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宁芜陶村磁铁矿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滕霞
黄德志
+1 位作者
卢洋
汪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3,共11页
陶村磁铁矿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中段,矿床地质特征及岩浆构造背景与Kiruna型磷灰石-铁氧化物矿床相似。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成矿作用。陶村主要矿...
陶村磁铁矿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中段,矿床地质特征及岩浆构造背景与Kiruna型磷灰石-铁氧化物矿床相似。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成矿作用。陶村主要矿石类型为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脉状矿石形成稍晚。通过包裹体显微测温获得:磷灰石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10~390℃,盐度集中在15%~23%NaCl_(eqv);石英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90℃,盐度主要集中在9%~13%NaCl_(eqv),此外还存在部分高盐度原生包裹体。石英的δD为-96‰^-54‰,δ^(18)O_(H2O)除了一个为8.3‰,其余为1.9‰~4.0‰,指示原始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后期有地表水加入。黄铁矿δ^(34)S为4.8‰~9.3‰,平均值为7.4‰,综合中段地区硫同位素资料,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三叠纪膏盐层与岩浆硫的混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陶村成矿作用过程可概括为:岩浆出溶形成的高温含矿气液同化三叠纪膏盐层,带入SO_4^(2-)、Cl^-、Na^+等矿化剂;这种高温气液在岩体内以钠质交代形式富集Fe后,于岩体上部形成浸染状磁铁矿,岩体顶部和边部断裂部位形成(网)脉状磁铁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
陶村
磁铁矿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宁芜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演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滕霞
黄德志
+2 位作者
卢洋
汪龙
刘珍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5-1470,共16页
宁芜盆地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盆地内主要发育4套火山岩。本研究主要通过地球化学手段探究该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岩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粗安岩和英安岩;早期龙王山组为低钾系列,其余3组火山岩为高钾钙...
宁芜盆地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盆地内主要发育4套火山岩。本研究主要通过地球化学手段探究该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岩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粗安岩和英安岩;早期龙王山组为低钾系列,其余3组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橄榄玄粗岩系列。4套火山岩Mg~#值为66.51~40.33,轻稀土富集,Ta、Nb、Ti亏损,指示原始岩浆形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原始岩浆形成后经历了以分离结晶为主的岩浆演化过程,主要表现为Mg~#降低和向富碱系列演化。结合区域地质和年代学研究,认为宁芜火山活动发生在受古太平洋俯冲和大别造山后区域引张的共同作用下的岩石圈减薄环境,郯庐断裂早白垩世走滑使得宁芜盆地拉分和富集地幔减压熔融形成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芜盆地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岩浆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芜陶村磁铁矿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
5
1
作者
滕霞
黄德志
卢洋
汪龙
机构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83,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B04D01)资助
文摘
陶村磁铁矿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宁芜盆地中段,矿床地质特征及岩浆构造背景与Kiruna型磷灰石-铁氧化物矿床相似。本文在野外工作基础上,通过流体包裹体测温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探讨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来源及成矿作用。陶村主要矿石类型为浸染状和脉状磁铁矿,脉状矿石形成稍晚。通过包裹体显微测温获得:磷灰石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210~390℃,盐度集中在15%~23%NaCl_(eqv);石英中包裹体的均一温度集中在330~390℃,盐度主要集中在9%~13%NaCl_(eqv),此外还存在部分高盐度原生包裹体。石英的δD为-96‰^-54‰,δ^(18)O_(H2O)除了一个为8.3‰,其余为1.9‰~4.0‰,指示原始成矿流体为岩浆来源,后期有地表水加入。黄铁矿δ^(34)S为4.8‰~9.3‰,平均值为7.4‰,综合中段地区硫同位素资料,认为成矿流体中的硫来自三叠纪膏盐层与岩浆硫的混合。结合矿床地质特征,陶村成矿作用过程可概括为:岩浆出溶形成的高温含矿气液同化三叠纪膏盐层,带入SO_4^(2-)、Cl^-、Na^+等矿化剂;这种高温气液在岩体内以钠质交代形式富集Fe后,于岩体上部形成浸染状磁铁矿,岩体顶部和边部断裂部位形成(网)脉状磁铁矿。
关键词
宁芜
陶村
磁铁矿
流体包裹体
稳定同位素
Keywords
Ningwu Basin
Taocun
magnetite
fluid inclusion
stable isotope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宁芜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演化
被引量:
2
2
作者
滕霞
黄德志
卢洋
汪龙
刘珍兰
机构
中南大学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中南大学湖南省有色金属资源与地质灾害探查重点实验室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455-1470,共1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11BAB04D01)~~
文摘
宁芜盆地位于中国东部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盆地内主要发育4套火山岩。本研究主要通过地球化学手段探究该火山岩地球化学性质及岩浆演化特征。结果表明:火山岩主要为安山岩、粗安岩和英安岩;早期龙王山组为低钾系列,其余3组火山岩为高钾钙碱性-橄榄玄粗岩系列。4套火山岩Mg~#值为66.51~40.33,轻稀土富集,Ta、Nb、Ti亏损,指示原始岩浆形成于富集地幔部分熔融。原始岩浆形成后经历了以分离结晶为主的岩浆演化过程,主要表现为Mg~#降低和向富碱系列演化。结合区域地质和年代学研究,认为宁芜火山活动发生在受古太平洋俯冲和大别造山后区域引张的共同作用下的岩石圈减薄环境,郯庐断裂早白垩世走滑使得宁芜盆地拉分和富集地幔减压熔融形成岩浆。
关键词
宁芜盆地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富集地幔
岩浆演化
Keywords
Ningwu basin
volcanic rocks
geochemistry
enriched mantle
magma evolution
分类号
P61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宁芜陶村磁铁矿矿床成矿流体及成矿作用
滕霞
黄德志
卢洋
汪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宁芜早白垩世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岩浆演化
滕霞
黄德志
卢洋
汪龙
刘珍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