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种微量全血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8
1
作者 闾宏伟 胡靖 +1 位作者 袁洪 阳国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04年第5期43-45,共3页
目的比较加热去蛋白法、碘化钠法、TT溶血法、氯化胺法四种方法提取人微量全血基因组DNA的纯度及总量的差异。方法收集静脉全血0.5ml,共356人份,分别采用上述四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总量,... 目的比较加热去蛋白法、碘化钠法、TT溶血法、氯化胺法四种方法提取人微量全血基因组DNA的纯度及总量的差异。方法收集静脉全血0.5ml,共356人份,分别采用上述四种方法提取基因组DNA,用紫外分光光度仪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纯度和总量,计算采用x±s,结果经统计学t检验处理。结果四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用OD260/OD280表示分别为:加热法1.569±0.158;碘化钠法1.517±0.093;TT溶血法1.789±0.161;氯化胺法1.815±0.051。四种方法提取的基因组DNA总量分别为:加热法(9.34±3.59)μg;碘化钠法(7.82±4.23)μg;TT溶血法(20.98±3.56)μg;氯化胺法(22.07±4.53)μg;加热法与碘化钠法比较,TT溶血法与氯化胺法比较,P>0.05,无显著性差异;TT溶血法、氯化胺法分别与加热法、碘化钠法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从提取的基因组DNA纯度和总量来比较,氯化胺法与TT溶血法是四种提取人微量全血基因组DNA方法中较好的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全血 提取方法 加热去蛋白法 碘化钠法 TT溶血法 基因组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纳米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赵颜忠 杨敏 +2 位作者 王国慧 谭娟 朱晒红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62-569,共8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铽离子掺杂的精氨酸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HAP/Arg),对HAP/Arg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体内外研究,探讨其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选择人正常血管内皮细胞(HAEC)以及人肿瘤细胞株(Hela细胞)作为体外细胞...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的铽离子掺杂的精氨酸修饰的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HAP/Arg),对HAP/Arg的生物安全性进行体内外研究,探讨其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的可行性。选择人正常血管内皮细胞(HAEC)以及人肿瘤细胞株(Hela细胞)作为体外细胞模型,用酶标免疫检测仪检测其在0、25、50~200μg/m L HAP/Arg纳米颗粒影响下的细胞存活率,用LDH法检测其在不同浓度的HAP/Arg纳米颗粒影响下的细胞膜的结构完整性。选择健康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将其分为低剂量组(10μg/m L/20 g体重)、中剂量组(100μg/m L/20 g体重)、高剂量组(500μg/m L/20 g体重)及对照组,进行死亡计数、血清生化指标检测以及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特征。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将健康小鼠分为低剂量组(0.09 mg/(kg·d))、中剂量组(4.5 mg/(kg·d))、高剂量组(225 mg/(kg·d))及对照组,按照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标准判断其生殖毒性。结果表明:0、25、50~200μg/m L的HAP/Arg纳米颗粒在4、24、48、72 h不同时间下对所选择的HAEC细胞和Hela细胞的正常生长和细胞膜结构均无明显影响。在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和生殖毒性实验中,HAP/Arg各剂量组及对照组小白鼠均未出现明显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病理切片也均未见主要脏器结构有炎症及损伤性变化。统计学分析表明,HAP/Arg各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这些结果为下一步构建一种高效、安全、简便的新型纳米基因转导系统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磷灰石 基因载体 精氨酸修饰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基因对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勇 黄志军 +3 位作者 袁洪 吴小兵 彭建强 阳国平 《中国医学工程》 2006年第1期21-23,27,共4页
目的探讨人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hbFGF)基因对兔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向40只新西兰兔心肌缺血模型的心肌注射1010、1012、1013v.g./Kg的携带hbFGFcDN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或磷酸盐缓冲液。4周后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检测hbFG... 目的探讨人源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hbFGF)基因对兔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分别向40只新西兰兔心肌缺血模型的心肌注射1010、1012、1013v.g./Kg的携带hbFGFcDNA的腺相关病毒载体或磷酸盐缓冲液。4周后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检测hbFGF基因的表达;并于高倍镜下计数缺血区域新生血管数目。结果随着治疗剂量的增加,治疗各组的hbFGFmRNA表达依次增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单个高倍视野(HPF)内的新生血管数分别为(4.52±1.37)、(10.78±1.62)和(18.64±3.32)条,而对照组为(4.46±1.42)条。高、中剂量组的新生血管计数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AAV-2载体介导的hbFGF基因能诱导缺血心肌血管生成,且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 重组腺相关病毒 心肌缺血 血管新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可改善慢性应激小鼠的认知功能损害 被引量:3
4
作者 段尚春 卿文祥 +2 位作者 王雪琴 童建斌 丁志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5期547-552,共6页
目的:检测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能否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腹腔注射necrostatin-1组(Nec-1组)、应激+腹腔注射DMSO组(应激DMSO组)、应激+腹腔注射Nec-1组(应激Nec-1组... 目的:检测抑制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能否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方法: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对照+腹腔注射necrostatin-1组(Nec-1组)、应激+腹腔注射DMSO组(应激DMSO组)、应激+腹腔注射Nec-1组(应激Nec-1组)。小鼠认知功能用旷场、新物体识别、巴恩斯迷宫评价。海马组织检测神经炎症、程序性坏死、突触可塑性、糖皮质激素受体、盐皮质激素受体。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ec-1组认知功能没有明显差别;应激DMSO组小鼠空间记忆能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炎症因子IL-1α、IL-1β、TNF-α水平显著升高,p-CREB和GluA1表达明显降低,RIP1和NF-κB表达量显著升高,糖皮质激素受体和盐皮质激素受体无明显改变。给予Nec-1干预后,应激Nec-1组小鼠空间记忆改善,炎症因子IL-1α、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RIP1和NF-κB表达量明显减少,p-CREB和GluA1表达明显增加。结论:抑制RIP1活性可显著改善慢性应激导致的小鼠脑认知功能损害及其病理改变,抑制神经炎症可能是其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认知功能 海马 神经炎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睾丸蛋白SPAG4L与KASH结构域蛋白Nesprin-3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任瑶 伍勇 +1 位作者 黄利华 邢晓为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21-225,共5页
目的探讨含SUN(Sad,UNC-84)结构域的人睾丸蛋白SPAG4L(sperm-associated antigen 4 like)与具有KASH(Klarsicht,ANC-1 and Syne homology)结构域的核膜血影重复蛋白3(nuclear envelop spectrin repeat proteins 3,Nesprin-3)之间的相互... 目的探讨含SUN(Sad,UNC-84)结构域的人睾丸蛋白SPAG4L(sperm-associated antigen 4 like)与具有KASH(Klarsicht,ANC-1 and Syne homology)结构域的核膜血影重复蛋白3(nuclear envelop spectrin repeat proteins 3,Nesprin-3)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PAG4L蛋白进行分析,通过体外转染实验,观察SPAG4L的亚细胞定位;并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共沉淀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检测SPAG4L是否与KASH结构域蛋白Nesprin-3存在相互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SPAG4L蛋白具有跨膜结构;亚细胞定位结果发现,SPAG4L蛋白定位于核膜和胞浆;免疫荧光、免疫共沉淀和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结果表明,SPAG4L蛋白与Nesprin-3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LINC(linkers of the nucleoskeleton to the cytoskeleton)复合物。结论 SPAG4L与Nesprin-3能够相互作用,形成LINC复合物,对了解SPAG4L蛋白在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G4L 核膜血影重复蛋白3 相互作用 LINC复合物 精子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