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研究中科研人员对电子知情同意的认知与态度
1
作者 谭心 吴影 +2 位作者 钟瑜琼 刘星 王晓敏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0-300,共11页
目的:在临床研究中,获得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既是医学科研人员的伦理义务也是法律的要求,电子知情同意(electronic informed consent,eIC)在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的趋势。然而,对中国医学科研人员对eIC的认知、态度情况仍... 目的:在临床研究中,获得研究参与者的知情同意既是医学科研人员的伦理义务也是法律的要求,电子知情同意(electronic informed consent,eIC)在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的趋势。然而,对中国医学科研人员对eIC的认知、态度情况仍缺乏充分研究。本研究旨在调查中国医学科研人员对临床研究中使用eIC的知识水平、态度及其关键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于2022年6月至8月对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医学科研人员进行调查。分别使用自行设计的eIC知识问卷和态度量表调查医学科研人员对eIC的知识和态度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探索医学科研人员对eIC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采用斯皮尔曼(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研究知识得分与态度得分的相关性。基于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医学科研人员的不同人口学特征与eIC态度得分的关联,人口学特征和在智能手机或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频率、人口学特征和进行eIC时首选设备的交互作用对eIC态度得分的影响。采用分层分析,进一步分析对eIC态度得分有显著影响的交互项。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99份。医学科研人员对eIC知识问卷的答对率为(94.88±15.50)%。74.9%的被调查者听说过eIC,84.5%的被调查者更愿意使用移动设备而非电脑获得eIC。被调查者的整体态度中位数得分为3.41(3.18,3.76),总体态度积极。81.7%的被调查者认为eIC比纸质知情同意更方便,79.7%的被调查者认可其更高效,51.1%的被调查者认为eIC可以完全取代纸质知情同意,但60.7%的被调查者对eIC的安全性和保密性表达了担忧,89.7%的被调查者认为eIC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医学科研人员的知识得分和态度得分之间呈较弱的正相关(r=0.171,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时感到困难的频率以及使用eIC时的首选设备会导致被调查者的eIC态度得分出现显著差异(均P<0.05)。在控制混杂因素之后,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提示使用智能手机或电脑时偶尔感到困难的被调查者的eIC态度得分显著低于从不感到困难者的eIC态度得分(β=-0.040,95%CI-0.071-0.009,P=0.012)。选择PC端(如笔记本电脑或台式电脑)作为首选设备时,被调查者的eIC态度得分显著低于选择移动端(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首选设备者的态度得分(β=-0.066,95%CI-0.108-0.023,P=0.002)。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年龄与首选设备对eIC的态度得分具有交互作用(P=0.011),其余各变量与首选设备无交互作用(均P>0.05)。分层分析显示,年龄与进行eIC时的首选设备的交互作用仅在45岁及以上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在45岁及以上的被调查者中,选择PC端作为首选设备的态度得分显著低于选择移动端作为首选设备的态度得分(P<0.001)。未发现各变量与被调查者在智能手机或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感到困难的频率有交互作用(均P>0.05)。结论:医学科研人员的eIC相关知识和态度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但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存在担忧。未来推动中国临床研究中eIC的发展应考虑其应用的伦理基础,尤其考虑年长用户、移动端用户等人群的需求,并提高医学科研人员的电子设备和eIC使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知情同意 医学科研人员 临床研究 知识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搏波传导速度评价血管老化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作者 吴静静 黎菲 +3 位作者 王婕 蔡菁菁 袁洪 陆瑶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1-1998,共8页
血管老化是指血管壁结构和血管舒张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这一变化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检测作为一种评估和检测早期血管老化的非侵入性筛查手段,... 血管老化是指血管壁结构和血管舒张功能发生退行性改变,这一变化是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基础。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检测作为一种评估和检测早期血管老化的非侵入性筛查手段,已在预测CVD发病风险及评价药物治疗效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通过PWV评估血管老化状态,能有效预测健康个体、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患者等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CVD风险。对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采用抗炎、降脂、降压和降糖等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PWV,从而减缓血管老化的进程。因此,PWV不仅是评价早期血管老化的重要工具,也是衡量药物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定期监测PWV,对于预测CVD风险、评估药物治疗效果及指导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老化 心血管疾病 脉搏波速度 药物治疗 动脉僵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项玉霞 曾婵 +3 位作者 黄志军 王晓敏 张泽宇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注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突发疫情期间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对研究类型、研究分... 目的:通过对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试验注册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突发疫情期间临床试验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注册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研究项目,对研究类型、研究分布、研究设计、干预方案等进行分析。检索时间截至2020年2月17日。结果:共检索到172项临床研究,主要分布在湖北、浙江、广东、北京等地区。在120项干预性研究中: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占45%,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占40%,细胞治疗占7%,血浆治疗占2%;随机、盲法、安慰剂对照13项,占11%,空白对照组(对照组为未设安慰剂的临床常规治疗,试验组以临床常规作基础治疗)占46%;研究频率最高的是抗HIV病毒药物和抗疟药物。结论:中国临床研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显得有些无序,需要关注临床研究的必要性、科学性、伦理性和质量管理等问题,建议在突发疫情期间由国家统一论证、协调临床试验的发起和实施,集中全国病例信息进行大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临床试验 干预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新冠肺炎疫情下临床试验的发展及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黄志军 阳国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91-594,共4页
2020年,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各地临床试验都经历了入组暂停、方案违背等一系列困难时期。随着全国复产复工,进入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本文分析了临床试验机构如何恢复业务,倡导强化以... 2020年,我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各地临床试验都经历了入组暂停、方案违背等一系列困难时期。随着全国复产复工,进入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本文分析了临床试验机构如何恢复业务,倡导强化以受试者为中心设计临床试验流程、全面普及信息化、建设专业化的临床研究中心和临床研究支撑团队、中药拓展新用途尊重循证证据和真实世界证据、优化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模式、机构灾难恢复计划成为常态等疫情期间的应对措施和经验,并应用到将来的临床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14
5
作者 曾婵 项玉霞 +2 位作者 刘畅 阳国平 黄志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5期555-558,共4页
目的:基于我国现有法规和指导原则,在保障受试者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讨临床试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角色管理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设计开发供研究者使用的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平台(CTMS)以及供申办者使用的临床试验网络服务系统,... 目的:基于我国现有法规和指导原则,在保障受试者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讨临床试验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从角色管理信息安全的角度出发,设计开发供研究者使用的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平台(CTMS)以及供申办者使用的临床试验网络服务系统,用于实现临床试验的全过程管理。结果:我院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的联合应用,实现了对项目立项、合同签署、伦理审查、项目启动、筛选/入组、受试者管理、结题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信息化管理。结论:申办者和研究者分开设计保证了受试者的信息安全,方便申办者、研究者和机构管理人员实时查看项目进度和相关资料,并对所产生的数据进行有效统计,可大幅度提高临床试验管理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信息安全 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公众对临床研究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罗爱静 刘娟 +3 位作者 刘畅 项玉霞 阳国平 黄志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0-137,共8页
目的:临床研究对疾病研究和人群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众是临床研究志愿者的主要来源,了解公众对临床研究的认知程度对临床研究的开展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拟了解中国公众对临床研究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星... 目的:临床研究对疾病研究和人群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众是临床研究志愿者的主要来源,了解公众对临床研究的认知程度对临床研究的开展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本研究拟了解中国公众对临床研究的认知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星将公众对临床研究的了解和知晓程度(Public Awareness of Research for Therapeutic Advancements through Knowledge and Empowerment,PARTAKE)问卷中文翻译版本制作成网络问卷,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国人群的临床研究认知程度进行在线调查。结果:在有效应答的2513人中,91.84%的被调查者知道“临床研究”,91.76%认为临床研究是对社会有益的,65.90%愿意参加临床研究,87.50%认为保密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73.70%认为参加临床研究时个人的信息得到了保护,但46.40%表示不知道参与临床研究的志愿者是否可以得到足够的补偿。不同文化程度、就业情况、年收入会导致中国民众对临床研究的认知出现差异,特别是在参加临床研究的意愿、隐私保护、知情同意、临床研究对社会是否有意义、临床研究的补偿和临床研究的安全性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中国公众对临床研究认知水平尚可,但在隐私保护、知情同意和获得补偿方面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通过设计合理的临床研究知识培训方案、利用多媒体、改善临床研究相关知识普及等措施,让更多的公众获知临床研究招募信息并自愿参与到临床研究中,对中国的临床研究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公众认知 问卷调查 知识普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8
7
作者 刘星 卢晓然 +2 位作者 吴影 于海涛 王晓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22-327,共6页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臻成熟,已经渗透到临床试验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为临床试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试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很多伦理问题,包括数据质量导致的试验风险、数据监管带来的隐私保护以及数据授权与... 人工智能的发展日臻成熟,已经渗透到临床试验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为临床试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然而,人工智能应用于临床试验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很多伦理问题,包括数据质量导致的试验风险、数据监管带来的隐私保护以及数据授权与知情同意矛盾等。我们应该精准定位人工智能于临床试验的可实现应用并理解其现实的伦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保障临床试验全过程性能的最大化改进,包括加强数据质量管理,降低临床试验风险;优化数据监管机制,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搭建数据授权平台,健全知情同意司法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药物临床试验 伦理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临床试验的伦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晨溪 黄洁 +1 位作者 项玉霞 王晓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7期802-807,共6页
早期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向临床转化的早期探索阶段,随着国家对创新药研发的大力鼓励以及企业的大力投入,大量创新药物进入早期临床试验,而早期临床试验一般基于创新的诊疗机制、制药技术和给药方法,且其研究设计方案复杂多样、计算机模... 早期临床试验是药物研发向临床转化的早期探索阶段,随着国家对创新药研发的大力鼓励以及企业的大力投入,大量创新药物进入早期临床试验,而早期临床试验一般基于创新的诊疗机制、制药技术和给药方法,且其研究设计方案复杂多样、计算机模拟等新技术在早期临床试验过程中也被广泛应用,这些方面是早期临床试验的科学性和伦理性审查面临的重大挑战。本文基于早期临床试验的特点,通过对早期临床试验中风险不确定性、治疗性误解、受试者补偿、突破性治疗等伦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伦理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临床试验 伦理挑战 对策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梦瑶 黄洁 +6 位作者 刘亚男 杨双 吴淑婷 阳晓燕 叶玲 郭灿 黄志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1275-1280,共6页
目的:研究两种吉非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双周期、单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56位受试者分空腹生物等效性研究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两部分进行,给药剂量为250 mg,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 目的:研究两种吉非替尼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双周期、单次口服给药的单中心试验,56位受试者分空腹生物等效性研究和餐后生物等效性研究两部分进行,给药剂量为250 mg,采用HP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吉非替尼的血药浓度,采用非房室模型药动学参数计算的方法求算药动学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空腹给药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20.8±8.3)和(21.5±9.7)h,tmax分别为(5.63±1.82)和(5.30±1.44)h,Cmax分别为(200±86)和(203±84)ng/mL,AUC0-t分别为(4968±2268)和(4853±2073)ng·h/mL,AUC0-∞分别为(5054±2325)和(4950±2111)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按AUC0-t计算为104.4%,按AUC0-∞计算为103.9%;餐后给药组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t1/2分别为(21.1±9.9)和(22.0±10.1)h,tmax分别为(4.46±2.22)和(4.46±1.82)h,Cmax分别为(299±106)和(304±119)ng/mL,AUC0-t分别为(6700±3142)和(6594±3004)ng·h/mL,AUC0-∞分别为(6846±3265)和(6750±3136)ng·h/mL,相对生物利用度按AUC0-t计算为101.1%,按AUC0-∞计算为100.9%。结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空腹用药和餐后用药生物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健康人 生物等效性 H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伦理学基本原则:美国视角 被引量:3
10
作者 Mark R.Mercurio 钟瑜琼(翻译) +1 位作者 刘星(审校) 王晓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6期741-743,共3页
2018年12月12-15日,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的"2018年第二届中美生命伦理学国际论坛"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围绕"医疗实践伦理、医疗科研诚信、科技伦理与相关政策"三个主题作学术报告。12... 2018年12月12-15日,由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的"2018年第二届中美生命伦理学国际论坛"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召开,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围绕"医疗实践伦理、医疗科研诚信、科技伦理与相关政策"三个主题作学术报告。12月13日上午,论坛特邀纽黑文儿童医院新生儿部医学主任、耶鲁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伦理学项目主任Mark R. Mercurio教授演讲。Mark R. Mercurio教授通过呈现一系列典型案例来论证目前美国关于临床伦理基本原理的主流观点,即临床伦理学的四个基本原则:尊重自主原则、有利原则、不伤害原则、公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伦理学 尊重自主 有利 不伤害 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医科视域下医学伦理学教学改革思考 被引量:18
11
作者 王晓敏 刘星 +5 位作者 周岚 虢毅 袁秀洪 李凌 袁腊梅 邓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1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医科中“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通、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卓越医生培养目标的提出对新时代医学生复合素质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改革... 医学伦理学是医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新医科中“医学+X”多学科交叉融通、复合型、高层次医学人才和卓越医生培养目标的提出对新时代医学生复合素质的培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医学伦理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医学伦理学教学的改革成为当务之急。在新医科视域下,针对新医科的内涵和要求,就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进行思考和探讨,为医学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有助于推动医学伦理学快速适应新医科的发展,有助于医学伦理学和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对中国医学教育软实力的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医学伦理学 教学改革 医学教育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敏 阳国平 +3 位作者 王冰 钟瑜琼 吴影 刘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329-333,共5页
突发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事先准备充足,如何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对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目前的防控措施和努力是有效的和重要... 突发性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对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事先准备充足,如何有效防控疫情传播对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认为,中国政府目前的防控措施和努力是有效的和重要的,预防和控制必须取得迅速发展,但不能忽视伦理要求。事实上,良好的伦理措施有助于取得长久的预防和控制目的。基于疫情的现状,我们提出了六个伦理要点,希望进一步激发有关如何实施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的对话,从而更好地保护公共安全,保护个人隐私,防止耻辱和歧视,引导社会遵守生命伦理的基本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控治理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2020) 被引量:8
13
作者 湖南省心脑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编写组 陆瑶 袁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3-1127,共15页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湖南省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其现状是湖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以下简称“防控”)成效的体现和未来工作方向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湖南省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2020)(以下简称“年报”)描述和总结了湖南省心脑血管疾... 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湖南省城乡居民的首位死因,其现状是湖南省疾病预防和控制(以下简称“防控”)成效的体现和未来工作方向的基础和依据。因此,《湖南省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2020)(以下简称“年报”)描述和总结了湖南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的现状及问题,以对未来推动和强化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提供参考和证据支撑。湖南省2017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寿命损失年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2019年人均期望寿命(77.1岁)较全国平均期望寿命(77.3岁)减少0.2岁;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占居首位,且呈现上升趋势,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高血压、冠心病及脑卒中的患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全国水平,心脑血管疾病负担不断加重。而纵向比较下,2019年湖南省人均期望寿命较2015年增长1.26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较2017年下降8.34%;并在湖南省众多专家的努力下建立了高血压医防融合新模式,实现了基层高血压规范化门诊全覆盖;2020年示范区长沙县在管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上升到65.27%,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发生率、因心脑血管事件死亡率较2016年分别降低了28.08%、28.62%、25.00%。近年来湖南省心脑血管疾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和成就,但同样仍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心脑血管疾病 发病率 死亡率 疾病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成 罗丹 +3 位作者 黄云香 陈志恒 黄志军 肖水源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292,共10页
目的:了解长沙市公职人员饮酒行为及过量饮酒行为的现状,分析公职人员饮酒行为及过量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饮酒行为的干预工作,制订促进公职人员健康的相关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连续入组方式征募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参加... 目的:了解长沙市公职人员饮酒行为及过量饮酒行为的现状,分析公职人员饮酒行为及过量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饮酒行为的干预工作,制订促进公职人员健康的相关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以连续入组方式征募在2017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参加长沙市某三级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健康体检的公职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特征、饮酒行为及生活事件发生情况等社会心理特征。饮酒定义为调查前1年内平均每周饮酒达1次及以上。比较不同特征人群的饮酒率、过量饮酒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对象饮酒行为及过量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纳入6190名公职人员。长沙市公职人员过去1年饮酒率为21.9%,男性高于女性(44.7%vs 4.0%,P<0.01)。在饮酒人群中,男性和女性的过量饮酒率分别为26.4%和10.1%,有害饮酒率分别为6.0%和2.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应酬频率≥2次/周、已婚和离异/丧偶是男性公职人员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年龄为41~60岁、应酬频率≥2次/周、生活事件总刺激量≥8分是女性饮酒行为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为41~60岁、吸烟、应酬频率≥2次/周、生活事件总刺激量≥1分是过量饮酒的危险因素。结论:长沙市公职人员的饮酒率较高。婚姻状况、体育锻炼、应酬频率是男性饮酒行为和女性饮酒行为共同的影响因素。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是过量饮酒行为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酒 过量饮酒 公职人员 生活事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伦理审查经验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蝶花 王晓敏 +2 位作者 粟志英 阳国平 黄志军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0期1193-1198,共6页
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是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临床研究为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伦理审查经验,提出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事件伦理审查的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 伦理委员会的审查是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环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背景下的临床研究为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伦理审查经验,提出中国应对突发公共卫事件伦理审查的建议。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中国应鼓励区域伦理委员会充分发挥作用,构建伦理审查沟通交流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伦理审查指南,严格遵循伦理审查标准,明确伦理审查要点,为当下和将来应对此类事件做好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伦理委员会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星 吴影 +1 位作者 李洋 王晓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6期695-699,共5页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在大幅度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和个体自主等伦理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建议... 随着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中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在大幅度提高医疗诊断和治疗效率,提升患者就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安全、数据安全、算法偏见和个体自主等伦理问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建议通过实施严格的监管和质量控制、减少算法偏见并不断增加透明度、完善技术适应价值多样性,尊重患者和医生的自主权等措施,以期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的监管注入伦理和管控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医疗器械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道德顾问的伦理问题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洋 王晓敏 +2 位作者 吴影 周岚 刘星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5-48,59,共5页
对道德提升的普遍反对意见是其对行为主体的挑战,而提倡人工智能道德顾问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道德顾问不仅可以保持人类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还可以帮助用户克服心理局限增强自主性,所以比其他形式的道德增强更具优势。对人工智能道德顾... 对道德提升的普遍反对意见是其对行为主体的挑战,而提倡人工智能道德顾问的学者认为,人工智能道德顾问不仅可以保持人类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还可以帮助用户克服心理局限增强自主性,所以比其他形式的道德增强更具优势。对人工智能道德顾问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研发与应用人工智能道德顾问技术将面临的伦理问题,包括道德相对主义、道德主体判定、行为隐私保护、行为责任认定等问题。目前人工智能道德顾问不会超越人类的道德权威,在承认自身的道德局限性的同时,应合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道德主体潜力的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道德顾问 伦理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伦理委员会质量保证和改进模式探讨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瑶 粟志英 +1 位作者 吴影 王晓敏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2年第12期1346-1351,共6页
随着伦理委员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伦理审查项目的快速增长,伦理委员会迫切需要建立评估机制并持续改进。现针对伦理委员会在日常管理和运行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在伦理委员会中引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这一概念和措施,通过比较质量... 随着伦理委员会地位的不断提升,以及伦理审查项目的快速增长,伦理委员会迫切需要建立评估机制并持续改进。现针对伦理委员会在日常管理和运行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探讨在伦理委员会中引入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这一概念和措施,通过比较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的三种模式的优缺点,总结实操经验,进一步明确伦理委员会构建内部评估和改进模式以及评估要素,不断完善伦理委员会内部评估制度,加强伦理委员会的教育培训,以及实行全链条电子信息化审查,从而提升伦理委员会运行效率和审查能力,为保护受试者权益提供充分的伦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伦理委员会 质量保证 质量改进 受试者保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