁有影响的因素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血清脂质。及时、有效的预测能及早发现产后抑郁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抑郁 预测因素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