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固体资源开采评述与探索 被引量:234
1
作者 李夕兵 周健 +1 位作者 王少锋 刘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36-1262,共27页
以国内外深部资源开采现状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深部的划分和界定,探讨深部界定的标准、深地资源的极限采深及其开采模式;同时对提升运输方式如何适用深部开采的要求、深井开采高温如何调节等进行归纳总结,并... 以国内外深部资源开采现状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国内外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深部的划分和界定,探讨深部界定的标准、深地资源的极限采深及其开采模式;同时对提升运输方式如何适用深部开采的要求、深井开采高温如何调节等进行归纳总结,并提出一些新的构思;特别是针对深部稀有、贵重、战略资源的开采理论与关键技术,结合深部硬岩矿山高应力、高井深和高地温等特点,给出"变害为利"的新策略和初步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极限采深 深部采矿方法 深井提升运输 深部充填降温 变害为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0
2
作者 黄麟淇 陈江湛 +5 位作者 周健 尹土兵 董陇军 马春德 石英 李夕兵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436-3449,共14页
我国深地、深海、深空战略的布局与实施对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简述贵重有色金属分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有色金属的深地、深海、深空采矿现状和开采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有色金属深地开采现状和存... 我国深地、深海、深空战略的布局与实施对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简述贵重有色金属分布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有色金属的深地、深海、深空采矿现状和开采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结合有色金属深地开采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实现有色金属开采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精准、连续、智能与绿色开采之路。本文介绍了作者为实现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工作,并给出了对未来有色金属采矿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矿山 可持续发展 非爆连续开采 智能化开采 绿色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三维圆形洞室岩爆过程的模拟试验 被引量:30
3
作者 司雪峰 宫凤强 +1 位作者 罗勇 李夕兵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21-634,共14页
为了模拟深部圆形洞室三维受力情况下岩爆的发生过程,以具有极强岩爆倾向性的花岗岩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行研制的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诱变试验机,对含直径50 mm贯穿圆形孔洞的100 mm×100 mm×100 mm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 为了模拟深部圆形洞室三维受力情况下岩爆的发生过程,以具有极强岩爆倾向性的花岗岩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行研制的TRW-3000岩石真三轴电液伺服诱变试验机,对含直径50 mm贯穿圆形孔洞的100 mm×100 mm×100 mm立方体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三向不等压加载试验。试验首先模拟1 000 m深度的初始应力环境,以垂直于洞室轴向的水平方向作为最小主应力方向,通过增加竖直方向应力模拟应力调整过程诱发岩爆情况,并借助三维加载岩样内部结构破坏实时视频监控系统监控洞壁破坏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岩爆过程可以划分为平静阶段、颗粒弹射阶段、岩片剥落和爆裂阶段,洞壁两侧中间部位应力集中系数最高,最先产生破坏,然后沿径向向深部发展,最终形成两个对称型的V型槽。圆形洞室洞壁两侧破坏的3个典型受力节点,符合深部工程中统计得到的无支护圆形巷道的远场应力状态与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达到了模拟的效果。利用现有的4种岩爆判据进行了分析,判别结果与试验过程中拍摄到的洞壁破坏情况基本一致。洞壁的破坏伴随着声发射计数增加和能量升高,岩爆越剧烈,声发射越活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圆形洞室 岩爆 真三轴试验 三维高应力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矿山开采技术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0
4
作者 李夕兵 黄麟淇 +6 位作者 周健 王少锋 马春德 陈江湛 刘志祥 李启月 赵国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828-1847,共20页
以国内外硬岩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现状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硬岩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硬岩矿山地应力探测与地压监测技术更加精准可靠,传统的空场法、崩落法过渡... 以国内外硬岩矿山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现状及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硬岩矿山开采方法与技术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进展。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安全环保要求的提高,硬岩矿山地应力探测与地压监测技术更加精准可靠,传统的空场法、崩落法过渡到充填法,隐患破碎矿段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大型水(海)下金属矿床实现安全高效低贫损开采,智能化矿山构建已初见成效,深部硬岩开采理论与技术正日趋成熟;同时,以硬岩矿山技术变革为导向,以解决深部固体资源开发的瓶颈难题为目标,系统阐述了变害为利的深部开采方法构思和不同深度的深地资源特别是有色贵重矿物资源的不同开采模式与开采技术构想,并就深部开采理论难题与技术瓶颈及突破方向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资源开采将向地球深部进军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矿山 有色金属矿山 深部采矿方法 采矿技术 非爆连续开采 变害为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磷废料绿色充填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0
5
作者 李夕兵 刘冰 +9 位作者 姚金蕊 石英 李地元 杜绍伦 何忠国 高栗 王新民 赵国彦 刘志祥 李启月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845-1865,共21页
随着我国矿山绿色开采、资源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就近取材"成为矿山充填材料来源的首选。本文系统总结了国际首例全磷废料即磷石膏作为充填骨料,黄磷渣为胶凝剂的绿色充填理论与工艺。从材料的物化特性、流动性、强度时效性... 随着我国矿山绿色开采、资源循环经济战略的提出,"就近取材"成为矿山充填材料来源的首选。本文系统总结了国际首例全磷废料即磷石膏作为充填骨料,黄磷渣为胶凝剂的绿色充填理论与工艺。从材料的物化特性、流动性、强度时效性以及安全和环保的角度,探讨了全磷废料作为充填材料进行磷化工矿山充填的可行性,并在磷石膏环管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磷石膏充填工艺进行改造,提出了适应磷石膏物料特性的似膏体充填新模式,为我国磷化工企业矿山的绿色、安全和高效开采提供了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黄磷渣 似膏体充填 流动性 沿程阻力 环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矿山开采方式变革与智能化绿色矿山构建——以开阳磷矿为例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夕兵 曹芝维 +7 位作者 周健 黄麟淇 王少锋 姚金蕊 何忠国 马春德 董陇军 赵国彦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64-2380,共17页
在阐述矿山开采模式历程、非爆连续开采和智能化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硬岩矿山开采方法变革与智能化矿山构建。基于深部开采矿岩受力特征、秉承"变害为利"的思想,构建了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发展框架和矿山循环经济模式,并... 在阐述矿山开采模式历程、非爆连续开采和智能化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探讨硬岩矿山开采方法变革与智能化矿山构建。基于深部开采矿岩受力特征、秉承"变害为利"的思想,构建了深地资源安全高效开采发展框架和矿山循环经济模式,并以开阳磷矿为例,初步实践了矿山深部硬岩开挖与灾害控制互换的非爆连续开采与资源开采无害化循环利用新模式;构建和完善了智能化矿山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在资源与开采环境可视化、生产过程与设备智能化、生产信息与决策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上,借助数字化建模软件、信息采集系统、光纤环网,人机交互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等,架构了开阳磷矿三维可视化集成平台,实现了设计智能化、监测可视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系统无人化和管控一体化,为深部固体资源安全高效智能化开采与循环利用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矿山 非爆连续开采 循环经济 智能化矿山 开阳磷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压卸载速度对岩石动力强度与破碎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殷志强 李夕兵 +2 位作者 金解放 尹土兵 刘科伟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296-1301,共6页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围压装置的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对砂岩在不同围压卸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即保持轴压和冲击条件不变,改变围压卸载速度的动静组合冲击试验,着重研究了围压卸载速率对岩石动态强度及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利用带轴向静压和围压装置的霍普金森压杆设备,对砂岩在不同围压卸载条件下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即保持轴压和冲击条件不变,改变围压卸载速度的动静组合冲击试验,着重研究了围压卸载速率对岩石动态强度及损伤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仅改变围压卸载速度条件下,当卸载速度在0.5~10 MPa/s范围内变化时,砂岩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密度随围压卸载速度增大而降低;破坏块度分维数则呈现出随围压卸载速度增大而增大。但当卸载速度增大到200 MPa/s时,其动态抗压强度、能耗密度反而增加,而破坏块度分维数则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SHPB 卸载速度 岩石动态强度 破碎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突变级数法研究 被引量:65
8
作者 宫凤强 李夕兵 高科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81-1086,共6页
提出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评价方法。根据突变级数理论,对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进行多层次分解,对数据进行归一化... 提出基于突变级数理论的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评价方法。根据突变级数理论,对影响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的因素(包括岩石质量指标、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完整性系数、结构面强度系数和地下水渗水量)进行多层次分解,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结合突变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进行综合量化运算,得到最后的评价类别。利用广州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工程的12个实测数据和插值法得到的18个学习样本,建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级的突变级数模型,并用于电站二期工程22处围岩的稳定性分类中。研究结果表明,突变级数法的判别结果比较符合实际,并与人工神经网络法、支持向量机法判别结果较一致,为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变级数法 地下工程 围岩 稳定性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卸荷速率下大理岩破裂时效特性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夕兵 陈正红 +2 位作者 曹文卓 陶明 周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65-1574,共10页
巷道开挖过程中卸荷速率对岩体破裂特性有显著影响,且破裂特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针对岩体在卸荷条件下的受力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对脆性大理岩进行围压卸载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卸荷速率下卸荷结束瞬间和卸荷后持续点的岩石试样破裂... 巷道开挖过程中卸荷速率对岩体破裂特性有显著影响,且破裂特性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针对岩体在卸荷条件下的受力特征,利用颗粒流程序,对脆性大理岩进行围压卸载数值模拟,研究不同卸荷速率下卸荷结束瞬间和卸荷后持续点的岩石试样破裂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围压卸载过程中,卸荷变形率△ε_i随卸荷速率的增大而减小,且侧向变形比轴向变形更敏感;在卸荷结束瞬间,微裂纹主要集中在试样上下端部并形成剪切破裂带,其中张拉裂纹数目是剪切裂纹的3~6倍,试样的破裂程度S_1随卸荷速率的增大呈指数递减规律变化;在卸荷后持续点,卸荷速率较慢的情况下岩石试样破坏形式为宏观剪切破裂面,卸荷速率较快的情况下岩石试样破坏形式为块体剥落及上下端部颗粒(块体)弹射,试样的破裂程度S_2随卸荷速率的增大呈指数递增规律发展;卸荷速率越快,达到卸荷后持续点时,试样累计释放的颗粒动能越大,岩爆程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岩 卸荷速率 破裂特性 颗粒流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岩巷道开挖支护的颗粒离散元模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廖九波 李夕兵 +1 位作者 周子龙 邹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639-1646,共8页
针对马路坪矿的一种典型软岩巷道,根据其地质条件和力学特性,将巷道围岩分成弹性区、塑性区和破裂区,进行弹塑性力学分析,得到其位移的封闭解析解。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对软岩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围岩各个关键... 针对马路坪矿的一种典型软岩巷道,根据其地质条件和力学特性,将巷道围岩分成弹性区、塑性区和破裂区,进行弹塑性力学分析,得到其位移的封闭解析解。采用颗粒流软件PFC2D对软岩巷道开挖后围岩变形破坏规律进行数值模拟,探讨围岩各个关键部位的位移分布特征,研究结果与巷道弹塑性解能很好地吻合,说明基本模型的正确性,进而利用模型模拟支护,分析支护效果随支护时间的变化规律。所得结果可为类似巷道的破裂机制分析和支护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岩巷道 弹塑性模型 颗粒流模拟 位移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岩隧道TBM施工中的典型掘进破岩难题与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子龙 董晋鹏 +2 位作者 王少锋 蔡鑫 周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97-1317,共21页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在硬岩、极硬岩隧道掘进过程中存在岩爆灾害、滚刀磨损、低掘进速率等典型掘进破岩难题,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因此,查明产生这些典型难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岩石硬度、单轴抗压... 全断面岩石掘进机(TBM)在硬岩、极硬岩隧道掘进过程中存在岩爆灾害、滚刀磨损、低掘进速率等典型掘进破岩难题,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高效施工。因此,查明产生这些典型难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至关重要。本文首先从岩石硬度、单轴抗压强度、岩石脆性及耐磨性等角度分析了隧道硬岩的相关特征,并阐明了其对各典型掘进破岩难题的影响规律。随后结合国内外隧道施工案例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岩爆灾害可采用岩爆监测和岩爆防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理;滚刀磨损通过优化滚刀参数、改良刀圈材料、涂覆刀圈涂层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掘进速率低的难题可通过优化滚刀布置设计、增加刀盘推力及扭矩、增设辅助破岩手段等措施改良。最后,从TBM与隧道围岩的相互作用机理、TBM隧道施工信息化建设、TBM掘进智能控制和优化决策等方面对未来硬岩隧道的掘进提出了几点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 TBM 岩爆 滚刀磨损 掘进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填体与岩体能量和强度匹配的分析及应用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杜坤 李地元 金解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2-87,共6页
矿山嗣后充填法中,采用经验类比法判定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存在诸多问题。利用新的方法来分析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是必要的。对某铜矿灰砂比为1∶6、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和匹配分析。首先利用损伤力学方法建... 矿山嗣后充填法中,采用经验类比法判定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存在诸多问题。利用新的方法来分析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是必要的。对某铜矿灰砂比为1∶6、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和匹配分析。首先利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充填体破坏前本构方程,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蓄积应变能相近的原则,来判定岩体与充填体的匹配;然后运用GTS/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开采-充填过程,根据应力变化与充填体极限强度的大小关系判定两者的匹配。2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山宜采用充填配比不小于1∶10的尾砂胶结充填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与岩体匹配 尾砂胶结充填体 充填采矿法 损伤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FOM的矿山微震震源定位及近震震级标定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泽伟 李夕兵 +3 位作者 尚雪义 董陇军 刘栋 周勇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08-1415,共8页
矿山微震事件震源位置和近震震级是矿震最基本的参数,其准确计算对矿震事件分析与信息挖掘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位思路的定位方法—虚拟场优化法(virtual field optimization method,VFOM),并给出了以台站计算震级偏差... 矿山微震事件震源位置和近震震级是矿震最基本的参数,其准确计算对矿震事件分析与信息挖掘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定位思路的定位方法—虚拟场优化法(virtual field optimization method,VFOM),并给出了以台站计算震级偏差最小为目标的近震震级公式回归方法。将VFOM和近震震级参数回归方法用于开阳磷矿用沙坝矿区401个微震事件的震源定位和近震震级公式的重新标定。结果表明,定位结果可靠,重新标定震级公式得到的震级台站偏差相比于现有公式有明显的减小。此外,采用标定震级公式计算的震级分布观察到了明显的双峰分布现象,表明用沙坝矿的微震数据可能由两种成因的事件构成。实例表明,不同地区的近震震级计算公式必须根据实测数据重新标定,否则将可能丢失一些重要的震级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微震 震源定位 近震震级 虚拟场优化法 起算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荷载下露天坑边坡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柳皎 李夕兵 董陇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5-41,共7页
为探讨地震荷载下露天坑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对边坡工程的可靠度进行分析。以某露天坑边坡工程为例,利用拟静力法分析地震荷载下影响边坡工程可靠度的各个作用力,进而应用可靠度、模糊数学等理论对边坡工程... 为探讨地震荷载下露天坑边坡的稳定性,结合可靠度分析方法及模糊数学理论对边坡工程的可靠度进行分析。以某露天坑边坡工程为例,利用拟静力法分析地震荷载下影响边坡工程可靠度的各个作用力,进而应用可靠度、模糊数学等理论对边坡工程进行可靠度分析,得到该边坡工程的随机失效概率为0.015 9,模糊失效概率为0.100 1。同时,对黏聚力c和内摩擦因数f的均值和方差进行敏感度分析,可知其取值的变化将对失效概率产生线性影响,其中模糊失效概率的敏感度较低,而随机失效概率的敏感度则相对较高。结果表明,模糊随机可靠度分析结果虽偏于保守,但它考虑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更适用于大型工程的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可靠度 模糊数学 地震荷载 敏感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imulink和功率键合图的囊式蓄能器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志国 李夕兵 甘海仁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9-22,共4页
基于功率键合原理,把液腔和气腔分别视为容性元和惯性元,建立了囊式蓄能器功率键合图及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实现了囊式蓄能器仿真模型,模拟了蓄能器对压力冲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在额定压力下蓄能器容积对系统压力超调值... 基于功率键合原理,把液腔和气腔分别视为容性元和惯性元,建立了囊式蓄能器功率键合图及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实现了囊式蓄能器仿真模型,模拟了蓄能器对压力冲击的抑制作用。研究了在额定压力下蓄能器容积对系统压力超调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蓄能器容积越大,系统压力超调值越小。给出了规定系统压力下蓄能器容积参数的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冲击凿岩机 囊式蓄能器 功率键合图 SIMULINK 动态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磷废料高浓度充填两相流环管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冰 李夕兵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8年第5期615-621,共7页
为了获取不同浓度的磷石膏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沿程阻力的变化趋势,采用剪切流变试验和环管试验对磷石膏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磷石膏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随浓度的增加呈梯度增长,且浓度越高阻力增长越快。在既有充... 为了获取不同浓度的磷石膏充填料浆在管道输送过程中沿程阻力的变化趋势,采用剪切流变试验和环管试验对磷石膏充填料浆的流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磷石膏充填料浆沿程阻力随浓度的增加呈梯度增长,且浓度越高阻力增长越快。在既有充填管网和充填配比情况下,当磷石膏充填料浆管输流量低于190 m3/h时,50%~54%质量浓度的充填料浆沿程阻力变化不大,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可提高至54%进行管道输送。鉴于充填管网的复杂性、弯头和坡度等均会导致充填管道输送总阻力损失的增加,充填系统设计须留有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充填料浆 废料充填 屈服应力 沿程阻力 环管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坡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科伟 曾庆田 刘栋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16年第2期83-89,共7页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 地质模型的精确性是露天矿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可靠性的决定因素。针对地质体间相互交叉、穿切的复杂性和无规律性,研究了基于非均匀有理B样条NURBS(Non-Uniform Rational B-Spline)的自由曲面生成技术。以矿山普遍采用的二维地质勘探剖面图为基础数据,通过对其进行矢量化处理提取出岩土体边界离散点信息,建立起NURBS三维地质体分界曲面,据此以MIDAS软件为平台制定了边坡工程复杂地质结构三维可视化及数值模型构建方案,并选取江西城门山露天矿边坡工程进行了应用实践。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构建复杂边坡地质体模型,方法简单可靠,可极大提高模型的精度和建模效率,不仅使复杂地质体得以形象再现,同时可为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可靠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URBS 边坡工程 复杂地质结构 三维可视化 数值模型 MIDA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高温下与热处理后砂岩动态拉伸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超 尹土兵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9-17,51,共10页
为了开展实时高温下及加热冷却后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加热装置结合SHPB系统对两种温度状态砂岩的动态拉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处理温度为常温(25℃)~600℃共7组。结果表明:砂岩的率效应在两种温度状态下都存在,热... 为了开展实时高温下及加热冷却后岩石动态力学性质的对比研究,利用自行设计的加热装置结合SHPB系统对两种温度状态砂岩的动态拉伸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处理温度为常温(25℃)~600℃共7组。结果表明:砂岩的率效应在两种温度状态下都存在,热处理后的砂岩拉伸强度除100℃外都比常温状态小,且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大,拉伸强度减小,温度会影响试样的破坏形态。高温下砂岩的拉伸强度除600℃外都比常温状态大,且拉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加载率对破坏模式起主导作用。高温下的热膨胀作用会抑制裂纹相互连接,使得岩石结构更加密实,导致砂岩在实时高温下的拉伸强度相比加热冷却后有很大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 高温 SHPB 拉伸强度 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